江妃赋(临江仙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4-09-20 11:54:30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临江仙是怎么来的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最初是咏湘灵的。关于此词牌名缘起说法很多:

任二北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认为《临江仙》辞意涉及临江,所以叫《临江仙》。

南宋·黄昇《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临江仙》则言仙事。

明·董逢元《唐词纪》曰:临江仙,多赋水媛江妃,南唐人多效为之。认同最多的是“赋水媛江妃”。咏的水仙花是尧帝的女儿娥皇、女英。

明·沈际飞:唐词多述本意,有调无题,如《临江仙》赋水媛江妃也。

因此《临江仙》作为词调最初应该是歌咏娥皇、女英而不是水仙花。后来由于被更多的人仿效,所以最终形成了新的词调。五代词人用此调为题,多由仙事转为艳情。(动乱的时代基本上也是风流的年代,命途多舛因而放浪形骸)

唐、五代词人中最早作有《临江仙》的是张泌、尹鹗、和凝、孙光宪、冯延巳、牛希济,始作者到底是谁就不知道了。

后人奉为正调的是欧阳修的《临江仙》。

临江仙主题及语言风格

临江仙——词牌名。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任二北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辞意涉及临江;明董逢元辑《唐词纪》谓此调“多赋水媛江妃”故名;黄升《花庵词选》卷一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作《临江仙》。

至今影响最大的《临江仙》,就是杨慎写的《三国演义》的主题词。之后被用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