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梅花三弄典故原文)

时间:2024-09-20 10:41:51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梅花三弄典故原文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梅花三弄典故里的其中一位主角是王徽之,他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曾任黄门侍郎。王徽之行为怪诞,故作超脱,有才而放荡不羁,做官而不管事。王徽之曾任车骑将军桓冲手下的骑兵参军一职。一次桓冲问他:“你在哪个官署办公?”他回答说:“不知是什么官署,只是时常见到牵马进来,好像是马曹。”桓冲又问:“官府里有多少马?”他回答说:“不问马,怎么知道马的数目?”桓冲又问:“近来马死了多少?”他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王徽之的答复幽默诙谐,但都有来处。西汉时丞相府曾设马曹,但东晋时军中并无马曹一职,王徽之为显示自己率性超脱,不理俗务,故意说成马曹。

梅花三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

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一首琴曲《梅花三弄》觉别具风情。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之事。《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1、1972年作曲家王建中将古曲《梅花三弄》改编为钢琴曲,其表现主题为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即“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由已故筝家邱大成先生改编的《梅花三弄》《古筝经典名曲集》以及《天津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教程古筝》。

3、由古筝教育家郭雪君移订的《梅花三弄》、《中国古筝考级曲集》

4、古筝演奏家范上娥“据古琴曲移植”的该曲收录于《古筝基础大教本》,《雪山春晓:范上娥筝曲集》中后者还收录了《梅花三弄》一曲的线谱;

5、由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李萌主编的《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目筝》则收录了古筝演奏家项斯华的演奏筝谱。

6、姜玉恒演唱过一首流行歌曲《梅花三弄》,也是取自古曲,是琼瑶借古说今,变化了古曲原有的深刻含义不足为法。

中国人对“梅花”有着特殊的尊敬和喜爱,它已成为中国人某种人格的化身。因此,梅花自然就成为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人们寄情于梅花,以诗、画、乐来表现梅花洁白、芬芳、耐寒的特点以及傲霜高洁、情趣高雅等具有高尚人格美的品质。

梅花三弄介绍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一首琴曲《梅花三弄》觉别具风情。

琼瑶为什么叫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琼瑶所著小说的系列,分为《梅花烙》《水云间》《鬼丈夫》三部,分别讲述了三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这三段故事都是讲述爱情坎坷悲剧,造化弄人,由于刚好是三段爱情悲剧故事,结合中国古典名曲《梅花三弄》,因此将此系列故事取名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么意思

梅花三弄:中国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

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此说源于《晋书。列传第五十一》,但未写明是以梅花为题材。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

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宁代尚流传。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