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永,方仲永的故事

时间:2024-09-20 12:36:12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仲永写过的诗

历史资料上没有任何的记载

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人家庭。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没有一个文化人。他长到5岁了,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是个什么模样。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4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知道的人不免个个称奇。

从此,方仲永家热闹起来,经常有人来家玩,有的当场出题要小仲永作诗。小仲永不论什么题目,他都能立刻成诗,而且内容深刻雅致,文采绚丽多姿,得到众人赞赏。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传到了县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神童。县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赏方仲永,连他父亲的地位也随着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对方仲永的父亲另眼相看,还经常拿钱帮助他。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便认为这是件有利可图的好事情,于是放弃了让方仲永上学读书的念头,而是每天带着方仲永轮流拜访县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机会表现方仲永的作诗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赞和奖励。

这样一来,神童渐渐才思不济,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凭着一点“天才”而没有后天的再学习,方仲永终至每况愈下。到十二三岁时,作的诗比以前大为逊色,前来与他谈诗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岁时,他的才华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无什么不同,人们都遗憾地摇着头,可惜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终于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可见,一个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学习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识,到头来只会落在别人后面。

方仲永是谁写的

作品名字叫伤仲永,作者王安石。

少年方仲永结局

关于方仲永最后的结局,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方仲永20岁那年就再也没有写诗的感觉了,只能像祖辈一样扛起锄头。

他就这样一直活到67岁,虽长寿却一生落寞。

如今江西抚州金溪县东部,有一座“神童峰”,山峰中有一种“神童鸟”常在林间啼鸣:“父望子成龙,父望子成龙。”

相传这鸟就是神童方仲永所变,因为他至死不忘父亲的期待。

还有一种流传更广的说法是,方仲永听说王安石得中进士,而自己却由神童变成了普通人,积忧成疾,不久之后就死了。

方仲永的故事

古代有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在诗歌方面的才华,被人们赞誉为神童。

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十分爱钱的人,他把方仲永当成了一棵摇钱树。当没有人邀请的时候,他就领着方仲永主动登门拜访,以求得人家给点小钱。

由于整天跟着父亲东家进西家出,方仲永的学业荒废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由于没有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式加以培养,也渐渐地枯萎了。

方仲永长大后,人们从他身上再也看不见一点儿当初神童的影子。

扩展知识:

智力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遗传很重要,但是在遗传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变异;所以后天的培养更重要。

《伤仲永》的故事说明后天的懈怠,神童也会变庸才;相反,发现小孩的特长,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去开发智力,智商平平的人也能成就事业。

智商主要靠遗传,但是人的智力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年龄的成熟而发展,因教育和训练而改变。智力在童年期迅速增长,在青春期增长缓慢,约在25岁达到顶峰,以后保持稳定到中年后期,在老年期逐渐下降。

方仲永的故事50字概括

方仲永少年聪慧,却因学习中的小错误被父母贬斥。他离家出走,努力学习为自己争取未来。在离家期间,他刻苦学习,历经困难,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学者和政治家。他回到家乡时,已是享有盛名的人物,但依然跟父母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