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基本烈度?基本烈度是指什么意思

时间:2024-09-20 12:28:25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一次地震中有几个震级和烈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是地震能量释放大小的级别,烈度却有1到12度,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大小,浅源地震破坏程度高,1950年墨脱地震震中烈度达到12度,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四川5.12地震的震中烈度都达到了11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多少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度: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我国现在使用的是1990年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我国几个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新疆及甘肃、宁夏,福建和广东沿海,台湾地区等。

基本烈度是指什么意思

基本烈度,是指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基本烈度是在地震区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有了基本烈度,才能在此基础上按建筑物的重要性根据规范选取设防标准,之后才能按规范进行工程设计。

今后一定时期,是指自基本烈度颁布时起,往后的一段时期,一般取无特殊规定或要求的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如50年、100年…)。一般场地条件是指标准地基土壤、一般地形、地貌、构造、水文地质等条件。

因此,基本烈度就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在本区最普遍的,可能遭到的最大的地震烈度。书面上解释为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

地震烈度几个等级

地震的烈度共有12个等级因为地震的强度大小是根据烈度等级来衡量的,地震烈度越高则代表地震的强度越大,而地震烈度的大小与地震的震源深度、震源距离、地震波传播路径等因素有关。地震烈度是指描述地震所产生地面振动对建筑和其他结构物造成损害程度的物理量,它采用了日本地震学家兼工程师竹内纲一提出的“波形与破坏度联关法”,并以I至XII度进行分析,其中VII度为一般建筑物的承重极限,X度以上则称为特大地震。地震烈度等级对于相关灾害防范工作、地震科学研究、地震预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震级与烈度设防标准

一、地震震级: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是对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说的是某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是对地震的具体属性的描述,对应一个震级。因为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震级6.8,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震级是7.9。

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1000倍。以此类推……。

我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二、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烈度的大小与地震震级相关,但并没有明确的数值关系,主要牵扯其它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效果不同。也就说,烈度跟震源深浅、地震类型、地质条件等等都有关系。不同的地震会有不同的破坏效果;相同的地震,发生在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破坏效果。同样都是6级地震,一个震中烈度可能是7度,另一个震中可能会达到8度。由于地形地质的不同,同样的地震,震中烈度可能是9度,往外50公里可能降低到8度,再往外150公里可能降低到7度。烈度的分布大致上遵循着越靠近震中越大的规律。通常情况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

三、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人为设置的某个地区的抗震属性。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