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喷泉实验(高中化学有哪些喷泉实验)

时间:2024-09-20 14:31:19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喷泉实验原理氨气

喷泉实验原理,主要利用的是内外压强差。氨气极易溶于水,将少量的水挤压入充满氨气的烧瓶中,氨气会立即溶于水,使烧瓶中压强瞬间减小,进而使外界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

喷泉反应有哪些

喷泉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主要有:1、氨水和水2、二氧化碳氯化氢、二氧化硫和碱性溶液(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等等,差不多都是酸性气体和碱性溶液的反应,4,HCl,HI,HBr都可以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步骤

1.实验原理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少量的水即可溶解大量的氨(1:700),使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上边的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

2.实验现象产生红色喷泉(氨溶于水后形成碱性溶液,酚酞遇碱显红色)

3.实验关键氨应充满,氨和烧瓶应该干燥,装置不得漏气

喷泉实验装置图及原理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用于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由于喷泉实验的趣味性强,直观效果好,如今已超越教材中安排的喷泉实验的范围,演变成一系列的喷泉实验。

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则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产生机理

根据克拉伯龙方程(也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推出P=(nRT)/V(R为常数)。

要使P变小,可改变n、T、V中的一个变量。

所以减小气压的方法有三种:①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n);②降低气体的温度(T);③增大气体的体积(V)。

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有两种方法: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可把气体抽走或物理溶解,化学方法可通过化学反应或化学溶解;降低气体的温度,我们可以采用冷水浇注或用湿毛巾放于瓶底,也可以把装置转移入较低温的环境;而增大气体的体积,可以采取,升高温度(如:用热水浇注或热毛巾放于瓶底)或改变容器的体积的方法。

对于用化学方法来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方法又和气体的溶解度、吸收液的种类有关。

①气体溶解性大小会对喷泉的形成产生影响。如,易溶于水的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的气体、难溶于水的气体;由于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一样,从而就使得压强的减少不一样,是喷泉能否产生以及喷泉大小的关键。

②吸收液的种类也会对喷泉的形成产生影响,不同的吸收液,与气体之间能否反应、气体在其中溶解度的大小,都决定了喷泉实验的成功与失败。

实验关键

通过分析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条件,我们总结出了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①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否则甁中有液体,会使瓶口留下空气,形成的喷泉压力不大(喷泉“无力”)

②气体要充满烧瓶;

③烧瓶不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快速反应。

高中化学有哪些喷泉实验

1、氨水和水2二氧化碳氯化氢、二氧化硫和碱性溶液(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等等,差不多都是酸性气体和碱性溶液的反应,4,HCl,HI,HBr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