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唐王之涣 小荷才露尖尖角凉州词唐王之涣

时间:2024-09-20 17:48:27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凉州词唐王之涣的诗意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后两句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此诗虽极写成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

王之涣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谅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谅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凉州词王之涣其一和其二

凉州词(其一)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词大意: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凉州词(其二)

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诗词大意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只好无功而返。

小荷才露尖尖角凉州词唐王之涣

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唐朝王之涣写的凉州词中的诗句。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作品原文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1,树阴照水爱晴柔2。

小荷才露尖尖角3,早有蜻蜓立上头4。

凉州词王之涣的写作背景

唐王之涣《凉州词》,亦名《出塞》。黄河远上白云边,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是诗人初入凉州时(今甘肃省武威县),面对黄河,边城的荒凉辽阔景象,以及耳朵听到古曲《折杨柳曲》时所产生的感慨,也表现出广大将士为祖国戍边的悲壮之情。

凉州词杨柳,的意思

在古诗中,“以诗言志”,就是说是要传达自己的心志,王之涣的《凉州词》也不例外,其中的“杨柳”是实指性直叙,就是杨树与柳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过是诗人觉得因“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没有必要“怨杨柳”的一种泰然处之的“本该如此”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