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反思(汇集15篇)

时间:2024-09-20 21:37:38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长相思教学反思(汇集15篇)

长相思教学反思(1)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有感情地朗读词。

古诗词之美首先在于它的音律美,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所以学古诗词必先朗诵。

教学《长相思》时,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初读诗,咬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再读诗,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三读诗,读出印象;四读诗,读出大意;五读诗,读出情;六读诗,读出境。

朗诵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多样的示范读、比赛读、配乐读、表演读等浅层次上,而是要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诗的语言美,在这种美的熏陶下发自内心的美美的朗诵,让人陶醉的朗诵。

如“山一程,水一程”寥寥数字,山高水远,长途跋涉的孤寂无聊的军旅生活如在眼前。又如,在读出词的大意时,我抓住作者“身在何处”与“心在何处”作为突破点,体会到作者身与心分离的那种思乡之情,而后,又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时想象作者故园的美好景象。一方面“身”在风雪交加的军旅,另一方面“心”在温馨的家园,鲜明的对比更加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此时让学生有感情地去读,就可谓“意到情成”了。

古人写诗词“贵在含蓄”“意在言外”。学《长相思》这首词,从读入手,披文入情,做到入情入境,体会诗人的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与诗人同喜同忧。我以适当的语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再配以埙曲,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反复吟咏,逐渐拉近与诗人的情感距离。教学古诗词,必定要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

体会意境时,我运用了语言描述、配图配乐吟诵等多种方法,诱发想像,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出生动鲜活的画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自己独特的感受能力,受到相应的情感及审美陶冶。


长相思教学反思(2)

《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的关于出征在征途中的将士风雪夜思念家乡的一首词。对纳兰容若有所关注源于大学时候看到他那首《减字木兰花·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人生若只如初见,人往往爱回忆、玩味最初的开始,美丽抑或忧伤。由此阅读了纳兰容若的生平故事、诗词及后人的研究专著。他天生超逸脱俗,但总被一种深深的压抑和愁绪所笼罩;他才华出众,功名轻取,潇洒无羁,短暂的人生经历了爱妻难产而亡的痛,后续难圆旧梦,挚友的聚散离合,故而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品读他的词,单纯的直击心灵,干净,清澈,完全如孩子般。如果这是高中阶段的学习,我会带领孩子们走进纳兰容若的世界,品读他的词,感受他的清澈澄明。然而,纳兰容若的诗词是五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并且这年龄阶段的学生没有太多品诗赏句的能力,并且这单元的.学习目标是体会作者如何表达思乡感情的。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一是理解诗句的意思,二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按照最传统的古诗教学“知人论诗”,我让学生了解纳兰容若的背景,朗读古诗,初步感知诗词内容,分片解读重点词句中把握词人表达的感情。

整节课下来,我最大的感觉是没有充分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词的意境中去体会词人的思乡感情,学生对词人的情感把握是停留在浅层面;其次是没有体现教学重点,课堂内容零碎没有侧重点;第三,由于杨校、巫校、科组长、师父等人前来听课,第一次亮相,未免有点丑媳妇见公婆的忐忑不安,内心紧张得有点语无伦次、满头大汗的。第四,最后比较三首古诗词的异同的不同点,学生不知所以然,我未能应时变通,直接传输了“借景抒情、叙事抒情、夹抒情于叙事写景中”这一知识点,讲解得生硬且过深。


长相思教学反思(3)

1.本教学设计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学情而来的。在教学中通过“读、想、议、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诗意、体验诗情、积累诗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读诗。从他们那兴奋的脸上我看到了他们对诗歌的喜爱,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2.本节课我创设了多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情感。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无限的,而知识是有限的” 想象能使学生尽快地走进文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受到心灵的震撼。本节课我运用画面、朗读、音乐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描述自己的想象中切入诗句,谈理解和感受,达到进一步理解诗句,体会诗情,走进诗心的目的。

3.都说语文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因此语文教育要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本节课我就把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放在重要位置,读熟诗歌、感悟诗意最终都是为了体悟诗情。这种熏陶感染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

4.语文课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融合体。可如何有效地利用“诗面的信息”来重构学生情感?让学生如何更主动地走进古诗,与诗人共呼吸?是否还有更适合与学生对话的切入点?这是课后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长相思教学反思(4)

对待学校的教研课,我的态度很不积极。因此,当任务下达之后,我并未引起任何重视,准备者草草,听课者更是敷衍了事。

但是当我数次看见学校的某书记在精心准备教研课,再加上看了某书记的精彩展示之后,我赧颜。于是,我端正态度。

首先,我认真钻研了教材,《长相思》只有短短的36个字,但是韵味深远。在平实的描述中,给人无限的遐思和想象。寥寥几字,就让我们的思绪飞到了几百年之前的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词人在夜空下的孤苦无依和长吁短叹都仿佛浮现在了眼前。词人到底是为什么出征,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诸多疑问上心头。于是,我觉得有必要对词人多一些了解,对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有些认识。于是,我沉下心来,研读相关的资料。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我阅读了杨雨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讲述的纳兰性德的文字资料。一直不太喜欢视频,因为视频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文字更快捷一些,而且更能给人想象的空间。夜深,我依然在制止不倦地阅读着,甚至我还读了纳兰性德另外的一些词。心不由变得柔柔的,人的一生,不可太过洞察,也不可太过计较,最好的人生态度,就是清醒和糊涂都拿捏到恰到好处,否则,我们无端地生出一些忧伤和哀怨。

虽然自己感觉对这首词已经理解了,深刻理解了。但是,如何设计教学流程,如何引导孩子们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我依然茫然。“技”到用时方恨少啊,我,平时太不注意积累和学习了。

于是,我先观看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长相思》的视频,那个视频长达60分钟。边看边揣摩,为什么这样设计,达到了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呢?还可以进行一些什么改进呢?边看边想,边想边回看。就这样,一段视频我看了三遍。就这样,一个夜晚就这样悄然而逝。

临近上课了,我的教学设计虽然有了大框架,当然是仿名家的手法。但是几个细节的处理,始终无法把握好。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我居然是在《长相思》中醒来的,于是,提笔写教案。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手写教案了,一直是在电脑上操作的。写着写着,觉得非常顺畅。紧接着,我按照教学设计制作了课件。也就是这一天,我决定就在当天上课。

早自习的时候,针对班上的孩子上课习惯沉默我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我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大胆设想,不要有任何其他想法。

应该说,课上得很流畅,孩子们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了。虽然说教学设计是以我自己为主导,引导学生学习的,没有让孩子发挥主动学习的意识,但是孩子们的态度是积极的,踊跃的。

当然,这课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一,我对学情把握不够精准。比如,在初读词的时候,我只请了一个我认为基础比较差的孩子朗读,他朗读的还不错,于是我认为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弄清生字的读音了。但是,后来的课堂告诉我,孩子们并不是我想的那样,比如读“聒碎”和“畔”这两个词出错频频。于是我要不断纠正孩子们的读音错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走捷径,我就指名读的时候“偷工减料”了,因此就没有发现问题。

其次,在指导孩子们朗读下阕的时候,读得不够,其实可以反复诵读,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词人的凄苦孤单的情怀的`。但是我的课堂处理显得粗糙了些,不够精细。

最后一点就是在课堂中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课只有38分钟就结束了,其实如果我如果利用这两分钟的时候,让孩子们将这首词和补充的《菩萨蛮》背诵下来,那样效果不是更好?教学机智,其实是无数的教学经验累积起来的结果。

最后我还是有必要用一句话来时时提醒自己:任何事情,不要以塞责的态度去对待,就会有实效,就不会“沦为”形式。


长相思教学反思(5)

《长相思》这堂课我主要从读准词、读懂词、感受情感、读懂作者内心几个方面展开教学,每个环节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推进。第一读读准,第二读读出节奏感和韵味,第三读读懂这首词讲的是什么。在诗词教学中一直有个难点——如何在不影响诗词的情感、氛围前提下,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词意,我用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找词中的景物,孩子在说的过程中,我相机引导他们去想象画面,想象场景,比如学生说在路上有山,有水,那我除了辅以相关的图片外,大家思考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崇山峻岭,波涛汹涌,也就能理解到路途艰辛,词的意思学生能够理解了,并且能够带着画面感去说出来,而不是生硬的翻译。

只想象词中的画面去理解情感是不够的,要引导孩子想象词以外的画面,那就是词人提到的思念的故园。我选取纳兰性德词作中他自己所描写的一些美好的生活场景,如“被酒莫惊春睡意,赌书消得泼茶香”,让整堂课的诗意更加浓厚,故园的美好和此时的痛苦,对比一下子就出来了。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出示纳兰性德的三段简介,皇室贵胄的显赫出身和他内心深处的无限孤独,学生就能够感受到他的矛盾,理解纳兰性德不得不离的无奈的痛苦。最后,让孩子写一两句想对纳兰性德说的话,再回到课题长相思,在朗读中回味整首词内容和感情。课堂中有三处背景音乐的播放,营造了很适合的氛围,学生在整堂课中都很投入,师生配合比较完美。

当然课堂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对学生朗读指导上,过于重情感的带入,而忽视引导朗读时的抑扬顿挫,使得读的时候显得比较平。第二个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就是对学生发言的评价比较单一,重复的部分的比较多,而对学生思维延伸的引导比较少,导致有些问题,需要我最后的总结学生才能完全明白。今后也会不断学习,让教学,诗词教学更好的开展。


长相思教学反思(6)

今天,我在二小多媒体教室教了一节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组课文中的《长相思》。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无限情思,有感情地朗读词,读出词的韵味,让学生走进词境,进入词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鼓励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是对话的基点。在教学中我挥动着情感的指挥棒,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体验词人的情感,感悟词中的景象。

1、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读(出生朗读)、看(默读)、听(听老师范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默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

《长相思》在声声朗读中被感知、感受、感悟,从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感觉”。当学生初步感受文本、读出味道与感觉之后,再带着情感走进“征途”与“故园”,读出画面与情景,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课堂上,我既给足时间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来,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教学中,既让学生带着“梦都作不成,觉都睡不好”的感觉朗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又让学生带着“长相思”的感觉朗读词,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情感、深化情感。

2、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在背景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纳兰性德的征途中,体会行军的艰辛,体会征途中充满了远离与牵挂。

通过对纳兰性德的生平情况的交流,将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在《渔舟唱晚》的情思中,又展开了与“故园”的对话,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学生汇报纳兰性德故园的情景时,由于时间来不及了,我只让两个学生回答了,没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没有更好地体现故园温馨。其次是朗读训练形式可更多样些。最后,我觉得在时间的调控分配上,有些不合理,最后一个训练,还有谁会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由于时间原因没能让学生更充分地说和读,下次要合理安排好。

这次上课,让我收获了许多,取得了些许的进步,但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今后,我会针对自己的缺点,多学习,多实践,争取更大的进步。


长相思教学反思(7)

只有梦想,才能超越,才能摆脱平庸。

看到这句话,鼓起我静下心来写教学反思的勇气。

想起今天要上此课,昨天就观了xxx老师的《长相思》,并相应做了些记录。边听边感叹,上得真好,早听就好了。王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对这首词的朗读,读的次数非常多,读的要求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果细数应该多种形式读了几十遍;老师研读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真的是顶呱呱,这首词的核心内容被他囊括成两个问题:纳兰性德身在何方?心又在何方?直指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

当然接下来的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练写作者的家乡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叩问作者为什么不回家,继而领会他不是“轻别离”,而是保家卫国,重任在肩,如同剥笋一样,让大家看到诗人及作品的最本质,水到渠成。遗憾的是这堂课整整上了六七十分钟,而我的课堂只能四十分钟,移植,删减,取其精华,于是我信心满满地等待着上课铃声。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1、上课伊始,也学着让学生读,读准确,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这是初读,多种形式,直至读准、读熟。我的指名读与齐读等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把握好,不到位,读得还不够,因为还有学生读错。)

2、然后,我也像王老师一样问:“词读到这,你的脑海里边留下什么印象和感觉?”,这是学生对诗的整体把握和整体印象,学生答“对家乡的思念,梦做不成,觉睡不好”以后,老师接着说,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字里行间。(读熟后的整体感受,再带着感受读。现实中,学生读得不够入情,没有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或者有体会的不多,还是有点流于形式。)

3、学生自学,同样像我上《渔歌子》一样,借助注释、插图,思考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我上《渔歌子》抛出了同样的问题,但是没有提炼,没有老师的深度引导,只停留在表面的字词句意思理解,而且这种理解是学生浅浅的,没有内化的,所以是失败的。名师就是名师,在这点上,他让学生反馈自学成果时,是提炼成两个问题:作者的身在何方?心在何方?这是老师深钻教材、巧妙处理教材的能力,也是我要花大力气补习的。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学生深刻领会到作者的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身心分离。老师再让孩子试着读一读那种身心分离的感受,并指名读。(更深的领会词意,再读出情感。学生两个问题解决,领悟到了,但是给读的时间还是不充分。)

4、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和情境?意在让学生走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然后话锋一转,他的家乡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在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练笔。(此处省略,只让学生稍稍说想象到的家乡情景。)

5、学生反馈家乡的鸟语花香,亲情暖暖,接着,王老师调控节奏一转,整个课堂的情绪一变,“但是这样的情景都破碎了,在这里没有……有的只是——读词;没有……有的只是——读词,没有……有的只是”学生深情款款诵读《长相思》。(此处设计很好,学生对身心分离体会得更深刻,朗读的情感更饱满。此环节已经没有时间了。)

6、反问纳兰性德:“为什么要从军,不早点回家?”引出纳兰性德的其他诗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员月,引申到当时的背景,作者是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保家卫国,重任在身。再读《长相思》(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词的感情。课堂上稍稍点到,觉得也可以了。)

诗词教学重在诵读,重在对其深厚情感的整体把握,老师看似有意引导步步深入,却又不露痕迹,这是最高明的境界。回首名师课堂,反思自己课堂,大体把握得还不错,但是需要加强的有如下几方面:

1、自己研读教材的能力还要加强。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多观名人课堂,多实践,争取每周上一节精心准备的好课,并撰写反思。

2、课堂的反馈机制和调控能力还要多加磨练。

3、还要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望语文教学道路能够越来越宽广!


长相思教学反思(8)

生命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过程,简单得如草木一秋,落花飘零。生命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庄子的笔下,她是鲲鹏展翅搏击长空的自由;在杜甫的笔下,她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与忧思;在纳兰性德的笔下,她是戍守边关与思恋故园这层层叠叠的感伤累积成的厚重。

本课出现在小学语文第九册,五年级的学生情感体验与人生积淀还很单薄,如何让他们走进纳兰性德性德的心里,揣摩词人的情感,这是最为困难,也是最为关键的。如果按照传统教学一字一句地解释,必将此词弄得苍白无力,支离破碎。假如纳兰性德在世,定会感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所以我在教学时通过朗读、揣摩、想象,感悟领会词人的情感,倾听他心灵深处的最强音。

其一,朗读,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重复。从开始的初读、有节奏地读、有韵味地读,到品读、赏读、想象读、教师范读、入情入境的读,在读中升华情感。特别是教师关键时刻深情地诵读,真正地、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一个玄妙的'境界。

其二,调动学生心中的积极因素——当导演,这是他们心中梦寐以求的,最时尚、最喜欢的,哪个不跃跃欲试,撷取词中闪现的最珍贵、最打动人心的场景。那么这些就是孩子们对文本深刻的认识与解读,并通过语言的描述呈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心理学上所说的再造想象。

其三,再造想象不能算是最为彻底的激发孩子们潜藏心底的情

感,教学中我让他们经历创造想象的心灵历程:想象故园的亲人思念纳兰性德性德的情景,并且与词人面对面地对话,使纳兰性德性德所做的、所感受的、所呼唤的找到了真正的知音。

纳兰性德性德的生命是短暂的,然而他的生命却是最为厚重的,孩子们领略到了。


长相思教学反思(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鼓励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是对话的基点。在教学中我挥动着情感的指挥棒,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体验词人的情感,感悟词中的形象。

1、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听老师或录音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

《长相思》在声声朗读中被感知、感受、感悟,从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感觉”,读出了征程的“画面”与故园的“情景”。当学生初步感受文本、读出味道与感觉之后,王崧舟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力的声音范读课文,将直板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变成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表现出词的精神和生命,启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带着情感走进“征途”与“故园”,读出画面与情景。当学生融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时,王崧舟再次启动了他情感充沛的范读,强化学生的情感,链接学生的表象,形成生活画面,凸显人物形象。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我认为,语文课上,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来,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长相思》教学中,王崧舟既让学生带着“梦都作不成,觉都睡不好”的感觉朗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又让学生带着“长相思”的感觉朗读词,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

学生在朗读中体验着情感、深化着情感,逐步由“感悟”到“感动”,感悟词人的理想与壮志,为纳兰性德保家卫国的精神而感动。

2、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在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直接与词人展开对话。

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在《琵琶语》的情思中,又展开了与“故园”的对话。在“故园”想象中,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生活的多种可能,不断拓展学生对话的思路──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通过想象,“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身”和“心”的对话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酷烈;两次想象的对比使词人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

通过朗读与想象,一颗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戍边卫国的高大鲜活形象生成在我们的语言和精神中。


长相思教学反思(10)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借鉴了余映潮老师的一些教学思路,吸收了古诗词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通过合理想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想象故园的情景对比体会此时的思乡情。通过课外资料的拓宽,使学生不仅读懂了古诗,而且更深层地领悟到文本所蕴含的本质意义——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使学生的人格素养,语文素养都有了一次提升。

不足之处:

1.教师文化功底太浅,对学生的评价语欠缺高度。如学生在汇报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思乡诗句的时候,教师要能顺口说出出处。可好多我真的是第一次听。

2.对学生能力的拔高不够。如:想象故园的情景及用一个字、一个词来形容作者的心情时,学生说的浅薄,教师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去拔高学生的回答。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逐步地去完善自己的课堂,真正能提升学生的能力。


长相思教学反思(11)

上完课下来,感觉酣畅淋漓,指导学生的朗读很到位。

我首先让外地生谈来自哪里,思念家乡吗,思念家乡的什么?导入课题,拨动他们的情弦,垫定思乡的感情基调。然后告诉学生有一位词人也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并做了一首思乡的词。接着出示词人介绍,重点介绍他是皇帝身边的一等侍卫,所以这次随皇帝巡视远离了故乡,他文武双全,是清代三大词人之一,词风哀婉凄艳,并提醒这首词应以什么情感来读。再指导学生读课题,指出既是词牌名也是词的主题。让学生一读词,将词读准、读顺;二读词,读出节奏、味道,三读词读出感情。学生一遍比一遍读得好,但毕竟是多凭语感,所以读得比较空泛,我示范着读了一遍,让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意韵之后,就进入到词的具体学习中了。我采用出示一句词就投影配套画面,指导学生观察、描绘,把学生带入具体情境之后再读,这样学生就能入情入境立体式地读了。在学习“夜深千帐灯”一句时,虽然学生能够领会灯的数量之多与美丽,但不能感受到那种壮观的情境,经我点拨才领会了;能够说出词人当时的心情很高兴,但不能体会出豪迈之情,经点拨、范读后,也都能带着豪迈之情读出那种“千帐灯”的壮观。上阙学完之后我让学生再回过头来读一遍,学生就都读得很投入了。

进入到下阙的学习时,让学生观察、描绘“风一更,雪一更”的画面后,我随即抓住词人冻得睡不着而思念家乡、想念亲人设计一出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寒冷中的词人与亲人对话的场景,这样一下就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了,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词人既想亲人又见不到面,连梦都梦不成的痛苦与悲哀,从而一举突破“聒碎乡心梦不成”一句,接着学习“故园无此声”一句,让学生想象故园的繁华温暖而更加烘托出词人处境的凄惨。学完之后让学生读这阕时他们已经能读得身临其境并哀婉凄艳了。最后回过头来指导学生理解全词,问他们“作者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学生回答出身在征途心在故园,身心分离后,要求他们读出那种身心分离之感时,他们已经都能读得伤心欲绝了。


长相思教学反思(12)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有感情地朗读词。

古诗词之美首先在于它的音律美,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所以学古诗词必先朗诵。

教学《长相思》时,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初读诗,咬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再读诗,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三读诗,读出印象;四读诗,读出大意;五读诗,读出情;六读诗,读出境。

朗诵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多样的示范读、比赛读、配乐读、表演读等浅层次上,而是要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诗的语言美,在这种美的熏陶下发自内心的美美的朗诵,让人陶醉的朗诵。

如“山一程,水一程” 寥寥数字,山高水远,长途跋涉的孤寂无聊的军旅生活如在眼前。又如,在读出词的大意时,我抓住作者“身在何处”与“心在何处”作为突破点,体会到作者身与心分离的那种思乡之情,而后,又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时想象作者故园的美好景象。一方面“身”在风雪交加的军旅,另一方面“心”在温馨的家园,鲜明的对比更加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此时让学生有感情地去读,就可谓“意到情成”了。

古人写诗词“贵在含蓄”“意在言外”。学《长相思》这首词,从读入手,披文入情,做到入情入境,体会诗人的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与诗人同喜同忧。我以适当的语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再配以埙曲,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反复吟咏,逐渐拉近与诗人的情感距离。教学古诗词,必定要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

体会意境时,我运用了语言描述、配图配乐吟诵等多种方法,诱发想像,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出生动鲜活的画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自己独特的感受能力,受到相应的情感及审美陶冶。


长相思教学反思(13)

1.本教学设计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学情而来的。在教学中通过“读、想、议、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诗意、体验诗情、积累诗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读诗。从他们那兴奋的脸上我看到了他们对诗歌的喜爱,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2.本节课我创设了多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情感。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无限的,而知识是有限的” 想象能使学生尽快地走进文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受到心灵的震撼。本节课我运用画面、朗读、音乐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描述自己的想象中切入诗句,谈理解和感受,达到进一步理解诗句,体会诗情,走进诗心的目的。

3.都说语文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因此语文教育要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本节课我就把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放在重要位置,读熟诗歌、感悟诗意最终都是为了体悟诗情。这种熏陶感染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

4.语文课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融合体。可如何有效地利用“诗面的信息”来重构学生情感?让学生如何更主动地走进古诗,与诗人共呼吸?是否还有更适合与学生对话的切入点?这是课后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长相思教学反思(1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第九册第二单元《长相思》优秀教学反思

今天 ,我所上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长相思》一词。这篇课文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2、并通过对比了解这首词在表达上与前两首诗有什么不同。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多种方法感知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新课前,首先布置学生预习,借助注释理解词意,同时通过资料了解作者。在教学新课前以复习《秋思》一诗导入。为了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用学习诗的方法,知诗人、晓诗题、学诗意检测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题目《长相思》不难理解,一代而过,在知作者上,让学生简介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30岁,清代词人,字容若,满州人,少聪明读书过目不忘,继承满人习武,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的造诣,文学成就与词为最,现存349首。不错,肯定学生对作者的简介,学生的资料来源于他们手上的课外辅导书。接着让在学习上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来说说他们是怎样理解这首词的。我猜想,学生肯定会受以前塞外作战诗的影响,说出作者在外征战多年,十分想家。果然不出我所料,当我提问学生是怎样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时,学生的回答和我想象的是一样的,我没有及时去对他们回答进行评价,只是微笑着对他说,你是怎样知道作者是外出打仗的呢,学生自信地说,我是从课文插图上看到一个身穿盔甲的士兵、从文中千帐灯中知道在外安营扎寨得知。不错,你在学习上善于观察、思考。这时,我紧接着问,同学们还有其他答案吗?学生不语,说明都认可这一答案。

这时,我告诉学生,这首词写的不是在外征战,而是什么呢?大家想知道它的写作背景吗?给予学生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想知道,我们还得从知作者中去寻找答案。刚才你们对作者的简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下面教师为大家补充另外的一部分,纳兰性德是康熙时期大学士明珠的长子,这一身份,说明作者生于豪门世家,书香门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作者三岁学画画,四岁学骑马,纳兰性德从小聪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17岁入太学读书,22岁参加进士考试中二甲第七名,后被康熙提拔为贴身卫士,但这位有着显赫地位的才子仅活了30岁。由于优越的家世和特殊的地位,作者有很多话不敢正言直说,只能通过缠绵的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也许是导致作者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这首词写于作者27岁那年的二月二十三日,作者跟随康熙出山海关到长白山祭祀祖仙。出关时,冰雪末消,由于长期生处宫中,享受着天伦的生活,而出关后,自然条件恶劣,引起作者对家乡的想念。因而有感而发,提笔作下这首词。这时,提问学生这是一首词是描写出征作战吗?显然回答是否定的,而是祭拜。

我深知简介作者时,多有时2-3分钟,但我觉得用得值,因为,这2-3分钟为后面理解词意作了铺垫。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同时,采用了学生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进行对比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加深了学生的映象。

在教学中,把整首词板书于黑板上,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分组读、点名读等形式,使学生把整首词读通顺、读流利,读出韵味,让学生在读中生情、读中感悟,进一步体会作者要表达了情感。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在教学中,向学生简要说说古诗与词的区加别,由于词不像诗那样在形式上要求字数相等、对仗工整。所以,词又叫长短句,这中强调,解决了作业上的一个题。在理解词意时,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对单个字理解。如程:路程;帐:帐篷;更:旧时一夜有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故园:故乡。通过帮扶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了这首词的大概意思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晚,千余座帐篷里都亮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不禁思念起家乡,因为故乡宁静、温暖是听不到这些声音的。通过理解,学生知道了这首词的'上阕是叙事、写景;下阕是写景叙事,从整首词来看,作者采用了写景、叙事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来体现自己的思乡之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意,体会词人思乡之情,除了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外,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边听想象将士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在外安营扎寨。夜晚,在风雪声中醒来难以入眠的情景,通过你想到了吗?你看到了吗?这些提问,加剧学生的想象,这种看似无形的想象在学生的脑海里却是有形的记忆。由于作者从小在宫廷长大,从没吃过苦,受过罪,在想象中让学生接合看过的电视剧《还珠格格》来想象作者如果此时在宫中正享受着怎样的待遇。学生会说:有人更衣;有人盖被子;有人在生火;有父母嘘寒问暖等。这样的对比想象,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在天寒地冻的关外是如何的思乡家乡。同时也和开篇的导入起到了前后呼应。

激兴地导入,拓展地想象,在学生理解词意上帮助很大。从而为学生理解性背诵课为打下基础。通过课堂检测部分学生能在教学完后背下这首词。

虽然,我自我感觉这一课我采用多种方式教学,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生情,读中感悟,但部分学生还是没能理解所讲内容,同时,我结合我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了应试教育的方式,把词的大概意思写了出了,帮助部分学困生理解词意。我深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长相思教学反思(15)

《长相思》教学反思范文

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和解”

──《长相思》课堂教学反思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王崧舟特级教师

打着我的提灯。

我找到了一个人:

我。

我观察他。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就是一个“文本”。按照英美新批评派的观点,文本一旦完成,作者就已经死亡。在这里,对这一命题我权且做一次教学论上蹩脚的迁移:

“课堂教学一旦完成,执教者就已经死亡。”我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意在强调“课”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存在。当课被执教者演绎完成后,课的意义已经不再为执教者本人的意图所支配,“课”用自己的存在向每一位听课者言说它自己的意义。这个时候,不管你愿意与否,执教者只能将自己转换成听课者的角色重新倾听“这一课”的言说。

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也就有了课后的王崧舟与课中的王崧舟之间的对话:我以为,王崧舟的《长相思》一课(这样的言说总有点怪怪的,人要抽身而出看自己,难!说不定哪天你就成了神经病)是在诗(词也是诗)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着一种“和解”之道。

诗是不可解的,但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两难境地,抑或说是一种教学策略上的悖论。诗被卷入课程,既是她的幸运,更是她的不幸。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在《长相思》一课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王崧舟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他对“诗是不可解的”这一命题的艰难守望和维护。“诗”之不幸,就在语文老师漠视“诗”做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诗”是一个极易被糟践和摧残的小生命,教学上稍不留神,我们就可能毁掉“诗”的存在。其毁灭之道,即在于将“诗”置换成另一样式的言语存在。诗是不能搬家的,做为诗栖居的言语形式就是她唯一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像“树”,一挪就死。因此,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

王崧舟的《长相思》,走的大约就是这样一个路径。保护“诗”,就是保护“诗”做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这种保护的最佳策略就是诵读。我们可以从“器”和“用”的层面上理解“诵读”,但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有必要从“道”和“体”的高度看到“诵读”对诗做为一种完形存在的本体论上的意义。诗活在诵读的当下,诵读保护了诗的存在,诗即诵读。于是,我们看到,在王崧舟的《长相思》上,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长相思》在诵读中流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的问题,这是对诗做为一种完形存在的深刻尊重和理解。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