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故事(实用16篇)

时间:2024-09-20 13:34:37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过年故事(实用16篇)

过年故事(1)

春节期间,我和弟弟都得到了新年礼物,是什么呢一把qiāng(当然不是真qiāng了)!那天吃完午饭,我和弟弟拿着qiāng冲出了门,还带了十几个气球,干什么当然是打气球啦!好久没玩过qiāng了,一见qiāng我的手就痒痒。

户外天气不错,尽管是在严冬之时,暖暖的冬日却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蓝蓝的天空没有一丝风,是打qiāng的好天气。

我费尽了力气,才吹起了几个气球。新气球太难吹,加上弟弟又在一旁兴奋得“袖手旁观”,我光是准备工作就花了十几分钟。我把气球挂在架子上,又定下了打气球的规则:两人轮流打,由弟弟先来打;打中个头最大的蓝气球得两分;打中黄气球得三分;打中个头最小的红气球得四分。

弟弟拿起qiāng,似乎很专心地瞄准了一阵,只听“嘭”的一声响,一个黄气球应声炸裂,“哦,哦!我打中喽!我打中喽!”弟弟高兴得手舞足蹈。

第二qiāng轮到我了,我瞄准了一会儿,一下子打到了一个红的,四分。我看弟弟的脸色一下子就转“阴”了下来。接下去由于心情不好,弟弟连续几qiāng都没打中一个气球,他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大嚷:“怎么回事!”还把嘴一歪着,看上去,嘴上还能挂个瓶子呢!

天气越来越热,我一看瞄准镜便头昏脑胀,那气球也不给面子,一个接一个的炸了,弟弟就在计分本上写写画画……到了最后我一核对,咦,怎么少了几个然后加上炸掉的再算,他得分比我多,咦啊哈,原来弟弟把炸掉的气球全加到他的得分里了。好呀!你这个小鬼!本来说好炸掉的气球平均分,你又……他倒一本正经地说:“你是哥哥,应该让弟弟……”弄得我哭笑不得。

“打靶”结束,在回家的路上,弟弟边跑边喊:“我比哥哥打得多喽!”我们一起开心地笑了。

尽管我们“打靶”只有一会儿时间,却也弄得手臂酸疼。我想解放军叔叔在祖国边疆天天站岗放哨,是多么辛苦呀!他们春节也回不了家和亲人团聚,我一定要学习他们那种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解放军叔叔的精神来鼓励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过年故事(2)

转眼间就要过新年了,家家户户都想买多一点的食材会、回家给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所以我们也赶紧行动起来,准备迎接美好的新年——20XX。

刚来到爷爷奶奶家,就见后院的椅子上的盘子里装着瓜子,杏仁等食品,两个妹妹看见后便急匆匆的跑到后院,吃起了香喷喷的瓜子,而妈妈要开始做年夜饭了,我便开始帮妈妈洗菜,烧菜。

第一个任务是帮妈妈杀鱼,我拿起锋利的菜刀,在鱼的身上轻轻的刮,生怕鱼会疼一样,可妈妈说这样子刮鱼菱是刮不干净的,我听了妈妈地话,便懂得了道理:杀鱼时刮鳞片时刀要斜着刮,而且要刮的用力点,不然这就是给死鱼“按摩”了。

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看着桌子上的各种美食,我们一群小孩子看的口水直流,迫不及待的想尝一尝,当妈妈说可以吃了,我便拿着筷子东夹夹,西夹夹,津津有味。

“吃完年夜饭后该干什么?”我问妈妈,“应该去打鞭炮,你和弟弟一起去打。”妈妈叫上弟弟,刚开始我以为他会打,后来发现他原来不会打,便示范一,看完后就看见他手里的打火机微抖,这明显他还是不会,我拿着弟弟的手做了一便,这次后他就渐渐熟练了起来,我们就在窜窜鞭炮声中度过了新年。


过年故事(3)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节气,从那天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黑夜一天比一天短,阳气上升,阴气消减,是个吉利的日子,故古代曾有以冬至为岁首的,广东人称之为“亚岁”、“小年”,十分重视,甚至有“冬至大过年”之说。

冬至节开始于汉代,盛行于唐代。因为古人认为,冬至日北斗柄指向十二时辰的第一辰—子,含有重新开始的意味,所以古代曾以含有冬至的那一个月为正月的。我国民间历来对冬至节很重视,把它与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四大节日。广东则更为重视,故曰:“肥冬瘦年”,可见它在广东人心中的位置。潮汕地区则称冬至为‘“亚岁”,即“过小年”,故有“食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

冬至节那天,广东不少地方都有祭拜祖先的习俗,除了各家各户具备酒肉二牲、果品、汤圆祭拜外,还有在宗祠祭祖的。祭祖由宗族统一举办,往往是举行一些杀猪宰牛,演戏酬神等,追念先祖的仪式,如宣读族谱,讲述家。史之类。一般家庭亦蒸糕,做% ;把、汤圆等,并杀鸡杀鸭,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庆祝一番、。

冬季所食汤圆以菜叶包裹着,叫做“菜包枪。潮汕地区的米圆有两种,一种糯米圆,一种粳米圆,人们在祭拜祖先之后,全家共桌而食,取意一家团圆。食后还要拿些糯米圆贴在门头、屋梁、米缸等处,给老鼠吃,谓之“饲耗”。据说这是为了感谢老鼠从远方把谷种偷来的恩典。也有说是先喂饱它,免得它再危害庄稼,咬烂衣物。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这段时间正是秋收大忙之后,转向积肥改土、犁冬晒自之时,农民抓紧这一时机,休养生息,庆祝丰收,怀念先人,美餐一顿,也是应一该的。

在饮食方面过去广“东还有“冬至鱼生,夏至狗肉”的习惯,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还写道:“绘成双蝶食如流,冬至鱼生绝胜秋:,”但因食鱼生不合卫生,这种不良习惯已改变,倒是“打边炉”(火锅)之风兴盛起来,还有开煲狗肉,也是在冬节前后食的,“夏至碟狗”反而少见了。

由于冬至前后风干物燥,人们喜在此时制作“干姜”,也叫“冬姜”。民间相传“冬姜”大补命门之火,而又不燥热,是入药佳品。另外还喜欢在冬至前春粉,叫做“冬前粉”,以备过年制作年糕之用,据说“冬前粉”不会变质。

冬至在时令上很重要,它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日子,是北半球一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自那以后,自天就逐渐长了,所以冬至日又是预卜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时机。潮汕民谚说:“冬节乌,年夜酥;冬节红,年夜淋。”广州则叫做“冬干年湿”。即冬至那天下雨,春节必晴明;冬至晴明,春节会有阴雨。

广州俗谚云:“冬在初,冷唔多;冬在尾,卖了黄牛来置被。”又说:“冬至落雨,牛羊冻死。”潮汕俗谚云:“冬节在月头,寒冻年夜交,冬节在月中,无冻又无霜;冬节在月尾,寒冻正二月。”因为按公历算,冬节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年年如是,前后不过一两天时间;而这个日子在农历中,可能是十一月中、十一月尾或十二月初,这些变化,对一年的气候有重大影响,所以值得科学工作者注意。


过年故事(4)

关于冬至,有很多民间传说故事。其中一个故事在福建、台湾等地民间流传。

故事讲冬至节时门扉上的糯米圆:很久很久以前,两个穷苦人讨饭来到闽南小镇,女儿要留在这里做奴婢。

离别之际,父女俩讨来糯米圆,父亲对女儿说:“今日离别,就像糯米圆分成两半,咱们就每人尸半把它吃下吧。待日后团圆时,再吃圆子。”

父亲走了,这夭正是冬至。女儿盼望等着父亲,又到冬至,她对家主说:

“大家都吃圆子,门神也该敬敬。”

说着,就搓了两个又大又圆的糯米圆,粘在大门上。她想,父亲不会忘记离别时的相约,若是看到门上的圆子,会来接她的。

花开花落,女儿每到冬至都要在大门上粘两枚糯米圆。周围的人们说,糯米圆象征着团圆和吉利,也学着装点自家的门。由近及远,传为闽南、潮汕和台湾的冬至风俗。

而在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这也有一个故事。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乞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在河南南阳,流传着医圣张仲景与冬至的传说,在这里,吃“捏冻耳朵”是冬至吃饺子的俗称。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以后人下门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关于冬至的来历,还有一个与汉高祖刘邦有关的传说。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民间传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哈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很多地方还有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而在江南水乡,有冬至恶人变疫鬼的传说。江南水乡民间传说,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后来人们发现,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至今,江南一些地方还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过年故事(5)

今年过年外婆家可热闹了!因为我们全都回外婆家过年,我两个可爱的表弟也回来了。妈妈给我小表弟买了汽车,给大表弟买了一个机器人,阿姨给我买了一套大长今的衣服,我们几个小孩子高兴极了,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

一天早上,我的小表弟把汽车拿出来玩,可是大表弟看见了就一把抢过小汽车,他还说:“小汽车是我的了。”我当时觉得大表弟很自私,我也很生气。

后来,外婆带着我们带姨外婆家拜年,我和小表弟还有大表弟在外面玩。小表弟玩什么大表弟就把他推开不准他玩,我就很生气,也不准大表弟玩。然后大表弟就和我吵了起来,他说:“你不是我的姐姐。”我说:“你不是我的弟弟!”然后,两人都哭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个大表弟一直没有说话,大人们都和着急,怕我和表弟一直不讲话。回到家我们又和好了,我心里想:我和大表弟一年才能团聚一次,我不应该和他吵架,我是姐姐,应该做个好榜样。这就是发生在我家,春节的故事。


过年故事(6)

转眼间就要过新年了,家家户户都想买多一点的食材会、回家给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所以我们也赶紧行动起来,准备迎接美好的新年——20XX。

刚来到爷爷奶奶家,就见后院的椅子上的盘子里装着瓜子,杏仁等食品,两个妹妹看见后便急匆匆的跑到后院,吃起了香喷喷的瓜子,而妈妈要开始做年夜饭了,我便开始帮妈妈洗菜,烧菜。

第一个任务是帮妈妈杀鱼,我拿起锋利的菜刀,在鱼的身上轻轻的刮,生怕鱼会疼一样,可妈妈说这样子刮鱼菱是刮不干净的,我听了妈妈地话,便懂得了道理:杀鱼时刮鳞片时刀要斜着刮,而且要刮的用力点,不然这就是给死鱼“按摩”了。

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看着桌子上的各种美食,我们一群小孩子看的口水直流,迫不及待的想尝一尝,当妈妈说可以吃了,我便拿着筷子东夹夹,西夹夹,津津有味。

“吃完年夜饭后该干什么?”我问妈妈,“应该去打鞭炮,你和弟弟一起去打。”妈妈叫上弟弟,刚开始我以为他会打,后来发现他原来不会打,便示范一,看完后就看见他手里的打火机微抖,这明显他还是不会,我拿着弟弟的手做了一便,这次后他就渐渐熟练了起来,我们就在窜窜鞭炮声中度过了新年。


过年故事(7)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一天,他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祖乙,对其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过年故事(8)

一、扫尘

“腊月二十三,掸尘扫房子”,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二、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三、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四、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五、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过年故事(9)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春节这一天真的可以说的上是普天同乐,快乐的气氛不仅体现在各家各户上,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过年故事(10)

过年母亲在家等我美文故事

肆虐的寒风,毫无顾忌地吹过 ,大地蜷缩起僵硬的身躯,山川河流失去了往日的欢悦,鸟儿倦飞,鱼翔浅底,又一个冬天的故事开始了。

风停的间隙,飘起几片雪花,时而舞,时而伏在大地的怀抱,世界在这瞬间,充满了一份冬日的温情,所有的生命,都安详地呆在自己温暖的小窝里,欣赏着外面的景色 ,叽叽喳喳的小鸟雀,躲在母亲的羽翼下,做着甜甜的梦,无论雪夜下的新绿,还是行人匆匆的脚步,都在重复着冬日的同一个主题-回家。

我也如这远航的归帆,无论漂泊在何方,流浪在何地,每当雪花飘起,鸟儿倦飞的岁月,我也在重复着自己的故事,回家过年,母亲在家等我。

有人说,母亲就是家,有母亲的地方就有家,当我们呆在母亲的腹中那个温暖的小家时,母亲跳动的脉搏,流动的血液,就维系着这份浓浓的深情,当我们步履蹒跚地走来,亦或满怀疲惫地来到门前 ,眼里总是在急切的找寻呼唤,多日不见的妈妈,那声呼唤足以融化掉冰封的世界,足以慰抚那颗风霜雪雨涤荡的心灵,因为,我回家了,家里母亲在等我。

回家的脚步总是轻松愉悦的,洗去了一年的风霜尘埃,忘却了许多的繁华旧梦,走在故乡的土地上,觉得自己的心灵都在吟唱,朔风也温情许多,雪花也顽皮地奔跑,鸟儿也从小窝里伸出脑袋,回家的脚步,惊醒了故乡的梦,望着远村袅袅升起的炊烟,母亲,一如往昔地站在村头守候。

放下行囊,母亲端来一盆热水,为我洗去旅途的尘埃,一家人,围在饭桌前,吃着母亲做得香喷喷的饭菜,我陶醉在家的温情里,而母亲,总在年前的几天,忙碌不停。首先得磨上两锅豆腐,泡好的黄豆在石磨里翻滚,然后下锅,点豆腐 ,最后压成豆腐,而当那热腾腾的豆腐尚未成型时,母亲总会先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慰劳我们这些馋虫,再就是要做上一锅地瓜糖,那个年代,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不缺地瓜,熬成糖稀后,加上芝麻,花生,凝固后,切成薄片,大年初一,孩子们前来拜年,这就是孩子们最好的美味了,鱼肉更是不可或缺的,毕竟是过年,有时,把家里的猪杀掉,卖掉一部分,其他的都留作过年,家里的大铁锅里面煮着香喷喷的肉,母亲把煮好的.肉和骨头放在大铁盆里,年幼的我总是在享受着这难得的美味,然后就是炸丸子,包饺子,穿新衣,写春联,放鞭炮,守夜,拜年我陶醉在故乡浓浓的新年里。

母亲总是在我们的成长中,弯起了腰,驼起了背,八十多岁的母亲已经自身都难照料了,但是,每回过年,母亲依然坐在沙发上指挥着我们,准备过年的东西,归来依然是我最轻松的旅程,回家过年,依然是我不变的主题,而母亲,期盼我们回家过年,仍旧是她最为开心的等待,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儿孙们的虔诚祝福和跪拜,外面响起的声声爆竹,还有村里飘起的袅袅炊烟,过年,成为母亲最为开心的岁月,每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都满怀喜悦地背起行囊,我要回家过年,母亲在家等我。

思乡的风卷起依恋的雪花,无拘无束地挥洒,车站,码头,还有哪行色匆匆的人群,都开始了自己的回归之旅,你看,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的人们,无论是伤心还是幸福与否,在回家的时刻,都变得那么无足轻重,心中充满的是,回家过年的喜悦。

就在12年全家团圆的新春,母亲在过年初八的晚上,离开了我们,而我,也似乎迷失了回家的方向,当新年的钟声再次敲响,我却不再充满期待和喜悦,村头没有老娘的身影,老屋也变得荒凉冷漠,萧条的院落,孤寂的身影,还有远处村庄外,娘亲孤寂的坟茔,都让我有种撕心裂肺的伤痛,没有了母亲,我也就没有了家,四十多岁的人,成了孤儿,不再有人直呼我的乳名,不再有人心里如此牵挂儿子,今生,我将与娘亲别离,这种心痛,只有没娘的孩子最知。

回家过年,虽然,没有了母亲的忙碌的身影,但是,娘亲的坟冢还在,娘亲的牵挂还在,静坐在母亲的坟前,回想着每一个回家过年的快乐时刻,那老屋,哪村头,仿佛母亲的身影依然蹒跚在故乡的田间巷陌,母亲的音容笑貌,还在老屋的院落里飘荡,虽然,新年的钟声,无法带给我往昔的欢声笑语,但是,那份深情还在,那份牵挂依旧,那声呼唤依然回荡在耳边

雪花飘起,新年又至,我依然收拾好熟悉的行囊,回家过年,因为,母亲在家等我。


过年故事(11)

过年与老家-美文故事

此时,窗外正鞭炮声声,除岁迎新又一年。

传统的农历年,于中国人而言,其根本的意义的就是回家团聚,有家才有年。家是年的承载,也是依托,是我们不远千山万水也要回去过年的地方,而这其中深含的文化况味与情结,又岂是几句话可以说的清楚的呢?

中午的时候,婆婆要回黄岐乡下,我在一旁帮忙收拾行李。六岁的孩子突然问我:“妈妈,你很久都不回老家了?你不想回去看看吗?”我停下手中的动作,低头看孩子一脸纯真的表情,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我要怎么告诉你呢,孩子?告诉你在现在我们的这个家之前,妈妈曾经还有一个家,而那里才是妈妈最想回去的地方。

七年前,父亲做了一个决定,要把黄岐老家的房子卖掉搬到县城居住。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像一个失去了根的孩子,浮云飘荡,聚散无着。旧时旧物旧事,与那座居住了二十多年的老房子一道,似乎忽然就被隔绝在我的生命中了,我不停回头张望,却也只能看着它渐行渐远,再也回不去。结婚以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这种失落随着时间推移日渐消散,但我知道自己灵魂深处的情结尤在,特别是每每逢年过节,总是想着应该要回到乡下的老房子里,到那个我出生、成长的地方去。是啊,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或许这才是我认同的真正意义上的回家。

关于老家,是由许多成长的记忆片断组成的画面。爷爷弯着腰拄着拐杖坐在家门口的身影,父亲在辛苦劳作了一天后回来,母亲便会从厨房里端出一道道香味四溢的菜肴。夕阳下,屋后的池塘在夏日里不停传来蛙叫声,隔壁空地上搭起来的丝瓜棚架里总能开出大朵大朵黄色的花,我穿着母亲新裁的背带裙与邻居的孩子们四处玩耍。记得家门口再往前走出几百米,就是当时未拆除的造船厂,就建在海岸边。那时候镇上的人少,海也没有被填出去,我们邻居的几个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到造船厂边上的这片沙滩来捡贝壳、踏浪、堆沙堡,不亦乐乎。大海于当时年少的我们而言,真的就是触手可及的事物,像孩子眼中天地万物本就该存在的`模样,那么自然而然。后来我想,我们这些海边长大的孩子对海的感情或许就该是这般不知其珍贵的热爱,天真却又质朴。偶尔会做很长的梦,梦里还是孩子的我穿行在岸边的小巷子里,许多的石头房像历经千万年沧桑的老人一样还停留在那里未被拆除,我走过每一扇门每一扇窗户,感觉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曾经经历过这里的一切,陌生是因为它早己荡然无存,而时间替我保留了这些,并以某种姿态重回我的记忆。现在这些地方由于填海造地的原因早己盖满了房子,虽说世事变迁免无可免,我却总是隐隐感到遗憾,我们的孩子们要再去哪里寻找这样天然且趣味横生的游乐场呢?

老家黄岐是一个半岛,地形由高处往下看像一个半弯的月牙,是个典型的渔港小镇。15岁后第一次离开家门到漳州念书,每每想家,总爱与同学煞有介事的介绍:“我家住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地方”,心想这样独特的介绍应该可以让他人印象深刻,便会有几分小小的骄傲。少年离家就学,开始尝到了人生最初的对家的思念,当时交通不便,要从黄岐先乘凌晨的班车到福州,父亲再送我坐上去往漳洲的大巴,一路起颠簸到漳州时多数己是晚上时分了。路途真是遥远啊,记得每次开学不愿意走,母亲就会边帮我收拾行李边安慰我,“三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再坚持坚持就好了”。那时的我哪里会知道,从此要开始的将会是我漫长的成长路途,是一生与家的不断的告别呢?毕业后,工作无落,在家停留的一段时间里,十八岁的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夕阳下站在楼顶的阳台四处眺望,看着从远方蜿蜒而来的公路在我身后自山上盘旋而下,最后落入眼前这片蔚蓝色的大海。还有那个自小长大的房间里,母亲总是收拾得一尘不染的地板,黄昏的光线投入散落一角,少女心事写成的日记还翻在某一页,窗口纸折的风铃依然风中摆动。一切仿佛历历在昨又恍如隔世。那些时日里翻腾的青春、遥想的离开,于今时今日看来,似乎也都有了某种必然的况味。成长,然后离开,最终于失去中开始懂得珍惜。正如人生中的许多聚散离别,从来不会是无缘由的。

后来听母亲再提起那座老房子,说是买的人家拿去重新翻了修,日子在那过的也红火。虽知旧物必然无存,但心里竟也是安慰的。只是很久不再去看它,很久,因为近乡情怯吧。现在偶尔开车回黄岐乡下,车子在山顶可以望见小镇全貌,碧海蓝天下,小镇就那样矗立在那里,安详而平静。船只散落在海面,远远望去像记忆中定格过无数次的画面那样,像光阴从未在此流逝过的那样,像我曾经每次与它告别时的那样,总是让人即是欢喜又忍不住泪流满面。崔灏诗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这一刻,我想我是懂他的,懂得这诗里的伤感与喜悲。我的家己经不在这里了,可是在我心中,我的家一直是在这里的,在黄岐的这片土地这片海里,在我血液中流动的命脉里,从始至终。

又是一年春节时。想起曾看到过的一句话:“所念在哪里,故乡就在哪里”。盈然于心,满是感动。年年岁岁,祝福家乡更加美好。


过年故事(12)

为什么说冬至大过年_冬至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节气,民间流传着“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冬至大过年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节气,从那天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黑夜一天比一天短,阳气上升,阴气消减,是个吉利的日子,故古代曾有以冬至为岁首的,广东人称之为“亚岁”、“小年”,十分重视,甚至有“冬至大过年”之说。

冬至节开始于汉代,盛行于唐代。因为古人认为,冬至日北斗柄指向十二时辰的第一辰—子,含有重新开始的意味,所以古代曾以含有冬至的那一个月为正月的。我国民间历来对冬至节很重视,把它与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四大节日。广东则更为重视,故曰:“肥冬瘦年”,可见它在广东人心中的位置。潮汕地区则称冬至为‘“亚岁”,即“过小年”,故有“食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

冬至节那天,广东不少地方都有祭拜祖先的习俗,除了各家各户具备酒肉二牲、果品、汤圆祭拜外,还有在宗祠祭祖的。祭祖由宗族统一举办,往往是举行一些杀猪宰牛,演戏酬神等,追念先祖的仪式,如宣读族谱,讲述家。史之类。一般家庭亦蒸糕,做% ;把、汤圆等,并杀鸡杀鸭,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庆祝一番、。

冬季所食汤圆以菜叶包裹着,叫做“菜包枪。潮汕地区的米圆有两种,一种糯米圆,一种粳米圆,人们在祭拜祖先之后,全家共桌而食,取意一家团圆。食后还要拿些糯米圆贴在门头、屋梁、米缸等处,给老鼠吃,谓之“饲耗”。据说这是为了感谢老鼠从远方把谷种偷来的恩典。也有说是先喂饱它,免得它再危害庄稼,咬烂衣物。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这段时间正是秋收大忙之后,转向积肥改土、犁冬晒自之时,农民抓紧这一时机,休养生息,庆祝丰收,怀念先人,美餐一顿,也是应一该的。

在饮食方面过去广“东还有“冬至鱼生,夏至狗肉”的习惯,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还写道:“绘成双蝶食如流,冬至鱼生绝胜秋:”但因食鱼生不合卫生,这种不良习惯已改变,倒是“打边炉”(火锅)之风兴盛起来,还有开煲狗肉,也是在冬节前后食的,“夏至碟狗”反而少见了。

由于冬至前后风干物燥,人们喜在此时制作“干姜”,也叫“冬姜”。民间相传“冬姜”大补命门之火,而又不燥热,是入药佳品。另外还喜欢在冬至前春粉,叫做“冬前粉”,以备过年制作年糕之用,据说“冬前粉”不会变质。

冬至在时令上很重要,它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日子,是北半球一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自那以后,自天就逐渐长了,所以冬至日又是预卜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时机。潮汕民谚说:“冬节乌,年夜酥;冬节红,年夜淋。”广州则叫做“冬干年湿”。即冬至那天下雨,春节必晴明;冬至晴明,春节会有阴雨。

广州俗谚云:“冬在初,冷唔多;冬在尾,卖了黄牛来置被。”又说:“冬至落雨,牛羊冻死。”潮汕俗谚云:“冬节在月头,寒冻年夜交,冬节在月中,无冻又无霜;冬节在月尾,寒冻正二月。”因为按公历算,冬节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年年如是,前后不过一两天时间;而这个日子在农历中,可能是十一月中、十一月尾或十二月初,这些变化,对一年的气候有重大影响,所以值得科学工作者注意。

冬至的传说

关于冬至,有很多民间传说故事。其中一个故事在福建、中国台湾等地民间流传。

故事讲冬至节时门扉上的糯米圆:很久很久以前,两个穷苦人讨饭来到闽南小镇,女儿要留在这里做奴婢。

离别之际,父女俩讨来糯米圆,父亲对女儿说:“今日离别,就像糯米圆分成两半,咱们就每人尸半把它吃下吧。待日后团圆时,再吃圆子。”

父亲走了,这夭正是冬至。女儿盼望等着父亲,又到冬至,她对家主说:

“大家都吃圆子,门神也该敬敬。”

说着,就搓了两个又大又圆的糯米圆,粘在大门上。她想,父亲不会忘记离别时的相约,若是看到门上的圆子,会来接她的。

花开花落,女儿每到冬至都要在大门上粘两枚糯米圆。周围的人们说,糯米圆象征着团圆和吉利,也学着装点自家的门。由近及远,传为闽南、潮汕和中国台湾的冬至风俗。

而在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这也有一个故事。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乞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在河南南阳,流传着医圣张仲景与冬至的传说,在这里,吃“捏冻耳朵”是冬至吃饺子的俗称。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以后人下门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关于冬至的来历,还有一个与汉高祖刘邦有关的传说。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民间传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哈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很多地方还有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而在江南水乡,有冬至恶人变疫鬼的传说。江南水乡民间传说,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后来人们发现,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至今,江南一些地方还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1.有关冬至的小学生优秀作文5篇

2.20xx大学生冬至活动策划书范文2篇

3.初中以冬至为话题的优秀作文800字

4.20xx冬至吃饺子的祝福语

5.关于冬至包饺子的小学生日记300字7篇


过年故事(13)

过年是“春节”的通俗说法,关于过年的来历有许多的传说,过年的传说故事你都听过哪些呢?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过年的传说故事。

过年的传说故事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过年的传说故事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过年的传说故事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拓展阅读:过年的起源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过年故事(14)

过年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关于过年的故事和传说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介绍过年的故事传说。

过年的传说1: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过年的传说2:万年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过年的传说3:贴春联门神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过年的传说4:桃符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过年的传说5:古代贺年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我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过年的传说6:爆竹驱年

多种传说中,流传最广的是下面的故事: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故事(15)

编者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过年的兴趣越来越少了,因此作者回忆起自己童年的春节,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个回忆中的《过年》吧!

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吧,对年的兴趣和新奇越来越淡了。前几年,春晚还觉得是一大盛宴,再然后,节目即便是小品也没了味道。

年夜饭有时也在饭店订上一桌,全家人也没太多的交流,只顾自地低头玩着手机,各忙各的给或远或近连面都见不着的朋友拜年问好,内容也是千篇一律的转发,只看姓名就是了。

原本年不是这样过的,小时候过年是盼望的,向往的,也是急切的。要说过年有趣,当属七、八十年代,现在回忆起来就像陈酿的老酒,愈发浓郁馥香。每到腊月,年味就会在村子的上空弥散开来,飘入家家户户,催快了忙碌的脚步,拉开了春节的大幕。

大扫除、买年货、写对联,还有小孩像个甩不掉的小尾巴,乐颠颠跟在大人后面去赶集,坐在“永久牌”自行车大梁子上,久了,腿麻的不得了,这个“牺牲”是自愿的,也是幸福的。

写春联是村里几个秀才大显神通的好时机,谁家不会写,秀才们都会自报奋勇地担了这个活,乡里乡亲不要钱的,红纸黑字,对仗工整,大都是祈福、祝愿和喜气的文字,如果留心点,还会从中收获知识呢。

如果说你帮我助写春联其乐融融的话,那么蒸馒头更是好气派的热闹场面,婶子大娘们齐上阵,几家合着一起干,用砖垒个大火,弄个大风箱,搬个大铁锅,上面有十来层的大蒸笼,再搞个大瓦盆子发面,然后压面,几个人轮番上阵拿个擀面杖两头,在面上来回碾压,时不时“嘿呀、嘿呀”喊着口号。

其中“麻大娘”(因为满脸麻子)是这个蒸馍群的搞笑能手 ,她嘴不停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麻大娘很能干,抡胳膊,挽袖子,和大家伙变着样做豆包、枣糕、花糕,做花糕最下功夫,手搓多个长短不一的面圆条,卷起来,弄成各种造型,上面按上红枣,在一个圆圆的面饼上均匀摆布着,不一会漂亮的花糕就呈现在人们面前。

花糕预示着来年步步登高,装笼上锅,热气蒸腾,风箱“呼打”,火苗窜红,院内飘荡着人们的说笑声,每个人心里装着年的期盼和希望。

年临近,平日里怎么也舍不得买的肉,这个时候也会大方一回,炖海带肉是过年的必备品,调饺子馅是猪肉大葱白菜,吃起来怎一个“香”字了得?什么韭菜、大虾仁跟村里人没关系的,馒头、海带肉和饺子馅都在除夕前全部搞定,天冷不会坏,能吃一个正月。

最兴奋活跃,还是小姑娘们,过年可以穿新崭崭的衣服,花衣花裤花棉袄,外加新做的小花鞋,头上用卡子别上红的黄的绿的头绳,花枝招展,喜庆可人,觉得美的像朵花。

真正的春节钟声敲响还是大年初一的早晨,准确地说应该是凌晨,凌晨一点左右,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起,夜空渐渐被点亮,街上人头攒动,嘈杂的脚步声和人语声夹杂在大街小巷里,即便寒风刺骨,也丝毫不影响年轻人积攒了一年的兴奋和喜悦。

村里辈分大的人都会在家里“收头”,也就是等着年轻人来拜年,成群结队的,一波一波挨家挨户串,见面不是拱手作揖,而是实实在在磕头,有喊叔叔的,有喊大爷的,有喊爷爷的,还有稚嫩的声音喊老老爷的,院里呼啦啦跪一大片,真有点当“皇上”的意味。

长辈高兴的忙着馋了这个,又馋那个,拿着糖和软枣直往小孩兜里塞。人们用这种方式彼此问好,面对面地拜年,不管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不愉快,而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就会化为乌有。

大年过后是小年,正月十五十六也热闹的很,除了白天唱戏、踩高跷、划旱船外,那就是晚上了,这个可是小孩子最盼望的时刻,天黑,小孩们从各家冒出来,挑着纸糊的小灯笼,灯笼四周印有五颜六色的老戏里的人物,中间用蜡油焊上个小红蜡烛,点亮后透过灯笼纸,闪烁着或明或暗橙黄色的光,影影绰绰,甚是好看!

一会儿三个、五个、十个,越来越多的小灯笼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小孩们传唱着自编的顺口溜“灯笼会,灯笼会,灯笼来了不瞌睡……”

有的小男孩自制灯,用白菜疙瘩,挖去中间软的部分,塞进蘸了汽油的老棉花套子,点着,再用一长棍从侧面插进去,一个自制灯搞定了,自制灯火苗窜窜的,在灯笼群里招摇地穿过穿去,小孩们玩的不亦乐乎,全然不在乎冻成紫芽姜的小手。

小孩即便睡的晚,也不会放弃早晨烤火,家门口用棉花杆子点火,大人们说烤火就是图吉利,烤百病,可以驱病,这个万万不能错过,谁烤火谁不生病,火焰在人们期盼的眼神里熊熊燃烧,照亮心中美好的愿景还有红红火火的来年。

过年的经历是记忆长河里一朵美丽的浪花,也是人生的一份财富,人生每一步都是算数的,待到年龄大了,独处发呆,回首往事时,偷偷地“噗嗤”一笑,心里暖了一下。

作者|常虹

公众号|邺城文学


过年故事(16)

编者按:年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作者用文字写出三代人不同的新年,下面我们来看看《童年的年味儿》这个回忆故事吧!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年进入腊月,就扳着手指头盼着新年的到来。一过二十,就要扫房子,洗衣物,把家里外都清洗一遍。到了二十三,街上就有几个卖芝麻糖的在走街串巷地叫卖,我们家也买上几根芝麻糖来祭祀灶王。之后,我就能吃上酥脆的芝麻糖了,感觉好香好甜呀。更感觉甜在心里的是有年味了。然后,就是蒸干了,在我家的竹床上,先是母亲用高粱面包的红菜包儿,接下来是玉米面做的黄菜包儿,这些是用来年前几天吃的。最后蒸出来的白干,则是过年才能吃的:有白馒头,枣花,花糕之类的。当然,母亲凭着她的一双巧手,还蒸一些小吉祥物,如“小刺猬”啦,“小鱼儿”啦等。不过这些小吉祥物,不放在竹床上,而是放在门头上,这是期盼着它们能给我们家带来好运,用“刺猬”给家里驮福,用“鱼”象征年年有余。看着竹床上红的、黄的、白的食品,自然有了浓浓的年味儿。

大年三十,从上午起,四大顿(年三十的上午、下午和正月初一的早上、中午)就开始了。当我们吃着白馒头肉菜的时候,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水饺的时候,当清脆悦耳的接鞭炮声响起来的时候,无不沉浸在欢乐年味之中。

大年初一,我穿着母亲亲手给我缝制的崭新的花衣服, 随着大街上的人群,向父老乡亲拜年的时候,那时的谈笑风生,好像又回荡在耳际。那快乐的场景,又甜在我的心头。让我感觉过年真的好幸福呀!

我的子女们小的时候。他们也在昐过年。那时我们吃定粮,虽然定粮的30%是白面,平时我们尽量少买白面,好节余些儿白面,留到过年的时候吃。要过年了,我在蜂窝煤炉子上,蒸一些儿白馒头,花糕、枣花儿。让孩子们品尝年味的幸福。至于肉类的食品,凭着粮本上的供应,还能买到定量的牛肉。买回来包成牛肉水饺,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感觉年味儿浓浓的。

新春佳节,儿女们穿上爸妈在商场里给他们买的成衣;吃着盘子里的糖果、花生、瓜子;一毛、二毛地数着自己的压岁钱,孩子们也被浓浓的年味儿所陶醉。

现在,我的孙儿也盼过年。他的年味则是另一种味道。他希望在年假里,能多玩玩电子游戏,让爸妈带着他到南方旅游。至于吃的、穿的,早不是他想要的了,因为他早已不像他的父母那样有所需求,更不像他的爷爷奶奶那样渴望了。他的精神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彩电、电脑、手机,早已不陌生了。他不像他的爷爷奶奶的童年那样,连电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看电视了;也不像他的爸爸妈妈的童年那样,能听听收音机、看上小的黑白电视,就是很奢侈的了。

我们祖孙三代人,虽然有着相同的童年,但对年味儿的感觉却不相同。这年味儿变化,正是祖国六十多年来日新月异的真实写照。

作者|高凤英

公众号|邺城文学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