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术教案(必备18篇)

时间:2024-09-20 16:58:25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走进美术教案(必备18篇)

走进美术教案(1)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过年的时候,人们有摆放糖果、瓜子、糕点等供别人来拜年的时候食用的习俗,加深对过年风俗习惯的了解。

准备:

旧糖纸、糖块状泡沫塑料或橡皮泥、纸碟子。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交流一下过年时自己到别人家拜年主人是如何招待自己的,引导幼儿说出:主人会摆出糖果给自己吃、倒茶等。教师把幼儿讨论的话题集中到糖果摆放上,提问幼儿:家里过年时会在什么地方摆放糖果?如何摆放?

2、布置幼儿学习包糖果。发给幼儿旧糖纸、泡沫塑料若干(如果是用橡皮泥代替泡沫塑料的,要先教幼儿学习用橡皮泥搓糖果)。示范指导幼儿用旧糖纸、泡沫塑料包糖果。

3、发给幼儿纸碟子,让他们把自己包好的糖果摆放在碟子里,供布置活动室时使用。


走进美术教案(2)

一、生成原因: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春风、春雨、春天的花朵、春天的小动物,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纲要》中指出小班幼儿:“喜欢接触、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乐于提问,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与好奇,注意自然环境的明显变化;能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并对他们感兴趣,乐于告诉成人和同伴;喜欢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能将自己想说、想做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尝试用不同颜色、材料、工具,运用画、撕、剪等简单方法自由的表现,体验艺术活动中的乐趣。”为此,我们结合季节特点及幼儿的兴趣所在设计了此活动。活动中,幼儿通过和成人一起郊游、种植、饲养,了解了动植物与人们的关系,产生保护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名称:走进春天

二、活动目标:

共同生活:

1、喜欢户外活动,练习走、跑、跳、协调自然的钻爬掌握动作要领;学习玩沙包、球等。

2、能正确地进行盥洗、独立进餐、如厕、入睡,不断提高自理能力;懂得讲卫生、爱清洁。

探索求知:

1、喜欢接触身边的自然环境,感知春季的季节特征,了解常见动植物的明显变化。

2、萌生爱护花草、树木,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体验表达:

1、能独立地朗诵儿歌,在成人的帮助下复述故事;喜欢交谈,能完整讲述感兴趣的事。

2、运用不同的色彩对作品进行涂色,启发幼儿大胆运用各种技巧进行制作活动,表现出自己对春季美的感受。

3、能匀速的作节奏而歌表演,学习简单歌表演,能根据乐曲的旋律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三、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

1)、走廊大板:美丽的春天(圆形拼贴);动物之家(折纸);可爱的小动物(折纸);可爱的小鸡(绘画);小熊猫(绘画);观察记录:发芽了

2)美工区:添加幼儿涂色的卡片(小动物、水果、蔬菜、植物等)、油画棒、各色皱纹纸、水粉色、棉签、橡皮泥等。

3)、自然角:添置各种种植的花、草,饲养小动物(鱼类等)。

4)、图书区:增添相关的图书、图片、故事带等。

5)、益智区:有关动植物的拼图等。

2、家长工作:

1)、请家长帮助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图片、图书等。

2)、利用休息日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观察春天,让幼儿多走进大自然。

3)、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动手制作、绘画春天的美丽景色。

3、社区与自然资源的利用:

1)、开展亲子活动,教师带幼儿及家长到社区、大自然开展活动,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其中的乐趣。

2)、组织幼儿为社区的小树浇水,教育幼儿爱护小数。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常识

活动名称:播种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掌握简单的播种技巧,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爱护小树苗。

活动指导:

1、户外活动:与幼儿一同寻找春天并观察春天,看看动植物都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2、谈话活动:请幼儿讲一讲自己找到、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动植物及人们都有哪些明显的变化?)让幼儿知道春天来到了!播种的季节到了!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3、操作活动:

1)、请幼儿观察种子、种植工具,教师向幼儿传授有关的播种知识,掌握简单的播种技巧,懂得要爱护树木、植物。

2)、操作部分:与幼儿(发动家长回家)共同动手种植植物。

4、活动延伸:

1)、与幼儿一起走进社区为小树浇水。

2)、共同动手做观察记录。

活谈话活动:让幼儿讲讲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引导幼儿将动植物的明显变化进行描述,并启发幼儿说出植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条件——雨水,引出诗歌)

2、学习诗歌:借助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并记住诗歌内容。

3、仿编诗歌:启发幼儿说说还有谁需要雨水才能长大?将它编进诗歌中,边讲边表演。

活动三:美术

活动名称:美丽的春天(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掌握个总制作的技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度,及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指导:

1、谈话活动:(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中画的是什么季节?都有什么?用什么做的?

2、讲解要求:教师出示各种制作材料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可以用来干什么?。怎样用?教室讲解并示范,提醒幼儿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操作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帮助,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启发幼儿进行合作,体验其中的乐趣。

4、作品赏析:将有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请能力强的幼儿进行介绍,从宗教与幼儿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活动四:音乐

活动名称:春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会用甜美连贯、活泼跳跃的唱法进行演唱。

2、发展幼儿表演才能,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教幼儿按歌词分角色自然地接唱、表演,表现出自己心中的感受,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指导:

1、发声练习: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2、引出活动:边放音乐边将歌词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3、学唱歌曲:通过教师范唱、清唱等形式让幼儿理解、记忆,熟悉歌曲,并共同合唱。

4、创编部分:让幼儿分角色接唱、合唱以进一步熟悉歌曲,并让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大胆的进行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五:郊游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外出活动,真正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2、通过活动指导家长如何带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提高家长们的教育意识。

活动地点:公园

活动成员:教师、幼儿、家长

活动时间:周六上午(4月10日)

活动过程:

1、观察公园的树木、花草,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

2、游戏活动:亲子游戏——推小车、网鱼

幼儿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放鞭炮、吹气球

小猴摘桃、开火车等

自由活动——排球、玩沙包等

活动反思:

1、幼儿发展: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幼儿能通过观察、感觉感受到春天的到来。由于季节变化特别明显,孩子们对春天这个季节非常感兴趣,主题进行得非常好。活动中我们采取了各种活动方式,如观察柳树、播种、为小树浇水、郊游等,幼儿能够按目标进行活动,并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

2、幼儿提升:

幼儿通过观察春天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通过观察春天的小动物,如小鸡、小蝌蚪、蜗牛等让他们懂得爱护它们、保护他们。在制作活动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明显比以前有进步,他们敢于操作、能大胆想象,制作出自己心中美丽的春天。

3、存在问题:

在“走进春天”的整个活动进行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幼儿去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大胆表达出来。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多为幼儿投放一些半成品的材料,使他们的创造空间更大,让他们的作品更加美观、更加漂亮、更加丰富。外出活动,孩子们的注意力易分散,队列练习有待加强。


走进美术教案(3)

活动目标

(一)欣赏波洛克作品,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二)尝试用滴流的方法绘画,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波洛克的画、纸张、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都喜欢画画吧?你们有没有尝试过一边跳舞一边画画?有一位叔叔就能边跳舞边画画,想知道他是谁吗?对了,他是波洛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作品。

(二)欣赏波洛克作品

1、欣赏第一幅作品《畅想》

(1)提问:看着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觉得他的画像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谁能来猜一猜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2)小结:这些流畅的线条和亮丽的色彩,好像把我们带到了……让我们的心情快乐又愉悦。

2、欣赏第二幅作品《第五号,1948》

(1)提问: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线条?有哪些色彩?这些暗暗的颜色和乱乱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

(2)小结:就像小朋友说的那样,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心情很压抑很难过,这些暗暗的色彩,乱乱密密的线条,让我们的心情很难过,好像走进了……。

3、欣赏波洛克其他作品,将波洛克作品放大,让幼儿自由欣赏。

4、你最喜欢哪副画,为什么?(追问,抓住颜色和线条)

5、波洛克叔叔的这些画神奇而美丽,他的画和我们平时的画是不一样的,在他的画里,只有颜色和线条。但他不是用笔直接画出来的,你想知道他是怎样画画的,想不想知道波洛克叔叔的故事?

(三)介绍波洛克

1、出示1912

(1)师:1912是什么意思呢?幼儿猜测。

(2)教师播放录音。波洛克1912年出生在美国,因为在他的画面上只有一些线条和色彩。所以别人把他的画叫做“抽象画”。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3)师:原来1912就是波洛克叔叔出生的时间。

2、出示:滴流。波洛克喜欢用很大很大的纸或者画布画画,因为画布实在太大了,所以索性把它铺在地上,用笔沾颜料滴到画布上,有时沿着画布的四周作画,有时就干脆提着戳了洞的颜料桶在画布上来回走动,人们把这种画画方法称为“滴流”。因为波洛克喜欢听着音乐边跳舞边画画,所以,人们又把他的画叫做“行为绘画”。

3、讨论:浏览了这些知识的宝藏,小朋友你知道了些什么?

孩子们说得真好,老师很高兴,我也想用波洛克叔叔作画的方式,把我的心情画下来,教师示范。

(三)尝试滴画

1、教师示范。

2、师: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想用滴画的方式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你们现在是什么心情?你想用什么线条和颜色滴画?

3、师:波洛克叔叔说过颜料都是有生命的,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起舞,用这些美丽的色彩和线条把自己的心情都大胆的表达出来吧。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幼儿自由选择颜料,滴画时笔放低一点,小心不要滴到身上和同伴身上。

(四)展示讲评

1、老师当记者采访:这位小画家,你好,你今天玩得高兴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画吗?画了些什么?

2、幼儿介绍。


走进美术教案(4)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体验春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使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养成探究习惯。

2、通过现场看图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3、通过综合活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文章(包括诗词)的积累。

2、口头表达训练:关于春天的景色描述(看图的、心中的)。

【教学方法】

1、展示法;

2、表述法。

【预习要求】

1、收集有关春天的好词、好句、好段以及古今中外的诗词、文章。

2、以“我心目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画。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分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提到“春”,许多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幅东风浩荡、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的美好景象;一提到“春”,许多人就会体会到无限的生机活力和无穷的生命力量。所以,古往今来,许多画家、散文家、诗人都会用他们传神的笔,去描绘春天的景象。是的,春天是美丽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感受春天的美丽吧!

二、积累

1、展示各学习小组学生收集的关于春天的好词、好句、好段。教师点评。

(插入老师收集的材料:略。齐读,布置学生抄到“词语大本营”中)

2、古往今来描写春天的诗词、文章也很多。

⑴同样展示,先学生后老师。再读、抄,略。

⑵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写春的名篇──朱自清的《春》。

三、欣赏

教师展示关于“春天”的一组图片,边简要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鉴赏美景,还为后面学生的表达做示范。)

四、描述

教师展示关于“春天”的一组另图片,要求学生口头介绍。

提示:

1、可写发言提纲。

2、注意利用前面的好词。

五、想象

展示学生的以“我心目中的春天”为主题的作品(诗、文、画),并请作者自己介绍。

六、总结

1、探究总结:教师、学生分别谈收获、体会。

2、活动总结:活动的内容、意义。

注意拓展延伸──由探究春天,到四季,到自然,到社会,到世界,乃至宇宙。


走进美术教案(5)

成长目标

1、能感受春天的美丽,亲近自然。

2、大胆尝试运用各种线条、图案来表现春天里多种事物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3、乐意与同伴交流绘画成果。

重点

能大胆表现心目中的春天,注重对事物的形象的把握。

难点

绘画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准备:

1、能用蜡笔画、记号笔完成简单的作品。

2、能初步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事物的形状及主要特征。

物质材料准备:

1、关于春天的图片若干。(幻灯片)

2、教师创作画一张。(油画棒作图)

3、绘画材料。(蜡笔、图画纸、报纸,每人一份)

4、幼儿歌曲《春天》。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春天。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师:你们看见公园啊、幼儿园里都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呢?我来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2、让幼儿欣赏幻灯片,观看春天西湖的美景。

师:看看这里是哪里啊?

师:嗯,春天的西湖可漂亮了。春姑娘呼的一下啊把我们的西湖都吹绿了。你们看,这是什么?(放图片,小朋友用比较完整的句子回答。图片及语言重点涉及花草、鸟、树、蝴蝶这些春天的事物,具有指向性)

师:(总结小朋友的话)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树上开满了许多美丽的花儿,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蝴蝶也拍着翅膀来凑热闹哩。春天可有意思哩。

3、教师自画的图画展示。

师:老师把对春天的喜欢都画在纸上了(示范蝴蝶、郁金香的简笔画,过程中包括画笔的选择、线条的走势、上色的方式都有所提及)。现在想和小朋友比比谁画的棒!画的快的小朋友也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分享一下你们画。

4、轻轻播放欢快的音乐《春天》,幼儿动手作画。

教师根据每位小朋友的绘画能力,进行个别指导,能力较好的孩子能在绘画中大胆想象加入新元素(如人物、房屋等),能力较弱的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线条绘出树、花草、鸟、蝴蝶(老师自己的画和西湖图片的展示中,都明显突出对这些事物的展示)。

应重点关注的孩子:

2号:毛景行

由上课开始,他就显得比其他孩子积极,老师提出的问题都给予回应,较为专心。这也引起了我对他的关注。

进行绘画创作时,他先用大红色画了朵郁金香,形状似荷花;再画了一大块草坪,春天的场景慢慢呈现;第三步画蝴蝶时似乎遇到了困难,我以“蝴蝶是由什么变出来的?”“它的翅膀像女孩子头上的蝴蝶结一样,两边一样大小。”一步步启发他。当他想画树时,我提示了柳树,他却画出了一颗椰子树,我问原因,他说“我想画”,他似乎把椰子树当成了春天盛开的树。最后他添上了紫色的云朵。整幅画对于色彩的搭配,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应注意的问题:

1、课前准备:因问清所在班级的情况(如需要准备哪些常规的东西),便于教学的进行。

2、教师导入:过长,因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3、示范作画:时间也可以缩短,尤其是涂色部分,不需全程示范。并且注意站位。

4、幼儿作画:音乐的选择不能过于欢快,以免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静心作画。

问题分析:

1、课前准备因问清所在班级的情况(如需要准备哪些常规的东西),便于教学的进行。

因为是初到本班,例如上课时小朋友们需要围坐成半圆形、画画时每人桌上需要垫一张报纸等常规都不了解,只是在调整的过程中让孩子往前坐一点,报纸也没及时铺上,需要主班老师的帮忙。

2、教师的导入语部分过长,因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以本节课为例,首先引出春天,并且让小朋友们说一说春天有哪些事物即可,省略放映图片这一环节,直接进入示范画阶段。

3、示范作画时间也可以缩短,尤其是涂色部分,不需全程示范。并且注意站位。

示范画应在小朋友能习得的范围内快速地完成,勾勒出外形线条之后,涂几笔颜色示意即可。但我在与小朋友的互动中画完线条又很仔细地涂了颜色,还画上了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占了小朋友创作绘画的时间。如果要突出蝴蝶的多姿多彩,可在黑板上呈现不同花纹的蝴蝶的图片,让小朋友自己选择喜欢的进行再创作。

另外,在示范作画时,不论是蹲着站,还是侧身站,眼睛或其余光都不应离开幼儿,一方面可以关注她们是否专心听讲,另一方面眼神交流也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4、幼儿作画时音乐的选择不能过于欢快,以免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静心作画。

由于在网上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音乐的版本,又要接近春天这个主题,选择了一首比较欢快的歌曲,准备时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


走进美术教案(6)

初一《走进美术》教学反思

初一《走进美术》教学反思这一周我上的是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是初一《走进美术》的第一课,相比上周的设计·应用领域《元素替代》要难上许多。这一周我们改变了上课的策略,由导师给我们一个“原始”的PPT,我们根据教材和自己的理解来修改PPT,导师先来听我们的课。《走进美术》是向学生简单的介绍美术的门类,课程结束后学生能够辨别不同的美术门类以及简单的欣赏美术作品。因为包含着许多美术史的知识,对老师的知识储备要求也很高,为此我也做了不少的功课,但在课中还是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现在总结如下:1、语言的精确度。美术是一门专业性非常高的科目,我在讲解《富春山居图》时,将山水长卷说成了山水图,一下子拉低了准确性,而且在课后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些都是无意识中说出的,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所以建议同学们也可以在自己上课的时候录音,课后仔细听一下,就会发现许多口语化的语言,这些今后都要避免。

2、问题的设计。因为上的是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老师来讲解的,备课的时候我担心课堂可能会枯燥,就设计了许多问题。上课结束后导师就指出,许多问题都是“口水问题”,问题太多会让学生觉得很疲惫,虽然会让同学们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气氛,但看似热闹的课堂却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这也是今后我要注意的地方,问题设计贵精不贵多。3、及时的引导。在讲解作品时,我总是会重复一下答案,多加叙述,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有的时候在同学们的回答中已经出现了较为接近的回答,那时我只要自己进行一些正确的引导,补充同学们的回答,就能将作品完全解释清楚。但过多的复述会将学生原本清晰的思路绕晕,使得整个课堂显得啰嗦而又讲不出重点。

4、课程顺序的设计。在我自己上了3节课之后我才去听了老师的课,发现课真的可以上的那么不一样,在这一周里我总共修改了5次PPT,这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图片的顺序以及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这节课的顺序,这点很重要。5、教师的教态。自信、大方、昂首挺胸。


走进美术教案(7)

活动目标:

1、引领幼儿在欣赏和理解诗歌《春天来了》的基础上,用鲜艳的色彩描画春天。

2、培养幼儿形象记忆和想象能力。

3、引领幼儿注意画面整洁,合理布局。

活动准备:

范画:美丽的春天

油画棒人手一盒

画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引领幼儿寻找春天,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你们进行过春游吗?在外面看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呢?(请小朋友来说说)

教师小结:教师结合孩子回答的内容进行小结。

2、春天到了,你们喜欢春天吗?你觉得春天在哪里呢?春天来了都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春天来了》感受春天来了都有哪些变化?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春天来了,小河的冰怎么了?柳树怎么了?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小结: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树发芽了,桃花盛开了,燕子飞来了,小草发芽了,春雨淅沥沥,春雷轰隆隆,到处都是生机勃勃景色,真美啊!

今天老师把美丽的春天画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范画,引领幼儿观察。

1、这就是美丽的春天?都有什么呢?

教师小结:有很多的蝴蝶,有花儿,燕子飞来了,绿绿的小草,柳树发芽了,还有小朋友在快乐的玩耍,捕蝴蝶。

2、春天真美啊,花儿开放了,小草儿也变绿了!你们想不想也和老师一起把美丽的春天画下来呢?

三、交代绘画具体的要求。

1、你们都喜欢美丽的春天,那现在请小朋友把诗歌里的春天都画下来把!燕子的翅膀和尾巴是黑色的羽毛,涂色时孩子们需要注意。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小朋友捕蝴蝶的网可以先画竹竿然后画上三角形的网。

2、具体的要求幼儿根据春天的特征作画。鼓励幼儿大胆下笔,表现春天的特征。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绘画的位置、作画的布局,颜色。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2、鼓励幼儿把小朋友画大一点,构图丰富。

五、总结评价幼儿作品,引领幼儿从整体上欣赏,分享共同创作后的喜悦。

请幼儿介绍的自己画的美丽春天?重点引领孩子们学会欣赏同伴的作品。

六、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油画棒和画收起来。

活动延伸:

老师会把小朋友画的美丽的春天作品展示在墙群上,请小朋友离园、来园的时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自己画的美丽的春天。


走进美术教案(8)

美术教师教案设计:走进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1、学生明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民间美术的发展。

2、学生能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赏析,说出自己家乡的一些特色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讲清并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及主要种类的艺术特点。

难点: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有关特点的掌握及对作品能进行正确的赏析。

教学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制作,播放设备及幻灯机、录象机等。

课时:4-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看图导入

通过播放一户人家室内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提问,然后导入本课。展示课题《中国民间美术》

(课件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图片,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

2、探索发现、学习新知识

(1)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

展示不同类型民间美术幻灯作品数幅,让学生区别,发表见解,再作归纳,得出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创作,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应用的美术作品。它以民间传说为为素材,从古至今,时代传承,是劳动人民情感智慧的`结晶,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士大夫文人美术,在现代是相对于专业美术而言的美术种类。)

学生活动:通过不同类型的作品比较和区别,发表见解,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

(2)民间美术的特点:

A、展示图片数幅

提问:从以上图片中,是否能感受民间美术的特点?

学生回答

归纳:1、自发性。(课件展示)

B、展示图片数幅启发学生思考特点之二。

学生回答

归纳:2、实用性。(课件展示)

C.展示图片数幅(课件展示)

提问:从以上图片中不同的民间玩具风格,是否知道民间美术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归纳:3地方性。(课件展示)

D.再展示图片数幅(课件展示)

提问:从图片中说明民间美术还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归纳:4、就地取材,因材施艺。(课件展示)

试让学生对作品《万象更新》(年画)、《布老虎》(玩具)等作品进行赏析。

(3)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播放一段有关民间美术介绍的图片后(课件展示)

提问: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种类?

板书: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学生活动:观后思考,讨论并回答

归纳:年画、剪纸、风筝、玩具、刺绣、编织等。板书)

3、家乡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

通过以上对民间美术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种类,那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民间美术作品,家乡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

4、学生欣赏评论练习:

学生对活动:学生对《万象更新》(年画)、《布老虎》(玩具)等作品作认真观赏赏后、小组议论探讨

学生代表对作品赏析评论同伴作适当补充、归纳。

5、课堂小结:

本课对民间美术进行了欣赏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应以本课学习为起点,对民间美术作进一步的研究学习,并可对我们常州地区的民间美术进行探究,树立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


走进美术教案(9)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怎样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去深思和反省的。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孩子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花儿与蝴蝶》正是王老师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我们研究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设置,为幼儿创设了三维空间美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上长出了嫩叶,地上开满了鲜花。在优美的《梁祝》乐曲中,美丽的“花儿”(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戏玩耍。)

活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气,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而这,只是幼儿园的一种惯见的教学方式—情景表演,却发挥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为教师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美感。一是场景的设置及角色的装扮给了孩子视觉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乐给了孩子听觉上的美。我们也许担心:孩子听得懂名曲吗?但我们不能否认,孩子没有理由拒绝美的东西,优美、抒情的乐曲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与整体的和谐给了孩子知觉上的美。教师精心创设的三维空间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训练幼儿“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础,感受是表现的前提,幼儿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对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必须以直观的、具体的美去打动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赏,从而激发表现美、创作美的兴趣。王老师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设计了这一环节,为后面的创作活动作了成功的铺垫。

二、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给予幼儿和谐的环境美

这是所提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请看下面的几段对话:

师:你认为蝴蝶漂亮吗?

幼:漂亮

师:哪儿漂亮?

幼:我认为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认为是蝴蝶身上的花纹......

师: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谁?

幼:我想扮成花儿

不错的师:那你准备怎样做?

幼:......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耐心地倾听,并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意愿。《纲要》中要求“教师的态度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可亲、可爱、可信任、可依赖便是心理环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给孩子舒适、欢心和自由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展开想象,放飞思维。《花儿与蝴蝶》中,师生融洽,气氛和谐,教师精心营造的“美”的氛围,让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快乐学习,学习的快乐。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表现的机会,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美。我们都知道,艺术活动须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和需要,提供均等的表现机会。《花儿与蝴蝶》中教师按新《纲要》要求,为让每个孩子都有动脑、动手和表演的机会,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

工具类:剪刀、铅笔、水彩笔、胶水、固体胶、胶带、别针

材料类: 白纸、彩纸、亮纸、旧挂历纸、旧报纸、硬纸板、皱纹纸、旧纱巾、丝巾、围巾;各种颜色的线等

在进行美工活动时,每个孩子既使是能力最弱的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浩瀚好画画,就画个漂亮的蝴蝶,做个头饰戴上;小坤就用皱纹纸做个美丽的花环;亚雯呢,就拿纱巾别在两只小胳膊上,扇动着“翅膀”飞来飞去;思雨喜欢折纸,于是就用彩纸折了蝴蝶背在背上......孩子们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中,甚至没有一个孩子在打闹,没有一个孩子不欢乐。

由此看来,美工活动确深受幼儿的喜爱,而且意义重大,对于发展幼儿手、眼、脑的协调性、手的灵活性以及形象思维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但它必须依靠物质材料,与材料的接触过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感觉经验,通过改变材料表达美的情感。有心的教师往往不忽视这一教育契机,不辞辛苦为孩子准备种类众多,数量够多的材料,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玩玩做做中,学到知识,开发智力。让每个孩子都有选择的权力,表现的机会。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美昭然于众。教师爱孩子,那就关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好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不同的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反思:

《花儿与蝴蝶》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一个“美”字,不容置疑,但不错的美中亦有不足,在这许多“美”的画面之后,却残留了一个不能称之为“美”的场景:

制作完成后,是孩子们的表演,然后整个活动结束,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离开了活动室。室内一下子静下来。桌上有零乱的物品,地上到处是纸屑、残头等,一片狼籍。

看到这个场面,你能说这是美吗?只是一个小小的忽视,却在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丝阴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却轻易放过了一个美的教育的良机。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内容应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艺术教育也应与其它各科教学相融合。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不时体验教育的价值。

如《花儿与蝴蝶》,当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孩子收拾整理好用过的物品,清理地上的垃圾,让活动室重归整洁。这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教育契机:1、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及爱整洁的习惯。2、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劳动本身就是美。3、增强了爱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感受环境的美感。从这里我们看到,幼儿园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依相辅,紧密结合。对孩子美的教育也不能局限在艺术活动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美的人事物无处不存在,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让孩子充分去感受去区别,让他们喜爱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意识到并弥补不美的事物,让美走进每个孩子的心中,伴随着他们和谐健康地成长。


走进美术教案(10)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走进夏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意愿设计出夏天的服装。

2.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3.在设计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大胆的想象夏天的服装

2、难点:能将夏天的裙子或裤子裁剪出来

活动准备:

1.夏天服装的ppt图片、视频《服装设计师》

2.废旧报纸若干、剪刀、画笔、卡纸、皱纹纸、胶水

3.适合于表演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评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短片,想请小朋友们来和老师看一看。

观看VCD《服装设计师》中服装表演视频

师:

1、这些人在做什么呀?

2、你觉得这些服装漂亮吗?你最喜欢那一套?为什么?

看到这些漂亮的服装,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季节穿的吗?

总结:夏天到了,天气变热了,所以人们都换了夏天的衣服。

二、探索发现通过欣赏,发现:

1、师:夏天的服装是厚的吗?小朋友穿的多还是少?

师总结:夏天服装的特点:薄、少、短(将夏天和冬天的衣服进行对比)

2、介绍自己服装的名称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穿的是什么?是短衣短裤,还是裙子?

总结:女孩子以裙子为主、男孩子以短袖短裤为主

3、师:我们的裙子都有些什么款式的?

(吊带的、有袖子的、抹胸的等)

三、设计应用设计服装

1、激发幼儿设计服装的愿望:

师: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别人设计的,我们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套服装吧?

若果变成了服装设计师,你想把你穿的`服装设计成什么样子?(请幼儿构想)

2、分发材料工具,讲解使用规则

3、幼儿动手设计服装:

师:我们的衣服是一面呢还是由两面拼接在一起组成的呢?应该先裁剪衣服的什么地方呢?

3、教师指导

(1)教师重点协助能力差的幼儿

(2)提醒能力强的幼儿还可装饰服装

四、欣赏评议服装表演

1、幼儿相互帮助穿好自己设计的服装

2、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

活动反思:

活动在幼儿的欣赏谈话中拉开序幕,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自己的衣服,到模仿模特儿表演时掀起了一个高潮。从而激发了幼儿自己想设计服装的愿望,在设计服装时,幼儿都欲欲而试,拿着报纸量体裁衣,经过一番努力,每个幼儿的身上都穿上了自己用报纸做成的服装(尽管有的还不像什么衣服,只是挖了个领子套在了身上),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这就是与成人评价标准的区别!


走进美术教案(11)

走进春天儿童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创设情境走进春天,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春天的常用色彩及春天的活动,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春天的美,提高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景色及人和动物的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

感受春天的`色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你可以跟着音乐唱起来也可以动起来。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春趣盎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春姑娘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顺势导入新课《走进春天》

环节二:感受春天,尝试发现

(一)感受春天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

学生思考回答:看到了树木、田野、花草、放风筝的人、农民在耕地、踏青的人等;从春天的色彩、春天里人的活动等感觉到春天来了。

(二)尝试发现

1.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小组内成员互相展示描述并讨论:你发现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么颜色为主?

学生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教师小结:有粉红色、黄色、绿色、湖蓝色等,主要以绿色为主。

2.除了用色彩表现春天,还可以通过什么表现春天?你知道哪些?

学生描述如:添画小燕子、蜜蜂、蝴蝶等表现春天。

3.谁来说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看法。这么美的春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留住呢?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环节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一)实践练习

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就以春天为主题,用春天的色彩把春天里的所见所闻画出来。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二)展示评价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比一比,哪幅画面最美丽?你认为哪里最有意思,为什么?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课堂小结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可以到大自然里尽情感受春天的美,还要做个护花使者,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二)拓展延伸

用绘有春天颜色的纸,剪成漂亮的拉花,装扮教室。

四、板书设计


走进美术教案(12)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让美走进孩子心中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怎样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去深思和反省的。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孩子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花儿与蝴蝶》正是王老师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我们研究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设置,为幼儿创设了三维空间美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上长出了嫩叶,地上开满了鲜花。在优美的《梁祝》乐曲中,美丽的“花儿”(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戏玩耍。)

活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气,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而这,只是幼儿园的一种惯见的教学方式—情景表演,却发挥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为教师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美感。一是场景的设置及角色的装扮给了孩子视觉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乐给了孩子听觉上的'美。我们也许担心:孩子听得懂名曲吗?但我们不能否认,孩子没有理由拒绝美的东西,优美、抒情的乐曲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与整体的和谐给了孩子知觉上的美。教师精心创设的三维空间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训练幼儿“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础,感受是表现的前提,幼儿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对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必须以直观的、具体的美去打动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赏,从而激发表现美、创作美的兴趣。王老师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设计了这一环节,为后面的创作活动作了成功的铺垫。

二、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给予幼儿和谐的环境美

这是所提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请看下面的几段对话:

师:你认为蝴蝶漂亮吗?

幼:漂亮

师:哪儿漂亮?

幼:我认为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认为是蝴蝶身上的花纹......

师: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谁?

幼:我想扮成花儿

师:那你准备怎样做?

幼:......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耐心地倾听,并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意愿。《纲要》中要求“教师的态度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可亲、可爱、可信任、可依赖便是心理环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给孩子舒适、欢心和自由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展开想象,放飞思维。《花儿与蝴蝶》中,师生融洽,气氛和谐,教师精心营造的“美”的氛围,让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快乐学习,学习的快乐。


走进美术教案(13)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走进夏天送伞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差,特别是在撕纸方面表现的尤其突出,他们对撕纸力度及外形不会把握,因此我设计了撕贴“送伞”这一活动,初步发展幼儿的撕贴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学会沿针孔轮廓撕蘑菇伞,掌握撕的技能。

2、激发幼儿相互合作,帮助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一幅(图下防有兔妈妈和小兔劳动的场面,图上防画有乌云雨点。)

2、两张半幅图(一张是阴天,一张是晴天,可覆盖大背景图的上方。)

3、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大纸一张,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幼儿操作纸若干、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四、 活动过程:

(一)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大背景图(晴天覆盖乌云和雨点)

1、提问:(1)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天气怎么样?

提问:(1)呀!一会天气要怎么啦?

(2)小兔们淋了雨会怎么样?

(3)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能使小兔们淋不到雨呢?

3、 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做伞送给小兔们,好不好?

(三)教师讲解示范撕伞的方法。

(1)教师着重示范讲解撕伞。

(2)伞撕好了,那怎样送给小兔呢(启发幼儿说出伞应送到小兔的头上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的要求(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卫生)。

(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3)教师表扬鼓励相互谦让、帮助的幼儿。

(五)活动评价。

(1)小朋友们看,哪一把伞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希望)

(2)刚才呀!小兔们得到了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他们非常高兴,还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那平时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不管是谁得到了别人的帮助都会很高兴的,你们愿意帮助别人吗?

五、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轮廓纸,继续提高幼儿嘶和贴的技能。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帮助。

《》 marrina 编辑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小绵羊》活动设计

一、授课班级:小班

二、内容分析

《可爱的小绵羊》是小班主题《我的动物朋友》中的一节课,幼儿都是喜欢小动物的,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小绵羊是被幼儿所熟知的小动物,通过小绵羊可爱的造型调动幼儿认识小绵羊外形的兴趣,并能尝试想办法帮助小绵羊,围绕“羊毛”展开一系列的想象,将会让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内容的选取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精心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小动物,以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幼儿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也较差,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他们喜欢直观的、真实存在的东西,因此对小动物可爱的造型更是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兴趣。他们的心灵是非常善良的,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本次活动设计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环节,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四、设计思路

小绵羊毛茸茸的可爱造型是被幼儿所熟悉的,幼儿在生活中也对小绵羊有

一定的了解,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小绵羊,激发幼儿帮助小绵羊的情感。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通过撕贴小纸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大胆想象,敢于创新。

五、具体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

1、谈话导入:以老师为幼儿请来好朋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观察小绵羊的基本外形特征,今儿观察羊毛的特点。

2、想办法:

让幼儿了解绵羊的羊毛做成了羊毛衫为大家带来了温暖,引导幼儿想办法使小绵羊变暖和。对于3岁左右的幼儿,他们是非常善良的,在知道小绵羊为人们带来的温暖之后,一定会积极思考为绵羊保暖的办法,是他们乐于参与的想象活动。

3、学习制作羊毛

请幼儿说说用纸做羊毛的方法,并自己动手尝试撕纸,说说自己是怎样撕的。

教师讲解并示范撕纸做“羊毛”。同时,提醒幼儿观看教师如何双手配合协调的撕纸。

4、创新想象和操作活动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撕出的羊毛粘贴到小绵羊的身上,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积极动手操作并大胆为绵羊设计造型。

5、赞赏激励,激发设计绵羊造型的兴趣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体验创新想象成功的喜悦,在评价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呵护幼儿的创新灵性,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升华。

六、活动目标

1、认识小绵羊,愿意想办法帮助小绵羊。

2、能够撕贴小纸条,体验制作“羊毛”、粘贴造型的乐趣。

七、活动准备

1、“小绵羊”课件

2、胶水、纸、调色盘、棉棒、“小绵羊”轮廓图、背景图

八、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谈话并出示课件

师:宝贝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告诉老师小绵羊是长得什么样子的呢?(两只羊角、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四条腿、一个小小的尾巴、全身还长满了羊毛)

小绵羊的羊毛有什么特点呢?(白白的、长长的、卷卷的)

2、想办法:让小绵羊变暖和

师:现在天气变冷了,可是小绵羊的毛被送到了纺织厂做成了羊毛衫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小绵羊自己却感到很冷了,请小朋友想办法让小绵羊变得暖和一点吧。

3、学习制作羊毛

(1)师:你看,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纸,要怎样给小绵羊做成羊毛呢?(进一步引导幼儿现象多种制作羊毛的方法)

(2)那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撕一个“羊毛”,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撕的。

(3)教师总结幼儿撕羊毛的`方法,请所有幼儿一起尝试动手制作羊毛,以儿歌“大拇哥、二拇弟,面对面、轻轻捏,撕、、、、、、”激发幼儿制作羊毛的乐趣。

4、操作:为绵羊设计造型

师:现在我们已经做了这么多的羊毛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为小绵羊设计一个既暖和又漂亮的造型吧,(介绍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动手自由创作绵羊造型。

5、作品展评

师:现在,把打扮好的绵羊送到草地上吃青草吧!(展评过程中要肯定幼儿的表现)

6、活动结束

送小绵羊去晒太阳。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包糖果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包糖果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过年的时候,人们有摆放糖果、瓜子、糕点等供别人来拜年的时候食用的习俗,加深对过年风俗习惯的了解。

准备:

旧糖纸、糖块状泡沫塑料或橡皮泥、纸碟子。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交流一下过年时自己到别人家拜年主人是如何招待自己的,引导幼儿说出:主人会摆出糖果给自己吃、倒茶等。教师把幼儿讨论的话题集中到糖果摆放上,提问幼儿:家里过年时会在什么地方摆放糖果?如何摆放?

2、布置幼儿学习包糖果。发给幼儿旧糖纸、泡沫塑料若干(如果是用橡皮泥代替泡沫塑料的,要先教幼儿学习用橡皮泥搓糖果)。示范指导幼儿用旧糖纸、泡沫塑料包糖果。

3、发给幼儿纸碟子,让他们把自己包好的糖果摆放在碟子里,供布置活动室时使用。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拓车轮花纹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拓车轮花纹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注意到车辆的车轮花纹,加深对车辆的认识。

2、体会到合作做事的快乐。

准备:

各种颜色的颜料液、海绵、小碟子若干、玩具车、白纸。

活动与指导:

1、让幼儿把玩具车翻过来,看一看车轮上凹凸不平的纹路,并用手摸一摸。结合实物向幼儿解释什么是凹,什么是凸。幼儿理解后,让他们再次用手摸一摸车轮上凸起来的部位和凹进去的部位。比一比它们摸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布置幼儿将海绵在颜料液里泡一会儿,取出来后反过来放在碟子里(这一步视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儿能力还做不到完成这一步骤,可以由教师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里,幼儿轮流使用)。示范指导幼儿把玩具车从海绵上经过,然后再把玩具车放在白纸上,从上面经过,拓出不同的车轮花纹来。幼儿拓完后,帮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名字。

3、等幼儿拓出来的花纹凉干后,每名幼儿选一份作品,把选出来的作品用胶水粘连起来,组成长长的彩带。组织幼儿比较一下,自己手里的一张花纹图案和长长的彩带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好看一些,和孩子们一起把彩带挂起来,用来装饰活动室墙面。装饰好后,让幼儿去找一找哪一条彩带是自己拓出来的。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小小服装设计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小小服装设计师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发展动手、动脑的设计制作能力。

2、增强自信心,激发与同伴分享喜悦的情感。

准备:

用白卡片剪成的各式服装样板,用剪刀将剪好的各种花布剪出不同的图案,胶水,几件春季服装。

活动与指导:

1、先组织幼儿观察春季服装,给幼儿介绍每件服装上的主要图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幼儿装饰服装:

每人取一张服装样板,再从各种图案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将图案设计布置在服装样板上并用胶水粘好。

3、幼儿将自己设计装饰的服装可以赠送给同伴、老师或妈妈,让他们与自己一起分享快乐。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蒲公英去旅行

活动目标

1、用绘画来表现蒲公英种子飞翔的样子,体验绘画的乐趣。

2、能保持画面的整洁,并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蒲公英

2、范画:蒲公英

3、幼儿用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二、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1.教师: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呢?被风一吹会怎么样呢?

2.蒲公英非常喜欢旅行,蒲公英的种子跟着风儿去旅行。

它们在空中飞呀飞,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3.小朋友想不想把蒲公英的种子在旅行的时候看到的景色画下来呢?

三、示范画蒲公英种子

教师:画的时候,蒲公英飞翔的种子画在纸的什么地方?

看到的景色又要画在什么地方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指导幼儿先画朝各个方向飞的种子,再画地面上的景色,注意画面的整洁。

合理安排画面。

五、展示幼儿作品。

1.鼓励幼儿与同伴讲一讲自己画的蒲公英种子旅行的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画的故事。


走进美术教案(14)

七年级美术《走进立体造型》教案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美术《走进立体造型》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的

1、认知目的: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立体造型构成相关知识与规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与现代审美意识。

2、技能目的:运用各种不同材质,结合立体造型相关知识,创作城市立体造型。

3、情感目的: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设计;体验创造的乐趣,锻炼立体思维能力。

4、发展目的:注重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将立体造型相关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1、欣赏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的立体造型。

2、学习、了解、掌握立体造型基本原理与构成规律。

3、立体造型的设计制作。

三、教学难点

1、造型的.设计及造型构思,点、线、面、块的韵律组合。

2、各种立体造型制作及美感。

四、教学过程

1、以趣激情,切入课题

兴趣是学习美术基本动力。上课伊始。教师取出一些看似与本课无关的东西,学生很诧异,教师为大家表演变“变魔术”,这是知识的呈现。学生的兴趣也被激活。随之主题便应运而生,切入课题。

2、讨论分析,掌握方法

新课标强调关注学习过程;倡导在学习中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因此,自主发现——自主研究——自主探索——自主创新这一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中。体现在找一找、摆一摆、看一看、做一做各环节。

环节一:找一找。(画面)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各种立体造型,直观了解了立体造型的分类:点立体造型、线立体造型、面立体造型、块立体造型。

环节二:摆一摆。利用flash课件具体生动演示,学生可任意移动鼠标摆出所想造型,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学生通过体验、尝试,发现同样的材料组合方法不同,其造型就不同。那什么样的造型才美观呢?教师质疑,如果过于专业化,学生难理解,所以教师稍做提示:形状变变(大小、方圆、长短)、方向(上下、左右、前后)变变、造型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通过“看一看”学生释疑,很直观的获取了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感悟美的韵律。

3、欣赏评述,感受造型

这个环节是认知结构的加强,国内外不同材质城市立体造型赏析,将知识引向更高的认识。学生感受到立体造型在生活中的再现,找到雕塑与造型的切入点,这是造型与设计原则的直观呈现。

4、激发思维,异想天开

美术学习是一种文化学习,应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教师的示范要不要?如何变学习被动为主动?这是我一直反复斟酌的问题。“我为奥运添光彩,师生同擂台”环节创设了一种激烈的氛围,师生处平等地位,学生变任务为动力,大大激活了学生创作欲。

(1)教师制作。教师的“竞”,既是对有关知识综合贯通,也是直观演示,更是思维定势的突破。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教师作品不宜过精、过细,学生有可以超越的自信。

(2)学生创作(做一做)。(出示文字提示)学生根据需要、自愿组成学习伙伴,奇思妙想,异想天开。

5、倾情展示,交流点评

评价是教学效果的检验,不应是课堂的尾声,学生在评价活动中进入情感的高潮。学生通过互评、自评,学会用欣赏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审美情趣。

6、归纳感受,情感升华

教师简要小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美化生活、珍惜生活。


走进美术教案(15)

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高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难点:分清意象与具象艺术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多媒体分别展示《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幅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

——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两幅画均为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这中艺术形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意象艺术。

教师板书课题:《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环节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找出意象艺术的具体概念,并请一位同学进行朗读。

2.教师播放图片,继续追问:

——①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②对比之下,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依次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塞尚的《圣维克多山》、蒙克的《呐喊》以及梵高的《星月夜》。

学生观察图片并大胆表述自己对作品的见解,最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总述补充: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3.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意象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讲解分组讨论,由师生总结得出结论: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意象艺术是艺术家在借助画笔表现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感受或情感。

环节三:巩固提高

1.展示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和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并提出问题

——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评述:从《教皇英诺森十世》中能感觉到的对象的性格特点,而在培根《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情绪和气氛,即紧张和惶恐。

2.展示朱耷的花鸟画《鹌鹑图》,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如何表现意象的,并总结意象艺术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欣赏、讨论并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理解意象艺术从以下两个角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意象艺术的特点分别是:

①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

②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典型。

③超越了具象艺术在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象艺术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感觉是不同的,所以意象艺术作品才给我们以怪异的感觉。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点;

2.引导学生课下搜集更多关于意象艺术的作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幅进行欣赏,并将自己的看法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

五、板书设计

走进意象艺术

一、什么是意象艺术?

二、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三、意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六、课后反思


走进美术教案(16)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走进京剧脸谱》含反思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走进京剧脸谱》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塑封好的脸谱十七个(人数的一半)。

2、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蜡笔。橡皮筋、钉书机。

3、多媒体课件、歌曲磁带“我是一个中国人”

活动过程:

一、京剧欣赏

1、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

2、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戏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为什么称为国粹呢?

小结:京剧,以前是专门在皇帝生日的.时候演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表演京剧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戏,而且还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如翻、滚、跌、打、滚、爬等等高难度的动作。大家都非常的喜欢看,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都为此自豪。

二、脸谱课件欣赏:

过渡: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这个是我们上次的手工“脸谱”,都是一模一样的,其实脸谱是各种各样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在京剧音乐中欣赏各种京剧脸谱。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颜色、图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

小结: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

三、游戏:找朋友

1、游戏:下面脸谱要和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贴在旁边的白纸上。

2、分享:请几对好朋友上前介绍,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找到的?

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四、联想创作

1、京剧脸谱真漂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呢?

2、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

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3、师提示: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请幼儿观察后再示范)。

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刷上你喜欢的水彩颜色。

4、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展示交流

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延伸活动:

幼儿戴上面具,听京剧《中国人》,大胆表演,感受做为中国人的自豪!

活动反思: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绘画操作能力,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京剧脸谱的丰富色彩,体验到各种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走进美术教案(17)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走进未来的森林》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走进未来的森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线条与图形,对树杆及树叶进行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

2、在活动中初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线条与图案装饰树杆与树叶。

难点:表现树枝交错生长的形态。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1、在散步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木,了解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范例二幅,幼儿用纸,彩色水笔,各色水粉,音乐带。

四、设计思路: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欣赏中丰富幼儿的装饰表现能力。在近阶段美术目标中以色彩、线条装饰为主,且中班幼儿对色彩及图形、线条表现十分敏感,乐意使用这些方法装饰自己的画面,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从幼儿生活经验、认知领域等各方面选择教学内容。我结合春天万物复苏,自然生长等季节特征,以散步、谈话活动形式,丰富了幼儿对树木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活动《走进未来的森林》,让幼儿在绘画中进一步发挥对树的畅想,加深了解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其中在导入情境中引起幼儿的作画兴趣,又通过欣赏讨论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接着以优美的音乐渲染创作环境,引起幼儿遐想。整个活动以发展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教育目的的。

五、流程设计:

导入情境——>讨论欣赏——>联想创作——>引导讲评

(一)导入情境:

1、师: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树木,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有些什么帮助呢?(幼儿讨论回答)小结:树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这么美丽舒服,大家都很喜欢树。

2、师:如果将来的树木能变得更漂亮,那该有多好呀!提议:今天我们一起去未来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来的树木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讨论欣赏:师:走走走,出发啦!

1、讨论一、师:我看见了一棵大树!(示范画一根竖线)问:这是棵大树吗?为什么?(树杆太细了,大树树杆粗粗的)师:我来加加粗,现在这棵大树的树杆可粗啦!树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们大家打招呼。问:树杆上长着什么呀?树枝比树杆粗一些还是细一些?树枝是怎么样长的?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上长。(师边示范边讨论)树枝越往上长就越细,越短了。

2、讨论二问:这棵大树上会长什么样的叶子呢?(幼儿扩散,师选一种添上,画满树枝)。问:树身上还少了什么?我们给树杆穿件什么花纹的新衣服?(幼儿扩散,师选一种示范)。

3、欣赏比较:师:森林里会有多少棵树呢?(许多棵)那我们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来的树。(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许多棵。问:这些大树穿上了什么花样的新衣服?(幼儿比较,教师归纳形状,排列形式)。他们的树叶变成了什么样?象什么?(幼儿联想)

(三)联想创作:师:未来森林里的树真漂亮,我们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开心。提示

1、未来的.森林里大树多还是小树多?(大树多)

2、引导幼儿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几棵不一样的树。

3、在森林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未来的树,赶快找几个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可能会在森林里迷路的。(出示范例2)看,我和我的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引导幼儿添画背景)。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从树缝中钻进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宝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导讲评:师: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集合了(集中幼儿注意力)

1、今天你在未来森林里找到了几位新朋友?(幼儿数数)

2、你们找的真不少,还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去看一看朋友们找到的未来树吧!(幼儿绕场走)师引导幼儿看树杆上的花纹,有些什么形状叶子等。

结束:

今天的旅行真开心,我们该和树朋友再见了,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学会各种本领,将来真的能把这些未来树种出来,打扮我们的环境。评析:随着教改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在本次活动中,老师精心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美术的要求,对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一,整个活动设计情景性强。教师设计了“走进未来的森林”这一情景,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师生看看,找找,种种未来树,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为幼儿的创作开拓思路。

其二,活动设计体现整合性。“爱护森林,保护环境”是人人皆知的,但真正内化为学龄前儿童的情感与行为是较难的。今天的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的绘画欲望,又培养了幼儿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其三,活动中幼儿参与才主体性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己设计未来树,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投入的神态,充分体现了他们的需要,成功的体验。建议,在欣赏讨论过程中可适当简略些,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联想创作。体验成功。


走进美术教案(18)

中班美术走进未来的森林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术走进未来的森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线条与图形,对树杆及树叶进行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

2、在活动中初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线条与图案装饰树杆与树叶。

难点:表现树枝交错生长的形态。

活动准备:

1、在散步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木,了解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范例二幅,幼儿用纸,彩色水笔,各色水粉,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

1、师: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树木,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有些什么帮助呢?(幼儿讨论回答)

小结:树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这么美丽舒服,大家都很喜欢树。

2、师:如果将来的树木能变得更漂亮,那该有多好呀!

提议:今天我们一起去未来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来的树木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讨论欣赏:

师:走走走,出发啦!

1、讨论一、

师:我看见了一棵大树!(示范画一根竖线)

问:这是棵大树吗?为什么?(树杆太细了,大树树杆粗粗的)

师:我来加加粗,现在这棵大树的树杆可粗啦!树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们大家打招呼。

问:树杆上长着什么呀?树枝比树杆粗一些还是细一些?树枝是怎么样长的?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上长。(师边示范边讨论)树枝越往上长就越细,越短了。

2、讨论二

问:这棵大树上会长什么样的叶子呢?

(幼儿扩散,师选一种添上,画满树枝)。

问:树身上还少了什么?我们给树杆穿件什么花纹的新衣服?

(幼儿扩散,师选一种示范)。

3、欣赏比较:

师:森林里会有多少棵树呢?(许多棵)那我们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来的树。

(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许多棵。

问:这些大树穿上了什么花样的新衣服?(幼儿比较,教师归纳形状,排列形式)。

他们的树叶变成了什么样?象什么?(幼儿联想)

(三)、联想创作:

师:未来森林里的树真漂亮,我们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开心。

提示1、未来的森林里大树多还是小树多?(大树多)

2、引导幼儿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几棵不一样的'树。

3、在森林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未来的树,赶快找几个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可能会在森林里迷路的。(出示范例2)看,我和我的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引导幼儿添画背景)。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从树缝中钻进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宝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导讲评:

师: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集合了(集中幼儿注意力)

1、今天你在未来森林里找到了几位新朋友?(幼儿数数)

2、你们找的真不少,还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去看一看朋友们找到的未来树吧!(幼儿绕场走)

师引导幼儿看树杆上的花纹,有些什么形状叶子等。

结束:今天的旅行真开心,我们该和树朋友再见了,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学会各种本领,将来真的能把这些未来树种出来,打扮我们的环境。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