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套路(甄选11篇)

时间:2024-09-20 13:23:53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甄选11篇)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1)

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③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④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思乡怀人诗鉴赏方法

①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②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③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④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

(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

(3)风格——雄壮豪迈。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胡羌 羯 夷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第二 、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有的写建功立业的渴望,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第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2)

1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2选材方面的反衬

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3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

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4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

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5结构方面的对比

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6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相关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3)

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

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譬如:

1、写景抒情类。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三、明了考查诗歌的几个角度:语言分析、形象分析、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评价思想内容。

四、读懂诗歌的主要途径:从题目入手、从作者及时代入手(知人论世)、从试题提供的注解入手,然后结合诗歌的类别(见上文)、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行推断。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4)

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在题型上力求新颖,在考查知识的层面力求广泛。从卷面上看,文字表述内容越来越多,阅读量明显提高,考查的能力点越来越综合,需要考生调用多项知识储备,进入具体情境,深入分析才能解决问题,因此中考语文试卷整体上在试题的“活”和“宽”上在下功夫。如果我们想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除了在平时复习中扎扎实实,在考场答题时的确也要注意一些方面,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自己水平的发挥。

综合来看,以下四点需要初三考生在做语文考试题时特别注意。

第一,审清题干抓关键

凡是大考,尤其是大考中的第一科考试,考生往往情绪紧张,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做任何题目,都需要考生注意一定要认真读题。在语文考试中有一些题干表述比较长,从选择题开始就会有表述比较长的题目出现,这种长题干的题目,容易出现丢、漏题干信息的情况,因此更需要考生细致阅读。

建议先把题干中的主要信息圈出来,抓住核心关键内容:

首先是明确题干中的问题。有的题干的问题是一个问题,有明确的疑问词“为什么”“怎样”“什么”等,如“阅读第③段,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怎样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现实意义”(20XX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23题);有的题干不止一个问题,有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疑问词,如“在你看来,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你对小说主题的认识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20XX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20题),这个题干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有疑问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都没有疑问词,这样的表述,很容易被忽视,所以要引起考生特别重视。

其次是要明确问题的答题范围,有的问题要求在全文范围下作答,有的要求在某段或某些段落之间进行总结概括,一定要看清答题区间,然后才能进行深入思考。如“阅读第②段,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忠’的时代价值的”(20XX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22题),这个题目就明确要求了答题范围--第②段,我们作答时要从第②段中寻找答案。

再次是要看清示例,如果题干中列举了一些“示例”,一定要对这些“示例”引起重视。因为这些“示例”既是做题时的提示,也是答案表述的限制。比如20XX年中考的第18题:

阅读小说,根据你对“超级智能住宅”的认识,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分别填入一个四字词语。(2分)

当房子刚建成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体贴入微,当妻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 ① ;当丈夫与房子矛盾激化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 ② 。

这里面的“体贴入微”就是一处“示例”,这个“示例”既是①②处答案填写的提示,也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在实际做题时考生要特别注意。

第二,参透考点法优先

我们都知道,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变化很多,无论是实际的中考真题,还是在中考前各区县的模拟题,都有一些创新题型出现。多数考生都对这些题型很陌生,感觉做题没有把握。其实,大可不必有这样的担心。无论哪道题,题型仅仅是问题的表述方式,这些表述方式有很多种表示方法,我们在复习时无法穷尽题型,但是我们可以透过题型,紧紧抓住这道题所考查的考点。在《中考说明》中语文科目的考查考点罗列非常明确,我们对这些考点要了然于胸。

实际在考场做题时,只需要透过题干,发现题目所要考查的考点,对应考点来作答就可以了。比如“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20XX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16题),这道题的题干表述应该属于创新题型--用“示意图”来对【材料一】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实际上这道题考查的还是考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说明文的常规考点。

阅读题干,结合《中考说明》的考点进行思考,明确考点后,我们按照平时的做题方法(做题思路)进行思考,就可以很顺手地进行作答了。对应“筛选概括”题,我们就关注文字的主要信息,对应“作用分析”题,我们就关注“内容层面”“结构层面”等相关的信息梳理,对应“赏析理解”题,我们就关注文字背后以及勾联上下文的内容与情感,还有与主题的关系等等。

需要我们考生注意的是有一些能力综合题,要综合调用做题的方法,不能单一地进行思考。比如(20XX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4题):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这道题是一道典型的能力综合题,考生做题时需要调用与鲁迅相关的文学常识,还要有对联的基本知识等等,只有把这些考点都关注了,这道题才能完成得很好。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能够在复习时及时储备一些典型的“例题”(中考真题或者模拟题),在实际作答时,明确考点后,结合曾经做过的那些与这一考点相关的“例题”思路,来解决面对的新问题,这样做题效果应该会更好。

第三,关注文本入情境

现在的语文试题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通过文字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来解决问题。无论是试卷前面的选择题,还是后面的阅读题、作文题,都需要我们考生关注具体的文本表述,都需要回到文本(文段、文章)之中,细细阅读,前后勾联,回归具体情境,全面思考,回到文本寻找题目的答案,回到具体情境,寻找具体的答案,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罗素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其实,“世界上并不缺少答案,缺少的是发现答案的眼睛”,做语文题,尤其是。如果我们考生能在作答时关注具体的文本,进入创设的情境之中,勾联前后文的文字表达,依据文本内容进行逻辑判断,结合情境进行逻辑分析,很容易就会发现答案的所在。

如(20XX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21题):

读完这篇文章,对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你的认识是 。(不超过25字)

这一道题,需要考生回到文本之中寻找答案,不难发现文中的第②段末尾“今天弘扬‘忠’,就是提倡每一个人既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族群,又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这种于国于事的担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第③段段首“传统美德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积极作用”和第④段段首“就个人而言,传统美德有助于为安身之命提供精神营养”,这些内容是本题的核心信息,整合概括后,我们就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

如果是面对作文题,更要关注题目文字中创设的情境,比如在面对小作文题时,要特别注意,要求我们以怎样的身份,面对怎样的对象,写一段什么情境(内容)的话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回到文本本身才能关注到的。

因此,在中考语文考场,我们做题时一定要时刻关注文本,进入问题的实际情境进行作答。

第四,放松心态理时间

语文作为第一科考试,任何一个考生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紧张,坐在考场上,学会调整自己的内心,非常重要,越是心态平稳,越是可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首先要树立信心,平稳面对。无论在做题中遇到多少新题、怪题,都需要我们平静面对,这些题只是换了一种我们不熟悉的表述方式出现,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就可以发现题目背后所蕴含的考点。所有的考点,我们在初三一年的学习和复习中都已经掌握得很扎实了,给自己信心,我们就会有一个平静的考试状态,我们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展现。

其次要合理规划时间,保持做题节奏。语文考试内容较多,文字阅读量比较大,需要我们考生合理地规划好做题时间,根据自己个人的情况,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和做题顺序来答题,规划好做题的大概速度,预留好写作文的时间,千万不能因为一两道小题,打乱自己一贯稳定的做题节奏,决不能因小而失大。

再次要注意字迹清晰,卷面整洁。语文考试的文字表述量比较大,我们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注意把字迹写工整,合理使用修改符号,力求自己的答案清晰整洁,要点明确,这样更能体现出一个初三考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正所谓“字如其人”!

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综合能力考查越来越突出,主要集中在“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这三大能力的综合上,这些能力,我们初中三年一直都在训练,因此不足为惧。中考语文考场做题时,只要我们注意力集中,学会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记住以上四个方面:“审清题干抓关键,参透考点法优先。关注文本入情境,放松心态理时间”,相信你一定可以考出优异的成绩!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5)

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

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譬如:

1、写景抒情类。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三、明了考查诗歌的几个角度:语言分析、形象分析、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评价思想内容。

四、读懂诗歌的主要途径:从题目入手、从作者及时代入手(知人论世)、从试题提供的注解入手,然后结合诗歌的类别(见上文)、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行推断。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6)

●忧国忧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地疾苦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

羁旅思乡之情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边塞思乡之情

闺中怀人之情

●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盛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感伤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7)

1诗眼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

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8)

1咏怀诗

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2咏史诗

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3咏物诗

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4山水田园诗

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5边塞诗

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9)

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词的流派:

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10)

1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2选材方面的反衬

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3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

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4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

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5结构方面的对比

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6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相关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11)

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③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④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思乡怀人诗鉴赏方法

①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②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③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④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

(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

(3)风格——雄壮豪迈。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胡羌 羯 夷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第二 、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有的写建功立业的渴望,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第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