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散文(通用15篇)

时间:2024-09-20 14:45:17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记叙散文(通用15篇)

记叙散文(1)

记叙散文:人生从此孤独

林少华:人生从此孤独。多少年来我之所以不知道孤独,是因为父母在。父母在,自己哪怕跑得再远,也不觉得形单影只。可失去父母后,人生就从此孤独。

有时候我想,莫非孤独这东西也有遗传性不成?记忆中,祖父是个孤独的人,他极少同人交往,漫长的冬夜里就自己一个人哼着不知什么歌在油灯下编筐编席子;父亲更是个孤独的人,在公社(乡镇)当那么多年一党一委宣传委员,几乎从未看见他往家里领过同事,也没人来访,他回到家就捧一本书往炕上一躺。作为两人的孙子儿子的我也如出一辙,习惯于独往独来,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孤独。说热爱孤独未免玩“酷”,反正就是没有和谁亲近的欲|望。听母亲说,我从小就喜欢自己一个人玩,上学后也不跟同学一块儿嬉闹,一个人屁颠屁颠背书包出门,再一个人屁颠屁颠背书包回来。这么着,就只剩下一项活动:看书。因为看书是最孤独的活动。

或许上天关照,许多年后我当了大学老师,因为相对说来,大学老师是最可以孤独的职业。一学期哪怕不跟领导说一句话、不和同事打一声招呼也照样过。无非铃响一个人进教室讲课,再铃响下课一个人回家备课看书爬格格罢了。窗外一轮孤月,案前一盏孤灯,手中一杯清茶——乖乖,简直神仙过的日子,给总统或国务院副总理俺都不做!诚然,大学老师不是旧时私塾先生,集体活动也还是有的,而大凡集体活动都没给我留下多么温馨美好的回忆。每次参加之后都让我更加迷恋一人独处,由衷地心想孤独是何等流光溢彩妙不可言!

记得10年前在广州那所大学工作的时候,期末一次集体旅游,不知何故,几乎所有领导和同事都声情并茂地动员我务必参加一次。我也并非老那么不通情达理,于是随大家上了旅游大巴。一路青山绿水白云蓝天花香鸟语陽光海滩,车移景换,心旷神怡。只是不巧我和领导坐在一起,一个劲儿歪头盯视窗外毕竟有些失礼,却又不知和他说什么好。交谈如沙漠里的水,刚流一出就渗进沙子不见了——讲课写文章我或可不时妙语连珠,而此时硬是搜刮不出词来。下午烧烤,之后转去娱乐厅卡拉OK撒欢儿跳舞。我溜边走了。独自沿田间小路缓步前行。晚风,稻田,远村,归鸟,蝉鸣,脚下泥土和荒草亲切的感触。我爬上一座山冈,在山坡草丛中弓身坐下。脚前有两三株山百合,静静挑一起三四朵嫩黄|色的花。旁边二三十米开外有一小截残缺古旧的青砖墙,墙脚长着几丛高高的茅草,小马尾辫般的白色草穗随风摇曳。寂寥,空灵,安谧。放眼望去,夕陽已经落山,几抹晚霞贴在天际,一缕夕晖从晚霞间闪闪泻下,把大地、百合和茅草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晕。注视的时间里,倏然,一种巨大的悲悯和慈爱如潮水一般把我整个拥裹起来,我觉得自己是天地间最幸福和最不孤独的人,甚至觉得只有孤独才会不孤独。

而今,我陷入了孤独之中。

不到两年时间里,我失去了母亲,又失去了父亲。父母的去世让我忽然明白,多少年来我之所以不知道孤独,是因为父母在。父母在,自己哪怕跑得再远,也不觉得形单影只,年老的父母就像远方天际的那缕夕晖陪伴和温暖着自己。抑或,自己如同一只风筝,即使飞得再高,线也牵在父母手里。如今父母走了,我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孤独地飞在没有夕晖的高空,飞向苍茫的天际……

是的,从今往后,再没有人因为我为日本列岛哪怕轻微的地震而牵肠挂肚,再没有人因为我而特别关心广州那座城市的天气预报,再没有人因为我而对央视新闻联播中偶尔闪现的青岛海岸而紧紧盯住不放。说起来,父母在青岛住过两年,住在我在市中心为他们租的房子里。那时母亲的记忆力已经很不好了,住了一年多还找不到附近的菜市场。一次外出两人都忘带钥匙进不了门,母亲却清楚记得我的电话号码,得以请邻居代打电话找我拿钥匙过来。事后问起,母亲说:“那怎么能忘呢?一辈子都忘不了!”

世界上还会有一个人纯粹因为爱而一辈子记得我的电话号码吗?

人生从此孤独。


记叙散文(2)

不强求的人生记叙散文

人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有时会超出自己的能力,其结果也大都适得其反。所以人生莫强求,要量力而行,要实实在在地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家境一般的三口之家,儿子在一所重点高中上学,成绩名列前茅。 他的父母见到别人家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学,也萌生了让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 由于家境清贫,父母向亲戚朋友借了很多钱 把孩子送到了国外,而借给他们钱的亲戚朋友们也都相信这个孩子肯定会有好的发展,将来赚了钱会还的。

然而,由于不适应国外的学习环境,承受不住国外的生活和学习压力,最后只勉强毕业,又回到了国内。这时家里已欠债已经60多万。母亲是个下岗职工,父亲是修理工,对于这样的一个家庭60万已不再是一个小数目。当这个孩子回国的那一刻,他的父母见到他就像见到了希望一样,认为儿子很快就会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来还债了。可是现实和理想总是不太一样,他们的梦落空了。由于这个孩子的能力有限, 又不适应国内竞争的惨烈, 最后经过同学介绍,在南方找了份工作。月薪1600元。 而此时,亲戚朋友听说他从国外回来,又找了工作, 都来讨债。父母还不上钱, 有人将病人都抬到了他们家门口,要钱看病。还有个追债的将他父亲打得头破血流。终于承终于承受不住压力, 自杀了,母亲也得了重病 ,因无钱救治很快也去世了。 儿子也经受不住精神的折磨疯掉了。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样毁掉了。

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家长不过分地望子成龙, 切合实际地面对生活的话,这个家的结局也许就不会是这样。其实人活一世不是都站在同一位置的,应该找清自己的位置,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去。 如果这个孩子当初没有出国而是在国内读重点高中,很有可能考上理想的重点大学,而他的家庭负担也不会如此严重,悲剧也不会发生。

人生莫强求, 只有切合实际地生活才是最真的生活。


记叙散文(3)

烧钱的记忆记叙散文

一提起“烧钱”二字,人们或许感到新鲜、好奇和不能容忍,而在我的人生中就曾经遇到过一次。

此事还得追溯到25年前。那年,我在原枝城桥工段小桥领工区梅溪桥梁工区上班。那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半道工区,既没火车坐,也没汽车停靠。我所在的工区日常工作、生活比较艰苦,住的是曾经的猪圈屋,吃的是堰塘水,有钱难买到东西,而且还经常停电点蜡烛。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每天进行着铁路桥梁维修保养工作。刚到工区,人生地不熟,我感到特别不适应和难熬,真有点度日如年的感觉。好在,工区给我安排了一位名叫鲁守华的好师傅,是他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才使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并带着自信努力搞好工作。

有天晚上大概八点多钟,驻地又停电了,我闲着没事,就去找师傅聊天。当我走进师傅的房间,只见他正坐在蜡烛前悠闲自在地喝着茶。师傅看我进屋,连忙招呼我坐下。于是,我们师徒俩便聊了起来。记得师傅跟我聊得最多的是:“过得习惯吗?”、“有啥事一定要跟我说”、“工作慢慢就习惯了”等之类的话。这些关心的话语,使举目无亲的我内心感到无比温暖和踏实。我师傅原本是一个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的人,可那天晚上跟我却说了特别多,直弄得我一时插不上话,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聊着聊着,师傅突然从裤兜里摸出10元钱,话题一转,对我说:“快过年了,把钱拿着回家给父母买点东西吧!”他边说边将钱递到我面前,看我没反应,就连说了两三个“拿着”。而我只是不停地说“谢谢”,始终没好意思接钱。

师傅着急地说:“再不拿,我就烧了”。话音未完,他就猛地将钱伸向蜡烛。刹那间,我一把将钱抢了过来,并低声说:“谢谢师傅!”由于师傅一时没再说话,我便离开了比较尴尬的场面。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师傅真厉害,还真烧啊!后来,我每每回想此事,就后悔自己当初的不懂事。师傅的话都说那份上了,我就应该痛快地接受,不该惹他生气。其实,师傅怎么可能烧钱呢,他只是一时急了没更好的招,以此来迫使我收下钱而已。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知道,当年的10元钱,现在最少得值100—200元。然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多少都是师傅的一片心意啊!

此事,虽然已过去20多年,但是我心里将永远珍藏着这份记忆,因为它不仅温暖,而且更富有正能量。

师傅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他乐观的性格、吃苦的本色、朴素的情感、无私的关爱和担当的精神等,都值得我永远学习和敬佩。因工作原因,我们只在一起朝夕相处了一年多时间,我调走了,他几年后也退休回了四川老家。从此,我们极少见面,大多数时间只能电话联系。师傅不仅对徒弟好,而且还培养了一个值得骄傲的儿子。记得顶他职的长子鲁朝忠,因在宜万铁路线上从事巡山工的感人事迹,于2013年登上央视一台新闻联播之后,我第一时间打电话向师傅表示祝贺,只听他笑呵呵地说:“谢谢,感谢你们对他的关心和培养”。2014年,鲁朝忠荣获全国劳模和全国十大“中国梦?劳动美”最美一线职工后,我又一次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跟师傅打电话报喜。师傅不停的笑声,久久回荡在我耳边,这无比幸福的时刻,不仅他尽情享受着,我也在一起分享。


记叙散文(4)

记叙散文:忆清明

三月的春风拂面而来,如同少女的芊芊玉手,唤醒了隐居的小草,一片暗绿洒落满地。

婀娜的柳枝,舒展着几片绿叶,淑女般含羞,几分窈窕、几分妖娆!

空气中充满了泥土的气息,夹杂着青草味儿,似杯水茶香沁人心脾,如举世美酒醇香怡人!

路边偶尔走过几位过客,行色匆匆,或提着纸钱、或拿着佛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没有纷纷细雨,然而,匆匆路人,同样勾起了我对儿时清明节的回忆!

从我记事开始,每逢清明节,父亲早早地做好纸钱和长条纸,很有耐心地等待着姑姑的到来。姑姑到家后,便和父亲一起带着我们弟兄,前往坟地。

坟地依着大山,在老家的一片名叫 “苍蝇屲”的黄土坡上,坟地周围,长满了沙棘林,一棵百年古柳,守候在坟地旁!黄土地下,隐居着我的两位爷爷和两位奶奶!先逝的爷爷奶奶,是父亲的生父生母,在父亲三岁时,爷爷奶奶就丢下了父亲撒手西去,过起了隐居生活!三尺厚土,隔绝了父亲撕心裂肺的啼哭……!后逝的爷爷奶奶,是收养父亲的养父养母!他们不仅养育了父亲,而且陪伴着我们弟兄度过了几年的童年生活。三位姑姑和父亲虽没有血缘关系,但因共同度过了挨饿的死亡线,那种浓于水的亲情,伴随着岁月不断沉淀,越来越浓!因此,每逢清明节,姑姑没有到来,父亲是不会提前上坟的!

岁月,惨淡了父亲的悲伤,远去了父亲对爷爷奶奶的思念!但每次清明节上坟,父亲的表情显得格外的`肃然和沉闷!每每此时,姑姑就没完没了地给我们讲起她和父亲小时候的故事,诉说着陈年往事!姑姑的唠叨,成为每年上坟路上不可缺少的伴奏曲……

到坟地,一般都是我们弟兄将长条纸插入黄土坟堆上,然后跟着父亲和姑姑叩头、焚烧纸钱,每次在焚烧纸钱的火光中,我的思绪伴随着清风卷起的纸钱灰烬,追忆起长胡子的爷爷背着弟弟、牵着我和哥哥在村子里晃荡的身影……

成年后,我们一个个离开了父母,两位姑姑也隐居在了黄土之下,三姑因年岁已高,无法前往坟地,然而,父亲依然风雨无阻,带着纸钱、佛香、带着三姑寄给爷爷奶奶的装满冥币的“邮包”(用纸糊一个信封,装满冥币并写上去世的亲人XXX收讫),独自到坟地,面对隐居在黄土之下的长辈,履行着晚辈的虔诚与孝敬……

一丝春分吹来,撩起芊芊柳枝,轻打在我的脸上,唤醒了我追忆的思绪!于是拿起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电话的另一头,父亲正准备上坟的纸钱!我哽咽着,一串串泪水,无声地洒落,融入了满地的绿……


记叙散文(5)

认真去生活记叙散文

时间像一位童心未泯的老人,调皮地在墙缝儿间从那头钻进了这头。待我回过神时,他已站到了我面前意味深长地看着我。才恍然大悟,喔,已是xx年深秋了。

是一阵秋天的风把我的午觉吹醒的,我懈意地依窗而坐。和往常一样,水泥街道上到处是交错的影子,不绝的买卖声,还有歌声、欢乐和渴望在弥漫。两旁的树木喷射出金色的碎点,连接的商店整齐地护在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商品在阳光下绽放着美丽的身姿。人们勤劳地干着自己的工作。

这时,楼下飘上来一阵响亮的声音:“霞婶,把瓶子都拿出来吧。收废站的人来了。小民,把那堆纸皮搬过来。还有,民叔,拿你那……”我会心一笑,一听就知道是小姑。小姑这把热情活泼的嗓子总使人欢乐。楼下专卖凉拌粉的小餐厅就是小姑的。小姑热情好客,人们闲下来的时候都爱到她店里坐会儿。她的脸上每天都挂着笑容,笑到月亮歇息了太阳起床了依旧一脸灿烂,似乎一点烦恼都不会有。只是谁知道,几年前的小姑并不是这样子的。

恍惚中,记忆中从此时飞回了彼岸。当时的小姑只是摆摊子的',一辆铁灰的三轮自行车,几块木板,就是小姑现在所有资产的前身。那时候,不管风吹雨打,夏末初冬,小姑都早早布置好车子,脖子上围着一条好手巾,就骑着车子来到街上等待太阳从树梢后钻出来人们起床上班,她一天的工作才正式开始。小姑曾跟我说起那时,她就这么站在街边看着人来人往,偶尔也会有人停下匆匆的脚步站到她的摊子前买点凉拌粉,但大多都是在清晨和傍晚这两个上下班高峰期生意才会好一点。这样的生活让她一度灰心得仿佛在黑夜中找不着路的迷惘。但终究是坚强地守着摊子直到月上梢头才把疲倦的脚步印在回家的路上。就这样日续一日。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一天天勤劳的工作加上勤俭的生活让小姑渐渐有了一笔钱,才有了今天的这间小餐厅。小餐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小圆桌,精致别雅的椅子,一点一滴,一石一灰都是小姑默默耕耘了这么多个日子的回报。有了小姑的勤恳,餐厅的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就这样,小姑的笑容像指数爆炸一样有增无减。

美好的生活是属于不被生活打败勤恳劳作的人们的,这是我始终坚信的天塌下来都不变的定理。难道不是吗?

“小妹。小妹!把楼上的那堆纸皮也拿下来。”喔,小姑叫我了,就说到这儿吧。我想,生活总是美好的,而生活本身本身比生活思考更为实在和重要。所以,你还愣着干啥?认真去生活吧!


记叙散文(6)

爱的保护伞记叙散文

窗外的雨,哗啦啦的下着,被风吹着的一根树枝拍打着小窗,明天我就要搬进新家了……不知不觉中,我的视线落到柜子里的一把布满灰尘的,有点生锈的蓝伞上,我的心一震,就好像一根铁杵锥进了心胸……窗外的树枝还在摇摆着“啪……啪……”我的思绪也萧然地穿越到了上小学的时……

也是一个哗哗落下的季节。

六月的天总是这样,性格多变,爱哭,一哭,两眼就开大炮,哗然泪下。这不,刚出校园,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可急坏了我们这群穿短衣短裤的孩子了,对下雨毫不知情!想想,寒风吹在脸上,渗透在骨子里,那刺骨的寒传遍周身;豆大的雨水打在身上,在外的孩子的心都冻了。

在校门口等待,焦急中,我巡视到一把蓝伞,啊,是妈妈来接我了!太好了,我向蓝伞跑去,转进蓝伞,和妈妈并排走一起,可是,回家的路上好像没有多少语言可以谈谈,就这样,默默着,回家,在路上,我发现,我的四周萦绕着水蓝色,我的眼睛一直绕啊绕,咦?妈妈的肩膀怎么是灰色的,我顺着肩膀向上看,啊!妈妈的半边身子都淋湿了,湿哒哒地滴着水呢!

我轻轻的.说:“老妈,你的伞歪了。”

“没有,宝贝,你看错了。”

“哦?”

走了一忽儿,我又看向妈妈……

“妈妈,你的伞又歪了。”我边说边用稚嫩的小手指着妈妈的伞柄。现在,妈妈的身子大多都露出来了。

“没有,孩子,你又看错了。”、

“嗯!”

……

二十年后的今天,又一个倾盆大雨 ……

二十年后的今天,二十年前的角色调换,当年的撑伞人的年轻的妈妈,变成了又高又壮的我。

走着走着,我的手不知不觉中偏向了妈妈。

“孩子,你的伞偏了。”妈妈的回答是那么的平静。

“没有,妈妈,是您看错了。”我虽然半边身子露在水蓝色雨伞外面,但依然声音平静的说着。

……

突然,我发现妈妈的眼角处,有一滴泪水划过。

我急了“啊,妈妈,我不应该骗您的”

可是,妈妈只是摇了摇头……

“啪啪”窗外的树枝还在被风吹着,柜子里的水蓝色伞还在静静的躺在。

这是否就是“爱的保护伞”呢?

里面封锁着的是……

爱的记忆?


记叙散文(7)

童年的夏夜记叙散文

童年的时候,我最喜欢仲夏的月夜。

太阳刚刚从村后的六狮山上落下,月亮就从我家门前的柏杨山上升起来了。

村子四周起伏的山峦,朦朦胧胧地笼罩在月光里。

田野里的娃声,此起彼伏,象是乐团演奏的恢弘乐章,让人振奋。

蛐蛐和那些不知名字的昆虫,也不甘落后,蛰伏在草丛、墙缝间,低吟浅唱,婉转动听。

萤火虫在空中飞来飞去,它那忽隐忽现的亮光,将夏夜点缀得五彩缤纷,美丽异常。

吃罢晚饭,大人们将竹床往门前一摆,就摇着莆扇,开始了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畅聊。

我们一群小男孩,穿着裤衩,光着上身,聚集在村头。为首的一声令下,大家立马散开,四下追捕起萤火虫来。将捉来的萤火虫,一只只,小心翼翼地塞进玻璃瓶里。仿佛那瓶子里,装进去的不是萤火虫,而是我们的快乐和梦想!

月亮慢慢地移动,不知啥时候升到了树梢上。我们遥望夜空,那银色的圆盘里似乎有舞榭歌台,仙山琼阁。吴刚和嫦娥是否在里面轻歌缦舞?牛郎织女,是否在银河上的鹊桥相会?

不知谁起了个头,大家齐涮涮地唱起了儿歌:月亮哎,梭梭,里面住个哥哥。哥哥出来买菜,里面住个奶奶。奶奶出来梳头,里面住个毛猴。毛猴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月亮哎,团模模,牛在田里弄秧稞。队长哎,你莫说,我是个放牛客,今年放一年,明年懒放得……

我们彼此间嬉戏追逐,你推我搡,个个玩得满头大汗。我们就从村头一路唱着、跳着,叽叽喳喳地来到了村子后面的竹园子里。一人抱着一根高大的毛竹,摇呀摇,口里唱着:竹儿爷,竹儿娘,发点风儿我乘凉。竹儿爷,竹儿娘,我跟竹子一样长。说也奇怪,真就有一阵凉风从竹林深处吹来,人顿觉凉爽,仿佛真的长高了,心里别提有多兴。突然,不知谁大喊了一声“鬼来了!”,大家就争先恐后地往出跑。跑在后面的想拉住跑在前面的,无奈大家上身都是光溜溜的,没穿衣裳,结果谁也抓不着谁。凉鞋被石头拌掉了,就光着脚丫子跑,没有谁敢回去捡。

众伙伴一气狂奔,跑到村子里面有大人的地方,心里才有了安全感。如果遇到有人在讲故事,我们就安安静静地围拢去,捡块石头坐在旁边聆听。小时候,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我就是这样听来的。以后,我又眉飞色舞地讲给别的'小孩听。有时候,大人讲鬼的故事,听得我们头皮发紧,背脊冷嗖嗖的。好象鬼就藏在附近某个黑暗的角落里,窥视着我们,会冷不丁地溜出来,将我们捉走。它那青面獠牙的样子让人心惊胆战。我们既害怕又想听,就朝人堆里头钻,生怕落在外面。

故事听完了,月亮已上中天,大人们开始陆续散去,剩下我们几个小孩。想独自回家睡觉,又害怕撞到鬼,只好背靠背地围坐在一起,相互壮胆,眼睛不敢往暗处看。好在各家的大人,见夜深了,孩子还没有回去,都会一路呼唤着,适时找来。于是,一众小孩,就哈欠连天地牵着大人的手,各自回家去了……

洗完澡上床,我先用莆扇将蚊帐里面的蚊子赶出去,再将蚊帐门帘一放,把装在瓶子里的萤火虫倒到床席上,那萤火虫如遇大赦,迫不及待地四散飞去,无奈有蚊帐罩着,它们只能在这方天地间轻飘缦舞,来回飞翔了。我躺在床上,望着那黑暗中闪烁而流动的萤火,如夜空中美丽的流星雨,弥漫在我的周围,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的世界里,轻松而又快乐。不知不觉中,我就进入了梦乡,脸上微笑荡漾,口里呓语呢喃……

童年的夏夜,美丽而又浪漫,真令人神往。


记叙散文(8)

温暖的冬天记叙散文

淡看微风凄凄,轻抚那年曾经。

记忆沦为伏笔,泪湿墨迹。

窗外小雨淅淅,滴滴敲击回忆。少女情愁,一纸思绪,惹了多少怜惜?翻看旧时纸,泛黄的墨迹,一笔一笔上演一幕幕我们的故事。

也是这样一个细雨天。高三那年最后一个校运会前昔,她要为班级的晚会准备一个节目。他问她要唱什么歌,她轻笑摇摇头让他猜。他说猜不到,让她告诉他。她告诉他是笛子。不过她向他要了一个交换条件,给她找一个可以练习的地方。

周末他便带她到学校附近的一个湖旁。正好那里有个古亭子。她特别喜欢这样的风景,走着便自己玩起了口技,学鸟叫。惹得湖边林子里的鸟儿也叫了起来,完全忘了身旁跟着自己的他。他拍她一下,问道

“你还会这个?”

“恩,小时候跟爸妈去山上干活,无聊跟小鸟学的。”

“嘿嘿,你真行,上次上晚自习,教室里的那只一直叫不停的那只鸟,就是你吧?”

“恩,你才知道。有时候自习的气压太低,就低头学鸟叫。一交那群男生就开始抓鸟。哈哈,挺好玩的,气氛好了,我就停止了这场小小的恶作剧”

“难怪我总觉得那只鸟就在我前面,我还总低头看是不是跑你那去了”

“哈哈~”

他们说笑着聊着走到了古亭,她准备好。把曲谱夹一条垂下来的树枝上,正好当了谱架。她转身对他说“我要开始咯, 你不许笑我。我很久没有练习过了”。然后转回去,给他留下一个湖旁的背影,拿起笛子便开始了练习。

她没有及腰的长发,也没有身着美丽的衣裙。一套素白的校服,一支笛子,这时竟让他看痴了。或许是她笛声太撩人,更或许是他心底,早已不知不觉被这个天天催着他交作业的女孩,占了块空间。

这样的'时光总是很快就过去,她练好了。她回头问他,刚刚自己吹得怎样?他竟没有反应过来,停顿了几秒他才回复正常模样。回答她说好。然后她开始收拾曲谱和笛子。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他接了。她无心问了句“谁呀?你以前的同学吗?”

“恩恩,我让他帮我看看有没有你想要的玻璃瓶子,可他说没有找到”

“啊?什么?”

“那天下晚自习,我们跑步完,你不是跟我说吗, 你想要一个玻璃瓶子,然后来装你北国的雪花,虽然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但是知道你想要一个玻璃瓶子。就帮你找找咯”

“恩,你怎么那么好”她陷入万分感动。

“我本来就很好,只是你一直不知道”

“从来没有人会记得我说过的那些你们都听不懂的话,谢谢你”

“不客气”他笑了,并轻轻摸了下她的头。她竟然没躲开。

“其实,那个玻璃瓶子能不能找到都无所谓了,因为北国少年不见了,那朵雪花在我心底融化成一滴泪,死掉了。”

“可以跟我讲你那个故事吗?那次你错把你写东西的本子错当成上课笔记给我,我都看了。挺羡慕,也很感动” “好”

于是她给他讲了,她与北国少年之间的故事。讲完她好想哭,他能看出她的悲伤,就靠近她轻轻把她头靠自己肩膀上。说:

“没事的,你的知音一定有他的原因,或许有什么苦衷呢?他不见了,额可以陪你,虽然我像他一样会弹钢琴,会懂你,但我会陪你,好好的”

“谢谢你,好像下雨了,我们回去吧”

“嗯,我们好像没带伞。不过我带你跑回去”

他帮她背起书包,问也没问就牵起她的手就往学校跑。不过到快到校门口就松开了。然后两个人睡也没说话地走回宿舍。他送她到她宿舍楼下的时候。她对他说

“今天,谢谢你”

“不客气”

“现在我的心,依旧是没人住过的房子,等着守护天使在装饰,永远住下”

“我的心空着呢”

“那我跑进去玩咯?”

“可以呀,好,你进来”

“那我真的进去了?进去看看什么样?”

“好,你真的跑进来,我也会跑进去你那”

他们都笑了,他看着她脸红跑回了宿舍。在原地站好久,南方的细雨迷蒙,他回到宿舍时发现自己湿透了。不过这是第一场自己喜欢淋的雨。

一场雨,两个人。一场青春,两颗心。

后来他们俩在一起了,一起上学放学,校道那么小,他们却要一人走一边。校道那么大。他们却是陪伴彼此的人。他陪她夜跑,认真听她讲那些听不懂的话。她给他讲题,借他笔记,帮他复习,一起为大学而努力。

对男孩而言,那天,他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她,很美。那场雨,是第一次牵她的手。

而对女孩而言,那场雨,那个肩膀,温暖了她整个冬天。


记叙散文(9)

冬天的糖炒板栗记叙散文

这个城市的冬季永远来得这么早。雪早就覆盖了城市的边边角角。远远看去,树的枝杈仿佛着一梨花,努力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方向……

舒颖喜欢冬季,喜欢飘舞的雪,喜欢下雪时扬起脸与雪花轻吻,喜欢在雪停时轻轻踏雪而过,雪地发出吱吱的声音,可以兴奋到她的每一根神经,以至于她像个孩子一样在雪地里疯狂的跑着。

窗户结满冰凌花,舒颖爬在窗户努力向外张望着什么,其实透过玻璃能隐约看到外面昏暗的灯光外,其他的什么也看不到。似乎有些扫兴,她慵懒的缩在客厅的沙发,翻着杂志。

一阵电话打破了她独守着的这份寂静;“舒颖,还在等我吃饭吗?实在对不起,我现在还回不去,你自己先吃吧,我回去一定给你买你吃的糖炒板栗……”平静的挂电话,她连失望的心绪都没有了。早已习惯了这空空的等待,这样一个的晚饭,她也懒得吃了。淡淡的扫过一眼餐桌的菜,孤独的散发出最后的一丝余,她感觉自己就餐桌慢慢凉去而无多看一眼的菜。无论散发出多么的香,在此时也没有驻足留恋。舒颖垂下,柔顺的发遮住她的脸,地板圈圈点点留下润的痕迹。又一次蜷缩在沙发,很安静,很安静。

时间在自己的轨迹里行驶着,不知过了多久,舒颖被肚子蠕动着咕咕的声唤醒,在沙发翻个,她听着钟声的滴滴作响声,再也难以保持这份安静。抬看看钟,指针指在22;00,她知道她不能再这样等待糖炒板栗的出现,哪怕再多等一分钟,不,一秒钟。迅速穿好衣服冲出家门……

冬季的这个时候街很难看到行。舒颖不知道这个时间,那个卖糖炒板栗的还在不在,她用小跑的速度走向街的拐角,远远的看到那里流着一丝微弱的灯光,一丝笑容绽放在她白皙的脸。她放慢了脚步,缓缓地走向板栗摊。

“老板,还有炒的板栗吗?”

舒颖和的声音让板栗老板满脸堆笑,连连说着:“有,还是乎的,我怕凉了,给捂着呢,就是不多了。”

“还有多少给我也来点。”一个柔柔的声音落在摊位,似乎在哪听过。

此时,卖板栗的老板脸的笑全部了皱纹,他极其麻利的将板栗分了两份,过称、包装,一边自语着:“这份9。8,这份10。2。合起来刚好20元。”

舒颖接过板栗,边在袋里找钱边说:“老板,我们不是一起的。”

那个已经将20元递给老板:“一起付了。”

舒颖抬起来看着对面的,他冲她笑着,舒颖笑笑低下。已经不记得这是他们第几次相遇了,只不过像今天这样还是第一次。各自抱着板栗,转,没有多余的语言。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沿着一条路走着,再次对视,再次微笑。舒颖突然觉得脸的,准确的说应该是红了。思绪有些飘了,脚步也慢了下来。

路中间的一道已经被踩的积雪都化了,晚的寒将他凝结光亮的冰。舒颖小心的走着,似乎看出了这一点,伸手扶着她,再次对视一笑。开说话了。“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出来?”舒颖下意识的觉得他们不再陌生,笑着回答:“突然想吃板栗了”。的手紧紧抓着她的胳膊,透出暖暖的体。在这个冬天,舒颖觉得她需要这样的暖。

街灯昏暗着,余光随意散落在雪里,那样淡。此时舒颖把埋的更低,被一双大手抓着胳膊,像个乖巧的孩子,安静的跟着大回家。偶尔,她流漏出孩子的天,把自己的脚印很准的重叠在前面的大脚印,觉察到和的笑笑,一丝柔写在脸。

街灯延伸着脚下的路,舒颖在心里猜测着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这么晚了回家。他为什么这么慷慨的为自己付钱,他们并不是很熟,只是见过而已。一连串的问号环绕着,她终于没有问出来,她有些紧张,更有些害怕了。她开始在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对付边的这个,或者更准确的说,今晚的偶遇不会另有企图吧!敏锐的看出舒颖的紧张,他没有说话,依旧柔的对她笑。舒颖努力的挤出一丝笑容来掩饰自己的紧张和不安。牙齿紧紧地咬住唇,在心的.狠狠的说了句:“大狼”。

转弯,再转弯,很熟悉的走着舒颖出来时候的路线,然后直奔她闭着眼睛也能摸回去的单元楼。一楼、二楼、三楼,舒颖在心里数着她来时候的楼层。四楼,到了四楼我一定要用尽全力踢飞这个家伙,然后匆匆跑回自己所在的六楼的家。她在心里这样盘算着,脑子里飞速运转着各种对付他的办法,最终还是就方案锁定在她从来没有用过的飞脚。四楼的最后一个台阶到了,松开手,一串清脆的钥匙声打断了她的思绪,舒颖惊讶的看着他打开了四楼的房门。笑着看她,让舒颖莫名的笑,不知笑她的紧张与害怕是多余的还是得意自己终牵美归,或是骄傲自己做了一次护花使者。舒颖回过神,她发现自己的姿势停顿在飞脚的准备动作,她的脸泛起了一抹红晕,慌中收起备战姿势;“这个、、我不知道你和我住在同一楼。”说话时,舒颖抬望望面,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笑了,很开心的笑:“我知道你住六楼,要不要进来坐会?”

舒颖摇摇,迅速的再看一眼楼,会意得看她;“很晚了,回去吧!”舒颖点点,并未说再见。

这个冬季的雪未化过,一场接着一场。只是再一次吃板栗的时候,她总会觉得暖。有一个独自安静的晚,在菜凉了也没有接到电话的晚,她独自下楼,走过街角,买完了板栗老板剩下的所有板栗,分开两份,一份留在四楼门,一份自己带回家。拉开窗帘,灯光依旧昏暗,她隐约看见了一个高大的背影走进,进了单元楼。听到四楼的关门声,她拉了窗帘。剥开圆润的板栗,吃得暖暖的。

这一年,雪落了几次没有知道,这个季节,吃糖炒板栗的有多少也没有知道。然而,这个季节吃糖炒板栗的和女终不会为永恒。雪终在季节快过去的时候停止。有关糖炒板栗的故事也终结在这个季节沉淀的积雪下。舒颖不能再忍受凉去的菜和不归的。在一个没有雪的早,牵着行李箱,去了一个没有雪的地方。


记叙散文(10)

我的同学记叙散文

蓦然回首,我来小城落户都有十八年了。这些逝去的岁月,冲淡了一些事,带走了一些人,唯有齐聚小城的中专同学依然守望相助、不曾离开。

初来乍到,大家首次相聚,便是扑面而来的温馨,往来间没有繁文缛节,心里满是舒坦。此后我告诉自己,小城不再孤单。

大伟在同学中稍长,身材魁梧,性格沉稳。十八年风雨兼程,他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也点亮了周围的同学。这些年,责任扛在肩,默默领着大伙昂首向前、砥砺同行。

大伟喜欢帮人,对同学更是热心。去年家在异地的阿文苦思良久,决定把妻儿搬来小城居住。阿文一直很顾家,这些年真心不容易,毕业后始终在小城与小家间奔波。如今女儿要上初中,二胎也在准备。他一上班,便和大伟说了自己的想法。考虑其他同学成天忙成陀螺一样,大伟独自帮着阿文张罗起小城安家的.事。跑中介、看楼盘、谈房价、忙装修,他不仅搭上了大量休息时间,还带上自己的妻子一块帮忙。两人好一阵忙碌,终于赶在开学前期,帮着阿文把家人接来小城,搬进了一套价位适中的学区房。阿文夫妇满心欢喜,心里格外感动。

祥子与我同乡,住同一个院子。我刚进机关那年,平生头一回醉酒,蹲在遮雨棚下苦不堪言。祥子匆匆赶来,无奈我却迟迟不肯移步。在那凄风冷雨的夜晚,他一直候在边上,守了我将近整个晚上。辗转职场这些年,我的酒力也没见涨。每每应酬上遭遇不堪,祥子总能及时出现,替我分忧解难。时日久了,电话那端的他也养成了习惯。前些日子我回老家给他捎了点东西,他接上电话便问,你又喝高了?在哪?我来接你!

同学小永年龄偏小,为人仗义。每回同学聚会,他只要在小城都会准时现身。记得有一次周末郊游,刚倒完夜班的他,急匆匆赶过来。中午推杯换盏之后,大家围在土塘边上钓鱼休闲,小永也不例外。半小时后,众人谈兴正浓,唯有他低头不语。我好生好奇,赶去探个究竟。这才发现小永独自坐在岸边,手握着鱼竿,人已悄然入睡。

阿国老家在小城乡下,是土生土长的本地郎。毕业头些年有些少不更事,不经意间日臻成熟。他爱工作,日夜忙碌在两根钢轨线上。平常遇上休息,便全身心照顾妻儿,对家人格外疼爱。这些年努力打拼,一家人和和美美,小日子越过越好。

同学中还有篮球场上的“常青树”老总、坚持自考八年的杨学霸、因工作优异而先后调去省城的阿少和小亮,个中精彩的成长故事不再一一列举。每回想起身边的这些同学,我心里总会莫名的温暖,好像他们是天使的化身,相伴自己共同走过人生一段又一段的旅程。

记得我结婚时,远在老家的父母特别着急。在小城举办婚礼,人生地不熟的,没人帮忙怎么办?我信心满满的说,一切安排妥当,二老无需牵挂。婚礼当天,中专同学一个不落早早赶来帮忙。从伴郎到迎宾,从接站到送客,人人自告奋勇,个个尽心尽责,大冷的冬天,全都累出了一身湿汗,最终帮我办成了一桩热闹喜庆、开心难忘的婚礼。时隔多年,我和妻每每想起此事,内心依旧感动不已。

眼看鸡年春节就快到了,同学微信群里异常热闹。大伟似乎摸准了大伙心思,当即邀请众人携家属在老时间,前往老地方参加新年聚会,不见不散!欢腾的笑声、喝彩声顿时在手机屏上频频闪现。

我心中满怀喜悦,随即将一首“相亲相爱一家人”的老歌轻轻推入同学群内……


记叙散文(11)

记叙散文踏雪倍思亲

20XX年的秋冬季节,关中地区大面积干旱,我们渭南更甚,自8月份之后,一直未有有效降水。如此以来,导致原本生长良好的夏季玉米等作物后期严重受旱而大幅减产。因为干旱、长期无雨,油菜小麦等秋播作物不能适时播种,10月底的一次小雨才勉勉强强将其播了下去;但因底墒不足,又是长时间的没有雨雪,油菜小麦苗情发育不良,一些地块出现了死苗现象。在这样的干旱环境下,田野干枯荒凉,往年遍地皆见的荠菜基本绝迹;公路上尘土弥漫,既呛鼻又迷眼;土路上浮起厚厚的土层,使人们难以下脚;干燥的空气,频发的雾霾,使人们的身心多感不适……几个月来,曾经有过几次雨雪预报,但却一次又一次的失约,雨雪多降在了陕北,而与关中地区擦肩而过。人们叹呼,这老天爷是怎么了!人们渴望雨雪心切,望眼欲穿,甚至怨恨起老天爷来,埋怨老天爷怎么这么无情无义,埋怨老天爷为什么没有一点关爱黎民、怜悯百姓的善良之心!

人们说“冬干年湿”,整个冬天未见雨雪,于是寄希望于过年之时了。“年”来了,依然是艳艳的阳光,依然是明显偏高的气温,人们在辞旧迎新的热烈鞭炮声中温暖地享受着亲人团聚的同时,但依然渴盼着雨雪的来临。“破五”到了,“年”要过完了,天气预报说有雨雪即将光顾,人们在半信半疑中等待着。正月初五,陕北迎来了降雪天气,关中地区天阴了,刮风了,降温了,人们在变天低温而给生活带来不便中等待着雨雪的降临,但又害怕老天爷的再次失约。老天爷还是通情达理的,还是伟大的,终于于正月初五的下午开始羞羞答答地向大地飘洒雪花了……

一夜无语,正月初六天刚刚亮,我急急忙忙地起床,迫不及待地拉开了窗帘,想看个究竟。只见窗外银装素裹、洁白一片,一场瑞雪普天而降。雪花仍在纷纷扬扬地飘着,楼下地面上、楼间道路上、对面楼顶上都铺上了厚厚的积雪,树枝树杈上也挂满了雪团,绿绿的女贞树上尽是串串雪凇。看到这雪景,我感到异乎寻常的惊喜!

蛇年半载的长久干渴,马年岁首终于等来了湿润!哦,终于下雪了,雪在我的睡梦中悄然而至,虽然是姗姗来迟的雪!看到久旱后的雪,我的心情格外愉悦,精神顿然开朗,早晨起床时的朦迷霎时消失,惺忪的睡眼立即明亮。我抓紧时间洗漱,早饭后亟不可待地走出家门、下楼、出了小区,向田野走去,活动活动筋骨,放松那捆缚了整整一冬的.身心,去领略雪后的景色。雪仍在不紧不慢地下着,雪花仿佛那柔曼的轻纱,轻轻地拂过我的心田,忒觉惬意。我踏着厚约五六厘米的积雪,沿着我平日里走惯的小路向渭南南塬的方向走去。前期因持久干旱而铺在路上的厚厚浮土已经被积雪覆盖,早起的人们已在雪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脚印虽然不多,但证明急于领略雪后景色的人并非个别。

我踏着积雪,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举目四望,远近白茫茫一片。 一夜之间,落雪染白了田野、沟壑、塬坡、崖坎,染白了小区、场院、村庄,染白了树林和麦田。姗姗来迟的雪,你虽然没有如期而至,但总归还是与冬天有缘,与冬天不离不弃,还算是应了那句“冬干年湿”的老话。雪是冬天的精灵,它给冬天带来了诗情画意,给人带来一种美妙的精神享受。我走在被洁白无瑕白雪装点的田野上,沐浴着雪花的湿润,再次体味了一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妙景致。在雾蒙蒙的白色世界里,无垠的苍穹,若隐若现的景物如梦如幻!

我独自一个人一边走着,一边欣赏着这雪景,忽而忆起已经离开我们回了他们所在城市小家的儿孙们,他们要是还在身边那该多好,他们如果还在的话,我们可能会一起出来走在雪地里,开心地玩着;我们的“开心果”外孙女肯定会缠着我一起照相、堆雪人、打雪仗,满地疯跑在我的前前后后,不断地叫着“爷爷!爷爷!”不断地问这问那,不断地说这说那……;我一边欣赏着雪景,思绪忽而又回到了十多年、二十多年前过年下雪的时候,与女儿、外孙在雪地里嬉戏的幸福时光……。

我痴迷陶醉在幸福的回忆中,不知不觉地停住了脚步,站在了路边的一处崖坎旁,心里恬然而淡静。我不禁蹲下身子,脱掉手套,用手攥了一把雪,将其捏成了一个圆圆的雪球,然后用力地向远方抛去。雪球向崖坎下的沟谷飞去,不料惊动了草丛中安卧的野鸡。野鸡扇动翅膀的“扑棱棱”声和“嘎嘎嘎”的叫声骤然响起,只见两只野鸡从崖坎下飞起,掠过沟谷上空,落在了对岸…… 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继续下着,好像越下越大了。我望着积雪的上塬斜坡,恐怕湿滑,不敢继续攀爬前行,毕竟年纪大了,安全要紧呀!故而折身返回。

回到温暖的家中,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本本的老相册,寻找多年前与女儿们和外孙在一起的一些照片,重温那遥远的幸福记忆。找着了,看到了,与女儿们一起过年、过年时节雪天的一张张照片展现在面前。回忆当时的一幕幕,而今思之,仍然历历在目、令人感怀。 那些照片记录着我们家人在雪地上的身影,记录着女儿们堆的雪人,记录着外孙与女儿们打雪仗的情景,记录着喜悦欢乐和幸福。我翻看着一张张的照片,化作一份悠悠的幸福回忆和淡淡的忧伤。幸福和忧伤徘徊在我的思绪中,起起落落,游游荡荡。触雪景生情,触照片生情,感慨时间的飞逝!过年后儿孙们走了,只得盼望着下一个“年”的来临,期待着另一“年”下雪时节与儿孙们的重聚……

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暂短停歇了两天的雪又下了起来,我隔窗外望,地面和楼顶上未化的雪又增加了厚度,哈哈,“瑞雪兆丰年”呀!


记叙散文(12)

冬天的儿童公园记叙散文

冬天里的儿童公园,除了单调的白雪就是枯败的老树,一片冷冷清清,同夏日里热闹非凡的场面截然不同。地面上的雪勉强地闪出一条蜿蜒逼仄的羊肠小路,堆在路旁的雪不情愿地斜着眼神冷冷地盯着我,好像是在嫌弃我多余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来似的。

雪和更多的雪挤在一起,在这个非常不受孩子欢迎的季节里,它们却满不在乎,摆出一副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姿态,好像冬天的公园天经地义就是它们的地方似的.。

大冷的天气,把孩子们都撵回家去了。公园里缺少了孩子们玩耍嬉闹的欢声笑语,自然是一片沉寂、冷落的迹象。那些五彩缤纷的儿童电动车囚禁在栅栏里,成了多余的样品和摆设。陪着蹦蹦床的是哪一层层厚厚的积雪,孤零零的秋千架在风中无言地沉默着。一颗颗高大的柳树光秃秃地站在雪地里,缺少了绿叶的陪伴,失去了夏日的茂盛,面容消瘦,枯枝衰败,神情呆板。只有那些枝枝桠桠的树梢直愣愣地望着天空,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仿佛急不可耐地总想往天上跑,实在是抵挡不住那蓝天的诱惑,却又被树根牢牢地系在身边,只好沮丧地望天兴叹,什么事也做不成。

风在冰冷的空气中四处乱窜,愿意往哪刮就往哪刮,没人管它的事。天空该怎么晴还怎么晴,阳光该怎么亮还怎么亮,都是自己说了算。雪依旧看着树无话可说,树依旧望着天空发呆。偶尔有几个老年人来这里散散步,但丝毫没有改变依然萧条、冷淡的景象。

尽管如此,公园却依然守护着这片曾经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等着春暖,等着花开,盼望着孩子们从新回到这里。


记叙散文(13)

农家的蛋炒饭记叙散文

记忆深处,那一碗蛋炒饭。

蛋炒饭大概是现今社会里最便宜又最实惠的主食了。都市排档的一角,或者车站码头的墙边,一些经济拮据的人们,几分羞涩,几分无奈地斜睨着独占一桌的休闲一族们,几碟炒菜,几瓶啤酒,若无旁人地喝着闲聒,自己却或蹲或站地捧着碗满满的蛋炒饭,就着一杯免费的白开水,匆匆地吞下。

每天早上,我最喜欢的主食除了煮面条,便是这黄白混杂、油亮亮的蛋炒饭。或许,对蛋炒饭的情感已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里了。每每捧起蛋炒饭,我便时常想起二十年前的那碗蛋炒饭来。

一九八三年,我在邻县寄读初中。许是成绩比较突出,父亲曾十分郑重地对我说:等你考走了,家里才建房。可这年夏天,持续的大雨不仅隔断了回家的'路,也让异地求学的我尝到了生活的艰辛。暑假,学校食堂停伙。百般央求之下,好心的食堂师傅答应卖给我两脸盆牛皮一样的锅巴,并给了我一些盐和猪油。两个星期快完了,所剩无几的锅巴早就长出了白毛。当时一心在书,对发霉的食物全然不顾,依旧在那间又是煤炭又是柴油又是拖拉机零件的小黑屋里,一边看书,一边没有昼夜地将锅巴们美美地送进肚内。

饥饿的暑假是多么的漫长。知识虽然是精神的食粮,可它却无法填饱我正处身体拔节期的辘辘饥肠。在家境也同样困窘的亲戚和不少好心人的周济下,潮湿饥饿漫长的暑期总算过去了。

期间,我曾给家里发出两封求助书信,或许是道路不通的缘故,一直没有回音。直到开学后的一天,一位堂叔才给我捎来十五块钱和二十斤粮票。这时,我才得知家里那三间由父亲在“共产风”逃荒返乡建起的泥土毛竹老屋,已经在夏季的雨水中告别了家里人。为了建房,坚强的父亲在田间劳作之余带领全家上山捡石头打墙基,又四处借钱购买砖瓦木料。那时的农村,多少人家为了建房都是前三年熬苦受淡地省,中间三年没日没夜地累,后三年又是盐水泡饭地苦。

没办法,我只得计算着用十五块钱和二十斤粮票怎样才能度过一个学期。

每天,城里的同学们打午饭时总是争先恐后地去挤在卖粉蒸肉或其他荤菜的视窗,而我却打上半斤米饭,悄悄地回到教室。那里有我的储备:每天早上从二分钱咸菜里留下来的三分之二,但还必须再留下二分之一应付晚上的一餐。

这样的生活,让我的两条腿逐渐浮肿起来。

一天午饭后,在洗碗时,忽然发现水池里赫然躺着一块肥肥的肉。那块肥肉经自来水一冲,竟极度夸张地流着色彩丰富的油花,在平整的水池底部灿烂地开放。回转头看看四周,没人过来,当时,真想把它快速地捡起来吃了。但虚荣的自尊终于克服了贪婪的欲望。

秋天的一个晚上,语文老师叫我去他家。原来是全县金融系统招工,语文试卷是他出的,自然由他来改。可这位上起课来让人难忘的老师竟然将这光荣的任务也让我来分担一部分:他改作文,我改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快十点时,老师问我饿不饿,我自然无从回答。其实年少的胃肠早就习惯了这夜晚的饥饿了。

他站起身去厨房,稀里哗啦地弄了一阵,便端出两碗炒饭。我放下笔,有些不知所措地接过一碗。老师边吃边喝着他那只满是茶垢的搪瓷茶缸里的水。我则闻着那几乎是冲天的饭香,迟迟不忍下箸。在老师的催促下还是动了筷子。突然,一块比饭粒硬的东西钻到上下齿间,以为是砂子,可稍一用力,发出清晰的脆响,它竟然是蛋壳。啊,蛋炒饭!贫寒的农家,我还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的待遇。吃过后,老师用开水泡着剩下的少许饭粒,我也倒了些,轻轻地晃了几下,碗里便又漂起美丽的油花来。那又是一碗油香扑鼻的汤啊!

至今,二十年过去了。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生活品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我,却依然牢记着那一碗蛋炒饭。


记叙散文(14)

我最想感谢的人记叙性散文

我最想感谢的人是一个陌生人。

那是我读小学三年级时的故事。那天,天空十分阴暗,像要下大雨的样子,我站在走廊上望着天空想:千万不要下雨啊,下雨了我可怎么回家呀!

还有一节课就要放学了,天空渐渐亮了起来,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叮铃铃,放学了,我背着书包向校外走去。走到半路,天空突然一声炸雷,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

“唉!真该死,这雨怎么说来就来了?我又要淋雨了,可能又要感冒了。”

我看了看四周,没有躲雨的地方,我走在已经流水的水泥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摩托车、小轿车向学校方向跑去,他们一定是去接他们的孩子的。我多么希望有一辆是来接我的,然而,相距千里之外的老爸老妈又怎么知道我正在雨中走着呢?

突然,我脚下一滑,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膝盖擦破了一大块皮,我坐在地上,疼得哇哇大哭。

这时,路边走来一个打着伞的人,它看见了我,便急忙跑过来对我说:

“哎呀,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看流了这么多血?还在雨里淋着……”

这个人说完,他弯腰抱起我就向他家里跑。

到了他家,他找出他家孩子的干衣服和裤子让我换了,又用干毛巾擦掉我身上的水,用吹风吹干了我的`头发,把药膏涂抹在我的伤口上……

做完这一切,他问我:

“你家住哪儿?我送你回去。”

他用一条塑料口袋装了我的脏衣裤,塞进我书包,挂在他胸前,蹲身背起我,撑着伞,向我家走去……雨渐渐停了。

到了我家门口,爷爷奶奶还没有回家,他叮嘱了我几句,就转身悄悄地走了。

当时,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竟然没有说谢谢,竟然没有问他的名字,甚至后来也没有归还我穿走的衣裤,最让我后悔的是,当时我竟然没有记忆去他家和离开他家到我家的路,爷爷奶奶回家后,我竟然也没有说起这件事……

现在,我读七年级了,我还是不知道他是谁,也没有再第二次遇到他。我只想说:

“叔叔原谅我,原谅我当时的无知……叔叔,我这一辈子中最想感谢的人就是你……”


记叙散文(15)

谈《梦墙》小说的平实记叙风格散文

作者lo.vekim的短篇小说《梦墙》,在江山发表之后,我读完的感觉就像题目那样。如许多小说作者的写作风格各异这个事实,其实是要求写读后感的人去如何适应许多各式各样的小说题材以及它的写作技巧。这在英国作者乔·艾略特等人写的关于“小说的艺术”一文里也能找到佐证。

“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起自然生态的危机,却很少有人关心文化生态的危机”。小说《梦墙》它所要给读者透露的是存在的勇气和写作的勇气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作者在创作前或许存在着过多的思想是否会干扰创作?当这样的问题一旦被理解为无谓的时候,这时候作者的写作就是一种入思的方式。一种把语言带向语言行动的过程。拒绝思想也就拒绝文学。在《梦墙》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负责任的构思和具有一定写作实力的`作者,他必定也是他自己作品的批评家。那么,《梦墙》的平实性就是这篇小说的特色之一。这些特色都体现在叙事体作品的建构上。假如我们看剧本,至少,对话是它独一无二的特征。那么,《梦墙》的语言是对报道的模仿,是属于超现实的事物,我把它视为语言的平实。现在,我取一段《梦墙》的小说读之:“他想喊‘你是谁’的,却把自己给唤醒了。舒颜安静的坐在他床边,手里捂着热气腾腾的营养麦片粥,笑盈盈的看着大梦初醒的他,说,天生,该起来了,快十二点了,然后把粥轻轻放在床头桌上,说,穿好衣服就把粥喝了,然后去洗漱,下午两点,部里要开临时会,刚赵晓倩打电话来过。”小说是用过去时态出现在我的眼前,作者这样写了,我们也就接受了它,这究竟有没有这一回事呢?其实在小说中,作者模仿了一种真实的报道,在小说当中,哪一些是可以相信的,哪一些又是不可以相信的呢?这就是“艺术”。从作者和读者一开始就清楚了这种手法,作者和读者都已经各自明白,这就是艺术和叙事体作品的基本形式。德国作家阿·德布林说,“有案可查的真实世界之外,还有一种存在叫存在世界,对此,人们也可以从形式上去报道,而且可以用过去时的形式去报道,这样一种报道要求我,读者和听众也去相信它——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它又值得去写了。”这种情况下,作者和读者又产生了一种可以建立起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指可以信赖基础上的真诚关系。或者说,作者lo.vekim已经领悟到了这些。

“那么,是什么可以使一种报道形式所承载的杜撰的事物发展过程从仅仅是设想出来的王国升华到一个真实的王国”,小说《梦墙》被描写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形象的典型性,这属于是塑造出来的人类存在。无论是天生也好,舒颜也罢,经过作者几十次分析之后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其超越的真实性和真实的说服力,今后,我们还能够在作者的其它小说中略见一二。

最后,“艺术作品与真实有关系”。“写叙事体作品的艺术家就是在今天也还是可以极为认真地运用报道的形式”。

写于2010年3月26日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