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散文(推荐16篇)

时间:2024-09-20 19:33:39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美食散文(推荐16篇)

美食散文(1)

我的家乡清江坐落于温州乐清,它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沿海小镇,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像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但是,要说最有名的,还是三鲜面。

据说,三鲜面原先只有三种配料:白虾,蛤蜊,牡蛎。之后根据客人对口味的要求,商家又在原先的三鲜面里加上其他一些辅料或一些特色海鲜,但是,三鲜面这个名字还是一向保留了下来。噢,对了,悄悄告诉你,只有我们清江三鲜面才是正宗的!

我记得有一家三鲜面馆坐落在公园对面的小店附近。有些人,本是专程来买东西的,可经过面馆,每每闻到面馆里飘出的三鲜面特有的香气,总忍不住进去大吃一顿。还有些远方的客人,然后也专门赶过来吃咱们清江三鲜面。去的多了,无论是谁都会发现,然后面馆不小的店面每次都是“人满为患”,两名店主忙的不亦乐乎,三鲜面不仅仅受人喜爱,做法也比较奇特。

首先准备:姜1小块,鸡蛋1个,小黄鱼1条,蛏子,白虾,鳗干,蛤蜊,牡蛎,葱,然后小青菜以及其他必要的配料。第一步要做姜蛋。把姜洗净,去皮,切片,一半切末,一半留着备用;鸡蛋搅匀加入姜末,再搅匀,搁在一旁。锅里放少许油,小火,煎姜蛋,煎好了拿出来备用。第二步,在锅里放油,加姜片,烧6成热,放小黄鱼,之后是鳗干,煎的颜色有点黄了就放蛏子,姜蛋,老酒,糖。直接加水,再放入白虾和适量盐,水开了放面食,水再次开时加适量味精,放牡蛎,葱叶,然后小青菜就能够出锅了。一口下去,第一个感觉是烫,然后就尝到了鲜,一口面进肚,就立刻想再来一口,哪管什么“烫”!

呵呵,动心了吧?我们小镇永远欢迎你的到来!


美食散文(2)

因为吃牛丸时一口下去就会喷出肉汁,因此才得名……回味着这个名字,我不禁笑了起来,心想:“起名字的人不知从哪儿来的灵感,起了个这样的名字。”

这时,一个“飞”上天空的面团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带着好奇心跑了过去。原先是个卖印度飞饼的摊点,一个清秀的小伙子身穿白褂,从桌子上揪下一团面团,往旁边的大理石板上使劲一扔。圆圆的面团立刻变扁了,小伙子把扁面团慢慢托了起来,开始在手指上飞转,看的我心惊肉跳,生怕面饼会掉下来,紧之后他把面饼往锅里一扔。“——”的一声响,撒点调料,再翻个面,烤个几分钟后,一个美味的印度飞饼就“OK”了。

我但是大饱了口福,见到了好吃的就往嘴里塞,跟不要钱似的。什么油炸冰淇淋、叫化鸡、烤肉串、烤鱿鱼……平时吃不到的、这天都吃了个够。最好吃的就要数油炸冰淇淋了。我刚看到这个名字时觉得是个奇谈。冰是冷的,油是热的,还要炸一炸,那冰不都化了嘛!之后我才明白,他们在冰的外面包了一层蛋筒。所以冰才不会化。我买了一个,咬上去外脆内滑,冰还持续着原先香甜可口的味道,真是“极品”啊!

这天我扁着肚子出门,挺着肚子回家。就连在路上还回味着各种美食的味道,然后我期望襄樊天天都有美食节!


美食散文(3)

“咸汤面”,耀县民间喜欢之饭食。

闻其名,便知小麦粉制成。咸汤面在耀县尤为普通,人人皆知。虽普通,华夏大地难寻,唯此地独有。

常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假一点。耀县地理位置独特,北靠渭北高原,南接关中平原,属过度地段,坡缓,保墒。种下小麦一望无边。春来,麦苗嫩绿,夏收之时,波涛金黄。

早餐食面,走遍大河上下,大江北南,实属稀奇,罕见。常理:早起,易食消化之食,如饮奶、喝粥、豆浆。耀县人不然,喜咸汤面。面味如何,暂且不说,吃面场景,让人惊叹。

县城不大,无城廓之围,容几万之众。城内咸汤面馆不计其数,均临街而设,人流涌动,生意自然兴盛。面馆上方,皆有“某某咸汤面”字样。字大如斗,醒目。面馆不大,仅摆放桌子两三张即可,后厨闲人免入其内,大小不知。城内众生芸芸,属秦人血缘余脉,粗犷,豪放之秉性融入体魄,故不善围桌进食。手端本地产粗瓷大碗,寻面馆门前人行之道,或蹲或立,嚼食。应了陕西十怪之一:“凳子不坐蹲起来”。面馆老板人性,购方凳十几,置于门前,不为坐人,只为凳上放碗……

盛在碗里的咸汤面,味香,引得口角流涎。红者辣油,绿者韭菜,白者豆腐,细者为面。端着大碗,无需左右旁顾,无虑烫嘴,上吹下吸,口中左右快速倒腾,下咽。

一眼看去,便知哪些是常食客。不匆不忙,不急不慌,不紧不慢,细细咀嚼。待面碗中捞净,剩韭菜少许,浮于汤面,如水中浮萍,又如水面睡莲。擦一把出水额头,嘴与碗边紧密相连,慢慢将浮于碗中的韭菜吸吮口中,顿觉口胃顺通。然后轻轻地把碗放置于地,起身站立,打一饱嗝,口中浓香悠长,不撑,不饿,妙到好处。抬脚走人,时不多,消失在人流。

这种吃相,年代久远,当地人早已见多不怪。怪者,皆为第一次见者。这种场景,像乡下人的`饭场。

常食咸汤面,方能悟出其中之理。县城东,有一山,名曰“药王山”,孙思邈就是此地人。咸汤面的面,并无特殊之处,只是汤中添有多种中药材熬制。这种特有之法,定与孙真人有关。此面食,无论妇幼及耄耋之年,作为早餐,未曾有积食之疾,反倒面目红光。咸汤面中所用辣椒,产本地,线椒,皮薄肉厚,味绵香,辣而不辛。

咸汤面,很有名气,虽一吃食,却已演变成饮食文化。

为吃面,常有外地人驱车而至,也为看吃面之场景。口福,眼福都有。

天一冷,雪尚未降落县城,街道两旁便有了“雪花糖”的叫卖声。

雪花糖,乃耀州名吃。因味绝佳,近几十载,广传陕、甘、豫周边数省。

此糖,喜低温,故天冷时制作上市。

“雪花糖”名字的来源,说法多种。其一:天冷制作,因冬天降雪。其二:因其糖块色泽白亮,咬时,糖渣分落,宛如雪花,故得其名。二者得名,皆与冬日节气雪花有关,用雪花给糖起名,倒也无可厚非。

相传,元朝末年,耀州城有一年后生,继承祖业,在城内闹市之地卖糕点,虽勤劳,但生意依然清淡,勉强度日糊口,不能成亲。朝思暮想,如何能弘扬祖业,财源滚滚,成家立业,光耀门庭。忽一日晚,入梦,遇一鹤发童颜。老者曰:你后运好,需勤奋。他急问:后运好,何处求?老者曰:冬日雪花。说完,飘然而去。后生梦中醒来,数日不进茶饭,日渐消瘦。请郎中仔细查看,告后生家人。此病需白色芝麻和麦芽糖混合熬制,食后可病去。听郎中之言,做之。后生一见,大喜,茅塞顿开,匆忙食之,病去。后经多年改进,制出一种很受当地人喜欢的食品——雪花糖。几年后,建院落,娶娇妻,生贵子。艺传子媳,不传女。因雪花糖味道纯正,人皆喜欢,后模仿雪花糖制作的作坊逐渐增多,沿传至今。

明朝初年,雪花糖早已享誉耀州,成为达官贵人冬季首选食品。耀州雪花、三原蓼花、富平琼锅,如花三朵,誉冠三秦。

雪花糖产于冬,春节之时,买礼品几许,携雪花糖数斤,走亲访友,不失身份。

近些年,耀州人在异地打工者甚多,结交朋友甚广,因回乡过年,无法在一起相聚,买一些雪花糖,交与快递,不足几日,可抵海角天涯。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行走县城街道,雪花糖一街两行皆是。虽多家作坊,但价格相差不大,只是糖的甜度有差异,使得糖尿病患者也能食之。古老的包装,看上去愈发俗气。然,俗中不失庄重,不失大雅。凝聚了时间,流传着文化。

传男不传女,哪家是正宗,早已无可考证。当下生活,不缺衣食,少的是文化,缺的是传承。有了竞争,就有了努力,我看是好事。


美食散文(4)

我的老家在黑龙江省巴彦县,母亲又是满族人。小的时候,家里经常吃一种典型满族人饭食——饭包儿。

饭包儿,也叫包饭,即把蒸煮熟的米饭加以小葱、香菜和鸡蛋酱等拌合在一起,用大白菜叶、生菜叶或者大头菜叶子把混合好的米饭包裹起来,捧在手里的一种吃法。这种吃法不仅是满族人的一种独特食品,也是传统的东北农家饭菜之一。

吃饭包儿不仅在东北农村十分普遍,即使一些县城和乡镇也多有这种吃法。记得小的时候,每年放暑假都随着母亲回老家。傍晚时分走在巴彦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倭瓜架下,或者豆角、黄瓜篷旁,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每个人手里都捧着,或者攥着个饭包,悠闲地享用着一天之中最后一顿晚餐。尤其是那些下地干了一天活儿的男人们,捧着饭包儿大口地咀嚼,吃得那叫个酣畅淋漓,气吞山河,特别过瘾,令人馋涎欲滴。

说起来,饭包儿的制作并不复杂。做饭包儿,需先准备好新鲜的蔬菜。而无论农村,还是乡镇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有一小块菜园子,进到里面随手薅把小葱,间些香菜、小白菜,再掰些生菜叶、大头菜叶回来,用清水洗净,留以待用。然后灶下生火,等到锅里的水烧开,把淘洗干净的大米和小米一起下到锅里(东北人吃饭包儿,多是二米饭),煮到多半熟,用笊篱把米饭打捞出来,放在瓷盆里,上锅再蒸半小时左右。等到把二米饭蒸好,再炸上一盘香喷喷的鸡蛋酱(注意,这酱必须用正宗的八旗酱),便可以围在桌旁吃饭了。

饭包儿的吃法是:先把二米饭盛在碗里,然后抓把切碎的小葱和香菜,再舀上一勺炸好的鸡蛋酱,在碗里搅拌均匀,然后把洗好的'菜叶捧在手里,把拌好的米饭舀在菜叶上,可以包裹起来捧着吃,也可以把饭用菜叶卷起来拿着食用。由于饭包儿里不仅有小葱和香菜,还有鸡蛋酱,外面还包裹着一层菜叶,有荤有素,有米有菜,有生有熟,有细粮,有粗粮。这种吃法不仅荤素搭配,而且还是粗粮和细粮的合理组合。况且蔬菜生吃,维生素没有遭到破坏。这种吃法不仅味道很美,而且还特别科学合理。除此以外,这样的一顿饭还特别经济、实惠,全家一顿饭,只需几元钱就足够了。

关于饭包儿的吃法,还有着一个传说呢!

据说,当年努尔哈赤带领八旗子弟兵攻打下抚顺城后,没有下令休息,而是指挥着他的军队继续乘胜追击明军。队伍开拔时,老百姓刚刚做好饭。有一家的媳妇看到饿着肚子的士兵要走,急中生智,拿了一些刚薅下来的白菜,批下菜叶,用清水洗一下,铺平,把已经做熟的带有肉菜的饭盛上一勺子,用菜叶一包裹起来,做成一个个饭包儿,递给那些准备出发的士兵。

为了尽快追击上明军,努尔哈赤没让他的士兵吃饭,自己也饿着肚子。等他领兵追出几十里,又遇上一场大雨。这时候的队伍已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了,只好让士兵原地休息,就地生火造饭。可是刚刚下了一场大雨,不仅地上湿漉漉的,柴草也是湿的。努尔哈赤又急又饿,可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这时候,有的士兵把揣在怀里的饭包儿掏出来,献给努尔哈赤。又饥又累的努尔哈之双手捧着饭包儿,大口吃起来。等到吃饱以后,他才顾得上问,这饭包儿是打哪来的?士兵们如实向他做了汇报。

从那以后,凡遇行军打仗,老罕王就让老百姓做饭包儿给士兵们带上。这一做法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并且一直流传到今天。

如今,无论在哈尔滨附近的农村,还是乡镇;无论是在各户农家的餐桌上,还是一些农贸市场的大厅里,都可以看见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包儿,或者制作出售饭包儿的小摊位。那已经成了东北乡镇的一道风景,即使一些穿着西装革履的人,也会到摊位前买两份饭包儿,装在方便袋里,拎回家慢慢地享用。


美食散文(5)

根据我这些年的亲身体会并结合电视美食节目研究出了独家秘籍,让友友们不要光凑合方便面,简单易行。只要动动手,在10分钟内一碗好吃简单的色香味俱佳面条就出锅了,吃米饭的可以酌情参考。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我这是原创呀!

首先先把汤过加水烧开,在烧水的同时,要学会运用统筹方法,以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把菜洗好,切好,装盘,这时水开了,把适量的面条放入水中,盖上锅盖,等水沸腾后,揭开锅盖放入洗好的青菜,这样敞开着一分钟,然后盖上锅盖离开火,放一边等五分钟,在火上放炒锅,放油,等油温七成热,放大料,蒜,姜,葱煸炒出香味,开始把需要炒得菜放进去,(青椒,豆角,肉,蘑菇)都可,这样东西炒得塌样后放盐,生抽,葱花,香菜,多少加一点水,大约半茶杯水,盖盖收汤,2分钟内就好,这时把面条捞起上面浇上做好的香气四溢的菜,慢慢去品尝去吧!不想炒菜可以在碗里放些蒜和姜加些盐和鸡精,用擀面杖捣成蒜泥,然后加入酱油和香油,再放些葱花,浇在面条上,一碗素面就做成了。

这个做饭方法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获得的',刚来北京第一次做饭,把天然气打开,水开后把面条放进去,一会锅沸腾了汤溢出了锅,我赶忙把火关小,谁知火熄灭了,又怎么打都打不开了,老公在旁边骂个不停,看来午饭是无法吃了,那面条只有倒了。我被老公骂的生气,就一人去屋里看电视去了,谁知一会老公端着面条给我送去了,我看着面条说,你把火打开了?他说没有还是刚才下的面条,熟了,我说绝对不可能,我去看看锅里面条真的熟了。这真是弄拙成巧了。过了好长时间我在中央一套看美食节目,里面的教你一招里就是用这种方法做的,即快又省事,原来它是用余热捂熟的,真方便呀,于是我就采用这种方法。

下面还有一种我自创的做猪皮冻的方法。既简单又实惠,原来都得买猪蹄炖冻,还时间长代价高还不好煮,买的放了胶不好吃对人体健康不利。那天我突发奇想,光用猪皮看怎样。买了一斤猪皮4.8元,洗净后放入锅中,放大料最后放盐,半小时后捞起出锅,切成丁,放在锅里加水一小时后看着猪皮软而发白后加少许盐,鸡精,酱油,倒入一个大的盆子里冷却,3个小时后,用刀把冻切开,加些蒜蓉搅拌,就可以享用美味了。


美食散文(6)

关于写美食的经典散文:我和莜面的故事

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总感觉这是在诉说莜面心酸的奋斗史。确实,莜面由过去的难登大雅之堂混迹于“下层社会”到现在成为城市乡村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可谓也经历了一个艰难复杂的奋斗过程,最终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今天。

小时候,记得农村的小麦和莜麦种的几乎一样多,但秋收之后小麦几乎都交了公粮,平时人们家很少能吃到馒头,有限的那点白面除了过节吃上一顿,剩余的多留给老人和家中最小的孩子,我们家那时就数妹妹小,过一段时间,母亲就烙一块黄冲冲的上面用刀横竖交错地划着网格状痕迹的白面饼子,给妹妹做干粮,妹妹饿了,母亲就从吊在房顶的一个篮子里取出饼子,掰上一块,拿糖水给妹妹泡着吃,我和弟弟两眼滴溜溜地看着直咽口水……

那时,莜麦是不能充当公粮的,所以莜面家家户户基本三六九地吃,早晨晚上往往是莜面糊糊煮山药或拌炒面,中午莜面囤囤、窝窝、鱼鱼冷盐汤。莜面几乎囊括了我的童年少年生活,至今我不吃莜面块垒、莜面拿糕、莜面炒面,不知和那时的莜面生活是否有关?

在这些莜面制作的饭食中,我其实最喜欢吃莜面糊糊煮山药。

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全家七大八小好几口人,在炕上以半圆圈的阵势围着一大盆糊糊,一人手捧一只硕大的粗瓷大碗,舀上一两勺子糊糊,捞上三四颗小山药,待热气渐渐散尽,拿筷子把山药搛起,一咬两半,熟练地把皮吐掉,三八两下把还发烫的沙乎乎的山药囫囵吞下,然后灌下几口又绵又滑的糊糊,再就几口酸的咧牙的咸菜,一种特别的舒畅就从肚里瞬间升起,待头上冒出了热气,一顿饭也就基本告终。至今想起此饭,还有一种特别的难以割舍的滋味在口里萦绕。只是这种饭特别不耐饿,早晨吃上一碗糊糊煮山药就去上学,不等放学,肚里就叽里咕噜响个不停……

那时农村的学校一般是早晨八点开始上课,下午两三点才放学,待放学的钟声“叮叮当当”一响,我们似脱缰的野马,背着一个把屁股敲得咚咚直响的母亲用各种颜色的布头缝制起来的书包,奔向离学校二里的家中。

回到家里,很多时候父母已经吃过饭劳动去了,锅里面给我们留着还有热气的莜面,我们根本不按照固有的步骤去吃,着急慌忙地用猪蹄似的脏手拿上一片莜面鱼鱼或一团莜面窝窝或几个莜面囤囤,再剥上一根大葱,就一边吃一边心猿意马地跑出去玩了,有时看到队长家的孩子扛着一个大白面馒头出来,总爱凑过去和人家套近乎,妄想用莜面和人家交换一点馒头,可他们也很聪明,总是没等你把意思完全说出来,就拿着馒头一溜烟跑开了……

上了初中我就开始住校,那时住校生吃饭是学生交什么面学校给你吃什么饭,当时白面还是稀罕物,一星期吃一两天馒头,其它四五天都是莜面,早晨一般是莜面块垒,莜面块垒是用笼屉蒸熟的,蒸的过程中经常有蒸汽流到块垒里面,黏成一大块,就没法吃了,我们打饭的时候,大师傅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一只铁锹三下五除二就给我们铲到了盆里,为此我们经常和大师傅发生矛盾冲突,如果此时食堂还有剩下的块垒,双方的矛盾基本就能和平解决,如果没有剩饭,大师傅就强词夺理胡搅蛮缠,妄想以势压人,结果气急败坏的我们,往往联合几个宿舍的同学,用块垒为子弹袭击大师傅。不过最终我们又会饿着肚子遭受班主任的'强力镇压……

到了高中时候,农村已经实行包产到户多年,大多数人家吃白面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

那时,由于我们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需要大量的营养来补充,学校的一顿劣质大餐根本不值得我们蚕食鲸吞,所以每个学生拿干粮补贴自己似乎成了必然。  当时,我们有四五个要好的同学,不但同学习而且同吃干粮,每个同学拿的干粮是不一样的,有拿干馒头片的,有拿馒头的,有拿饼子的,也有拿莜面炒面的。每顿饭后,我们吃干粮是按储存时间长短来定先吃那种的,先吃最不易储存的,莜面炒面是储存时间最长的,也是我们最不爱吃的,它往往被留在最后的时间吃。不过每到我们努力艰难吃下炒面的时候,也就到了一个月结束我们又要回家改善伙食取干粮的时候了……

一直到了大学,莜面才彻底脱离了我的生活。转眼之间,大学毕业,工作直到现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莜面突然来了个华丽转身,一下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味珍馐,这是二三十年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美食散文(7)

美文与美食散文随笔

每日上网,在文友圈,在讨论、品赏美文的同时,往往会切入生活,谈到美食。那么,美文与美食有什么关联呢?这要从众口中去探索。

美文是作家的作品,美食是厨师的作品。

作家作文,首先要确立思想,确定体裁。有了体裁,开始选题材、拟主题。有了主题,首先需要生活素材。这样,就得深入生活、挖掘生活、探讨生活,经受生活、了解生活,掌握生活背景、环境、节奏等。品尝生活百味,从而从心里产生一种思考或感悟。有了这些生活素材和生活阅历,才能大胆、成熟地去安排作文的构架、逻辑、层次等,把这些运用得好、巧、秒,合情合理写出来的,就是一篇好文章。同样,厨师做菜,首先要确定菜名,然后选择需要的食材,接着是配菜。菜配齐了,从淘、洗、切动手,一切材料准备好后,再去考虑先做啥后做啥。至于佐料,根据口感要适可而止,一般说,能符合大众化口感的便可以称为美食。

但是,任何一篇美文和任何一道美食,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

美文和美食一样,味是调出来的。一位作家说,做美食,首先是爱吃这口。爱好,是基础,越爱越能做好,越爱越能做出最美的'味道。的确,这位作家,对写作是真爱,数十年笔耕不辍。他善于在生活中观察思考问题,加上一定的生活阅历,创作并出版了一系列长篇,以及发表在各大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他的文章都颇受读者青睐。他红烧肉做得好,我想,和他作文一样,也是爱生活爱出来的,是生活知识和感情的积累,是慢慢嗅出来的。他还说过,做美食和写美文可谓异曲同工,只要认真对待,端出来就能吸引众人的鼻子。

总之,美文也好,美食也好,都是一门艺术。但这门艺术,是需要用生活色素和情愫来加工而成的。生活中,美食很多,美文也很多。如果说每一道美食都是美文的好题材,那么每一篇美文又何尝不是一道精神美食呢?

只要我们热爱生活、认真生活,任何素材都可写成美文,任何食材都可做成美食。


美食散文(8)

土家美食懒豆腐散文

懒豆腐是土家人的一种心爱的食物。说起“懒豆腐”这名字,其实隐含着懒人做的豆腐之意。听当地老人说,很早以前一位懒婆娘打豆腐只把黄豆磨碎,不再过滤豆渣,直接伴入切碎的青菜、酌料,煮熟了就上了餐桌。结果众人一尝,味道鲜美,加上做法简单,就流传了下来,并保留了“懒豆腐”这菜名?

传说西汉末年,刘秀与王莽争帝,一次兵败被王莽追赶到土家人居住的小山村。当时他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向一个农夫讨一口饭吃。农夫给了他一碗懒豆腐,刘秀吃后也大叫好吃。后来刘秀当了黄帝,还在清江边请了师傅到宫廷专做懒豆腐。

“面饭懒豆腐,草鞋家制布”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山区农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但也不是天天可以吃到懒豆腐的,那时集体分的黄豆少,自留地的面积小,但每家每户总是要在田边地角种上一些黄豆,以便平时改善一下生活。孩提时偶尔遇上弄一餐懒豆腐,就像过节一样,早早等待在锅台边,弄熟后就迫不及待的舀上一大碗,美美地吃上一顿,要是能滴上几滴香油或是放点香葱和辣椒粉,那就更赛过美味佳肴了。一想起那味儿,那梦一样的童年,浓浓的乡情便浮上心头。

在我记忆中,最好的懒豆腐是每到家里做辣椒酱时,父母就会在推完稀辣椒之后不洗磨,借那辣味,将提前浸泡好的黄豆放到磨子里,顺便弄一餐懒豆腐,加点生姜、蒜、花椒提味,煮的过程中再放一些嫩南瓜叶。老人说,加工懒豆腐时如果将一粒黄豆磨成八大块就是最好,磨得太细反而味道差,后来我试过,味道确是不同,就是不知其中的奥妙。

记得在读初中时,寄读的同学大多带的`是咸菜,一日三餐都这样也是有点厌了。有时家庭好的同学带一些黄豆,放学后大家一起动手,有的磨黄豆、有的买盐、有的拿油,有的摘菜,忙的热火朝天,懒豆腐虽然没有母亲做的好,但大家吃的还非常开心,并在脑海里记下同学的那一段情意。

去年夏天,我们来到一个偏远的土家山寨义诊,大约距县二百多公里,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气温比县城低近10度,在那儿早已烤上了火,当地村民听说我们要来,早就准备好当地的特色菜,其中有一个就是酸懒豆腐,就将那已经做好的懒豆腐放上一两天,自然发酵,有点酸酸味道,再加上一些羊油,那味道就又被增色,闻到那味道让人就有食欲。可这美味不是经常能吃得到的,记得还是在老家吃过。

我也是学了一些医知识之后才知道,面饭(玉米面做的饭)加上懒豆腐,其中的营养素可以互补,更符合人体的需要。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土家人在那困难的年代并没有因缺少主粮而发生营养不良。

如今城里人休闲之余喜欢旅游,总是想把祖国的大好河山看过够,把各种美味品尝完,青山绿水就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过去来了客人就要先订一个好点餐馆,现在是要到百里外的乡下寻一个茅舍,观清江山水,谈土家文化,品尝当地特色风味。当然懒豆腐是不会少的,吃了之后的感觉就是一个爽!?

懒豆腐其实不是什么都好,偶尔吃吃新鲜可口,天天吃也让人讨厌,还可导致身体不适,像邻居孙爷爷一连吃了三天懒豆腐就把痛风给诱发了,看来吃东西和做事一样都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美食散文(9)

令人难忘的山中美食斑鸠叶豆腐散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令人难忘的山中美食斑鸠叶豆腐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末夏初,我们这里的大山林间,杜鹃花如火焰般般灿烂。在它的四周,常会有一些长满黄绿小叶的灌木,那就是斑鸠树。斑鸠树如同画师往红色幕布上洒下几块黄绿的水彩。但是它的树叶虽不大,极像杏叶,却是粉嫩的、绿得发亮的,散发着一种成熟的、诱人的芬芳。那种清香味很独特,隔老远都能闻到。倘若你摘一片叶儿在嘴里嚼嚼,竟然是又粉又嫩又糯,清香得使你心醉。

关于斑鸠树,老辈人还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美妙的传说。说是在远古“洪水淹天”的时候,由于洪水淹得太久,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动物都几乎全部灭绝,连地上生长的植物都被浸泡死了。唯有生长在我们大巴山地区高山一带的灌木丛里,有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小树依旧存活。洪水退后,它第一个迎着春风发了芽。偏偏有一对相依为命的美丽斑鸠,也躲过了洪水劫难。这些最先生根发芽的灌木丛,就成了这对斑鸠栖息的地方,绿色的树叶也就是它们唯一可吃的食物。这对斑鸠就在这种树上栖息,繁衍出许多子孙。原来,这种树叶是观音菩萨有意赐给这对情侣斑鸠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的魔树。传说归传说,而爱唱“姑姑滴水,姑姑滴水”的斑鸠绝不会吃这种叶,其树叶及树形也同爱吃谷物的'斑鸠鸟无丝毫联系,可它偏是流传下来的芳名,就叫斑鸠树。

到宋高宗时,国运不济,灾荒战乱不断,老百姓缺衣少食,生活艰难。有个老人为了寻找食物。就想到把斑鸠树叶做成豆腐来食用。老人翻山越岭,摘回一篮子斑鸠树叶,先用开水把树叶焯一下捞起,用包袱将其裹紧,使劲地挤出绿色的粉汁。这种树叶粉汁富含叶绿素和蛋白淀粉,所以能做豆腐。等挤完了汁,用柏树枝烧灰泡水,掺入斑鸠叶汁水中。那是一种很好的碱性物质,没有它,这些粉汁就不能够凝固。老人将凝固的粉汁拌上盐巴和辣椒,竟然很是可口。于是做斑鸠豆腐的手艺就传开了,斑鸠豆腐拯救了一方饥民,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物。后来人们不断总结技术,提出做斑鸠豆腐时“草木灰的分量要特别注意,多一点味道不好,少一点则不易凝固,特别考人用的就是火候。”这手艺也从老人手里一代一代传授到如今。山里的人们不仅觉得制作斑鸠豆腐可以增收,也是更不想丢了老祖宗留下的手艺。

斑鸠叶豆腐做好了,色如碧绿的翡翠,晶莹剔透。加上一些麻辣调料把它凉拌起,再点缀上几丝丝红辣椒,“万绿丛中一点红”,既好看有富有意境!斑鸠叶豆腐,色香味俱全,富有独特的清香、清凉,爽快的味道,是一种稀有、天然、绿色的美味佳肴。夏季吃它,不仅滋补健身,还能消暑解渴。

??如今,这道民间的美食已进入大小城市,成为餐馆的最引人的小吃。尽管取的名字有所变换,有叫“腌菜凉粉”的,有叫“翡翠豆腐”的,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就是那乡野间,令人难忘的斑鸠叶豆腐。

斑鸠叶豆腐-----难忘的山中美食。


美食散文(10)

想念母亲做的美食优秀散文

清明节的前夜,午夜时分,被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声惊醒了。小雨打在窗外的空调外机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我趴在床上,肚子底下是温暖的电褥子,手里是一本新买的电子书。突然感觉电子书上又一条信息:今天是清明节。啊,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的早晨。清明节,远在故乡的弟弟妹妹应该顶着初春的飞雪去祭奠父母亲了!他们应该会替我给父母献上一束康乃馨吧?我曾经拜托过弟弟,他应该还记得吧?可是眼下,我的肚子有些饿了,昨晚上没吃饭,肚子咕咕叫了。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做的美食。

一、葱花千层饼。

母亲在世的时候,总是在清明节这一天给我们做葱花千层饼和小米稀饭。她和一团白面,醒一醒,大概十分钟吧,然后将其搁置在面板上,用超级擀面杖,使劲儿擀一张超大的面皮。再倒上一层内蒙古当地出的亚麻籽油,摊平,撒上盐、葱花和五香粉。从后面往前卷起来。最后揪剂子,擀面皮,放在饼铛上面。正面烙五分钟,反面烙五分钟。就变成两面焦黄色、酥脆可口的葱花千层饼了。咬一口满嘴留香,再抿一口稀饭,肚子顿时熨熨帖帖的。和我趴在电褥子上差不多。每一次吃饼,我都是狼吞虎咽地吃下第一张;细嚼慢咽地吃第二张;爱不释手地吃完第三张……

二、羊肉馅包子。

母亲会做的美食有很多种,这一会儿都浮现在我的眼前。使得我感觉自己的肚子叫唤得更厉害啦!有些担心,隔壁邻居是否听到我肚子咕咕叫的声音了,那就太尴尬了。母亲给我们做的第二道美食是羊肉馅包子,这是中午常吃的午餐。内蒙古的春天,冬天都很冷。母亲说羊肉是暖胃的,鼓励我们多吃点羊肉馅包子。一般来说,母亲清早起来就发面了,她是用面引子发面,不用酵母。内蒙古的.天气很冷,母亲把和好的面放在炕头上,盖上棉被子。中午的时候,面团就发起来了,白白胖胖的,还有一些小眼儿,是气孔。母亲用碱水中和了面团的酸味儿。揉匀,揉劲道,揪剂子,擀皮子,放上事先搅拌好的羊肉馅。一会儿就包了十几个羊肉包子。把锅里的水烧开,放上笼屉,笼屉里摆上包子。大火蒸制20分钟,熟了。又白又胖的包子,又美观又好吃的羊肉馅包子,我百吃不厌,咬上一口,满嘴流油,令我唏嘘不已:哇!太香了!太解馋了!

三、砂锅肘子炖粉条。

这是一道菜品,怎么做的,我记不清了。只有那好吃的味道至今不忘。肉皮Q弹,肉质酥烂糯软、三分肥七分瘦,用筷子一钳,撕下一块美味的肘子肉,旁边的汤里是肥厚的粉条和清香的白菜叶儿……满满的一砂锅,又烫又香,十分诱人。里面含有些许中药的香气。什么配料,几分之几,我全然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我跳皮筋儿累得满头是汗的时候,母亲那悠长的叫喊声就飘过来了:“峰儿,回家吃饭啦!”我就知道家里的砂锅肘子粉条菜就上桌等我了,我急忙跑回家,洗手吃饭,大口大口地吃下母亲做的美味佳肴,嘴里含混不清地说:“真好吃,谢谢妈妈!”

四、马铃薯炖牛肉。

小时候,在乌兰察布生活,马铃薯和牛肉是当地的特产,那里的马铃薯超级大,又黄又面的瓤。牛肉又嫩又香,肉丝细腻。母亲选一块肥瘦相间的牛腩,洗干净血水,切成方块,将马铃薯切成大块。两种食物放在不同的盆里,待用。

然后找出砂锅,锅底放上葱姜蒜,大料,花椒,黄芪,当归。再放牛腩,加水,加料酒,加酱油,急火烧开,慢火煨炖。当牛肉八成熟的时候,加马铃薯,急火炖20分钟。“嘚来。又香又面的马铃薯炖牛肉就可以出锅了。”

“各位小姐,各位少爷请入席吃饭了。”母亲开玩笑地说。每人一碗小米干饭,盖浇马铃薯烧牛肉。哇,我们过上共产主义生活了!

其实这样的美食不是经常吃的,一年里也吃不了几次,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可是给我们的印象实在太深刻,吃一次记一辈子。如今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美食可以天天吃,但是却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现在牙口不好了,肚子里油水大了,品尝美味的能力下降了。似乎是牛肉的味道变了,羊肉的味道也变了,再也吃不出母亲做的那个味道来了。在这黎明的前夕,我趴在床上,好想念母亲做的美味佳肴啊……


美食散文(11)

唯春与美食不可负散文

喜欢春天是因为不仅有花红柳绿可赏,还喜欢吃春。

吃春最爱当属“树上的青菜”——“椿芽”。一到阳春三月,椿树便冒出红嫩嫩的新芽,香椿炒鸡蛋,就是简单朴实的美味。采摘香椿芽儿叫“掰香椿”,掰香椿也是别有乐趣的事,在细细的竹杆头上绑上铁钩,举起来颤悠悠地把铁钩往树上送,送上树梢找香椿芽儿,找到了便勾住嫩芽的根部,竹篙往回那么一收,嫩嫩的芽儿就落了下来。谷雨前几天,香椿不但鲜嫩,光泽度强,香味也浓厚得很。香椿芽儿用开水焯一焯,切碎,倒入鸡蛋中搅匀,加点盐,待油热后下锅翻炒至金黄,便起锅成了,香气腾腾。蛋黄夹着嫩绿的香椿,煞是好看,真是色香味俱全。除了香椿炒鸡蛋,还有香椿炒豆腐,香椿拌豆腐。还可用来腌制咸菜,吃起来更是风味独特。

其次是杨树芒,柳树芒。沟畔、渠岸、地角,差不多到处都可采到。杨树芒紫红色,一穗穗挂在树梢上。杨树芒不仅能炒着吃,凉拌着吃,还能生吃。因此爬上树先是用手把身边的杨树芒摘下来,填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一番,口角边便流出绿绿的汁液。吃够了,便用竹竿敲打树枝,噼里啪啦声里,紫红的杨树芒就落了一地,然后下树拾到提篮里。柳树芒是黄绿色的,不能生吃的,采摘也不同,不能用竹竿打,只能用镰刀连柳枝一起砍下,把柳芒从柳枝上摘下来,放进提篮里,完了选择一柔软的枝条圈一柳帽戴在头上,再在光滑的柳枝上用镰刀截一小段,用树皮做一柳梢,鼓起腮吹起来,沟畔、渠岸、地角就回荡着嘹亮的柳笛声。

吃完了杨树芒柳树芒,榆钱儿也绿莹莹地挂在树梢上了。榆钱儿也可生吃,常作粘粥和菜豆腐,还能做菜窝头。先把玉面掺水和好,再把洗净的榆钱儿加入揉成团,再切成小块,做成尖堆状,空心。然后放进锅里蓖盖上蒸熟,菜窝头黄绿相间,嚼在嘴里,心生一片明媚春光。

有些事情可以慢慢来,甚至可以辜负,唯春与美食不可辜负。春天除了给我们“树上的青菜”,还给了我们漫山遍野的野菜,漂漂洒洒的春雨过后,各种春芽开始蓬勃生长,苦菜、婆婆丁、莉莉嘴、马兰头、小根蒜……就像大地储存了一冬的馈赠,一片片,一坡坡,遍布乡野山头,涌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春芽,充满着乡野之气,很多都是我们的美味,无论走在田野,小径,随便挖出一颗婆婆丁,把它的茎杆儿含在嘴里,边嚼边唱:“变变,变娃娃,变出一个胖娃娃!”唱完了,把它从嘴里吐在手掌心里,那直直的茎干儿果真变成了弯曲的胖娃娃。看完之后,把胖娃娃一口吞下。婆婆丁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婆婆丁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生吃:将婆婆丁鲜嫩茎叶洗净、沥千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凉拌:洗净的婆婆丁用沸水焯1分钟,沥出,用冷水冲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素、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莱。

每到春天,没由来地心生欢喜,人间的生趣美味,怕多是在这树上和遍野的菜儿吧。虽满目都是乡村俗世舌尖美味,可留得住春天人心的还是它们。


美食散文(12)

苏东坡的美食人生散文

苏东坡不仅是一位大文豪,还是一位美食家。他自称“老饕”,在《老饕赋》中写道:“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他为后人留下的菜单可以摆一桌宴席,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苏东坡的夫人王弗做了一道文火炖肘子的菜,因为苏东坡极其喜爱而得名“东坡肘子”。有一次,苏东坡的妻子王弗在家炖肘子,因为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了。她连忙加进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一来,微黄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苏东坡。苏东坡不仅自己反复炮制,并留下了记录,还向亲朋好友大力推荐。于是,“东坡肘子”也就得以流传后世。苏东坡善于在偶然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东坡肘子”就是一道在偶然中发明的美味佳肴。他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眷念。在他的眼中,世间一切都是美好的。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生活非常贫困,处境艰难。俗话说,黄州城里有三宝:烂砖砌墙墙不倒,稻草系猪猪不跑,细伢读书都说好。为什么稻草系猪猪不跑呢?因为黄州的猪很肥,它跑不动啊!黄州猪肉膘肥油腻,富人不愿吃,穷人不会做。于是,苏东坡就地取材,用他独创的方法,烹饪出一道名菜“东坡肉”。他在《猪肉颂》中写道:“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东坡在贫困中依然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随遇而安,达到精神的超脱。“少著水,慢着火,火候足时他自美!”是烹饪“东坡肉”的要领。他有一种自足自乐的天性,所以才会有“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的恬淡潇洒。

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曾经与僧人交往频繁。有一次,苏东坡与一个老和尚下棋,不知不觉就下到了夜里。苏东坡感到肚子饿了,就对老和尚说,能不能给他弄点吃的。老和尚就叫来一个小和尚,让他去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吃的东西。小和尚走进厨房只找来了半碗剩面条。苏东坡就让小和尚到厨房里把这半碗面条热一下给他吃。夜已深了,灶膛里火光跳跃,小和尚竟然打起了瞌睡。苏东坡闻到了厨房里飘来一阵焦味,就跑到厨房去看。原来小和尚睡着了,那半碗面条烧干了。小和尚惴惴不安地看着老和尚,苏东坡却微笑着说没有关系。他尝了尝焦黄的面条,感觉酥脆可口,味道极好,很像圆圆的饼子。于是,第二天苏东坡就教寺里的僧人制作这种食品。这种饼子做出来的样子很像一朵盛开的莲花,焦黄酥脆,美味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纪念苏东坡,人们就把这种食品叫做“东坡饼”。

苏东坡晚年被贬到更加偏远的蛮荒之地惠州。那时的惠州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城里每天只能杀一只羊。官员们都去争抢着买羊肉。苏东坡作为一个被流放的罪官,怎么能和别人争抢买羊肉呢?他就等别人买完了羊肉,自己去买一块羊脊骨。苏东坡充分发挥他天才的创造力。他把羊脊骨放在火上慢慢烤,然后把羊肉从骨头里剔出来吃。他在写给弟弟子由的信中说,他烧烤的羊脊骨有蟹肉的鲜美,可以连骨头一起吃掉。他还笑称这样的吃法,恐怕等待吃骨头的狗会不高兴的。已近花甲之年的苏东坡被贬到瘴气弥漫的惠州,他的处境有多险恶。即便如此,他依然能够笑对人生,随遇而安,用自己的人生智慧活得潇洒自在。苏东坡把别人的苟且活成了诗和远方。

苏东坡虽然喜欢吃,也会自己烹饪美食,但是他所选择的食材都是极其寻常的。有一次,苏东坡的一位朋友送给他一条珍贵的'娃娃鱼。苏东坡却没有吃,而是把它放生了。可以说,苏东坡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利用简单的食材自得其乐地烹饪美食。他从来都不追求吃得珍奇奢侈,只吃寻常食物,以求饱腹。他在平凡的食物中发现人间的美味,生活的乐趣。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现代人动不动就吃饕餮大餐,山珍海味,穷奢极欲,讲排场讲体面,却食而无味,不能品尝到生活的乐趣。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颠沛流离的贬谪中度过的。他每到一地都能很快适应当地的环境,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为他们办实事。在生活困窘中,他能够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发明各种美食。他曾在诗中写道:“自笑平生为口忙”。的确,在缺衣少食的困境中,苏东坡以乐观的人生态度,发现生活的乐趣,创造出人间的美味。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激情。作为美食家的苏东坡,他为中华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宝贵财富,惠及子孙后代。他在美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必将源远流长,光芒万丈!


美食散文(13)

奶奶的美食的散文

奶奶,昨夜我又梦到了您,可是您却直挺挺地浑身冰冷地躺在灵床上,我看到身穿自己做的寿衣的您,却怎么也哭不出来,我拉住您冰冷的手,轻唤您,奶奶,奶奶,你咋不给我做好吃的。可您却一声不吭,就那样一动不动地躺着,突然悲声四起,焚纸焚香,一群身着白衣的人围绕着您,将我们生生地隔开,我越来越抓不住您的手,我就那样努力地伸着、伸着,却仿佛飘出去,与您渐行渐远。我慌乱中惊醒,泪湿枕巾,伸出手,却不知道您在何方。

我的奶奶,已经离开了整整八年了。再过二十天就是您的忌日,八年前的现在您依然还在,我清晰地记得,姐姐开车带着我们回去看您。我们是那样的匆忙,因为我们在电话中得知,您前一天晚上吐了很多血,并且已经陷入昏迷,打电话的是我母亲,母亲已经贴身照顾您半个月了,她在电话中显得很慌张。一路上,父亲无言,我亦不停地回想我和奶奶相处的点点滴滴,试图挽留住奶奶逐渐消失的身影。

奶奶有八个孩子,五男三女,我父亲总行四,在儿子中行三。父亲当兵转业到外地上班,是当时奶奶所有孩子中唯一一个不在家的孩子。所以,我们只是在寒暑假才能跟着母亲回老家,同时又因为,父亲母亲是一个村子的,也就是说我的奶奶、姥姥姥爷、姨妈舅妈、叔叔伯伯都是一个村的。所以回去之后,奶奶家住住,姥姥家住住,姨妈家住住,每一家都住不了几天,就匆匆地回来了。

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对奶奶的印象是非常模糊的,甚至,在我印象中,她是一个非常严肃、非常严厉的老人,最好的相处方法是敬而远之。每次我们回到老家,会先从奶奶门前经过,奶奶会站在没有院墙的屋门前的槐树树荫下,一直守望着我们。待我们进到门里,奶奶会首先查看给她带了什么,而这时,母亲会递给我们其中一部分,让我拿到姥姥家。每次这样做时,奶奶都会不高兴,但守着我们,却不敢发作。

奶奶不喜欢母亲,因为母亲生育了四个女儿,未曾给她的儿子留后,让她的儿子断了香火。母亲也很敬畏奶奶,虽然奶奶不喜欢她,但因为父亲,母亲依然应该做的,都认真去做,即便奶奶给了气受,母亲也会盛放在心里,不会跟父亲说,而免得父亲夹在中间为难。

因为奶奶不喜欢母亲,所以,奶奶不会给母亲做好吃的,每次回去,就是随汤就饭,她平时吃什么,就做什么,绝对不会特意的改善。但只要我在,奶奶就会特意地给我做好吃的,当时我并不懂得那些好吃的意味着什么,但现在回想起来,在八十年代,寡居的奶奶可以为我做到那些,真是费了她不少的心力呢!

奶奶最擅长的就是玲珑小包,玲珑小包就是小个的包子,大约比饺子大不了多少,每个上面均匀分布着小褶皱,像朵花一样的漂亮。奶奶也不会做太多,最多十几个,然后只给我吃,我母亲、我妹妹都没份,母亲倒不说什么,倒是年幼的妹妹嘴巴撅得老高,气得连饭都不吃。我在奶奶对我的笑意中怯怯地吃着,奶奶的笑仿佛是最大的保护伞,谁有情绪也不敢说,谁也不敢抢,这些都是我的独食。

奶奶还会做烤红薯,在烧火做饭前,先在柴禾灰烬中藏上两个红薯,然后烧到中间,就用烧火棍把红薯拨拉出来,烫的两只手互相倒着倒半天,然后按按软了吗,如果火候合适了,就递给在一边已经垂涎欲滴了好久的我,我双手捧着烤红薯,吃的满嘴都是炉灰。红薯那个甜呀,甜得我裂开满是红薯的嘴巴,对着奶奶笑,奶奶则一指东屋,我就灰溜溜地溜进去,因为我知道,奶奶是怕妹妹看到再跟她要。

奶奶做的烧茄子就是一绝,在大锅中将切成不规则薄片的茄子翻炒一下,然后待茄子稍微有点泛黄,就倒入没过茄子的水,然后在上面放上篦子,熥上馒头。这时,小火慢烧。等一会儿,锅边上来气儿,用布闷上边儿,然后将桌子摆上,将堂屋收拾干净,这边的茄子和馒头就一起都好了。馒头中浸透着茄子的清香,茄子则被煲成焦黄色,吃起来边上脆脆的中间软软的,非常好吃。有的时候,奶奶还会煮一个鸡蛋。她将鸡蛋藏在手心里,然后顺着碗盘的空隙,偷偷滚到我的面前,我赶紧抓住,藏起来。而这一切都逃不过妹妹的火眼金睛,她的小嘴巴立马又撅起来,一“哼”,把饭碗一推,就跑去几个胡同那边的姥姥家告状去了。

奶奶不仅会做美食,她还会经常给我留很多好吃的。有的时候,我正在姨妈家跟表弟表妹一起玩,奶奶会颤颤巍巍地跟过来,刚刚走进门口,就决计不再向前走,而是继续大声喊:粒儿,粒儿,快来,快来。每次听到她的呼唤,我总是会蹦跳着在姨妈表弟表妹羡慕的眼神中,被奶奶牵着小手回到奶奶家。

一个搪瓷盘下扣着的,可能是一块西瓜,几个西红柿,也可能是一根黄瓜,半个甜瓜。已经不能种地的奶奶没有自己的地,她经常半倚靠在一个躺椅上,在没有院墙的院子里的树荫下乘凉,而路过的乡亲,地里种什么,收获的时候就会给奶奶一点,而奶奶每次都会笑眯眯地收下。奶奶是这个村子里少有的几个大辈分,受人尊敬也是应该的。而奶奶获得的这些,她都会留给我,每次我看到这些,都会喜滋滋地独享,而全然没有注意到坐在我身边那个在咂吧着嘴巴的老人。

奶奶40岁守寡,一直到她八十多岁都是独居,性格好强的她不愿意跟着任何一个儿子女儿过日子,她宁可自己靠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在我刚刚上初中时回去,七十多岁的奶奶依然可以赶集。她赶集就是靠走路,她当时牵着我的手,走得非常慢。因为一路都是土路,并且车辙密布,走起来非常硌得慌。我不甘寂寞,总是蹦跳着去路边摘个野花,拔根野草。等到了集市,奶奶买了五十个鸡蛋,三斤桃,然后我们一人一样地往回拎。我拎着鸡蛋,奶奶拎着桃,一会儿我就累得胳膊发酸,一会儿就需要停下来歇歇,而奶奶的脚步却非常稳健,她不紧不慢地走着,看着我狼狈的样子,她接过我手里的鸡蛋,我换过她手里的桃。可桃子也是怕碰的水果,我拎一会儿又胳膊发酸,走不动。索性蹲在那儿赖着不走。奶奶没办法就走回来,然后一手拎着桃,一手拎着鸡蛋。我面红耳赤地跟在后面,鸡蛋和桃子一直到家都完好无损。奶奶这时才顾得上擦擦额头上的汗水,还没忘记递给我一个桃子,提醒我自己去洗。吃着又大又甜的桃子,我看到奶奶又开始抱柴禾,准备烧火做饭了。

在不断地回想起奶奶做的好吃的,让我不禁泪流满面,我们当时都不知道再次看到奶奶会怎么样,甚至不知道奶奶这个时候还在不在。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是那么的弱小。

终于赶到之后,我们看到站在门外的大姑和三姑,我们的心终于放下来。可真的见到奶奶,却发现上次回来看到依然可以坐在炕里的窗户那儿看人来人往的奶奶,此刻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她的'手总是在不停地挥舞,我以为她想要什么,但三姑却说,奶奶这样做根本全无意识。爸爸唤娘,我们唤奶奶,可奶奶始终没有睁开眼睛。可我却分明听到奶奶原本杂乱的呓语中,掺杂着一句非常清晰的话:擦粘粥,包饺子,擦粘粥,包饺子……她还喊,三儿,三儿……我赶紧答应,但奶奶的手却没有伸向我的方向。

我招呼大姑三姑去擦粘粥、包饺子。可真的做好之后,三姑将半个饺子塞到奶奶的嘴里,奶奶却一点都不知道咀嚼,更不知道吞咽。奶奶的手依然挥舞着,她嘴里被塞了东西说不出话,看到她的样子,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还是母亲反应过来,她用手抠出了饺子,然后流着泪说:并不是奶奶想吃饺子想喝粘粥,而是寡居已久的她知道她的亲人回来了,她在下意识地安排做饭,招待她的亲人们。

母亲一说,我们所有人都忍不住嚎啕大哭,父亲更是捂着心口泪水涟涟,姐姐将脸紧紧地贴着奶奶的脸,我拉着奶奶的手,连说我回来了,我回来了,你的三儿回来了。可奶奶依然没有一点点的回应。可是她却逐渐地安静下来。轻抚着她的手,奶奶的手很漂亮,并不似一般农妇那样粗糙,而是非常纤细,修长。可奶奶的大拇指指甲盖却是非常凸凹不平的样子,扶着这个手指,我又想起奶奶前不久在我家里养病时偷偷对我说的那件事。

在奶奶重病的头一年,也就是她八十六岁的那一年,她照例要在夏天在院子里盘炉灶,这个活计她自己干了很多年,非常熟练。可怎耐就是上了岁数,不小心被砖砸到了手指,当时就肿了,之后,手指甲慢慢脱落,又慢慢长出了这个新指甲。到她病重时,都没有长好。而奶奶的邻居就是他的二子,她的斜前方邻居就是她的大儿子,她的后邻就是她的五儿子,这些儿子家还有很多很多孩子,这些孩子来来往往的,却没有一个人帮奶奶记得这件事,更别提去帮奶奶盘锅灶了。

在奶奶的口中,我经常可以听到这些兄弟姐妹,每次他们来奶奶家,总是到奶奶的饭橱吃去找好吃的,然后不经奶奶允许就拿着吃,奶奶总是会骂他们,但即便骂,他们还是会继续来,而奶奶依然会在饭橱里放好吃的。我曾经问过奶奶,你不会换个他们找不到的地方呀,奶奶轻抚着我的头发,说了一句我当时并不懂现在想起来却很心伤的话:有这些吃的,他们好歹也算来看看我呀!

奶奶一辈子干净,各处都弄得一尘不染。奶奶在吐血十五天之后安静地与世长辞。她八个孩子,五个媳妇,还有众多孙子女都守在她的身边。奶奶早就为她安排好了后世,谁谁干什么她都留了话,奶奶还曾对我说过,红白事上的点心是最好吃的美味。当二日晚上,我们孙女一辈也买了点心祭,几十包点心摞在奶奶的照片前,奶奶就是那样笑着看着我们,我们偷偷地拿一包,几个人分了,然后一起跟堂姐学磕头。笨拙的我们不会农村的礼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忍不住笑,笑的时候我偷偷看了看奶奶,奶奶也是笑着的。我突然又想起奶奶的一个习惯,她最喜欢看白事,看白事上孝子孝女磕头的样子。而我则仿佛看到奶奶就端坐在哪儿,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所有孩子磕头,我虔诚地迈步向前,跪下,磕头。然后,抬头,看奶奶。我笑了,泪却流下来。

奶奶已经走了整整八年,她生活了三十年的房子依然还在,那个没有院子的房子就在村主干道的一边,每每我们回去,从远处看到院子边上高高的槐树就开始想,是不是槐树下的阴凉处,还站着那个拄着一根拐杖,笑眯眯等候我们的奶奶。我们急忙跑过去,却发现,物是人非。奶奶终究还是不在了,而奶奶还有她倾心尽力为我做的好吃的味道,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我曾经问过奶奶,为什么偏心我。奶奶说,我跟爸爸最像,而她感觉亏欠爸爸最多。

奶奶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是一个四十岁就守寡,守了四十七年的烈女子,她一生中的所有坎坷都记录在她夜夜数着难以入眠的房梁上,也记录在她太多太多无人倾听的话语中。想起奶奶,自责,后悔。却只能将对奶奶所有的爱,给我的父亲母亲。我想,奶奶看到会开心吧,因为她也是跟我一样爱着他们。

奶奶,我想您!


美食散文(14)

美食腌藠头散文

有一些小小的事物,我们会铭记于心,可能是在许多年以前,它们就走进了我们心里,也许当时看来并不是小事物,甚至可以说是非同寻常的事物,只是由于世易时移,多年以后的今天,才感觉它们是小事物。

腌藠头,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一种事物。

那是童年。二伯父家经常吃腌藠头。我说经常,也就是说我见过多次,但给我的印象太强烈了,于是我以为二伯父家经常吃。其实,当时的乡村极其贫穷,瓜瓜豆豆充粮食,都还经常半饥半饱,谁家有闲田闲地栽种这么奢侈精美的食物享受。现在估计,二伯父家大概也就是偶尔吃上一次,或者曾经吃过几次。我就牢牢记住了这小小的东西,以为二伯父家可以经常吃到,于是万分羡慕二伯父家,觉得自己家和自己的父母比起二伯父母和他们家来说,真是差远了。我总觉得这晶莹美丽、玲珑剔透的美食是万分味道美丽的食物,以为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

二伯母是楚雄城郊区孙家河边村子的人,如今那里已经是繁华市区北浦路。在那个“吃菜要吃白菜芯,嫁人要嫁解放军”的年代,二伯母嫁给了曾经当过光荣的解放军的二伯父。我们村远离楚雄城,属于山区,跟位于楚雄城坝子中央、富庶的孙家河边比较起来,简直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不可同日而语。

据我母亲说,二伯母“被她母亲嫁给了城里的一个干部,她还是自己逃出来,嫁给了你二伯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简直有点象小说中的情节一样伟大。

小时候,看着“从城里嫁到我们农村来”的二伯母,常常觉得不可思议,为她惋惜,放着好好的城里人不做,不用在“肮脏的泥巴”里辛苦,却要来农村里受罪。看着她在炎热的正午还担着满满的一担粪草,或者一担粪水出去,在月亮当头的深夜又担着一担山草,一担猪食回来,或者是背着大捆的柴草,我常常想,二伯母,她会不会为她当年为了爱情,毅然抛弃城里的好日子嫁给二伯父而后悔。嫁给二伯父,从此就只有披星戴月、日晒雨淋、辛苦奔忙,经常两腿泥巴,满头骄阳,或者风霜雨露,满身灰尘泥水,或者冷气炎热,皮肤糙裂。比起城里同龄的女人,明显衰老得多,吃不好,穿不好,甚至基本很少离开我们那个小山村,偶尔回城里的娘家一趟,也往往难以和母亲说到一块。也许她心里曾经有过后悔遗憾,却无法跟母亲说。谁叫自己当日跟母亲对着干?母亲给自己找了个好姑爷,使自己嫁了个好人家,却要自己跑到这山沟沟里来找罪受,起码今天看来这是一种错误。也许,她为了爱情,就这么无怨无悔跟二伯父受了这么多年的苦,如今已经白了头,真的很让我敬佩!

好在二伯母嫁给了二伯父以后,还有腌藠头吃。到底是凤凰落地还是胜于鸡。就因为这个,我觉得二伯母还是比我们这些地地道道的乡巴佬要高贵得多。那时,高大的二伯母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村妇了,各样农活,都胜过我矮小的母亲,而且几十年后,二伯母身上还是透露着一种高贵,肤色也比我母亲白皙。也许这只是我的一种错觉,只因为二伯母是曾经是城里人,还有她那神秘而有传奇味道的爱情经历。也许,主要就是因为那腌藠头。

二伯母家究竟是哪里来的腌藠头,我当时并不知道,今天也并不知道。也许正是因为不知道,腌藠头才给我一种神秘的美丽感,对我才具有那么长久,那么多年,那么大的魅力。

我们周围一带村庄,至今没有人家种藠头。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有离楚雄城西很远的子午、云龙、东华镇一带才大量出产藠头,也许是藠头只产于高寒山区,而那里是高寒山区的'缘故吧。那么,二伯母家的腌藠头是哪里来的呢?童年的我,总在想着这个问题。

买来吃?乡下人家,当时肯定舍不得花钱买,而且也没有钱买。

我估计,是从二伯母的娘家孙家河边拿回来的,但是我不敢肯定,也不敢问父母亲。但是,据母亲说,孙家河边是“菜园(里)头”。说起菜园(里)头,我们那时的乡村人总会露出几分羡慕、一脸神往的样子,谁家有姑娘嫁进“菜园(里)头”,乡村女人们总是很羡慕,经常谈论起。那时楚雄乡村里说的“菜园(里)头”,其实就是城郊区的以种植蔬菜为主的村庄。那时的城市,只有进去交公余粮的大人们,才偶尔有机会进去,对很少进城的其他大量的乡村人来说菜园(里)头的村庄,具有一种相当强大的诱惑力,不光离神秘美丽的城市近,进城方便,令乡村人羡慕,而且因为种植蔬菜,经济收入高,往往富裕。更主要的是,菜园(里)头大量种植得有我们一般乡村里罕见的美味蔬菜,比如番茄、黄瓜、洋葱和藠头。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藠头。

嫁进了菜园(里)头的女子,在我们那时的乡村人眼睛里,就是飞进了金窝窝里了。村里杨家的三女子,嫁进了城东菜园(里)头的张家村,就很让村人包括我羡慕了多年。

二伯母就因为有那么一个生活在菜园(里)头的经历和那么一个在菜园(里)头的娘家,就总是叫整个童年、少年、甚至乡村青年时代的我觉得与众不同,比象我母亲这样众多的地地道道平平凡凡的乡村女人高贵,虽然我总以为她不该嫁到我们乡下来。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她的娘家出产藠头。

说到这里我发现自己多年的思维都存在一个错误。怎么平坦开阔的楚雄城坝子里的菜园(里)头又大量出产藠头呢?我无法理解我们众多的其他乡村里为什么不种植藠头。看来我们一般的村庄就是一般的村庄,一般村庄的人,就是那个命,现在看来普普通通的藠头也要象我那样梦想多年。

我当时就想,要是能有一小碗,或者小半碗藠头就好了,我一定要慢慢的细嚼慢咽,绝对不象猪八戒吃人参果,狼吞虎咽,吃完了还不知道什么味道。就幻想,嫁进城里或菜园(里)头去。可是,马上我就很悲哀,泄气了,只恨此生生而不能为女人。去做上门女婿?也没有可能,我们那里,认为去做上门女婿是很丢脸的事情,“小子无能,才去上门”,只有弟兄很多的人家,才允许儿子去给人家做上门女婿。我们家只有我和二弟两个儿子,父母绝对不允许我出去上门。就算父母同意,那么多小伙子都想去,轮得到我吗?就算轮得到我,又去谁家呢?我们整个村,就没有几个人认得个城里人啊!

于是,我发奋读书,可以这么说,我一直努力读书,多年以后,在那个大学生还很罕见的年代,我考到省城去上本科大学。对我老来说,是不是省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进了城里,可以有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腌藠头吃了。我那时总以为只有城里人和菜园(里)头的人才可以经常吃到美味的腌藠头。我现在做了城里重点高中的教师,收入不低,而且成了个作家,这跟渴望有腌藠头吃有极大关系。

腌藠头,玉白色,玲珑剔透的白,佐之以红辣椒,生姜片,放上适当量的盐巴和红塘,腌制十天左右,掏出来后,放在青瓷或者白瓷碗碟中,红中透白,颇似玉人的肌肤臂膀,光是那鲜艳颜色、细糯质地和流畅优美的线条,就万分迷人,令人垂涎欲滴。真的是碗也玲珑剔透,腌藠头也玲珑剔透,这样的和谐,光是看看,就是一种享受,就让人满足了。如果能有一叶清碧荷钱衬在碗碟底上,审美效果更好。乡下人家,此时倒是不缺荷叶,顺手从稻田荷塘边采回几叶,还带着水珠稻香。在稻香荷芳里,再想想那酸甜可口的腌藠头滋味,顿时就会满口生津。

可能正是因为早年对一碗腌藠头的渴望太强烈了,到如今还牢牢地铭记在我心里,所以我今天虽然牙齿受不住腌藠头的酸味道了,还是喜欢腌藠头。

每年夏末秋初六七月份,农贸市场就开始卖新鲜的红辣椒和生藠头了,很新鲜,价格很便宜,一块多钱就能买到一公斤生藠头或者红辣椒。这么便宜的东西,占去了童年的我多少的思维想象空间,折磨得我多少个夜晚辗转反侧啊!

我每次买十块钱左右的生藠头,七八公斤。再买一些新鲜红辣椒,一个大陶罐坛子。洗干净,小心地剪去生藠头的根。生藠头腥味很重,直冲鼻子和眼睛,不一会儿,我就鼻涕眼泪直流,十分受罪。不过,由于早年在乡下种下的那一个藠头梦,那种对藠头的渴望和爱,受罪腌藠头,我不以为苦,反以为福,以为乐,以为享受,以为开心。修剪干净后,再洗,滤干净水,然后撒上适量红辣椒,盐巴,红塘。拌均匀后,装罐。罐子不能有裂缝,装罐之前,要用粮食酒涮洗。装罐以后,盖上盖钵。罐舷里一定要注满水,保证经常添水换水,隔绝空气侵入。

腌藠头,其实很简单。也许是我对腌藠头的多少年的渴盼,和我跟腌藠头的非凡的缘分起了作用,第一次腌藠头就非常成功。色鲜味美,家人都夸我。我一高兴,等吃完半坛罐的时候,又买来许多新鲜的生姜,切成片加进去。结果,把剩下的半坛罐腌藠头也弄变味了。

以后再腌藠头,我不敢再大意。腌好以后,中途不再加入新的藠头或者其他东西。从此,我腌藠头没有再失败过,遂以为自己天生就是腌藠头一把好手。其实也许倒是因为我那盼望吃腌藠头的梦想,多年以前,可能我就已经在心里经常幻想和琢磨过怎样腌藠头。

腌藠头下稀饭,很好吃,下糯米饭也很好吃。

藠头,据说就是薤。在古诗中,薤可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形象。汉乐府民歌中有《薤露》,曹操也写过《薤露行》。看来,也不光是我偏爱藠头。


美食散文(15)

我的美食金丝套蛤蟆散文

金丝套蛤蟆——一道我曾经在早班前永远不改的清真水煮锅饭。这道餐饮,于我来说是精美的佳肴,于他人来说就不屑一顾了。然我喜欢,它是名副其实的一道水煮饭食。

每天的早餐,我都快速地喝完这道美餐,直到浑身汗津津的。之后净水漱口,草草收拾一下餐具,就骑车上班,开始了一天忙碌而紧张的工作。在单位的整个上午,因这“金丝套蛤蟆”的热能量,我手脚不停地服务于诺大的幼儿园后勤工作,甚是体力充盈、精神矍铄、动能充足。

最早知道“金丝套蛤蟆”这餐饮的名字,是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是母亲给我们讲故事中偶尔提到的,却只是在故事中一带而过,没有说明这是一种怎样的饭食,留给我一个悬念。这金丝套蛤蟆,令我产生许多美妙的幻象。我那时以为是拿着金色的丝线下套来捉绿色的青蛙,俗称“菜蛤蟆”,套住后蛙声不断,使劲挣扎,却再也难以逃走,直到被无聊的人拉倒池塘边外,摘下套子放进坛坛罐罐里盖上盖子,成为“瓮中之鳖”。这些倒霉的蛙,有可能被送到灶间餐馆去被煎炒烹炸,之后让人作为美味佳肴进行享用……

小时候的我,认为这是最为残酷的事情,残害生灵成为盘中之餐,这是虐杀无辜的生命以飨口舌,此天之不佑行为。更因为老师说过青蛙是益虫,每年能吃大量的害虫,所以更是觉得残忍而杀生害命的人可恨。至于“金丝套蛤蟆”作为一种游戏玩玩,套住后再放掉,那还是很有联想的意味的,更符合那时儿童的获奇的心理。

于是我就试着找金黄色的丝线,觉得只有金黄色丝线才能套住蛤蟆。那时正是春天的季节,离夏季的蛤蟆出现在池塘的时候尚且早的多,便在积极准备金黄色的丝线,我不是想套绿色的蛤蟆,我是想在夏季池塘雨后多的时候,循声去找那种哆嗦着声音连续叫唤的黄色蛙,那是一种稀少的蛙,名谓“黄蛤”,那时我已经上学了,总误将这名写成“黄河”。在电影《渡江侦察记》侦察员游泳渡江时,听到的蛙叫就是“黄蛤”的叫声,我和小朋友在水边见过这黄色的蛤蟆,身上金色的线条把蛙身化成了美妙的轮廓,嫩黄色的外表,美艳之极,再加上叫声颤音悠扬,似琴音伴奏,无以伦比的蛙鸣歌唱,把我的童年之心带向美妙的境地,所以我听说“金丝套蛤蟆”后便浮想联翩,期盼令人神往的夏季大雨的到来,之后便是满塘的深水整日整夜的蛙声大作……

然那时母亲所指的不是这词语的表象,而是一种饭食,这是一种美味佳肴,在那年代是普通家庭不敢想像的饭肴——水煮挂面条外加麦子面粉拌疙瘩一并在清汤水中煮熟,再搁进葱丝、香菜和蒜末,放进老醋、酱油和香油等调味品。那是富裕的人才能享用的美味佳肴,一般农人家庭连想都不敢想。

听母亲讲故事前,我只是吃过清汤香油下挂面,那是有名的“扫席饭”,是在吃完八碟八碗的大席时最后上的一小碗挂面汤,那挂面汤飘着些葱丝、香菜,有点滴的散发着扑鼻香气的用纯正白芝麻做的小磨香油,挂面是细条的标着“北京挂面”字样,非常好吃的原汁原味的纯正挂面,这赛如仙汤的.扫席饭,给人留下的印象真是太深了。

那是四十多年前小姑姑结婚后回娘家时,我才吃到的美味佳肴。金金道道的挂面,麦香纯正,香油助兴,更有清酱、老醋汤佐,葱丝香菜的美味,汤中泛起油花,还没喝就觉得垂涎欲滴,在吃了大席之后,用比茶碗大不了多少的高粱红粗瓷蒸碗端上席面,每人紧喝几口,吃几嘴绞在一起不过筷子头大小的一些挂面丝,大人们就算酒足饭饱了。那小时候的我喜欢这碗里的挂面,吃完后还想吃。无奈,端条板的说没有了,甚是扫兴……

于是我记住了这所谓的“金丝汤”。直至现在,很多年过去了,吃过的类似的扫席饭不少,但是再找不到那时的滋味了。可能是麦子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吧,只是一味高产而失去了原来的特有清香,还是因为面粉厂的加工出面速度太快,燃烧了原来麦子的清香原味,再回不到曾经的老式慢速面粉加工流程,所以再找不回原来的面粉所制作的挂面的原汁原味了。

所谓的饭食中的“套蛤蟆”,一般来说就用小麦面粉制作。因我小时候家里白面少,父母做饭时套得蛤蟆便是山芋面和着榆皮面的捏成的疙瘩;所谓的金丝也不是挂面,而是和老条山芋面跟榆皮面合成的面疙瘩,那时家里没有多少白面,所以舍不得用白面做面蛤蟆。今天想起那时的饭食,觉得是上好的“山珍海味”,美味无比。现在我再也找不到那样美味的饭食了,可是现在的食品确实当年最难得的佳肴,失去了原来的美味;而原来的吃腻的老条山芋面疙瘩汤,是现在再也吃不到饭食。因为即便是有这种饭食,却也失去了往日的清香和纯美的味道。

......

“金丝套蛤蟆”,是我“久吃不腻”的饭食,曾在我的早餐世界里是最最金贵的。在前几年母亲离世后一直作为我的早餐,好像没有什么可替代的美味佳肴再能走进我的早餐世界了。

年过半百的我,最近一些日子却被另一种无奈打断了这平静的生活。年迈的父亲,由于意外严重的摔伤,造成了胯骨颈部粉碎性骨折,我变成了床前的孝子,短期内不能再享用这种金丝套蛤蟆的饮食,而是享用其他的人间烟火饭食来打发这类似休眠的昼夜,领略这特殊的无规律的服务族人员的清闲时光。这既是无奈的,却是很自愿的。

现在的我,已经淡去了这经年蹉跎的岁月,开始逐渐疏远这道“金丝套蛤蟆”早餐美味了,但人的一生许多东西虽然不在,那段弥足珍贵的回忆,却依然深藏于心底……


美食散文(16)

记忆中的美食散文

民以食为天。

说到吃,没有哪一个人不感叹兴趣的。即便是衣食无忧的今天,人们嘴上说多吃素菜,但真要让他三天不吃荤,他很快就会四处嚷嚷,责怪嘴里快淡出鸟来。

年轻的时候,因为一心忙于工作,对于吃是不怎么讲究的,娘家吃一顿,婆家搓一顿,只为填饱肚子。四十岁了,一切都安定下来,逢周末也会想着在家做几样小菜或吃食,一来为饱口福,犒赏一周的辛劳。二来也为炼炼身手,展示展示才艺,别讲,真还有不少人围观赞赞。

话说那个晴朗的周六下午,我正在厨房里专心致志地做着我的芋头糕,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小时候的几样美食。

一样是锅洞烧玉米棒子。过去家家都烧柴草大灶,烧了锅米饭的锅洞最适合烧玉米棒子。红通通的火芒子里埋上两个玉米棒子,隔两分钟用火钳夹住往火灰里反复蹭蹭,只听得玉米棒子炸出“叭叭”的声音,很快玉米的香味就灵巧地绕到鼻端,这时候,两眼瞪得滴溜圆,身体呈前倾状,一手扒在锅洞口,一手掌握着火钳,那种专注以为在锅洞里找金子。玉米棒子很快烧好,夹出来,放在干净的案板上搰搰,玉米因为在锅洞里均匀受热,表面颜色金黄,有些粒子已爆开。一路路地剥下粒来,一把捂到嘴里,虽然还有点烫,但牙齿飞快运动,玉米的原有清香中带着草木灰的特殊气息,不硬不软,劲道适中,一路剥完,一路又已开动,直到玉米棒子成功瘦身。

一样是饭头蒸芋头。小时候是没有什么零食可吃的,偶尔家里蒸上一点芋头就已经是很好的零食了,除了在家里吃掉个把外,还要特意留着一两个带着到学校慢慢吃。即使是芋头,家里也不是常常蒸的,因此,每天回家我们都要围着锅台趴着闻闻有没有蒸芋头。大锅里煮上一锅饭,在撇掉多余的米汤后,把芋头沿着锅沿放一圈,然后盖上锅盖蒸,蒸出香味后还要闷一会确保芋头蒸熟蒸透。吃饭时,把锅盖揭开,雪白的米饭被红红的芋头包围着,米饭的香味夹杂着芋头的香味,心急的我们不等妈妈把芋头盛出来,就直接用手去拿,常常是芋头没拿到,手还被烫得直甩。小心地用手把芋头的皮剥开,芋头的香味更浓烈了,忍不住咬一口,舌头立刻被芋蓉包围,沙沙的,面面的,然后顺着嗓子滑下去。那时候,我们姐弟三个一边吃一边比,不是比谁吃得快,而是比谁吃得慢,怕吃完了只能眼瞅着别人手里的芋头舔手指。

还有一样是火盆烧粉丝。冬天要想烤火要在放了寒假临近过年的时候,因为快要过年了,大人们心情也很好,为了把小孩们圈在屋里写作业,这时候会在屋里里起一盆炭火。我们会趁着大人不注意从厨房墙壁的胶丝口袋里偷偷拽出几根粉丝,用手拿着小心地靠近火盆上通红的炭火,粉丝在接触炭火的一霎那立即膨胀变粗,烧好的这一截要快速地送进嘴巴,粉丝发出山芋的香味,还带着一点烫嘴,焦焦的,香香的。我们就烧了一截吃一截,觉得既好吃又有趣儿。听到大人的脚步声,立即把粉丝揣在怀里,弯下身来装着写作业的样子,也因此从未被大人们发现。和烧粉丝有异曲同工的还有一样,那就是烧荸荠。只不过烧粉丝是隐蔽的,而烧荸荠是公开的。荸荠平时是烧不到的,只有等到过年前的三两天家里才会出现它们可爱的身影。大人们会很慷慨大方地抓出两把,让我们在火盆上烧着吃。我们把荸荠埋在火盆的热灰里,荸荠躺在里面舒适地享受着热灰的抚摸,有时还发出丝丝的声响,冒出袅袅的水汽。荸荠不能烧得时间过长,长了,外面就起了厚壳,难剥难看。烧个大概十来分钟的.样子就可从灰里扒出来,先是扔在地上去去灰,然后烫得左手挪右手地剥皮。皮剥掉了,荸荠露出晶莹雪白的“肉”,咬一口,甜脆爽口,暖香满嘴。就这样烧熟一粒吃一粒,冬天竟因为这粒小小的荸荠而变得温馨四溢起来。

回忆小时候的这些食物,感觉每一样食物都像是一个故事,它们虽然封存在记忆深处,但都曾真实地发生在身边,温暖过我们,感动过我们。而此时,我手中已经做好的金黄的芋头糕又何尝不是一个故事,也许经年以后,它的香味仍然会像小时候的食物一样重新从时光的尽头向我飘来,散发着熟悉的味道、家的味道、爱的味道,在一霎那间,让我想起,年轻时,我系了一条碎花的围裙,在那个悠闲的冬日午后,煮了红红的山芋,然后做了一盘香甜的芋头糕,喊了家人坐在阳台上开心品尝的幸福往事。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