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教案(热门7篇)

时间:2024-09-20 15:05:47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文言虚词教案(热门7篇)

文言虚词教案(1)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虚词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5个虚词的用法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虚词“之”“而”“以”“因”“乃”等用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考纲要求 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文言虚词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 二、考点解读   这项说明中需要注意的有两点:“常见”和“在文中”。“常见”就是指常见的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在文中”,表明考查的目的是要检验考生对于语境的把握能力,而且从虚词的特性出发,其具体功用也只有结合语境才能比较准确地加以界定,不是单纯的积累可以发挥作用。所以,高考对虚词要求的能力是与知识的实际运用规律相匹配的。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因此,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重点指津 1. 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 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 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哪些词相当。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再如 “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时候是两个单音词,如“晋于是始墨”中的“于是”,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了。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4. 注意特殊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1)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2)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3)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四.本节课重点复习“之”“而”“以”虚词的用法 (一)复习“之”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可以知之矣。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7、顷之,烟炎张天。 18、蚓无爪牙之利。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夫晋,何厌之有。 教师明确: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13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14—16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8—20定语后置的标志;21—22宾语提前的标志。 规律总结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四)音节助词。 3 .用作动词(实词) 课堂训练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答案: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二)、复习“而”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  图穷而匕见 4、  余闻而愈悲 5、  庄宗受而藏之 6、  温故而知新 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教师明确: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规律总结 1、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例如: 3、助词,副词词尾 课堂训练 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答案: 1、 连词,并列关系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4、 连词,递进关系5、 连词,修饰关系6、 连词,承接关系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三)复习“以” 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典型例题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宫之奇以其族行   8、农民以鬻子者 9、无以,则王乎!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18、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9、余船以次进   2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22、以相国守代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荣 29、 作《师说》以贻之 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背晋以归梁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教师明确: 1—3动词“以为”“认为”;4—5动词“使用”;6动词“做”;7动词“率领”;8动词“有”;9动词通“已”,“停止”;10—12介词“因为”“由于”;13—14介词“在,从”;15介词“在……的时候”;16—18介词“拿,用,把,凭”;19—20介词“按照”;21介词“依靠”;22—23介词“凭借……的身份”;24连词,表并列;25—27连词,表因果;28连词,表修饰;29—30连词,表目的“来,用来”;31表承接;32副词,通“已”,已经。 规律总结 A 动词,认为;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 介词,表动作与对象间的多种关系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对象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C 连词,与“而”相似,但不能表转折关系。 D副词,通“已”,已经。 课堂训练 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


文言虚词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5个虚词的用法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虚词“之”“而”“以”“因”“乃”等用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考纲要求 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文言虚词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 二、考点解读   这项说明中需要注意的有两点:“常见”和“在文中”。“常见”就是指常见的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在文中”,表明考查的目的是要检验考生对于语境的把握能力,而且从虚词的特性出发,其具体功用也只有结合语境才能比较准确地加以界定,不是单纯的积累可以发挥作用。所以,高考对虚词要求的能力是与知识的实际运用规律相匹配的。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因此,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重点指津 1. 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 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 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哪些词相当。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再如 “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时候是两个单音词,如“晋于是始墨”中的“于是”,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了。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4. 注意特殊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1)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2)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3)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四.本节课重点复习“之”“而”“以”虚词的用法 (一)复习“之”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可以知之矣。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7、顷之,烟炎张天。 18、蚓无爪牙之利。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夫晋,何厌之有。 教师明确: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13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14—16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8—20定语后置的标志;21—22宾语提前的标志。 规律总结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四)音节助词。 3 .用作动词(实词) 课堂训练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答案: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二)、复习“而”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  图穷而匕见 4、  余闻而愈悲 5、  庄宗受而藏之 6、  温故而知新 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教师明确: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规律总结 1、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例如: 3、助词,副词词尾 课堂训练 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答案: 1、 连词,并列关系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4、 连词,递进关系5、 连词,修饰关系6、 连词,承接关系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三)复习“以” 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典型例题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宫之奇以其族行   8、农民以鬻子者 9、无以,则王乎!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18、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9、余船以次进   2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22、以相国守代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荣 29、 作《师说》以贻之 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背晋以归梁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教师明确: 1—3动词“以为”“认为”;4—5动词“使用”;6动词“做”;7动词“率领”;8动词“有”;9动词通“已”,“停止”;10—12介词“因为”“由于”;13—14介词“在,从”;15介词“在……的时候”;16—18介词“拿,用,把,凭”;19—20介词“按照”;21介词“依靠”;22—23介词“凭借……的身份”;24连词,表并列;25—27连词,表因果;28连词,表修饰;29—30连词,表目的“来,用来”;31表承接;32副词,通“已”,已经。 规律总结 A 动词,认为;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 介词,表动作与对象间的多种关系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对象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C 连词,与“而”相似,但不能表转折关系。 D副词,通“已”,已经。 课堂训练 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


文言虚词教案(3)

12.【以】 难点例释: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中的“以”字是虚词用作实词吗?“以”字实际上是“耜”右连部分,古人通过“用耜翻地”来表示“用”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以”字起初是个动词,属实词。用作介词是虚化的结果(许多介词是从动词转来的)。“贤不必以”中的“以”字,用的是本义。 B.在古文里,介词“以”后面的代词“之”往往被省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介词“以”后应有宾语“之”,代前面出现过的“衣食”。这是因为在古代“以”和“之”读音相近,在说话时,往往后者被前者“吞并”,而古人学问是口耳相传,所以学生记录老师的话时,自然也就省去了“之”。我们应该把它当为一种现象记住。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④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把……作为或制成。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13.【因】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它为什么这么多意思,要怎么记忆呢?答: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由于席子、垫子之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由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 (一)介词。 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14.【于】yú“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中的“于”字读音是“wū”。 (一)介词。 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4.向,对,对于。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超过,比。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8.给。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 9.按照,根据。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15.【与】注意读音。⑴yú,可得闻与(欤),船容与而不进兮;⑵当作“参加”时读yù,“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⑶其它都读上声。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


文言虚词教案(4)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二、基础知识。 1.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2.见参考书。 3.复习重点: 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三、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⑤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⑤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④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④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④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4)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若敖鬼馁: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6)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7)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③“大王来何操?”《鸿宴门》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④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释: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③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


文言虚词教案(5)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案 课程标准: 1. 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课标解读: 1.《广东省考试大纲的说明》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①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词类活用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名词、名词做状语等。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 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②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A 2.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20分左右,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大阅读,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之一。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文段,尤其是准确理解文段中文言实词的词义。本专题重点复习几种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考纲要求的18个虚词。 2.学会运用所学方法来确定18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重点难点:虚词在文言文阅读中的推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述: 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 2、抓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   二、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规律 1、  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中考,分值为3分,每年必考。  2、题型:四个选项,八个句子,形式是两两比较,考查异同,其中一个选自课本,另一个出自所供文段。   三、考点内容: 1、文言常见虚词的范围 2007年的《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2、文言常用虚词的分类 1)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如吾、予、尔、乃、之、其等)、指示代词(如是、斯、此、之等)、疑问代词(如何、孰、安、焉等)及无定指代词(莫、或)、特殊指示代词(者)。 2) 副词:包括时间副词(如旋、俄、尝等)、程度副词(如极、甚、颇、少等)、范围副词(如皆、咸、俱、只等)、语气副词(如必、勿、信、莫等)和频率副词(如再、又、复、数等)。 3) 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之、是、所等)、缀加助词(如有、其、然等)和语气助词(如夫、岂、乎、欤等)。 4) 介词:常见介词有:以、于、为、与、被 5) 连词:包括表顺承关系的(如则、乃等)、表转折关系的(如然、却等)、表并列关系的(如且、及等)、表假设关系的(如倘、若等)等。 6)叹词:主要有:吁、嗟夫、呜呼等 高考18个文言虚词在广东卷里的考查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与 则 者 之 注:红色字是2004、2005年广东卷中出现过的虚词;化横线的为2006年广东卷出现的虚词。   2005广东卷文言虚词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详解:A.都为介词,“和”、“与”之意。B.分别是副词,“将要”;连词,“就”。C.都是连词,“因为”。D.连词,表转折。   2004广东卷文言虚词题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鲁定公问于颜回曰 勾践说于国人曰 B(之)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则)善则善矣 此则国人之罪也 D(其)舜不穷其民力 樊哙侧其盾一撞 【答案】C 【解析】A中的都是介词,可译为“对”。B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的作用。C中前面的“则”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后面的“则”是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D中的“其”都是代词,指代前面的人物。   四、解题方法: 1、语境推断法 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 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 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练习: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塞忠谏之路”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 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看出是在叙述某件事情时又转到另一件事情上,是连词 ,可译为  “至于” 。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  连词 ,可译为 “因为”。 注意:揣摩语意和语气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前“其”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反问,可以理解为“难道”的意思;后一个“其” 表示揣测语气,可以翻译成“恐怕”、“大概”。 另一说,两“其”连用,表选择,可翻译成“是……还是”。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语法切入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 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句,  “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练习: 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连词,表修饰 相如因持璧却立。 考察语法结构,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 “持璧却立” 不会是连动结构,作谓语,由此可见,故句中“因”的用法作“于是、就”解。 判断下列”之”字的用法: 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主谓间结构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 代词作前面动词的宾语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作谓语,动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哀秋冬之绪风  结构助词 是寡人之过也   3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作用也就不同。 如“其” 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 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练习: ①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②叫嚣乎南北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介词,相当于“于”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助词,表反问 助词,表感叹 ⑤美哉乎,山河之固   4、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 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替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过于荆,至江上  从 苛政猛于虎也  比   5、比较区分法 分清虚实 如:“皆以美于徐公”的“以”,应该是动词(实词),意思是“认为”;“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中的“以”,则是介词(虚词),意思是“用”、“那、拿”。 练习: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实词 率领、带领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虚词 把 善于把虚词与现代汉语比较 (1)用法没有改变:如“使吾勇于就死也”的“于”与现代汉语“善于”“敢于”的“于”相同。 (2)用法改变。如“也”,在文言文中作语气助词用,而在现代汉语中作副词用,表同样、并行等意义。 (3)用法完全消失。如“之”的取消独立性作用,“者”的提顿作用等。   6、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 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 表宾语前置的“之”(“何陋之有”)、“是”(“惟利是图”) 练习: 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7、成语联想法 可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 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  惟命是从  唯利是图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虚指代词“他”   8、关系分析法 即通过分析句内词语之间的关系来推断语义。 例如“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粗看两个分句句式相


文言虚词教案(6)

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难点: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而

一、第二人称代词,可译成“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连词。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蟹六跪而二鳌 表并列

2、骊山北构而西折 表承接

3、泉涓涓而始流 表修饰

4、敢怒而不敢言 表转折

5、学而时习之 表递进

6、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 表假设

7、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表因果

三、语气助词。

1、与“已”连用,表示一种限制语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与“既、俄、已”连用,表示较短的一段时间。

既而儿醒大啼。

2、乎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二、句尾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其孰能讥之乎?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三、句中语气词。

知不可乎骤得

四、介词 。用法相当于“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王变乎色,曰:……

3、其

一、代词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祈请或命令等语气。

1、表反问

其孰能讥之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表揣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表选择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4、表商量

吾其还也。

5、表期许、强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连词,表假设,可以成“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低下)。

四、形容词词头

神乎其神 微乎其微

第二课时

4、且

一连词,表递进,可以成“尚且”,“并且”,“而且”“况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副词。

1、暂且,姑且。

苟且偷生

2、将近。

不出,火且尽。

年且九十。

5、所(以)

一,表根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表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三、表方式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6、为

一、动词。(wei)

二、介词。(wei)

1、表示对象。译作:“给”、“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为国捐躯

3、表目的,可译为“为了”。

为之一振

各为其主

4、表被动。(wei)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过?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感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第三课时

7、焉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硿硿焉

盘盘焉,囷囷焉

二、兼词。相当于“于何”、“于此”。可译为“在哪里”、“在那里”。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如乐作焉。

三、代词。

1、那。

微波入焉。

2、疑问代词。“何”。

焉用亡郑以陪邻?

四、语气词。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8、也

一、句尾语气词。表判断,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莲,花之君子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疑问语气。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三、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常用在单句的某一成分后或复句的某一分句后。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9、以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作:“拿”、“用”、“凭”、“依照”。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不武

请以剑舞。

以衾拥覆。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告,则杀之。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跟”、“与”。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举以予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表示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常“是以”连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译作:“用(凭)……资格(身份)”或“用(凭)……名义”。

生以乡人谒余。

5、表示时间。译作“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二、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或分句,表示并列、承接、目的等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第四课时

10、因

一、介词。

1、依靠,凭借。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2、趁着,趁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沿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4、因为。

因小失大、因祸得福

5、由,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副词。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11、于

介词:

1、引进动作的处所或环境。可译作:“在”、“到”、“从”、“在……方面”。

例: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而聆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青取之于蓝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作:“给”、“跟”、“向”、“对”、“对于”。

例:赵尝五战于秦。

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作:“比”。

苛政猛于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

4、表被动。有时与“见”连用。

受制于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5、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于”后的宾语是表时间的词。译作:“到”。

例:积于今六十岁矣。

6、“于是”连用。有两种解释:

其一,“于+是”,译作:“在这……”、“从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余有叹焉。

其二,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12、与

一、动词。参与( )

二、连词。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三、介词。和、跟、同

1、跟,同。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2、给,替。

与人佣耕。

四、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写作“欤”。

岂非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第五课时

13、则

一、名词。“准则”、“规则”。

以身作则

二、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此则寡人之罪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连词。用在对比句中,表示对比,可译为“就”。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连词。表示复句关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表假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表转折

临视,则虫集冠上。 表承接

14、之

一、动词。可译成“到,往”

杳不知其所之也。

辍耕之垄上。

二、结构助词

1、“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补足音节。

填然鼓之。

三、代词。

1、代物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人称代词,“他”。

吾从而师之。

3、指示代词,“这”。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5、者

代词

1、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情况”、“……的事情”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种”等。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4、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复指前面被修饰的中心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文言虚词教案(7)

文言文积累实词和虚词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

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层内容拟标题:登临泰山图。

5.划出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品读登山之险。

作者从南麓出发,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经由中岭,复循西谷,到达山顶,重点表现一个“登”字。作者好像一个导游,引导我们一道攀登,突出“险”字。“成如容易却艰辛”,山高达四十五里,石级竟七千有余,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山路,人们称之为“天门”,峰峦险峻,雾重冰坚,攀行何其艰难,正如作者在《岁除与子颖登日峰观日出作歌》一诗中所写:“坚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险才到顶”,登山充满苦趣,但乐趣亦在其中。

6.为第三层内容拟出标题:晚清文照图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