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工作

时间:2024-09-20 20:35:06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教育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工作

崇尚美传递美是教育之魂,教育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工作。教育主体把自己掌握真与实现善的本质力量,通过具体而又感人的形象在教育活动中显示出来,并因此使教育过程获得了符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这就是教育美。要致力于创造教育美,要善于发现教育美。

一、教育要崇尚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四野等等,非常广阔多样。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通过人可感的自然事物的外在特征直接产生美感的。尽管具有不同社会经历和生活体验的人对同一自然事物的感受不同,引发的思情、美感有许多具体差异,但人们对自然美现象也有基本认同的一面。尤其是对于文化修养相当、生活阅历相近的人,更容易对同一自然事物产生相近的美感。自然美的第一美是永恒,与大自然相比,我们人类的历史很短暂;大自然的第二美是浩瀚和广袤,浩瀚的大海,浩瀚的草原,所有这些值得人们学会心胸宽广;大自然的第三美是和谐,万物相依,山连水,水绕山,相生相扶;大自然的第四美是力量,让我们顺应大自然同时,去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大自然之所以可以陶冶情操,是因为大自然的环境优美。阳光是美的,因为它给生物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水是美的,因为它是生命孕育的摇篮,是生命诞生的基础;高山是美的,因为站在它上面的人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人不由自主的对它产生崇拜与欣赏;流水是美的,因为它在山谷间潺潺流过,让人不由自主的克服了内心的狂躁,逐步宁静,进而愉悦;草原是美的,因为站在草原上,闻着青草的芳香,看着似乎伸手可及的蓝天白云,让人物我两忘,物我相融;戈壁是美的,因为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领悟到在自然面前,人力的渺小……优美的环境是保证人们良好的感觉和活跃的思维,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都有好处。优美的环境会令人心情愉快,精神焕发;优美的环境帮助人们松弛紧张的神经,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振奋精神,使人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优美的环境令人思维敏捷,许多作家,诗人,往往喜欢到优美的环境中,捕捉灵感,热情奔放,激情满怀,大脑神经得到充分的放松和调节,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优美的环境能赋予人完美的性格,并能陶冶人的情操,而完美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对于人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完美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能使人轻松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失败,并且能够影响他人,使幸福的味道布满周围,提高个人的素质,进一步享受生活的美好。

教育要崇尚自然美,因为一切之美无法胜任自然美。学生有题不会做,老师就要去一遍一遍地讲解;学生作文写不好,老师就要去一遍一遍地训练;学生开展活动,老师就要去一遍一遍地指导;学生不遵守纪律,老师就要去一遍一遍地劝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透过教育的窗口,老师把目光移到孩子们的课桌,在这些课桌的前面,老师一直在为他们尽力“清理”着“路障”,用心描绘着一条美好的成才之路,让他们享受自然,顺其自然,成长自然。

教育要崇尚自然美,就是要求真求美。真诉诸人的理性,美则诉诸人的感性。真和美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真和美两者是截然分离的。不真的事物不可能有美,美必须以真为前提。真是什么?真就是真实存在着的客观物质及其运动,就是外部现实世界的本质规律。如果没有这个事实存在着的客观物质世界,又哪里会有它的美呢?这正如没有高山就不会有高山的美一样。如果人们违背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在人与物之间造成一种紧张、敌对的关系,又怎么会有美呢?真、善、美三者是统一的。教育求真,为了人类改造、征服自然;教育求真,为了使人类掌握客观的规律,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目的,加以改造和创新。教育凝聚着人类的聪明、灵巧、情感、创造力,通过它人感到了自己的伟大,从而产生愉悦,获得享受,这就是美。教育在求真的同时,就在求善、求美。

二、教育要感悟生活美

教育要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这是最快乐的,也是最成功的教育。以美与教育,让学生有美的素养,用生活美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在生活教育中锻炼,就象“推到游泳池里去,能游就游,不会游的喝几口水”一样。扎扎实实走好每一天,不断的完善自己。教会学生去发现生活美,体会高尚的灵魂,触摸生活的细节,体味人生美的价值,一抹颜色、一片蓝天、一次心灵的碰撞,足以让学生受益终生,把美还给学生,还给他们的内心,还给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动力和共同愿望。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美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如名人所言: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在于缺少发现。眼观中外,脑思古今,有多少伟大的艺术家,创造出一件件杰出作品,给人类留下宝贵的遗产,给人类美的享受。比如说,穿衣打扮需要美,需要艺术创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穿衣打扮越来越讲究。老年人喜欢深色的衣服居多;中年人喜欢灰色的衣服居多;年轻人喜欢浅色的衣服居多。又如:老年人喜欢给人稳重、冬暖夏凉的衣服;而中年人喜欢大众化的衣服;年轻人则喜欢鲜艳的衣服。等等,只有量体裁衣,颜色合适,搭配合理,穿起来才会好看。近年还专门生产儿童服装,布料讲究,颜色恰当,款式如何,都很讲究科学,别有一番风味。这些都说明穿戴讲究美,讲究艺术的处理;再比如说,一切建筑离不开美,离不开艺术创造。我们的家居设计、装修,都很讲究。厅多大才好,厨房多大,在哪个位置才恰当。家具的摆放如何,家具颜色的选择是否与墙壁装修的色彩搭配。等等这些,无不需要美、需要创造。建一座大桥,不但要建得雄伟、坚固,而且还要把大桥建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就要求大桥设计的独创性、美观性。最好给人一种世上绝无仅有的感觉。一个伟大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象“虎门大桥”的建成,它标志着我国的建桥水准已到世界前列:首先是工程的难度很大,其次是施工的科学性、万无一失。它的建成,不但保证了高质量,同时也很有气势:一桥飞越珠江口,把大海分隔开的珠江三角洲两岸联在一起,直接连通广深高速、京珠高速,十分壮观,是珠江口的一大景观。集质量、美于一身;人要衣装,物要包装。平时我们去逛商场购物,千挑万拣,心想一定要买到自己最喜欢的商品。除了要求质量保证以外,更要求产品的外观要美丽,给人一种称心如意的感觉最好。所以一种设计独特,外形美观的商品,在市场的竞争中常常立于不败之地。如今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搞活市场,商品流通很大,市场竞争激烈,各种产品都讲究包装,所以产品设计行业也很吃香。一台彩电,不但要质量过硬,而且外形的设计要求完美,这样才会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一套傢俬,除了要稳固之外,还要在色彩上做文章,在形状上做文章。只有稳固的傢俬,色彩亮丽的傢俬,形状诱人的傢俬,才会源源不断地进入每一个家庭。总之,一切产品需要美,需要设计,需要更新,需要不断的创造。综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物质与精神建设中更离不开美,离不开艺术创造。很简单,一个受过美术教育的人,知道什么是美。为了达到美,他会力求自己去做好每一件事。比如自己家里的摆设,他会选择一些名画挂在墙上,选择一些好看的灯挂在房里,选择一些美观的家具摆放,阳台上种上许多漂亮的花草。当今许多发达的国家,他们的政治、经济、军事都很发达。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它的艺术也是世界闻名的。象意大利的艺术,法国的艺术,西班牙的艺术……它们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艺术大师,象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毕加索等等。大师的出现,很有号召力,推动全民族艺术走向繁荣,从而促进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向前发展。总而言之,美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离不开艺术创造。

生活哲理告诉我们,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生活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生活美中得到美的培养和提升,在生活美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让美的意识、素养和能力伴随学生一生,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生活、美的社会和美的世界。一枝玫瑰,或者一束芍药,当它门迎着晨曦,吐露那水灵灵的花瓣时,真叫人一见便有美不胜收之感。但是,它们一旦被折下来,便会立即失去原来那令人倾慕的美的魅力。为什么原来惹人青睐的东西,转瞬之间就失去了它美的神韵呢?因为,美是不容占有的,也是人们所无法占有的。所以,尽管折花者的初衷是爱美的,但他们事与愿违,其关键在于不明白:占有不是爱美的表现。我想如果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真正地懂得欣赏美和创造美,在生活实践中去认识人、自然、社会和世界之美。培养学生美的意识、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育要塑造心灵美

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懂得美,才能创造更多的美,因为懂得所以知道如何创造,更懂得如何让更多人通过自已的创造变得更美。美,不仅仅是从外在来评判,而是从内而外散发的一种气质。当你外在的形象提升以后,内在也就会变得更为自信、洒脱,也便可以让整体更加和谐。一个人的形象就是他的门面,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来自于他的整体形象,穿着、举止以及谈吐,通过自身的形象来提升带给人一种信任感。近期以来,“最美”成为社会舆论中最频繁的、最受关注的语词,“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的赞誉不绝于耳,奏响了这个时代道德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主旋律。经济快速发展,必须以高情感来维系。

的确,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中的深刻精髓,正是要求当下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美育建设,向着一种协调、全面的方向发展。针对当今教育中出现的认识误区和弊端,应该注重理论与技能的协调发展,从各个层面上调整观念,树立理论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理论鉴赏能力共同均衡发展。比如说艺术专业的教育,只注重技能训练的“由技入道”,过于强调理论的“由理入道”都是有失偏颇的。努力使二者协调起来,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不再是艺术“匠”,才有希望成为具有美的创造力的艺术“家”。当今中国的学生教育,要注意全面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普通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对美的感受力。总体说来,要针对不同的`美育对象,调整教育的不同侧重点。专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技”、“理”兼修的艺术人才;人文科学的美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并塑造审美的人格;自然科学的美育教育则要使学生学会在科学中审美,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真理。由此,培养出一大批符合马克思主义美育理念的,能够艺术地创造、审美地感受、科学地思考和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一代新人。

不难理解,一个成年人需要一种内涵和气质,但这种内涵和气质的根本在何处?只有靠多读书、多学习就会在25岁以后体现出一种气质,心灵美和外表美的完美和谐的结合才会达到人之美的最佳境界。人的生命就像一棵大树,树根就是她的心,每一个新的生命都应该从心灵开始。教育就是为人服务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教育只有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才能开展教育。广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颠峰期,他们感情丰富,自我意识强,产生了成人感等,在精神上处于“断乳期”,他们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期望以其独特的个性去拥有世界,去展现自己的价值,去检验自己的能力,但当他们的这种心理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育只有“因材施教”,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使每一个学生通过适合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和途径,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教育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开展教育。老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爱且会爱。爱,是事业杠杆的支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要尊重学生,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信任每个学生,因为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老师对他们什么态度,他们是非常清楚的要理解学生。人们都说理解万岁。老师要想理解学生,就要成为学生信得过的朋友,只要老师把“生命的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就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学生一视同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老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让他们感到老师是一碗水端平了;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总把眼睛盯两头――喜欢偏爱优生(成绩方面),厌恶差生(成绩方面);要有容许学生犯“错误”的心理准备,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行动,要为学生创造出允许犯“错误”的心理安全情境环境——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和尊重,能够使置身于其间的每一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崇高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从而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并能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性物理。

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方创造生命美学的沃土。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孩子热爱生命,让孩子的心灵看到生命的光明,所以教育的本质便是促进生命的成长。“教”在“育”和“育”在“教”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是化学反应;相应地“教学的本质是合规律性与个性的统一。”用西方人的话说:““教学就是让学生逐步摆脱教师的过程。”这无疑说明了教师劳动的内涵就是以树人为目的——一则教给“人”以知识、方法和技巧,一则要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陶冶性情,使“教学科学艺术化与教学艺术科学化”达到最高境界的融合。陶行知先生概括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被此崇拜之活人。”因此,教育要害是塑造人的心灵。人类有一种追求是基本追求,也是终极追求,这就是真、善、美,尤其是美。因为温饱富足以后,让生命美丽优雅就成为所有人共同的追求。从美出发衍生的“美的教育”也是教育人的共同追求。人道主义认为:人是最高价值,而人的最高价值应是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实现,而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实现给自身和社会带来的愉悦的心理感受就是美。从这个意义上说,“美”以及由美衍生的“美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最高追求和最高感受。教育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美的教育”培养“美的人”。

四、教育要彰显创造美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是原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对教育的精辟论述。美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美。教育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既具有其他各类艺术的一些特点,又具有其他艺术所不可企及的特殊性,这是因为教师创作的对象是负载人类历史使命的活体生命。所以,就创作理想而言,教师杰作的每一个形象都是典型,系乎一视同仁而“有教无类”,而不像叙事文学要分主次,也不象戏剧文学要分角色,也不象绘画艺术区分主体与背景;就创作手段而言,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故教师所用的“描写方法”,既重“工笔”更重“实笔”,几乎不用“白描”,没有“静态描写”,只有“动态描写”;就创作契机而言,不是“愤怒出诗人,哀怨起骚人”,也非一时灵感的触发,更非尼采所说的“诗人之与诗歌如母鸡下蛋痛苦使之然也。”而老师的创作是,寓教于乐。,是生命快乐成长的原则使之然也。所以教育家张定远说教师的劳动就在于“张扬生命活力,体现生命价值。”如果要把学生比成一首诗,用艾青的一句话:“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常被理论家所忽视。”老师的劳动本身就是一种诗意化的美学创造。

老师劳动的每一分钟都倾注了创造的心血、凝聚了美的因子,如果老师的劳动中缺少创造美的因子,那么教育就会黯淡失色缺乏魅力,其结果肯定是失败的,所以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学的独创就是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老师的劳动是从心灵中进行的劳动,老师创作的艺术真品是从心灵中诞生的。对此黑格尔说得好:“使一个作品成为美的艺术作品,只有从心灵生发的,仍继续在心灵土壤中长着的,受过心灵洗礼的东西,只有符合心灵的创造品,才是艺术作品。”教师不仅用言传育人,还贵在以身教(心灵)育人,在教师的心灵土壤中凝结了两个元素:一个是“爱”(信任、尊重、理解),一个是“导”(激励、宽容、提醒)。他们执着地为自己开拓了自在而又自为的一方心灵秘土,文明的成果就是从这方心灵秘土中蓬勃地生长出来的。老师的创造性劳动,无论在孤灯清冷的相伴中,还是在双眉紧锁的疑神中,无论在无限神往的站立中,还是在冷峻挥毫的苦坐中,胸中总是燃烧着团团烈火,一双创造主的“神手”有形无形撩拔着渐疏渐白的头发,创意出一幅幅诗意的“画”,一曲曲无尽的“歌”。所以我们说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他们无怨无悔、无私无撼,用血书写着人类未来的光辉篇章,他们的创作:源于科学而求真,得于艺术而求活,是一种创造的劳动美,也是一种劳动的创造美。

创造美是教育终极的流溢,其赋美以特征、寓美于过程、以美为取向。创造美是教育的宗旨和归宿,而不仅仅是指一种教育形态。美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他们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它是相对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技教育而言的教育形态。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其结论必然是教育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在追求。教育的审美价值是教育活动客观具有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体审美需要,能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在于对真、善、美的传递,那么,教育就必然体现为对科学性、主体性和感受性的追求。教育对于人来讲其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人生存的更加和谐美好。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求真价值、向善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因为,至真、至善,也就是最完美的境界。教育过程变成了知识的传授过程,即“教育意味着教学,教学意味着知识”。而在人的价值追求中,审美是人的本体生存方式和最高价值追求;教育审美价值是实现人审美价值追求的关键,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审美价值的独特魅力。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中,教育的审美价值取向是教育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美的教育”更不等于“美术教育”。它是以内涵的丰厚之美,富学生之心;以形式的精致之美,激学生之情;以知识的高雅之美,润学生之性;以精神的境界之美,导学生之品;以情怀的终极之美,育学生之灵。

我们沿着历史长河走来,从王義之到华兹沃斯,从俞伯牙到粟卜斯,从艾里略到陈简斋,从里而克到张大复……这些具有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不同观念融合到一起中,就是对美的追求。法国雕塑大师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育是一种美,不仅是一种创造美的工作,也是发现美的工作。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