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必备5篇)

时间:2024-09-20 19:24:45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必备5篇)

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1)

1、“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其他概念都是以这一概念的某种界定为基础的。

2、“教育”概念使建教育学理论的一块基石,也是理解各种教育学说的一把钥匙。

3、培养发展的人的理想和理论从理想走向实践,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以往教育的首要的基本的特征。

4、“教育”一词英、法、德语三者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e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5、在我国,“教育”一词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6、《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7、给“教育”下定义是对教育现象进行理性认识的开始。

8、我国和前苏联教育学者根据教育定义外延的大小,划分出“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

9、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根据教育定义的陈述方式将复杂多样的特征教育定义划分为“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

10、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描述一定情境中被定义对象某些关键特征或指出使用被定义概念的方法,如“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或“教育是发展人的智力的途径”。

11、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自己所下的定义,并在自己的教育论述中始终遵守,如“在本文中,我将教育定义为直接支持和维护有目的的教与学的一整套社会制度。”

12、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既揭示出被定义对象“是”什么,又明确或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如“教育是社会籍以发展年轻一代认识生活中的善和价值的能力的手段”。

13、这三种定义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育定义往往既是描述性的,又舒定性的,同时又是纲领性的。这种区分有利于分析教育定义所涉及到的事实的、价值的和语言的三个方面,提供了研究教育定义的一个初步框架。

14、柏拉图:“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

15、夸美纽斯:“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中取得的。……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的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

16、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的生物的人有意识地和自决地、完美无缺地表现内在的法则,即上帝精神,并指明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育的目的是表现忠于天职的、纯结的、完美无缺的,因而也是神圣的生活。”

17、裴斯泰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校验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18、斯宾塞:“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做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19、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0、巴格莱:“我们把社会进化定义为积累和提炼人类知识的进步过程,在意义上讲,教育则是传递这些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配价值的那一部分的过程。”

21、斯普朗格:“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

22、《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3、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24、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25、孙喜亭:“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

26、在教育学界,“教育”的定义与定义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中原因不仅有个人观点的差别,还有文化背景、哲学基础、阶级立场等的差别。

27、一般说来,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28、教育本质问题所要追问的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社会实践活动的质的规定性,是定义教育的核心问题。

29、教育本质问题问题是由前苏联教育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我国学者曾于同一时期介绍过此问题及他们讨论的结果。

30、我国教育学界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从70年代末开始一直持续到90年代,新时期的重要教育学得几乎都参与了这场讨论。

31、这是我国教育学史上的一次重要理论论争,对于我国20世纪最后20年的教育思想解放、教育理论发展和教育改革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2、讨论过程中由于各自的视野不同、立场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就其大者而言,有“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质说”、“本质规定说”等。

33、教育起源的几种学说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34、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

35、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它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比起神话起源说来,是一个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36、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37、以上三种教育起源学说大致反映了人们认识教育起源的历史过程:从神话起源到生物起源到心理起源,具有一定历史的进步性。但这三种学说没有能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

38、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39、“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40、根据生产力标准,人类社会和教育可划分为古代社会(以使用手工工具为标志,又可分为原始社会、古代文明社会)、古代教育(原始教育、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社会(以使用大机器为标志,又可分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现代教育。

41、根据生产关系标准,人类社会和教育可以旬分为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42、以生产力标准对社会和教育的划分是根本的,以生产关系标准对社会和教育的划分是补充的。

43、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可视为古代教育的亚阶段,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可视为现代教育的亚阶段。

44、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45、现代教育的社会基础: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知识基础。

46、现代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现代哲学基础、现代心理学、现代社会学等。


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2)

1、从起源上看,教育学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

2、在我国,“教育学”是一个译名,应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时间大约在本世纪初。

3、教育学独立的标志的出现前后经历了约两百多年的时间。因此,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在一个瞬间完成的。

4、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5、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

6、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7、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尔》(1762),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8、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9、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10、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11、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是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12、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1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各有自己的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基础,因而各有合理与偏颇之处。

14、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特克、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

15、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16、自然主义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一起,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推动了西方各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

17、20世纪是教育学活跃和发展的世纪,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彼此之间相互批评、相互借鉴、推陈出新。主要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19、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20、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

21、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是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等人

2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一部分是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们根据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代表人物有克鲁普斯卡娅、加里宁、凯洛夫、杨贤江。

23、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

2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25、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不断地深化问题。

2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学研究方法论中坚持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历史、一元与多元的具体的、历史的、辨证的统一。

27、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是困扰教育学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康德与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倡导理性主义的教育科学观。

2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认为,教育学只有自觉地以马克思义为指导,在教育研究中切实做到历史与逻辑、事实与价值、一元与多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能真正把教育学变成教育科学。

29、在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建立“普遍妥当教育学”的理想。狄尔泰对他的这个理想进行了理论批判,提出了教育目的的“历史性”问题。乌申斯基用大量的事实材料说明了教育和教育理论的“民族性”,提出各个民族应建立具有民族风格的,反映民族精神的教育学。

30、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则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问题,致力于教育学的本土化,以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

31、教育学的实践性问题就是教育学的学术性与实践性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说,二者是统一的。

32、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元问题)的研究,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某一学科领域的具体知识,而是为了反思该学科的研究行为,像科学哲学、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都具有元研究的性质。

33、教育学的元问题是指与教育学科自身独立、发展相关的一组问题,与“教育问题”相对应。

34、对教育学元问题的研究就是教育学的元研究。

35、教育学元研究的结果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包括教育学的学科信念、研究范式、知识构成、话语规则以及教育学者的生存方式,等等。

36、提出教育学元问题和元研究的是布蕾钦卡。

37、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教育学的元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者为最。


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3)

1、从起源上看,教育学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

2、在我国,“教育学”是一个译名,应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时间大约在本世纪初。

3、教育学独立的标志的出现前后经历了约两百多年的时间。因此,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在一个瞬间完成的。

4、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5、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

6、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7、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尔》(1762),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8、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9、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10、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11、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是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12、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1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各有自己的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基础,因而各有合理与偏颇之处。

14、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特克、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

15、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16、自然主义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一起,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推动了西方各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

17、20世纪是教育学活跃和发展的世纪,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彼此之间相互批评、相互借鉴、推陈出新。主要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19、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20、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

21、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是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等人

2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一部分是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们根据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代表人物有克鲁普斯卡娅、加里宁、凯洛夫、杨贤江。

23、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

2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25、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不断地深化问题。

2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学研究方法论中坚持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历史、一元与多元的具体的、历史的、辨证的统一。

27、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是困扰教育学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康德与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倡导理性主义的教育科学观。

2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认为,教育学只有自觉地以马克思义为指导,在教育研究中切实做到历史与逻辑、事实与价值、一元与多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能真正把教育学变成教育科学。

29、在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建立“普遍妥当教育学”的理想。狄尔泰对他的这个理想进行了理论批判,提出了教育目的的“历史性”问题。乌申斯基用大量的事实材料说明了教育和教育理论的“民族性”,提出各个民族应建立具有民族风格的,反映民族精神的教育学。

30、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则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问题,致力于教育学的本土化,以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

31、教育学的实践性问题就是教育学的学术性与实践性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说,二者是统一的。

32、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元问题)的研究,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某一学科领域的具体知识,而是为了反思该学科的研究行为,像科学哲学、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都具有元研究的性质。

33、教育学的元问题是指与教育学科自身独立、发展相关的一组问题,与“教育问题”相对应。

34、对教育学元问题的研究就是教育学的元研究。

35、教育学元研究的结果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包括教育学的学科信念、研究范式、知识构成、话语规则以及教育学者的生存方式,等等。

36、提出教育学元问题和元研究的是布蕾钦卡。

37、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教育学的元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者为最。


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4)

1、“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其他概念都是以这一概念的某种界定为基础的。

2、“教育”概念使建教育学理论的一块基石,也是理解各种教育学说的一把钥匙。

3、培养发展的人的理想和理论从理想走向实践,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以往教育的首要的基本的特征。

4、“教育”一词英、法、德语三者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e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5、在我国,“教育”一词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6、《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7、给“教育”下定义是对教育现象进行理性认识的开始。

8、我国和前苏联教育学者根据教育定义外延的大小,划分出“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

9、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根据教育定义的陈述方式将复杂多样的特征教育定义划分为“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

10、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描述一定情境中被定义对象某些关键特征或指出使用被定义概念的方法,如“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或“教育是发展人的智力的途径”。

11、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自己所下的定义,并在自己的教育论述中始终遵守,如“在本文中,我将教育定义为直接支持和维护有目的的教与学的一整套社会制度。”

12、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既揭示出被定义对象“是”什么,又明确或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如“教育是社会籍以发展年轻一代认识生活中的善和价值的能力的手段”。

13、这三种定义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育定义往往既是描述性的,又舒定性的,同时又是纲领性的。这种区分有利于分析教育定义所涉及到的事实的、价值的和语言的三个方面,提供了研究教育定义的一个初步框架。

14、柏拉图:“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

15、夸美纽斯:“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中取得的。……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的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

16、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的生物的人有意识地和自决地、完美无缺地表现内在的法则,即上帝精神,并指明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育的目的是表现忠于天职的、纯结的、完美无缺的,因而也是神圣的生活。”

17、裴斯泰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校验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18、斯宾塞:“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做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19、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0、巴格莱:“我们把社会进化定义为积累和提炼人类知识的进步过程,在意义上讲,教育则是传递这些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配价值的那一部分的过程。”

21、斯普朗格:“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

22、《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3、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24、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25、孙喜亭:“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

26、在教育学界,“教育”的定义与定义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中原因不仅有个人观点的差别,还有文化背景、哲学基础、阶级立场等的差别。

27、一般说来,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28、教育本质问题所要追问的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社会实践活动的质的规定性,是定义教育的核心问题。

29、教育本质问题问题是由前苏联教育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我国学者曾于同一时期介绍过此问题及他们讨论的结果。

30、我国教育学界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从70年代末开始一直持续到90年代,新时期的重要教育学得几乎都参与了这场讨论。

31、这是我国教育学史上的一次重要理论论争,对于我国20世纪最后20年的教育思想解放、教育理论发展和教育改革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2、讨论过程中由于各自的视野不同、立场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就其大者而言,有“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质说”、“本质规定说”等。

33、教育起源的几种学说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34、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

35、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它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比起神话起源说来,是一个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36、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37、以上三种教育起源学说大致反映了人们认识教育起源的历史过程:从神话起源到生物起源到心理起源,具有一定历史的进步性。但这三种学说没有能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

38、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39、“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40、根据生产力标准,人类社会和教育可划分为古代社会(以使用手工工具为标志,又可分为原始社会、古代文明社会)、古代教育(原始教育、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社会(以使用大机器为标志,又可分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现代教育。

41、根据生产关系标准,人类社会和教育可以旬分为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42、以生产力标准对社会和教育的划分是根本的,以生产关系标准对社会和教育的划分是补充的。

43、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可视为古代教育的亚阶段,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可视为现代教育的亚阶段。

44、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45、现代教育的社会基础: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知识基础。

46、现代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现代哲学基础、现代心理学、现代社会学等。


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5)

一、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思维的差别。毋庸讳言,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别是思维的差别,也可以说是思考的差别。考研也是如此,有人思考得简单,有人思考得复杂;有人思考得全面,有人思考得片面;有人思考得深入,有人思考得肤浅;有人思考得缜密,有人思考得粗疏;有人思考得远,有人思考得近。只有善于思考,才会对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和明晰的判断。而考研对考生对理解运用知识的考查,也正是体现在此处。

二、复习计划把握复习节奏

考研是有明确时间要求的,制定计划自然也是。在最终的考试到来之前,必须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复习时间。往大的方面说要分成三阶段:基础、强化、冲刺。往小的方面说,长计划,短安排。

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每看完一遍专业书需要用几天,都得有明确规划。每位学霸在分享中都强调,这不是要你跟别人比进度,而且要你把握自己的复习节奏,避免前松后紧、临阵慌乱。

三、挤时间,讲效率

考研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时间安排计划表,闲散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小时为单位,中间休息10-20分钟

四、阅读经典,思维拓展

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考研成绩的高低,许多考研学霸在分享经验时都提到过这一点。考研本身就是一种很见功夫和能力的考试,不管是考研英语,还是专业课的考试内容,热点众多,信息量大,通过阅读大量专业文章,可以把握住当前的理论前沿和学术焦点,而考核内容往往藏匿于此。

建议同学们经常翻阅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杂志、期刊,关注专业动态,注意对所报考学校所持学术观点。大家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深阅读",读一些与考试内容不直接相关,但可以开拓学科的视野、扩大知识面的"课外书",尤其是一些学科内大家的著作,应重点关注。

五、有效的管理复习方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

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六、必备一本错题集

其实大家在平时做题或看书时会发现一些自己总出错的,但是类型比较新颖的题目,这时大家不妨用本子把题目和解题思路摘抄下来,并把此类题目整理到一起,经常翻一翻,这样就变成了一本非常有用的错题档案。

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题;

第二部分是错因;

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

第四部分书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

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此法比较适用于理科。)

很多学霸建议在复习前期做往年的考研真题,然后再做模拟题,然后把做错的又觉得思路很好的题都抄在错题档案上。错题档案到后期会一直很大的作用,95%的学霸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人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档案。

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七、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抛开决心以外坚持好的作息习惯不仅可以保持好的身体、有高的复习效率而且很可能成为坚持到最好的关键。考研生活虽然艰辛,不过还是有考研学霸通过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以及整理一些常见小症状的应对之法,来让考研生活顺利进行下去。98%的考研学霸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八、比成绩重要的东西是心态

坚持到最后的往往都是胜利者。每年考研的人数超多,坚持到考试前的是三分之二,坚持考完两天的只剩下二分之一了。如果突出了这个比率,是不是感觉考研其实并不难?复习过程中总是会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怀疑,这是很正常的。并不是自己没自信,而是有许多疑问,比如复习程度,考试内容等。不要试图做完人,只要尽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没问题了。考研学霸们给大家分享几个自我激励的小方法:

写小纸条给自己,比如"加油"、"再坚持一下"等。类似还有设置手机的开机语为此类。

和研友聊天,聊轻松的话题缓解压力。切忌不要互相攀比,完全没有意义。你需要的,是相信自己,并坚持到最后。

各位想成为学神的小伙伴们,帮帮只能帮你到这了,加油欧~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