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汇集3篇)

时间:2024-09-20 20:17:49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汇集3篇)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1)

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是《夜归鹿门歌》,这篇课文是孟浩然的代表作,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在备课时,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找不到一个切入口,最后,以单元目标为切入口,这个单元的目标是“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据此。我设计以下的教学环节。

以李白《赠孟浩然》诗中的前四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导入,先入为主,让学生对孟夫子及其隐居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讲“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三部曲方法。最后围绕此方法设计了四个问题。自我感觉不错,一气呵成,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但是等我讲完这篇课文,发现问题多多。

第一,问题设计有点概括化,第三个问题“展开联想,引用意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山中的画面,江边的画面,并概括画面的特点”,在展示点评学生作业时,发现好多同学仅仅是将课文内容翻译了一篇,并没有自己独特理解的含义。我在此也没有提示学生对意象添加适合的形容词修饰,感觉这个环节有点流于形式。

第二,老师的讲解太感性,第四个问题“在这两幅画面中,作者喜欢哪一个画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尽管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好,但是总感觉空落落的,原来老师在这里缺少具体的补充,比如“忽到庞公栖隐处”这句中的“忽”字的解释不到位,一句带过,应该重点讲讲,“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应以的情趣。

第三,“惟有幽人自来去”这句话中读出了孟浩然看似洒脱隐逸生活背后的无奈与失落。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感情,除了提供几则关于孟浩然求仕的轶事外,还应该联系孟浩然的另外一首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前两联描绘洞庭湖壮丽阔大而充满活力的景色;后两联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这样一联系,同学们对孟浩然的理解更加深刻,知道孟浩然原来的初衷也并非做一名隐士,而是积极博取功名利禄。在唐朝,文人们通过正常的科举考试得不到功名利禄时,往往选择了隐居。一种隐居是真隐居,过着与山林禽鸟为伴的生活,与世无争;另一种隐居是假隐居,即希望通过隐居这样的方式得到世人的赞赏,皇帝的认可,然后图谋一官半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终南捷径”。孟浩然的隐居应该属于后一种。他想得到官职却得不到,他想受到当局者的关注于是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迫不得已,并非是一种自然率性。这样我们就越能理解孟诗这一句“惟有幽人自来去”背后的辛酸、落寞与孤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环节一个重要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好好地备课,而且还要备得好好的,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只要好好挖,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2)

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是《夜归鹿门歌》,这篇课文是孟浩然的代表作,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在备课时,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找不到一个切入口,最后,以单元目标为切入口,这个单元的目标是“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据此。我设计以下的教学环节。

以李白《赠孟浩然》诗中的前四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导入,先入为主,让学生对孟夫子及其隐居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讲“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三部曲方法。最后围绕此方法设计了四个问题。自我感觉不错,一气呵成,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但是等我讲完这篇课文,发现问题多多。

第一,问题设计有点概括化,第三个问题“展开联想,引用意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山中的画面,江边的画面,并概括画面的特点”,在展示点评学生作业时,发现好多同学仅仅是将课文内容翻译了一篇,并没有自己独特理解的含义。我在此也没有提示学生对意象添加适合的形容词修饰,感觉这个环节有点流于形式。

第二,老师的讲解太感性,第四个问题“在这两幅画面中,作者喜欢哪一个画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尽管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好,但是总感觉空落落的,原来老师在这里缺少具体的补充,比如“忽到庞公栖隐处”这句中的“忽”字的解释不到位,一句带过,应该重点讲讲,“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应以的情趣。

第三,“惟有幽人自来去”这句话中读出了孟浩然看似洒脱隐逸生活背后的无奈与失落。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感情,除了提供几则关于孟浩然求仕的轶事外,还应该联系孟浩然的另外一首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前两联描绘洞庭湖壮丽阔大而充满活力的景色;后两联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这样一联系,同学们对孟浩然的理解更加深刻,知道孟浩然原来的初衷也并非做一名隐士,而是积极博取功名利禄。在唐朝,文人们通过正常的科举考试得不到功名利禄时,往往选择了隐居。一种隐居是真隐居,过着与山林禽鸟为伴的生活,与世无争;另一种隐居是假隐居,即希望通过隐居这样的方式得到世人的赞赏,皇帝的认可,然后图谋一官半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终南捷径”。孟浩然的隐居应该属于后一种。他想得到官职却得不到,他想受到当局者的关注于是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迫不得已,并非是一种自然率性。这样我们就越能理解孟诗这一句“惟有幽人自来去”背后的辛酸、落寞与孤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环节一个重要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好好地备课,而且还要备得好好的,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只要好好挖,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3)

学完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一诗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后思考题:如何看待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第二天一早上课,学生们将自己的思考积极地与组内同学交流,最后班内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答案:

其一,将古代文人的隐逸类型分类;其二,对古代文人选择归隐山林的做法积极肯定;其三,否定这种自私的隐逸归隐,并提出了应该积蓄力量,追求更高的目标的建议。最后,我和学生分享了我的看法和理解。古代社会要出名只有一条路——去做官。这和古人讲的“学而优则仕”是不谋而合的。孟子也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实更加准确地道出了古代文人当官的真实目标。其一,为小家。光耀门楣,改善家族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修身,齐家”。其二,为大家。实现理想,追求天下富贵的目标,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治国,平天下”。正是有了这样的目标,所以才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布衣躬耕,不求闻达,却又暗暗积聚力量,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还有一种另类,像柳永,先以极大地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成就了他的文名。这些文人们的隐逸有一种共通的特点就是问政的无奈。无论是暂时的积聚力量,还是拿得起放不下的忧虑,都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举。因而,他们的文字读来也会给人一种伤感之愁。而孟浩然式的隐逸,除了为考试做准备外,本身也有积极入世的意义,这种隐逸可以造成声誉,于进、于退都有利。这种隐逸心情优雅,如同在大自然里开辟了一间大书房,充满了幻想,也就缺少了萧瑟之感。

诗文学完了,我的心却就此纠结一个问题:人,到底怎样才算活得真实。对于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无论谁都不可能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不过,我们至少可以确认,任何一种真实的活法必定包含两个因素,一是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严肃的精神追求。生命本能受到限制,每天萎靡不振,精神不济,忍受疼痛煎熬,这肯定活得不真实。精神上没有严肃的`目标追求,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也是活的不真实。同时,这两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的,生命本能若无精神的目标追求也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无本能的发动支持也是空洞的。

对于我们而言,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把本能的自由和精神的严肃最佳结合,倾听自己内在生命的呼声,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不断地寻求一种既健康又高贵的人生,一种真实的活法。追求的道路上,少说多做,多些宽容,少些抱怨。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