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与小狗教案(必备13篇)

时间:2024-09-20 17:55:59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口哨与小狗教案(必备13篇)

口哨与小狗教案(1)

设计思路:

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活动要培养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在即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在设计课程时尽量贴近幼儿生活。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通过欣赏,引导幼儿听辨音乐的结构--五个乐段,能用肢体动作或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3、创编音乐游戏,感受同伴间合作表演的快乐。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1、乐曲碟片一张。

2、五张故事图片。

3、小狗头饰若干。

4、皮球若干。

教学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1) 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曲子,请大家认真倾听音乐。播放音乐。

(2)教师 提问:"这首曲子好听吗?你听了以后心情怎样?"

(3) 提问:"在这首曲子里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出示故事图片,故事导入:

师:老师给这首曲子编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 图片一:今天的天气真好呀!一个叫天天的小男孩吹着口哨和他心爱的小狗一起去树林里散步。

(2) 图片二:他们来到一片草地上,小狗看见有几只其他的小狗正在玩。小狗就向天天请求到:"我也想去玩一会儿,行吗?"天天同意了小狗的请求,在一旁休息。

(3) 图片三:小狗玩了一会儿,累了!于是又和天天继续散步。

(4) 图片四:这时候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对天天说:"你的小狗好可爱呀!我们可以和你的小狗一起散步吗?"天天说"好哇!"于是,小狗神气地走在前面,小朋友们跟在后面,大家一起散步。

(5) 图片五:天渐渐黑了!小朋友们都回家了!天天和小狗也要回家了!他们又一起吹着口哨,开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家门口,咦?小狗去哪了?天天吹起口哨呼唤小狗,小狗马上从一旁蹿到天天面前"汪汪!汪!"地叫起来,好像在说:"我在这呢!"于是,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注:图片一、三、五完全相同)

3、引导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感受进行曲音乐的特点,感受回旋曲式的风格。

(1)师:我们结合图片一来听一听A段的音乐。(播放第A段音乐及出示图片一)提问:"你能听出他们在散步吗?散步的速度怎样?请你来学一学,请幼儿到前面模仿,帮助幼儿加深对第一段音乐的印象。

(2)请幼儿结合图片二听一听B段音乐,(播放B段音乐及图片二)提问:B段音乐你听到后有什么感觉?是欢快还是低沉?我们怎么表现这段音乐?请几名幼儿分别扮演小狗和小狗的伙伴在快乐的玩耍,(让幼儿听B段音乐进行表演,体会小狗和伙伴玩耍时快乐的心情)。

(3)师:我们结合图片三来听一听下段音乐。(播放第三段音乐及出示图片三)提出问题:这段音乐和A段音乐一样,图片也基本相同,都是轻松快乐的心情,教师解释一下这样的曲式就是回旋曲式的特点,乐曲中有反复的地方。

(4)结合图片四听一听C段音乐,教师进行讲解,因为有朋友的加入,队伍增大了所以音乐相比之下也最雄壮有力,幼儿表现这段时要精神饱满,雄壮有力。

(5)出示图片五,及音乐最后一段,倾听音乐又变回了轻快的节奏,教师告诉幼儿天黑了小狗要回家了,小狗玩累了和主人轻松的向家走,引导幼儿进行表演,当听到三声狗叫时,扮演小狗的小朋友快乐的和主人抱在了一起,感受小狗和主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引导幼儿听出乐段一、三、五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天天吹着口哨,带着小狗在散步),在此基础上再区分乐段二(小狗在玩皮球)、四段(最雄壮有力,大家集体散步)。引导幼儿感受回旋曲式的特点:"象这样:A-B-A-C-A乐段的风格的乐曲就是回旋曲式。"

4、创编音乐游戏,感受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1)师: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我们应该怎样表演呢?首先要分派角色,一个扮演主人奥嘟嘟,一个扮演小狗。

(2)与幼儿一起讨论第一、三、五段和二、四段分别怎样表演。

(3)播放音乐,集体表演:两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奥嘟嘟,一人扮演小狗戴上小狗头饰。乐段一、三、五乐段时两人手拉手围成圈在线上踏步走。乐段二,"奥嘟嘟"坐在线上等待,"小狗"去取一个球,玩在身上滚球的动作。乐段四,大家集体踏步向圈内走,以一个乐句为变化,第一三乐句向圈内踏步走,第二四乐句向后踏步走。

(4)角色互换,游戏再来一次。

5、结束:"原来口哨也能吹出这么好听的音乐,还这么管用。孩子们,牵上你的小狗,我们一起去操场上散步吧!"播放音乐幼儿手拉手踏步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口哨与小狗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通过欣赏,引导幼儿听辨音乐的结构——五个乐段,能用肢体动作或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3、创编音乐游戏,感受同伴间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准备:

1、乐曲碟片一张。

2、五张故事图片。

3、小狗头饰若干。

4、皮球若干教学。

过程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曲子,请大家认真倾听音乐。播放音乐。

(2)教师提问:"这首曲子好听吗?你听了以后心情怎样?"

(3)提问:"在这首曲子里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出示故事图片,故事导入:

师:老师给这首曲子编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图片一:今天的天气真好呀!一个叫天天的小男孩吹着口哨和他心爱的小狗一起去树林里散步。

(2)图片二:他们来到一片草地上,小狗看见有几只其他的小狗正在玩。小狗就向天天请求到:"我也想去玩一会儿,行吗?"天天同意了小狗的请求,在一旁休息。

(3)图片三:小狗玩了一会儿,累了!于是又和天天继续散步。

(4)图片四:这时候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对天天说:"你的小狗好可爱呀!我们可以和你的小狗一起散步吗?"天天说"好哇!"于是,小狗神气地走在前面,小朋友们跟在后面,大家一起散步。

(5)图片五:天渐渐黑了!小朋友们都回家了!天天和小狗也要回家了!他们又一起吹着口哨,开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家门口,咦?小狗去哪了?天天吹起口哨呼唤小狗,小狗马上从一旁蹿到天天面前"汪汪!汪!"地叫起来,好像在说:"我在这呢!"于是,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注:图片一、三、五完全相同)

3、引导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感受进行曲音乐的特点,感受回旋曲式的风格。

(1)师:我们结合图片一来听一听A段的音乐。(播放第A段音乐及出示图片一)提问:"你能听出他们在散步吗?散步的速度怎样?请你来学一学,请幼儿到前面模仿,帮助幼儿加深对第一段音乐的印象。

(2)请幼儿结合图片二听一听B段音乐,(播放B段音乐及图片二)提问:B段音乐你听到后有什么感觉?是欢快还是低沉?我们怎么表现这段音乐?。请几名幼儿分别扮演小狗和小狗的伙伴在快乐的玩耍,(让幼儿听B段音乐进行表演,体会小狗和伙伴玩耍时快乐的心情)。

(3)师:我们结合图片三来听一听下段音乐。(播放第三段音乐及出示图片三)提出问题:这段音乐和A段音乐一样,图片也基本相同,都是轻松快乐的心情,教师解释一下这样的曲式就是回旋曲式的特点,乐曲中有反复的地方。

(4)结合图片四听一听C段音乐,教师进行讲解,因为有朋友的加入,队伍增大了所以音乐相比之下也最雄壮有力,幼儿表现这段时要精神饱满,雄壮有力。

(5)出示图片五,及音乐最后一段,倾听音乐又变回了轻快的节奏,教师告诉幼儿天黑了小狗要回家了,小狗玩累了和主人轻松的向家走,引导幼儿进行表演,当听到三声狗叫时,扮演小狗的小朋友快乐的和主人抱在了一起,感受小狗和主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引导幼儿听出乐段一、三、五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天天吹着口哨,带着小狗在散步),在此基础上再区分乐段二(小狗在玩皮球)、四段(最雄壮有力,大家集体散步)。引导幼儿感受回旋曲式的特点:"象这样:A—B—A—C—A乐段的风格的乐曲就是回旋曲式。"

4、创编音乐游戏,感受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1)师: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我们应该怎样表演呢?首先要分派角色,一个扮演主人奥嘟嘟,一个扮演小狗。

(2)与幼儿一起讨论第一、三、五段和二、四段分别怎样表演。

(3)播放音乐,集体表演:两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奥嘟嘟,一人扮演小狗戴上小狗头饰。乐段一、三、五乐段时两人手拉手围成圈在线上踏步走。乐段二,"奥嘟嘟"坐在线上等待,"小狗"去取一个球,玩在身上滚球的动作。乐段四,大家集体踏步向圈内走,以一个乐句为变化,第一三乐句向圈内踏步走,第二四乐句向后踏步走。

(4)角色互换,游戏再来一次。

5、结束:"原来口哨也能吹出这么好听的音乐,还这么管用。孩子们,牵上你的小狗,我们一起去操场上散步吧!"播放音乐幼儿手拉手踏步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口哨与小狗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知道乐曲由不同结构构成,并能做出相应变化的表演。

3、喜爱音乐游戏,感受与老师、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四幅图片,小狗和小男孩的布偶、节奏卡。

2、能看到影像的投影板(手偶表演用)。

3、头饰(小男孩、小女孩、小狗、小猫、蝴蝶、大象等)、大树。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进行手偶表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拿出小狗布偶)幼:"小狗"。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游戏,在做游戏之前,小狗说要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来听听吧!"(老师随音乐进行手偶表演)

2、初步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内容和情绪特点。

师:"听完了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有口哨、结尾处有狗的叫声)师:"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觉?"(轻快、开心……)

3、分段进行欣赏,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与模仿。

A、师:"这是一首关于小主人和小狗出去散步的音乐,你们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呢?小主人是怎样散步的呢?小狗又是怎么散步的呢?谁来模仿一下?"(分别进行模仿)师:"我们跟着因音乐一起散散步吧!"(播放A段音乐)

B、播放B段音乐,想象小主人和小狗散步可能遇到的情景。

师:"老师觉得他们在散步的时候捡到了一只皮球,你们觉得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选取幼儿说的情景进行集体模仿)

C、播放C段音乐,讨论小主人和小狗又遇到了什么事情。

4、教师与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

A、邀请一名幼儿当小狗,教师当小主人进行表演。

B、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合作表演。

C、佩戴头饰,分角色进行集体表演。

5、边观看《口哨与小狗》的舞蹈表演,边进行动作模仿。

6、结束活动:随音乐节奏,教师当小主人,幼儿当小狗,学小狗动作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口哨与小狗教案(4)

教材分析:

《口哨与小狗》是小学音乐第一册第一课里的一首欣赏曲。乐曲是由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的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小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乐曲由三段组成,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都是由口哨声为主奏乐器。第二段则表现了主人公与小狗开心嬉戏,顽皮打闹的情景。整首乐曲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年龄小,爱玩,注意力难以集中的一年级小朋友。此时好动是他们的天性,特别是欣赏课,学生更是难以集中注意力了。因此,我在课中设计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音乐,对于他们面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浓厚兴趣、又喜欢模仿的特点,我设计了说、唱、看图形谱、模仿动作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好音乐、表现自我的欲望。

教学内容:

聆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2、通过聆听、律动启发学生感受乐曲的三段体形式,认识并理解图形谱。

重点:

引导学生渗入角色,去感受音乐的美,去体会乐曲的情绪,并能用语言、动作来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难点:

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三段体形式,并且能够听辨乐段中相同的乐句。能看懂并理解简单的图形谱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聆听乐曲《口哨与小狗》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想介绍一首乐曲给你们听听,听一下乐曲中都有谁?

2、播放乐曲《口哨与小狗》,学生可用手轻轻打拍。

问:谁听出来了?你听到了什么?

生:小狗、小鸟

3、小狗叫声部分:

(1)师:听到了小狗的叫声,那小狗叫了几声呢?(3声)

谁来模仿一下?谁能模仿得更像一些?

(2)用节奏把小狗的叫声拍出来,然后配上狗叫声。

4、吹口哨部分:

(1)师:除了小狗,还有什么声音?

生:小朋友吹口哨,小鸟。

(2)师:小鸟的叫声是用什么模仿出来的?(口哨)

谁会吹口哨?(学生模仿)

(3)总结:其实,我们人的身体就是一件乐器。那么,吹口哨这种形式大家喜欢吗?它就是用嘴巴吹出来的,但吹口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大家刻苦练习的,对吗?我们这里如果有喜欢吹口哨的同学好好训练一下,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的口哨大王呢!

(4)揭题:《口哨与小狗》

师:你们刚才听的这首曲子就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专门为口哨谱曲的,名字就叫《口哨与小狗》。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聆听音乐作品,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同时,对吹口哨这种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从而顺理成章揭示课题。

二、初听乐曲

小游戏。

师: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来做个游戏,愿意吗?请听好游戏的规则:

(1)当听到乐曲中的口哨声出现的时候,请女同学随着音乐踏步;没有口哨时,请男孩子随着音乐踏步

(2)乐曲中小鸟叫的地方做飞翔的动作,小狗叫的地方用手拍出节奏。

听到口哨声——女同学

没有口哨声——男同学

小鸟——飞翔

小狗——节奏

2、播放乐曲,学生随音乐律动。

(1)师:刚才女同学走了几次呀?(2次)分别是哪两次?(第1和第3)男同学走了几次?(1次)是第几次?(第2次)

(2)师:这就说明这首乐曲可以分成三段,而且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旋律是比较相似的,对吗?

(3)师:你们听了两遍音乐之后,心情怎么样?(开心)你们都想到了什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家养小狗?平时爱护它吗?我们应该把它当成自己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趣味性的让学生听辨出乐曲的结构段落,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

三、分段聆听

第一乐段:

(1)师:这首乐曲共分3段,第一段的主旋律共重复了两次,老师用2个三角形表示,中间是用一个口哨吹的长音连接起来的。我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看你们能否听出来。

(2)聆听乐曲,学生用手势来表示重复乐句。

要求:请你们特别关注一下中间的.长音,手势要表达清楚。

2、第二乐段:

(1)师:第二段里面也有重复的乐句,但老师不告诉你,请你们来听一下,准备好小手。

(2)播放第二乐段。

(3)师:重复几次呀?(4次)也用图形来表示,可以设计怎样的图形?

(生:)老师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图形——竖线。︱︱︱︱

3、第三乐段:

(1)师:第三段主旋律与第一段是相似的,那老师选择与第一乐段一样的图形,好吗?

(2)师:接下去,是谁呀?

(生:小鸟、小狗)

小鸟的叫声可用什么样的图形或线条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音乐深层地聆听,使学生能更清楚的了解乐曲的结构。图谱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想象,有效地提高了音乐的审美能力。

四、音乐律动

师:这三段音乐,哪一段的音色是清脆、明亮的?为什么?

生:第一段和第三段。

2、师:那第二段呢?

(生:低沉)

为什么?

(生:没有口哨声)

3、设计动作。

师:清脆、明亮的音乐可以设计怎样的动作?低沉一点的又能设计怎样的动作?

4、听音乐做动作。

要求:第一乐段——女同学立起来踏步,反复时朝反方向走

第二乐段——男同学蹲下来踏步,反复时朝反方向走

第三乐段——女同学立起来踏步

小鸟——飞翔

小狗——节奏

结束句——定型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律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而且通过这个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五、教师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真棒,聪明极了!而且老师还发现大家都很喜欢小动物,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和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好吗?2、师生再见。


口哨与小狗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旋律,体验乐曲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2、初步会根据B段音乐,想象用形象的动作来表现"逗狗"情境。

3、知道狗和人类的亲密关系,体验扮演角色、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欣赏狗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图片。

2、物质准备:图谱、指挥棒一根、音乐《口哨与小狗》

三、活动过程:

(一)提出倾听要求,直接引入。

指导语:我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听一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声音?

提问:音乐里有什么声音?

(二)结合图谱及游戏形式,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旋律。

1、在边听边展示图谱中,完整欣赏音乐。

指导语:《口哨与小狗》说的是小主人洋洋,喜欢边吹口哨,边和小狗散步,散步的时候他会和小狗玩好多有趣的游戏,玩累了,一起回家的故事。故事就藏在音乐中,我们再听一听。

提问:第一幅图讲的是?那第三幅呢?

2、重点欣赏B段音乐,在倾听与猜想中,尝试表现"逗狗"的游戏情节。

(1)猜想:洋洋怎样逗小狗呢?

(2)幼儿分别以小主人、小狗角色参与"逗狗"游戏,表现B段音乐。

(三)以两两合作形式,开展合作性游戏"口哨和小狗",体会音乐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指导语:有的想当小狗、有的想当主人,这样吧,两两合作,找一个伙伴商量。


口哨与小狗教案(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集体舞“口哨与小狗”,学习用右脚起步,有节奏地跟着音乐踢、踏步和走。

2、知道手套在动作转换及交换同伴时对方位的提示作用,以儿歌帮助记忆动作,感受音乐A、B、A乐段,并用动作表达。

3、能体现出小绅士散步、跳舞时愉悦的心情,表现神气活泼的样子。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白色的手套。

2、在场地上画好一个大圆圈。

3、一张画有小绅士的图片、一顶绅士帽和一只小狗玩具。

活动建议:

1、导入活动:介绍集体舞的名称“口哨与小狗”(出示小绅士的图片和小狗)指导幼儿观察小绅士的图片,并用动作表现神气样子。

2、教师用儿歌引导幼儿完整听一遍音乐。

儿歌:我是顽皮的小绅士,

广场散步和跳舞,

路边的小狗我逗一逗,(汪汪!)

我差点怎么样呢?

3、教师示范基本动作“踢、踏步和走”。

(1)重点学习踢的动作:指导幼儿屈膝,身体重心在左腿上,踢时脚要擦地。

(2)用“戴手套的右手”提示幼儿哪是右脚,开始时以右脚起步做动作。

4、组织幼儿分内外圈站好,跟着A段的音乐学习基本动作:踢、踏步和走的动作。

5、教师示范B段音乐交换舞伴的动作:“转一圈,面对面,行礼。”

幼儿学习用“戴手套的右手”辨别左右,交换位置找下一个朋友跳舞。

6、按音乐的A、B、A段把前面动作连起来做一次。然后提问:小绅士跳舞时碰到谁?(小狗)

7、启发幼儿自编音乐结束部分的动作。

(1)小绅士是怎样逗小狗?怎样跑?

(2)狗来了,小绅士怎样蹲下?

8、听音乐把小绅士散步、跳舞、逗小狗的动作连起来完整跳一次。

9、小结。指导幼儿讲出手套的作用。


口哨与小狗教案(7)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旋律,体验乐曲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2、初步会根据B段音乐,想象用形象的动作来表现"逗狗"情境。

3、知道狗和人类的亲密关系,体验扮演角色、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欣赏狗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图片。

2、物质准备:图谱、指挥棒一根、音乐《口哨与小狗》

活动过程:

(一)提出倾听要求,直接引入。

指导语:我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听一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声音?

提问:音乐里有什么声音?

(二)结合图谱及游戏形式,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旋律。

1、在边听边展示图谱中,完整欣赏音乐。

指导语:《口哨与小狗》说的是小主人洋洋,喜欢边吹口哨,边和小狗散步,散步的时候他会和小狗玩好多有趣的游戏,玩累了,一起回家的故事。故事就藏在音乐中,我们再听一听。

提问:第一幅图讲的是?那第三幅呢?

2、重点欣赏B段音乐,在倾听与猜想中,尝试表现"逗狗"的游戏情节。

(1)猜想:洋洋怎样逗小狗呢?

(2)幼儿分别以小主人、小狗角色参与"逗狗"游戏,表现B段音乐。

(三)以两两合作形式,开展合作性游戏"口哨和小狗",体会音乐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指导语:有的想当小狗、有的想当主人,这样吧,两两合作,找一个伙伴商量。

活动反思:

(一)该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

考虑到孩子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乐课虽然孩子还比较喜欢,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静的聆听,孩子根本没办法坚持。特别是欣赏课,孩子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不了好的'聆听习惯,更别提以后的听赏了。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课时的时间,带孩子围绕《口哨与小狗》来认真的聆听。

首先,我请小朋友完整地聆听一遍《口哨与小狗》,提示:这里面有小狗的叫声,听到后请举手。孩子兴趣很浓,听完后纷纷表示音乐特别有意思,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接着我请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口哨与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再给这段乐曲编个小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图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请学生当一当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来个散步,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也在音乐中尽情的表演了起来。最后,我再请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你想象的故事简单的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枯燥的管弦乐欣赏就变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姐妹艺术的融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爱听,乐听,以致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二)不久前,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而每次也都会让我烦恼、忙碌好一阵子。但也正是这样的活动,每一次总能带给我教学上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所以,教学比武,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不过,这次的比武,我在心态上就有了很大的调整,我不再太在乎活动的效果,能不能得奖等,而真正地从本身的专业提升来考虑和准备比赛了。

心态不一样了,首先在对执教领域和教材的选择上,出发点就不一样了。应该说,我本身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上是有一定优势和经验的,如果选择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我是比较有把握的。但这次我不想再重复自我了。我想试着挑战一下自己,从自己并不擅长但却很有兴趣尝试的领域入手来设计活动。其实,我一直对音乐活动,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活动很有兴趣,再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在音乐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多收获和建树,就特别羡慕,也一直很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锻炼。所以,我就打算利用这次的机会,放下包袱,尝试走进自己并不擅长的音乐教学。就算失败也无所谓,只要尝试了、努力了,就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和提升。

领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寻找合适的音乐素材了。由于之前在这方面钻研比较少,所以音乐素材的积累也不多,幸亏组里的同事很热心,向我推荐了很多优秀的音乐素材。于是,在反复地倾听和寻找中,发现了这首《口哨与小狗》,轻快的曲调,清晰的段落,让我一听就很喜欢,很想把它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但作为一首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如何让还处于低龄期的孩子欣赏它、感受它、理解它,并产生情感共鸣呢?我觉得光靠教师的表述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能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就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音乐。而且这首乐曲本身就是很富有情节性的,a段的轻松愉快,b段的紧张慌乱,给出了一条清晰地故事线索。所以我就以主人带着小狗出去散步,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来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猜测、想象、表达、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领域定了、素材定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也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具体的环节、教学的策略了。我选择的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XX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特别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整首乐曲的结构为abaca,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活动中,要让他们理解abaca的曲式结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掐掉了后面ca的部分,只节选了前面aba的乐曲部分,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也可以使幼儿更充分地感受前三段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色彩。

在具体的欣赏环节中,我采取了“讲故事导入——听故事欣赏——听故事表演音乐”的教学模式。先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讲了个什么故事,有没有找到什么有趣的声音,从而让幼儿发现乐曲中最有特点的元素——口哨。接着再分段欣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小狗和主人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最后再完整欣赏时,请幼儿扮演音乐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有节奏地拍手、小手走一走、小脚踏一踏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a段的音乐节奏。再通过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让幼儿多方位地理解b段音乐的特点。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乐曲的节奏和结构特点,我还精心设计了相应的图谱,可以让幼儿清晰直观地感受音乐主旋律的节奏和aba的曲式结构。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轮到我上课了,因为本身保着学习的态度,没什么心理包袱,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所以活动时,我特别轻松,孩子们的表现也很配合,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们在听听、玩玩、演演中,感受了音乐的美,收获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口哨与小狗教案(8)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口哨与小狗》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旋律,体验乐曲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2、初步会根据B段音乐,想象用形象的动作来表现"逗狗"情境。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欣赏狗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图片。

2、物质准备:图谱、指挥棒一根、音乐《口哨与小狗》

三、活动过程:

(一)提出倾听要求,直接引入。

指导语:我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听一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声音?

提问:音乐里有什么声音?

(二)结合图谱及游戏形式,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旋律。

1、在边听边展示图谱中,完整欣赏音乐。

指导语:《口哨与小狗》说的是小主人洋洋,喜欢边吹口哨,边和小狗散步,散步的时候他会和小狗玩好多有趣的游戏,玩累了,一起回家的故事。故事就藏在音乐中,我们再听一听。

提问:第一幅图讲的是?那第三幅呢?

2、重点欣赏B段音乐,在倾听与猜想中,尝试表现"逗狗"的游戏情节。

(1)猜想:洋洋怎样逗小狗呢?

(2)幼儿分别以小主人、小狗角色参与"逗狗"游戏,表现B段音乐。

(三)以两两合作形式,开展合作性游戏"口哨和小狗",体会音乐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指导语:有的想当小狗、有的想当主人,这样吧,两两合作,找一个伙伴商量。

活动反思:

(一)该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

考虑到孩子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乐课虽然孩子还比较喜欢,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静的聆听,孩子根本没办法坚持。特别是欣赏课,孩子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不了好的聆听习惯,更别提以后的听赏了。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课时的时间,带孩子围绕《口哨与小狗》来认真的聆听。

首先,我请小朋友完整地聆听一遍《口哨与小狗》,提示:这里面有小狗的叫声,听到后请举手。孩子兴趣很浓,听完后纷纷表示音乐特别有意思,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接着我请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口哨与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再给这段乐曲编个小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图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请学生当一当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来个散步,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也在音乐中尽情的表演了起来。最后,我再请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你想象的故事简单的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枯燥的管弦乐欣赏就变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姐妹艺术的融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爱听,乐听,以致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二)不久前,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而每次也都会让我烦恼、忙碌好一阵子。但也正是这样的活动,每一次总能带给我教学上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所以,教学比武,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不过,这次的比武,我在心态上就有了很大的调整,我不再太在乎活动的效果,能不能得奖等,而真正地从本身的专业提升来考虑和准备比赛了。

心态不一样了,首先在对执教领域和教材的选择上,出发点就不一样了。应该说,我本身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上是有一定优势和经验的,如果选择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我是比较有把握的。但这次我不想再重复自我了。我想试着挑战一下自己,从自己并不擅长但却很有兴趣尝试的领域入手来设计活动。其实,我一直对音乐活动,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活动很有兴趣,再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在音乐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多收获和建树,就特别羡慕,也一直很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锻炼。所以,我就打算利用这次的机会,放下包袱,尝试走进自己并不擅长的音乐教学。就算失败也无所谓,只要尝试了、努力了,就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和提升。

领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寻找合适的音乐素材了。由于之前在这方面钻研比较少,所以音乐素材的积累也不多,幸亏组里的同事很热心,向我推荐了很多优秀的音乐素材。于是,在反复地倾听和寻找中,发现了这首《口哨与小狗》,轻快的曲调,清晰的段落,让我一听就很喜欢,很想把它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但作为一首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如何让还处于低龄期的孩子欣赏它、感受它、理解它,并产生情感共鸣呢?我觉得光靠教师的表述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能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就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音乐。而且这首乐曲本身就是很富有情节性的,a段的轻松愉快,b段的紧张慌乱,给出了一条清晰地故事线索。所以我就以主人带着小狗出去散步,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来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猜测、想象、表达、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领域定了、素材定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也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具体的环节、教学的策略了。我选择的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XX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特别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整首乐曲的结构为abaca,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活动中,要让他们理解abaca的曲式结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掐掉了后面ca的部分,只节选了前面aba的乐曲部分,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也可以使幼儿更充分地感受前三段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色彩。

在具体的欣赏环节中,我采取了“讲故事导入——听故事欣赏——听故事表演音乐”的教学模式。先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讲了个什么故事,有没有找到什么有趣的声音,从而让幼儿发现乐曲中最有特点的元素——口哨。接着再分段欣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小狗和主人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最后再完整欣赏时,请幼儿扮演音乐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有节奏地拍手、小手走一走、小脚踏一踏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a段的音乐节奏。再通过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让幼儿多方位地理解b段音乐的特点。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乐曲的节奏和结构特点,我还精心设计了相应的图谱,可以让幼儿清晰直观地感受音乐主旋律的节奏和aba的曲式结构。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轮到我上课了,因为本身保着学习的态度,没什么心理包袱,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所以活动时,我特别轻松,孩子们的表现也很配合,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们在听听、玩玩、演演中,感受了音乐的美,收获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口哨与小狗教案(9)

口哨与小狗幼儿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初步会根据B段音乐,想象用形象的动作来表现"逗狗"情境。

欣赏音乐旋律,体验乐曲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知道狗和人类的亲密关系,体验扮演角色、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欣赏狗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图片。

物质准备:图谱、指挥棒一根、音乐《口哨与小狗》

活动过程

一、出倾听要求,直接引入。

指导语:我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听一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声音?

提问:音乐里有什么声音?

二、结合图谱及游戏形式,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旋律。

1、在边听边展示图谱中,完整欣赏音乐。

指导语:《口哨与小狗》说的是小主人洋洋,喜欢边吹口哨,边和小狗散步,散步的时候他会和小狗玩好多有趣的游戏,玩累了,一起回家的故事。故事就藏在音乐中,我们再听一听。

提问:第一幅图讲的是?那第三幅呢?

2、重点欣赏B段音乐,在倾听与猜想中,尝试表现"逗狗"的游戏情节。

(1)猜想:洋洋怎样逗小狗呢?

(2)幼儿分别以小主人、小狗角色参与"逗狗"游戏,表现B段音乐。

三、以两两合作形式,开展合作性游戏"口哨和小狗",体会音乐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指导语:有的想当小狗、有的想当主人,这样吧,两两合作,找一个伙伴商量。


口哨与小狗教案(10)

小班音乐教案《小狗与口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小狗与口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欢乐情绪。

2、学习用身体动作合拍的表现乐曲的节奏。

3、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小狗动作,并尝试合着音乐大胆表现。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小狗树林的图片

2、小狗录音,乐曲《小狗与口哨》

3、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师:瞧!今天,有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录音:狗宝宝,你们好,我是小狗旺旺,我也有一个小主人,我的.小主人可好了,他经常带我去小树林散步,一边走一边还会吹着好听的口哨呢?

完整欣赏乐曲。

二、分段欣赏提问:好听吗?你再乐曲里听到什么声音了?你会吹口哨吗?一起来学一学,小狗散步的时候可高兴了,瞧!它一边走一边还留下了小脚印呢?

欣赏第一段请幼儿按着图谱学一学小狗走路(注意按音乐的节奏踏步走)请幼儿按不同的要求:

①不放音乐,看图走,和老师一起走。

②集体听音乐,一起看图走。

③幼儿自己听音乐律动。

④请幼儿有感情,高兴的学小狗走路。

欣赏第二段师:小狗来到了树林会干什么呢?

幼儿学习按节奏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吃骨头、摇耳朵、打滚、点头……)先一种动作,然后加深难度两种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欣赏第三段。

太阳下山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请幼儿自己听音乐,按音乐的节奏踏步回家。

三、完整表现狗宝宝,音乐好听吗?这首音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口哨与小狗》,我们再来听一遍。

(1)再次完整欣赏音乐。

(2)请幼儿跟着音乐,完整的表现小狗和小主人散步的情节。


口哨与小狗教案(11)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狗与口哨》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狗与口哨》,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理解动画片内容,会用较完整的话讲述动画片主要内容。

2、尝试根据动画片情节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红蓝帽子

2、图谱

3、剪接好的动画片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欢乐情绪。

2、学习用身体动作合拍的表现乐曲的节奏。

3、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小狗动作,并尝试合着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小狗树林的`图片

2、小狗录音,乐曲《小狗与口哨》

3、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师:瞧!今天,有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录音:狗宝宝,你们好,我是小狗旺旺,我也有一个小主人,我的小主人可好了,他经常带我去小树林散步,一边走一边还会吹着好听的口哨呢?

完整欣赏乐曲。

二、分段欣赏提问:好听吗?你再乐曲里听到什么声音了?你会吹口哨吗?一起来学一学,小狗散步的时候可高兴了,瞧!它一边走一边还留下了小脚印呢?

欣赏第一段请幼儿按着图谱学一学小狗走路(注意按音乐的节奏踏步走)请幼儿按不同的要求:①不放音乐,看图走,和老师一起走。②集体听音乐,一起看图走。③幼儿自己听音乐律动。④请幼儿有感情,高兴的学小狗走路。

欣赏第二段师:小狗来到了树林会干什么呢?

幼儿学习按节奏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吃骨头、摇耳朵、打滚、点头……)先一种动作,然后加深难度两种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欣赏第三段。

太阳下山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请幼儿自己听音乐,按音乐的节奏踏步回家。

三、完整表现狗宝宝,音乐好听吗?这首音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口哨与小狗》,我们再来听一遍。

(1)再次完整欣赏音乐。

(2)请幼儿跟着音乐,完整的表现小狗和小主人散步的情节。


口哨与小狗教案(12)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教案《口哨与小狗》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教案《口哨与小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知道乐曲由不同结构构成,并能做出相应变化的表演。

3、喜爱音乐游戏,感受与老师、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四幅图片,小狗和小男孩的布偶、节奏卡。

2、能看到影像的投影板(手偶表演用)。

3、头饰(小男孩、小女孩、小狗、小猫、蝴蝶、大象等)、大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进行手偶表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拿出小狗布偶)。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游戏,在做游戏之前,小狗说要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来听听吧!”(老师随音乐进行手偶表演)

二、初步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内容和情绪特点。

师:“听完了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有口哨、结尾处有狗的.叫声)

师:“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觉?”(轻快、开心……)

三、分段进行欣赏,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与模仿。

A、师:“这是一首关于小主人和小狗出去散步的音乐,你们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呢?小主人是怎样散步的呢?小狗又是怎么散步的呢?谁来模仿一下?”(分别进行模仿)

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散散步吧!”(播放A段音乐)

B、播放B段音乐,想象小主人和小狗散步可能遇到的情景。

师:“老师觉得他们在散步的时候捡到了一只皮球,你们觉得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选取幼儿说的情景进行集体模仿)

C、播放C段音乐,讨论小主人和小狗又遇到了什么事情。

四、教师与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

A、邀请一名幼儿当小狗,教师当小主人进行表演。

B、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合作表演。

C、佩戴头饰,分角色进行集体表演。

五、边观看《口哨与小狗》的舞蹈表演,边进行动作模仿。

六、结束活动:

随音乐节奏,教师当小主人,幼儿当小狗,学小狗动作离开活动室。


口哨与小狗教案(13)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口哨与小狗》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口哨与小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旋律,体验乐曲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2、初步会根据B段音乐,想象用形象的动作来表现"逗狗"情境。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欣赏狗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图片。

2、物质准备:图谱、指挥棒一根、音乐《口哨与小狗》

三、活动过程:

(一)提出倾听要求,直接引入。

指导语:我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听一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声音?

提问:音乐里有什么声音?

(二)结合图谱及游戏形式,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旋律。

1、在边听边展示图谱中,完整欣赏音乐。

指导语:《口哨与小狗》说的是小主人洋洋,喜欢边吹口哨,边和小狗散步,散步的时候他会和小狗玩好多有趣的游戏,玩累了,一起回家的故事。故事就藏在音乐中,我们再听一听。

提问:第一幅图讲的是?那第三幅呢?

2、重点欣赏B段音乐,在倾听与猜想中,尝试表现"逗狗"的游戏情节。

(1)猜想:洋洋怎样逗小狗呢?

(2)幼儿分别以小主人、小狗角色参与"逗狗"游戏,表现B段音乐。

(三)以两两合作形式,开展合作性游戏"口哨和小狗",体会音乐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指导语:有的想当小狗、有的想当主人,这样吧,两两合作,找一个伙伴商量。

活动反思:

(一)该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

考虑到孩子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乐课虽然孩子还比较喜欢,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静的聆听,孩子根本没办法坚持。特别是欣赏课,孩子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不了好的聆听习惯,更别提以后的听赏了。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课时的时间,带孩子围绕《口哨与小狗》来认真的聆听。

首先,我请小朋友完整地聆听一遍《口哨与小狗》,提示:这里面有小狗的叫声,听到后请举手。孩子兴趣很浓,听完后纷纷表示音乐特别有意思,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接着我请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口哨与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再给这段乐曲编个小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图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请学生当一当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来个散步,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也在音乐中尽情的表演了起来。最后,我再请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你想象的故事简单的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枯燥的管弦乐欣赏就变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姐妹艺术的融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爱听,乐听,以致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二)不久前,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而每次也都会让我烦恼、忙碌好一阵子。但也正是这样的活动,每一次总能带给我教学上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所以,教学比武,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不过,这次的比武,我在心态上就有了很大的调整,我不再太在乎活动的效果,能不能得奖等,而真正地从本身的专业提升来考虑和准备比赛了。

心态不一样了,首先在对执教领域和教材的选择上,出发点就不一样了。应该说,我本身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上是有一定优势和经验的,如果选择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我是比较有把握的。但这次我不想再重复自我了。我想试着挑战一下自己,从自己并不擅长但却很有兴趣尝试的领域入手来设计活动。其实,我一直对音乐活动,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活动很有兴趣,再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在音乐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多收获和建树,就特别羡慕,也一直很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锻炼。所以,我就打算利用这次的机会,放下包袱,尝试走进自己并不擅长的音乐教学。就算失败也无所谓,只要尝试了、努力了,就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和提升。

领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寻找合适的音乐素材了。由于之前在这方面钻研比较少,所以音乐素材的积累也不多,幸亏组里的同事很热心,向我推荐了很多优秀的音乐素材。于是,在反复地倾听和寻找中,发现了这首《口哨与小狗》,轻快的曲调,清晰的段落,让我一听就很喜欢,很想把它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但作为一首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如何让还处于低龄期的孩子欣赏它、感受它、理解它,并产生情感共鸣呢?我觉得光靠教师的表述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能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就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音乐。而且这首乐曲本身就是很富有情节性的,a段的轻松愉快,b段的紧张慌乱,给出了一条清晰地故事线索。所以我就以主人带着小狗出去散步,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来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猜测、想象、表达、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领域定了、素材定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也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具体的环节、教学的策略了。我选择的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XX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特别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整首乐曲的结构为abaca,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活动中,要让他们理解abaca的曲式结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掐掉了后面ca的部分,只节选了前面aba的乐曲部分,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也可以使幼儿更充分地感受前三段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色彩。

在具体的欣赏环节中,我采取了“讲故事导入——听故事欣赏——听故事表演音乐”的教学模式。先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讲了个什么故事,有没有找到什么有趣的声音,从而让幼儿发现乐曲中最有特点的元素——口哨。接着再分段欣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小狗和主人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最后再完整欣赏时,请幼儿扮演音乐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有节奏地拍手、小手走一走、小脚踏一踏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a段的音乐节奏。再通过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让幼儿多方位地理解b段音乐的特点。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乐曲的节奏和结构特点,我还精心设计了相应的图谱,可以让幼儿清晰直观地感受音乐主旋律的节奏和aba的曲式结构。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轮到我上课了,因为本身保着学习的态度,没什么心理包袱,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所以活动时,我特别轻松,孩子们的表现也很配合,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们在听听、玩玩、演演中,感受了音乐的美,收获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