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汇编18篇)

时间:2024-09-20 16:49:34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汇编18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

一直没下定决心选哪一课作为自己的汇报课,直到上周六听了戴建荣老师上的《古诗二首》,以读之、歌之、吟之、舞之四环节将学生带入奇妙的古诗学习中,而不再是以前那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整堂课轻松愉悦,一节课下来学生沉浸在课堂中意犹未尽,而我们听课的老师也回味无穷。听完后我便在思考,何不尝试着把这样的方式运用到我的古诗教学中?于是我下决心以这首古诗教学作为我的汇报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有一种阔大深远的意境。这是唐代时期非常盛行的送别诗中的佳作,读来很有韵味。

上这首诗前,我的本意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画面。于是,在教学设置上,我先让学生读,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读,同时在我手势的引导下反复读,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被激发。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进而理解诗的意思。之后引导学生理解整首诗发生的背景、体会烟花三月的美景、感受诗人李白的依依不舍并进行感情朗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的高。

有人说:诗歌是无声的音乐。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享受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以及整体美,以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要使学生披文以入情,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进而入情。在“悟诗情”教学环节时我让学生先朗读古诗再观察图画最后音乐渲染,通过移情,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你会对即将离开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流淌的是诗意的语言,涌动的是真实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维的火花。在感悟诗中的情感后,我让学生配上《高山流水》的古筝音乐诵读一番,有几个孩子还情不自禁的跟着摇头晃脑起来。课堂最后,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这份依依不舍和着音乐唱起《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孩子们的心境达到了沸点。

教学中,我注重拓展课堂的容量,通过对古诗相关资料的渗透让简单的古诗变得更加的充实。如:介绍黄鹤楼、黄鹤楼和广陵的位置、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以及李白写给孟浩然的那首《赠孟浩然》。

短短的四十分钟,相信孩子们有所收获了,知道用平长仄短的规律吟诵古诗,知道学习古诗的方法。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课堂设计还是遵循以前的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只是加了后面的吟唱。另外教学中还是缺乏一定的教育机智,自己的情绪容易受学生的影响。今后自己还得多加钻研业务,博取众人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学习这篇课文旨在使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这首诗,我依然采用学习古诗的“四部曲”进行。所谓“四部曲”指的是“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围绕这几个环节对本节课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先是导入新课。在这个环节,我采用的是谈话导入,通过课前交流,师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到课堂学习中,自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个环节是“解诗题,知作者”。引导理解“之”、“广陵”和题目的意思,并了解诗题中出现的“三名”——名楼黄鹤楼、名人孟浩然,名地广陵。通过出示课件让学生完成填空,交流查找到的李白及这首诗的背景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考虑到学生手上的资料匮乏,难以找到更多更好的资料,我还准备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故事,巧妙地用导入古诗的方式讲给学生听,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

接下来是初读古诗。让学生画出诗的节奏,并用多种方式的朗读,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

第四个环节是“学古诗,明诗意”。主要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如查找注释、查阅资料等)理解古诗。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进而全班交流,达到理解诗意的目标。新课标在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建议中指出:“考察他们能否凭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说说词语、诗句的大概意思的实践中提高阅读古诗的能力。

第五个环节是“齐探究,悟诗情”。首先引导学生感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师导入: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顺流而下,到达广陵,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西辞黄鹤楼”;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是顺流而下,而且诗人辞别的时间在春意正浓的三月,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信手捏来,豪不雕琢。然后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模仿句子写诗。如:“故人辞别广州城,烟花三月上(到)连南”“故人辞别小山城,烟花三月回广州”等。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及写作能力,让学生觉得写诗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接着让学生通过“寒冬腊月”“炎炎六月”“阳春三月”与“烟花三月”作比较,体会“烟花三月”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最后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展示一组美丽的春天图片,让学生欣赏,增加感性认识,再让学生用优美的词来表现三月的美丽,再过渡到描写春天的诗句,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使之得以活化,丰厚了语文的积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理解后两行诗时,抓住“孤帆”设疑:“长江是大唐盛世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每天都有很多帆船来来往往,可为什么李白却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引发学生思考,感受,理解,领悟。

有人说,诗歌是无声的音乐。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享受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以及整体美,以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在“悟诗情”教学环节时我用音乐渲染,感情朗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涌动的是真实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维的火花。

除了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我还收集了李白一年后再次为这次送别写的一首诗《江下行》,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依依惜别之情也进一步得到升华。另外,这样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本节课,按照本人的设想,已经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间的安排也合理。能够让学生通过尝试写诗,并给诗歌换一个词,让学生去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本人的教学风格得到体现。但是,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学生互动似乎不够大胆,课堂有点沉闷,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是很积极的交流,自己完成了就不理别人,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的习惯没有落实到位。

其次,本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指出:语言,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任何学科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都是有言语编织的。语文学科的教师更要规范、熟练、巧妙地驾驭语言。我们很多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由于不注意口头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养成了重复罗嗦的语言习惯。

语文教师要用语文的方式去表达,使自己的语言“语文化”。其实,跟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要有文采,用上一些好词佳句使文章变得生动具体等的道理是相通的。反思我的语言缺点,我是属于宁可“写”而不喜欢“说”的人,说话往往是前面一句还没说,后一句已经蹦出来,说出来后才发现前一句还没说,然后再去补充,因此让人觉条理性不强,也不够规范。此外,重复罗嗦、说话艺术性不强的毛病也是存在的。这是我以后需要加强训练的。

此外,学法的指导、教学技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3)

上周二的课例研讨,我挑战自己,选择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在备课时对这首进行解读,观看了3个教学实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因此,我设计教案时,一二句从感受烟花三月的美好,着重体会两位诗人之间是诗意的送,浪漫的别。后两句,抓住“孤”和“唯”来体会诗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

古诗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意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因此,本节课让孩子们熟读成诵也是目标之一。

这节课上完,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第一,我自己的情感不够投入,朗读不到位,所以不能利用自己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情景中,这点,我今后还要多加练习朗读。

第二,对诗意的讲解过于琐粹。四年级的孩子具有初步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解释诗意时不宜太碎,可以让孩子们自读,借助解释理解诗意,有不明白时老师做指导解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4)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因此,教材中适当编排了一些古诗词。怎样进行古诗词教学最有效呢?下面以我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说说如何把“读”作为诗词教学的主旋律。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体朗读中,了解诗词大意。教学伊始,我说同学们,谁能说出带有“读书”两个字的名言或诗句呢?学生们纷纷说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问:你怎样理解这些名言和故事中的“读书”两个字。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我顺势点拨,今天我们就以“读”为主来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打开书,先读通顺,再借助文中的插图、注释,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的什么意思。学生初读,自学。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在开课伊始,我不是按惯例不读课文就解释诗题,而是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和插图自读,了解大意,整体把握。这样不仅做到解题不离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读中了解诗题,了解背景,把握基调。

(1)、交流诗题意思,指导读出节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读题目,即读出了节奏,又读出了内容。学生清楚的知道谁送谁、送的地点、送的目的地。

(2)、了解背景,指导读出味道。出示黄鹤楼的图片,插入传说。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文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选择在此辞别,虽是惜别,但更富有诗意,因此在读“黄鹤楼”时声调可以稍上扬。

(3)扬州是个什么地方呢?扬州——美丽的江南城市,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尤其春天的扬州到处歌舞升平,到处柳絮如烟,繁华似锦。“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4)孟浩然此去扬州要做什么?心情怎样?他要去游玩、散心。心情自然轻松、愉悦。

(5)想象你是孟浩然,带着你即将下扬州的心情读诗题呢?在这富有诗意的阳春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去那个令人神往的扬州,心情会怎样?那肯定是即有惜别之情,又有羡慕之情。这个时候,假如你是李白,带着送别好朋友的惜别之情、羡慕之情读诗题。让学生再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读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在诵读时要先把握作品基调。“人生自古伤离别”,许多人认为离别是伤感的,而本首诗中的孟浩然并非如元二出使荒僻的安西那般无奈。扬州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众多才子佳人聚集于此,作为“风流天下闻”的大诗人孟浩然,此行的愉悦心情可想而知。而喜爱游山玩水的李白自然为好友高兴,在情深意重的惜别之中,也流露出了一丝羡慕与向往。因此,了解背景,为“入情入境的诵读”打下了基础。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自然学的有情趣。

读中感悟诗情,进入诗境。

(1)品读“故人西辞黄鹤楼”说说李白为什么要送别孟浩然?他们是什么关系?你了解他们之间的交情吗?

(2)品读“烟花三月下扬州”配乐想象“烟花三月”的扬州。融想象与诵读中。

(3)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学生再读中知道,“孤帆”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另一方面: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刮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屹立。此时,只看见那滚滚的江水向东流去……诵读这两句诗时既要有节奏又要音断气连,尤其是“流”字拖长音,有孤帆远去之感。通过读,感受诗人对好朋友的深情厚谊,体会诗人目驻神驰的情态和怅然若失的心情,此刻李白的心也早已随友人一起去了。再次让学生感情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教学到这里时我指出:流就是留,是不舍,是牵挂,是羡慕,是诗人对好友绵绵不绝的情谊。这时,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练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觉得小学生没有丰富的文学积淀,因此,教学不能枯燥的分析、机械的背诵,也不可“深挖”式地鉴赏。应当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放飞想象,品读语言,做到有感情诵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入境。并在读中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从而使朗读指导“虚”“实”并用。

拓展研读,积累应用。同学们,古典诗词中的送别之情感人至深,有悲伤,有乐观,有劝慰,有欢快……下面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都读过那些送别的'佳句,我们来共同感受古人那浓郁得离别之情。同学们纷纷的说出了下面诗句:

蜡烛有泪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唐·杜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李白)

海内存知己,天涯热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别离》唐·陆龟蒙)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们积累背诵。同时指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聚散离别,请你用几句话,写一写与亲人或好友离别时的场景或心情,并恰当运用学过的诗句来表达。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最后的练笔意在读写结合,古为今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5)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短短28个字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通过组内交流课执教这一课,我的收获还是不少的,有喜有忧:

在教学中注重体会一: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在这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时光,可好友即将远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使人感到忧伤。阳春三月的美景与故人离别时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借着一喜一忧让学生说说、演演临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这是反思一。

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这又是一个研读点。在教学中,我巧设疑问下“金钩”,通过情景描述,诵读激情,启发诱导,学生感悟充满了灵性、洋溢着人情,教学也由此走向成功。

师:滚滚东流的仅仅是长江水吗?

生:流的不仅是水,还有李白心中的那份情,一份依依惜别之情。

生:是呀,流的还有李白对孟浩然的思念之情。

生:还有李白的祝福之情。祝老朋友此去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师:这一份份情谊,都像这滚滚长江水一样,流向广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

一个“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时此刻,难道我们还能说作者心中流淌的仅是长江水吗?通过这样设问、点拔、交流,学生深深感悟到的是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是反思之二。

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寻常,相似的经历和遭遇,致使两人成为生死之交。他们一生中虽然相聚次数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离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坐船顺长江水东流而下,越去越远。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其实,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所以,“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是教学的研读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诗句丰富的人文内涵,促成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节点。可当时我没有发现、把握这一教学契机,引发学生深入感悟。致使教学索然无味,人文熏陶和感染不能潜移默化。这是反思之三。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教师引导是关键。以上教学片段不正是有力的说明?教师巧妙的启发、引导,融情感于诗句之中、读者心中。所以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6)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按计划进入第六单元“人间真情”20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但一开始就很不顺利,多媒体课件因触控笔失去控制而无法操作,许多直观的演示也无法进行。幸好课前就把自己准备好的一些扩充内容写在了小黑板上,有唐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打油诗》、李白的《和史郎中听黄鹤楼上吹笛》,还有李白的《赠孟浩然》等诗词。

我的计划是在学生理解这一首比较简单的送别诗和它的写作背景后,把这些诗推荐给学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教学生字、读背古诗后,进入“解诗题、知诗人”环节,围绕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作者李白,让学生明白“谁?在什么地方?为谁送行?他要到什么地方去?”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李白在黄鹤楼(设宴)为老朋友孟浩然送行。他要去江苏的广陵去。老师问:“谁知道广陵在什么地方?”白玢同学马上举手回答:“广陵就是扬州。”“你怎么知道的?”“诗中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所以广陵就是扬州!”老师肯定了白玢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诗题意思的好方法,让大家学习她。

接着老师在这个地方介绍了李白和孟浩然两名同时代的大诗人,他们都非常有名气,而且人生经历也很相似和相近。孟浩然比李白大11岁,我们学过他写的有名诗歌,大家都会背诵的《春晓》,(一起背诵这首诗)。他们两人的仕途都不顺利,两人都喜欢游历名山川,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孟浩然年轻时遭遇仕途挫折后,便回归田园,写下了许多田园诗词,是著名的田园诗人。李白就是孟浩然的粉丝,一直把孟浩然当作自己的人生偶像。这时给同学们引出李白的诗《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让学生感受李白对孟浩然的崇敬之情,他是把李白当成了自己的老师啊。这样的背景介绍只为让学生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为后面理解送别的依依不舍的深情奠定基础。

然后抓“关键词、字”来理解诗句意思。一二名抓住“故人”、“烟花三月”、“下”来理解。“故人”:注释老朋友。说明什么?(两人是老熟人。情谊很深!)

“烟花三月”告诉我们送行的时间是鲜花盛开的阳春三月。

哪为什么要用“下”?而不用“上”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地形特点:西高东低。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乘船由黄鹤楼去扬州,当然是顺流而下。

“李白在黄鹤楼设宴给老朋友送行,吃完饭后送老师来到楼下码头边,对老师说了些什么?老师的船走远了,消失在天边了,他还在干什么?从中看出什么?”设计这个情节,就是为了能够入情入境地让学生走入诗词报要讲述的故事,去体会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朋友间的真情。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交流去体会李白对老友孟浩然深深的留恋。老友乘坐的船儿早就消失在了天边,看不见踪影了,李白依然站在江边不忍离开,可见他对老友的深情。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意思后,话题一转提到了黄鹤楼,问同学们知道这座江南名楼吗?想了解李白和黄鹤楼的故事吗?然后简介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在湖北省武汉市。讲李白游历到黄鹤楼,在这里看到美丽的湖光山色,诗意大发,想写一首诗。可来到黄鹤楼上一看,比他小三岁的诗人崔颢已经在黄鹤楼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黄鹤楼》,李白读完这首诗,不得不放下了手中已经提起毛笔,感叹道(引出李白关于黄鹤楼的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觉得崔颢的诗写的太好了,自己再写也不会超过崔颢的诗了,搁笔不写了。你们想读一读崔颢的《黄鹤楼》吗?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把板书好的《黄鹤楼》拿出来,让大家去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去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民。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让学生去朗读两首诗。

最后再出示了一首李白写的与黄鹤楼有关的诗推荐给大家《和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中吹笛》:“一同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里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尽管有些拖堂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我认为这样推荐诗歌给孩子们还是很有趣的,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课程资源,引发了孩子们对诗歌的热爱。

当然,由于内容过多可能导致学生对课文重点的理解和体会不够深刻,有些水过地皮湿的感觉,但我还是想这样去试一试,改一改以往古诗教学的形式,看看孩子们对古诗的情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7)

今天我借班上课,上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感觉有很多的不足。

本来在备课的时候,我了解这首古诗和以往的送别诗不同,它没有送别的伤感和凄苦,诗歌的意境是轻松愉快的,这样的诗境也应该和李白的性格和他当时的处境有关。当然对于人物的分析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太高了,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我把品读的重点放在感受诗歌意境,了解诗歌的情感上。为了让学生明白他们是在轻松愉快中分别,我创设情境,引导他们感受扬州之美,知道孟浩然要去扬州,心情必然是愉快的,带着这愉快的心情来读诗句,感受人物心情;再让学生换位思考,这样美的扬州大家都想去,那诗人也一定很想去,体会诗人对扬州的向往,对朋友的祝福和羡慕之情。教学是这样的构想,但实际上却没有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这部分的教学处理也都按我的计划完成,但学生似乎游离诗歌以外,没有把这些和诗的内容联系起来,使这些学习没有很好的为教学服务。因此,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回顾教学过程的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觉得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好几年没有带中年级的课,对学生的水平把握不住,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有些拔高,使学生学习起来也感觉有难度。但学生的问题是思考不够,总认为送别就是伤感的,没有用心去品味文字,这是读书不动脑的结果。

本课在人教课标版教材中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古诗二首》选编了两首古诗,第二首就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是六年级下册的内容,同是一首诗跨越了两个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的认知水平肯定有很多的差别,所以对于中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该怎样上,我也要认真的思考和把握,以后不能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8)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按计划进入第六单元“人间真情”20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但一开始就很不顺利,多媒体课件因触控笔失去控制而无法操作,许多直观的演示也无法进行。幸好课前就把自己准备好的一些扩充内容写在了小黑板上,有唐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打油诗》、李白的《和史郎中听黄鹤楼上吹笛》,还有李白的《赠孟浩然》等诗词。

我的计划是在学生理解这一首比较简单的送别诗和它的写作背景后,把这些诗推荐给学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教学生字、读背古诗后,进入“解诗题、知诗人”环节,围绕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作者李白,让学生明白“谁?在什么地方?为谁送行?他要到什么地方去?”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李白在黄鹤楼(设宴)为老朋友孟浩然送行。他要去江苏的广陵去。老师问:“谁知道广陵在什么地方?”白玢同学马上举手回答:“广陵就是扬州。”“你怎么知道的?”“诗中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所以广陵就是扬州!”老师肯定了白玢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诗题意思的好方法,让大家学习她。

接着老师在这个地方介绍了李白和孟浩然两名同时代的大诗人,他们都非常有名气,而且人生经历也很相似和相近。孟浩然比李白大11岁,我们学过他写的有名诗歌,大家都会背诵的《春晓》,(一起背诵这首诗)。他们两人的仕途都不顺利,两人都喜欢游历名山川,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孟浩然年轻时遭遇仕途挫折后,便回归田园,写下了许多田园诗词,是著名的田园诗人。李白就是孟浩然的粉丝,一直把孟浩然当作自己的人生偶像。这时给同学们引出李白的诗《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让学生感受李白对孟浩然的崇敬之情,他是把李白当成了自己的老师啊。这样的背景介绍只为让学生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为后面理解送别的依依不舍的深情奠定基础。

然后抓“关键词、字”来理解诗句意思。一二名抓住“故人”、“烟花三月”、“下”来理解。“故人”:注释老朋友。说明什么?(两人是老熟人。情谊很深!)

“烟花三月”告诉我们送行的时间是鲜花盛开的阳春三月。

哪为什么要用“下”?而不用“上”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地形特点:西高东低。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乘船由黄鹤楼去扬州,当然是顺流而下。

“李白在黄鹤楼设宴给老朋友送行,吃完饭后送老师来到楼下码头边,对老师说了些什么?老师的船走远了,消失在天边了,他还在干什么?从中看出什么?”设计这个情节,就是为了能够入情入境地让学生走入诗词报要讲述的故事,去体会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朋友间的真情。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交流去体会李白对老友孟浩然深深的留恋。老友乘坐的船儿早就消失在了天边,看不见踪影了,李白依然站在江边不忍离开,可见他对老友的深情。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意思后,话题一转提到了黄鹤楼,问同学们知道这座江南名楼吗?想了解李白和黄鹤楼的故事吗?然后简介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在湖北省武汉市。讲李白游历到黄鹤楼,在这里看到美丽的'湖光山色,诗意大发,想写一首诗。可来到黄鹤楼上一看,比他小三岁的诗人崔颢已经在黄鹤楼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黄鹤楼》,李白读完这首诗,不得不放下了手中已经提起毛笔,感叹道(引出李白关于黄鹤楼的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觉得崔颢的诗写的太好了,自己再写也不会超过崔颢的诗了,搁笔不写了。你们想读一读崔颢的《黄鹤楼》吗?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把板书好的《黄鹤楼》拿出来,让大家去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去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民。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让学生去朗读两首诗。

最后再出示了一首李白写的与黄鹤楼有关的诗推荐给大家《和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中吹笛》:“一同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里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尽管有些拖堂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我认为这样推荐诗歌给孩子们还是很有趣的,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课程资源,引发了孩子们对诗歌的热爱。

当然,由于内容过多可能导致学生对课文重点的理解和体会不够深刻,有些水过地皮湿的感觉,但我还是想这样去试一试,改一改以往古诗教学的形式,看看孩子们对古诗的情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9)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整首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我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课前搜集了李白与孟浩然、黄鹤楼、广陵等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流程就按照“情景导入,了解背景,课题质疑、自学释疑,感悟诗境、诵读诗文”来进行。

一、情景导入,了解背景

在上课前,讲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顺势就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反思]在这一板块中,迅速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交流资料,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古诗的写作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境,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质疑、自学释疑

在这一个板块中,第一步就是让学生首先紧扣一个“送”字引导学生提问题(谁送谁?在哪送?送到哪?何时送?怎么送?)第二步就让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借助注释和收集的资料,在小组中自行解决以上问题。

[反思]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步就是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我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何时送”和“怎么送”这两个问题。

在处理“何时送”这个问题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烟花三月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友人在这么美丽的三月到扬州去的喜悦和羡慕之情。同时也注重引导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反思]读书要展开想象,这是读书的好方法。本诗中“烟花”一词是学生感悟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就通过让学生用优美的词句来表现三月的美丽,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之得以活化。同时又辅以课件展示烟花三月的美丽,让学生感到三月的美丽,美得并不空洞,为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奠定了基础。

三、感悟诗境、诵读诗文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第二板块的学习对诗的意思已经大致了解了,所以通过学生再读诗句,就肯定会在诗中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很快就在看似矛盾处提出了问题。比如:“这时长江里只有孟浩然的一条船吗?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呢?”“为什么帆船会走到天空里去了呢?”等问题。

在解决深层次的疑难后,我再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最后两句诗句,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使孩子们与作者的情感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反思]我这样处理,主要是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抓住关键词语‘孤帆’‘碧空尽’深入理解,进而领悟全诗情感,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以便孩子们更深入理解孟浩然和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

总之,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比如:1、语言不够精炼,没有经过精雕细作。2、节奏显得前松后紧,整体把握不够好。3、对于难点的突破,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得比较匆忙等。但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以及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以上这些不足会逐步得到克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的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采用了“文包诗”的形式,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确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在传统教学手段的运行之下,本课教学目标需三教时达成,但本课希望凭借设计科学的教案和课件,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调动学生朗读、想象、领悟语言文字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预计用两课时就可以达成教学目标。

教案经过数次修改,课堂教学顺利达成预设目标,其间不乏可取之处,如: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找出了能体现两人依依惜别的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学生交流读的感受后,进行引读:两个“一会儿”看似随便,不礼貌,其中恰恰蕴含着深深的惜别之情。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进行体会,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没有停留在表面。课堂上我抓住生成,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拓展想象,运用课件进行演绎,使得他们的.感悟更深刻。

课件中有李白送别情景的动画场面。这一课件的设计符合媒体组合教学多感官配合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做到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一课件的设计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延伸功能,向学生提供了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现象与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依依惜别之情的感悟。这样,既展示了媒体组合教学的优化功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调节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学生感悟,突出了教学重点。这样设计切合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升华理解,通过背诵把依依惜别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同时体现了师生民主合作的理念,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贯彻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利于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课件配合下的多形式朗读朗读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画形象更是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学生课后语文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课后,我最感遗憾的是自己的讲课和学生的阅读感悟时间相当。尽管评价激励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变热闹了,但是个别学习能力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没有足够进行深入思考的时间。怎样在今后的课堂上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有效训练,是我今后要着重探索的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程教学反思

近日,我参加了市现场优质课西片竞赛活动,“幸运”的抽到了古诗。尽管之前研读了几遍该教材以备“中奖”,但顶真起来一时慌了神,手忙脚乱的忙活了一个小时,就匆匆地进了课堂。

四十分钟的时间一滑而过,课一结束整个人顿时轻松了许多,坐下来不由地就反思起刚才的那一堂课来。我自己感觉自己整堂课如“蜻蜓点水”般,引导学生对诗的意境体会得很肤浅,这是主要的问题,具体说来有这几方面不足:

首先在知诗人一环节向学生介绍诗人时还不够到位。讲大诗人李白写的诗想象力丰富,可以通过具体的诗句来引导学生了解诗人作品的这一特点。具体表现在学生学过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及《赠汪伦》中的第二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然我在课堂中只是很直白的提了一下,对李白的“故人”孟浩然介绍的'也不够详细,简简单单一两句话了事。其实学生对文本的相关信息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走进文本。

其次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会应建立在熟知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在了解诗意时,我请学生结合注释,想想每句诗写了什么,并划出不解的字词,这样安排应属合理。但随后我却未交流解决学生不理解的字词而直接差不多是由我说出全诗的大意。或许是因为当时心急,满脑子只想着自己的教学设想“接下来该干什么,完成什么教学内容”,至于学生“学情”根本就没意识到,说来还是专业水平不足导致的。总习惯让学生跟着老师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何不先交流交流孩子们不理解的字词,再结合诗文的注释让孩子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教师再适时的加以引导就可以了。

由于学生对古诗的诗意了解是教师硬灌的,所以在入诗境中当我发问“为什么诗人说孤帆远影碧空尽,难道是因为当时江上只有一条船吗?”课堂一下子冷了场,过了好一会儿一两个学生才站起来回答,可答案都不靠边。孩子们说什么当时江上有雾,只看得见一条船,又说当时江上只有一条船。孩子们这么一答,可把我吓懵了。支支吾吾,慌里慌张,最后没法,我给出了答案。梯子没摆正,怎可往上攀!不妨语境还原,让孩子们来演一演李白和孟浩然分别的场景。在古代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好朋友离别之际彼此会说些什么,神情、挥手告别的动作等方面让学生去大胆想象,即兴表演。这样一来,势必会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思考热情,通过表演、感悟,再现当时诗人可能的离别场景。教师再结合文中插图作拱手抱拳状顺势点拨:一直十分欣赏的好友孟兄即将远行,心中真是万分不舍。此时诗人眼中只有好友,只有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哪还会顾及其它的船只。你看,纵然好友乘坐的船只消失在天边,诗人还久久地伫立在江边,不愿离去。如此一来,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诗境,领悟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上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想说的就是以上这些。尽管文笔拙嫩得很,可能有些思想意识还比较狭窄,但我只是把它当成是对自己教学的一次反省,不为别的。实实在在的行事,认认真真的工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精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之情,同时又有一种开阔大气的意境。

这节课的目的,让四年级学生在原有学习古诗知识的基础上,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学生能通过充分的`自学预习,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初步理解古诗内容,通过朗读和交流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设置上先让学生逐步理解字、词、句,再整体把握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情朗读。

在操作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好,在解释字、词、句上占用的时间过多,有点拖沓,导致在朗读方面的用的时间较少。在表扬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同时注意了对个别学生方言的纠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范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有一种阔大深远的意境。这是唐代时期非常盛行的送别诗中的佳作,读来很有韵味。

上这首诗歌前,我的本意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画面。于是,在在教学设计上,我从题目入手,抓住一个“送”字,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觉得就一个字来提问非常新奇,纷纷举手想要发言,在热闹的发言中,我步步启发,引导他们提出了“谁送谁”、“在哪送”、“送到哪”、“何时送”、“怎么送”、“为什么送”六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六个问题去反复读诗,一一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理解整首诗发生的背景、体会烟花三月的美景、感受诗人李白的'难过和对友情的珍重并进行感情朗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的高。

有人说:诗歌是无声的音乐。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享受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以及整体美,以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要使学生披文以入情,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进而入情。在 “悟诗情”教学环节时我让学生先朗读古诗再观察图画最后音乐渲染,通过移情,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你会对即将离开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流淌的是诗意的语言,涌动的是真实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维的火花。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们积累背诵。同时指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聚散离别,请你用几句话,写一写与亲人或好友离别时的场景或心情,并恰当运用学过的诗句来表达。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最后的练笔意在读写结合,古为今用。

当然,这节课上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课前学生收集的东西较少,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学生了解有关这首诗方面的信息还是太少,没有拓宽学生视野。这也许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注意这些,这样一来既便于老师把握课堂教学,又利于学生的进步,拓宽学生视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4)

有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之情,同时又有一种开阔大气的意境。

这节课的目的,让四年级学生在原有学习古诗知识的基础上,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学生能通过充分的自学预习,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初步理解古诗内容,通过朗读和交流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设置上先让学生逐步理解字、词、句,再整体把握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情朗读。

在操作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好,在解释字、词、句上占用的时间过多,有点拖沓,导致在朗读方面的用的时间较少。在表扬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同时注意了对个别学生方言的纠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古诗,诗中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次之所以选择这首古诗作为教学内容,是因为我不知道古诗要怎么教。说实话,特别感谢年级组的姐妹们,一次次听我试讲,一次次帮我出谋划策,让我在这次活动中学到了太多太多。

课堂中,我首先出示李白画像,请学生介绍李白,并背诵学过的李白诗句,在复习回顾中引进新内容;出示诗题后,请学生谈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理解诗题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及其他字词;接着引导学生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在读会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借用注释、插图、字典等资料理解诗意,在此过程中我讲的很少,只在学生理解不到的地方稍作点拨,引用地图、相关诗文等予以拓展、引导;理解诗意后,用划朗读节奏、重音的方法把诗读出韵味来。为了更好地品味诗情,借用视频资源,直观感受离别情景,从而引发想象,感情朗读古诗;最后由这首离别诗拓展开去,回忆学过的其他送别诗,鼓励学生搜集更多送别诗,进一步感受友人之间真挚的情谊。

这份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发挥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遗憾得很,由于执教者的原因,许多细节处理不当,尤其在指导朗读、品味诗情的环节,非常草率地走了下过场,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6)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古诗,诗中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次之所以选择这首古诗作为教学内容,是因为我不知道古诗要怎么教。说实话,特别感谢年级组的姐妹们,一次次听我试讲,一次次帮我出谋划策,让我在这次活动中学到了太多太多。

课堂中,我首先出示李白画像,请学生介绍李白,并背诵学过的李白诗句,在复习回顾中引进新内容;出示诗题后,请学生谈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理解诗题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及其他字词;接着引导学生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在读会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借用注释、插图、字典等资料理解诗意,在此过程中我讲的.很少,只在学生理解不到的地方稍作点拨,引用地图、相关诗文等予以拓展、引导;理解诗意后,用划朗读节奏、重音的方法把诗读出韵味来。为了更好地品味诗情,借用视频资源,直观感受离别情景,从而引发想象,感情朗读古诗;最后由这首离别诗拓展开去,回忆学过的其他送别诗,鼓励学生搜集更多送别诗,进一步感受友人之间真挚的情谊。

这份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发挥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遗憾得很,由于执教者的原因,许多细节处理不当,尤其在指导朗读、品味诗情的环节,非常草率地走了下过场,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及反思

☆情景说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师吟诵一副《红楼梦》的对联,并写下来:

“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导语揭题。

“人生苦短,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有人说,友情是真挚而宝贵的。的确,正如对联中所说的,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今天我们所要学习内容便与友情有关。”

二、小组交流,搜集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他俩是什么关系?

3、本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三、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1、自由读诗歌,理解诗意

解决疑难:请理解的学生上台当老师,在()内填上正确的意思。

之广陵(去广陵)

故人(老朋友)

西辞(在西边告别)

烟花(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即花开如雾)

孤帆远影(孤独的一只船帆,远去的影子)

天际流(在天边流)

4、串讲诗意,师归纳: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李白

老朋友在西边告辞了我,离开了黄鹤楼。

在花开如烟雾的三月,去了扬州。

一片孤帆远去,影子消失在天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之水在天边滔滔流淌。

5、体会情感:

师过渡:老友就要去他方,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用你们的语言描绘一番。

生1:依依不舍

生2:恋恋不舍

生3:难舍难分

生4:情深意长

生5:依依惜别

师:这情景体现在哪两句诗中,读出来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过渡:大家说得好,说得对,正是这两句写出诗人伫立江岸,望断春水,不舍君(友)去,心中默念什么?

学生发挥想象或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表达。

生1: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引用平时积累诗句)

生2: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引用平时积累诗句)

生3:放心吧,我会想念你。

生4:江水啊,你平安地送友远去吧!

生5:朋友啊,早日归来,我们再相聚。

生6:这一别,何时能想见。

生7:唱歌曲:“朋友啊朋友……”

☆[反思一]:“带着朋友的句句叮咛,孟浩然毅然乘船东去,只留下李白一人独自站在江边远望,远望……他望到些什么?”以一个问题为发散点,给学生们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可以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感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当学生提到“孤帆”一词时,我马上设疑:“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为什么只见“孤帆”?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用三个带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目的是开启学生思维,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沟通,去表达。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李白的恋恋不舍传递给远方的孟浩然,让他们的友情天长地久,引领学生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与文章达到共鸣.

6、诗人在诗中点明了分别的时间与地点是三月、黄鹤楼。目的是广陵。在哪两句中体现?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反思二]: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在这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时光,可好友即将远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使人感到忧伤。阳春三月的美景与故人离别时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借着一喜一忧让学生说说、演演临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

7、朗读诗歌:

师引导:在这样美好的春光里,在这优美的黄鹤楼,故人归去,依依惜别,这情比江水长,比江水深,比江水远,该怎样读,才能让两位诗人满意?

学生齐读、个别读、小组读。

☆[课堂反思三]:古诗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意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注重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把“爱的教育”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四、引入资料,拓展延伸

读《黄鹤楼》: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反思四]: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大,加之学生对人物以及古诗的背景了解又浅,学生就很难与文中人物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让诗歌中的景象在学生心中丰盈起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我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尽力拉近文中人物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既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又使诗歌中的所表现的情景、所抒发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对调动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古诗,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或诗句。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李白写的《赠汪伦》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很好,孩子们,把后两句有感情的再读一遍。是啊,汪伦送别李白的情谊真的是比那桃花潭水还要深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去感受李白送别友人的`真情吧。

二、解题:

1、学习题目中的三个生字,齐读课题。

2、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三、初读古诗。

李白如何描述他和孟浩然分别的情景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1、学习诗中两个生字。

2、指名读古诗。指导朗读

课件范读。

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件,根据划分好的节奏,自己先学着读一读。

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

四、理解诗意

自由的读一读第一、二句,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1、故人:指老朋友。

2、西辞?

在西边辞行,往东走。课件出示黄鹤楼和扬州的的位置图。

3、烟花?形容花开得很繁茂,像浮动的烟雾。烟花三月到底有多美,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课件出示春天的美景),美吗?

师:在这柳如烟,花似锦的三月李白和孟浩然这对好朋友会做什么?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两句诗中一些词的含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在这柳暗花明的三月,在这莺歌燕舞的三月,本是和好朋友欣赏美景,吟诗作画的好时候,可是老朋友就要离开自己到千里之外的扬州去了,假如你就是李白,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引读

4、尽管依依不舍,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孟浩然的船走了,李白回去了吗?你从哪里知道?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诗中哪个词告诉我们小船不见了?

孤帆什么意思?

这么大长江上难道真的只有孟浩然的这条小船吗?为什么诗人却说孤帆呢?

5、小船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李白还久久地伫立江边,望着那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呢?

指名读、引读、齐讲习

五、感悟诗情

带着这种感受,这种感情把整首诗读一读。

指名读、分男女读、全班齐读。

六、课外拓展

读得真好,读出了浓浓的惜别之情,老师为你们成为李白的知音而高兴。一年后,李白回忆起当时与孟浩然分别的情景又写下了《江下行》这首诗,我们一起来欣赏: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真是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古代诗词里,还有很多关于离别的佳作,请同学们回去后搜集一些描写送别的古诗,用我们今天的学习方法仔细品读。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