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范文(精选17篇)

时间:2024-09-20 13:34:00 来源:风铃百科 作者:管理员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精选17篇)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可用减法计算,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感受与同伴交流想法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4.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可采取以下形式。

1.对口令。

师:我说1。

生:我说2,1和2组成3。

[课一开始,就采用三种对口令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形式灵活有效,学生复习效果好。]

2.拍手对口令。

3.举牌对口令。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老师投影显示美丽的小湖,并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在波光粼粼,美丽的小湖里有3只美丽的鹤在快乐地歌唱,过了一会儿,1只鹤展开翅膀飞走了,(教师出示3只纸鹤,再慢慢移走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学生跟随教师拿出自己折好的3只纸鹤,动手操作演示,3只鹤飞走1只鹤,就是从3只里面去掉1只,要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也可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在投影与教师语言描述的优美情境中,用纸鹤实物演示,学生感觉更直观亲切,并能亲自参与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的认识。]

例题

1.课件演示,创设问题情景:草地上雨后长出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让学生叙述情景,并试着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的问题。学生提问题时教师应多给与鼓励。接着问: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5-2=?

2.教师提问:5减2得几?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师都给与鼓励。接着提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例题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喜欢的小白兔采蘑菇的形象,学生很高兴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主动探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多种算法都给与鼓励,保护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然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用数的组成计算减法较简单。]

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2.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5只纸鹤,你能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吗?摆摆试试,看谁摆的多。

4.乘车游戏:5个同学做检票员,拿着车号,其他同学每人一张票,车票上数目的得数就是的要乘的车号。游戏开始,请同学们赶快上车,检票员检票后,上错车的同学给大家表演节目。

[巩固练习中的第1、2题,采用课件演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第3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让学生尝试用5只纸鹤摆不同的算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减法的认识。乘车游戏,学生最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也,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活动效果好。]

总结评价

1.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说说自己本课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教师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课作小结。

布置作业

1.学生准备纸鹤,学具,数字卡片;

2.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教学设计说明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整节课我都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的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本次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让学生动口、动手的对口令活动,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参与,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次课运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减法做好准备。然后我用语言描述,并用纸鹤演示:“湖里的3只鹤飞走了1只,还有几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接着用课件演示第二个问题情境例题:“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列出算式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算,多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这样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练习第1、2题用课件演示,分步进行,让学生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小组交流订正;还有一个练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5只纸鹤能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练习的最的是乘车游戏,这个游戏时在学生学习兴奋低点进行的,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2)

【考纲要求】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性质。

【自学质疑】

1.双曲线 的 轴在 轴上, 轴在 轴上,实轴长等于 ,虚轴长等于 ,焦距等于 ,顶点坐标是 ,焦点坐标是 ,

渐近线方程是 ,离心率 ,若点 是双曲线上的点,则 , 。

2.又曲线 的左支上一点到左焦点的距离是7,则这点到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是

3.经过两点 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

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5.与双曲线 有公共的渐近线,且经过点 的双曲线的方程为

【例题精讲】

1.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且与椭圆 有公共焦点,求该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 是椭圆 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 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 时,那么 之积是与点 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 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

3.设双曲线 的半焦距为 ,直线 过 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 的距离为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矫正巩固】

1.双曲线 上一点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则它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2.与双曲线 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 的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

3.若双曲线 上一点 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 ,则点 到 轴的距离是

4.过双曲线 的左焦点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 两点,若 。则这样的直线一共有 条。

【迁移应用】

1. 已知双曲线 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是其顶点到渐近线距离的2倍,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2. 已知双曲线 的焦点为 ,点 在双曲线上,且 ,则点 到 轴的距离为 。

3. 双曲线 的焦距为

4. 已知双曲线 的一个顶点到它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则

5. 设 是等腰三角形, ,则以 为焦点且过点 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6. 已知圆 。以圆 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作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和顶点,则适合上述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掌握排列数公式,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数;

(4)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对排列应用问题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归纳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及排列数的公式,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难点是导出排列数的公式和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是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并将这两个原理的基本思想方法贯穿在解决排列应用问题当中.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因此,两个相同排列,当且仅当他们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种数,只要弄清相同排列、不同排列,才有可能计算相应的排列数.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具有m个元素的排列,后者是这种排列的不同种数.从集合的角度看,从n个元素的有限集中取出m个组成的有序集,相当于一个排列,而这种有序集的个数,就是相应的排列数.

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要重点分析好的推导.

排列的应用题是本节教材的难点,通过本节例题的分析,应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应用题的解法时,教材上先画出框图,然后分析逐次填入时的种数,这样解释比较直观,教学上要充分利用,要求学生作题时也应尽量采用.

在教学排列应用题时,开始应要求学生写解法要有简要的文字说明,防止单纯的只写一个排列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基本掌握之后,可以逐渐地不作这方面的要求.

三、教法建议

①在讲解排列数的'概念时,要注意区分“排列数”与“一个排列”这两个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成一排”,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例如,从3个元素a,b,c中每次取出2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有如下几种:ab,ac,ba,bc,ca,cb,其中每一种都叫一个排列,共有6种,而数字6就是排列数,符号表示排列数.

②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一定顺序排列”.

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部分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排列。叫不同排列.

在定义中“一定顺序”就是说与位置有关,在实际问题中,要由具体问题的性质和条件来决定,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这也是与后面学习的组合的根本区别.

在排列的定义中 ,如果 有的书上叫选排列,如果 ,此时叫全排列.

要特别注意,不加特殊说明,本章不研究重复排列问题.

③关于排列数公式的推导的教学.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课本上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先推导 , ,…,再推广到 ,这样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讲法,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导出公式 后要分析这个公式的构成特点,以便帮助学生正确地记忆公式,防止学生在“n”、“m”比较复杂的时候把公式写错.这个公式的特点可见课本第229页的一段话:“其中,公式右边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 ,共m个因数相乘.”这实际是讲三个特点:第一个因数是什么?最后一个因数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连续的自然数相乘.

公式 是在引出全排列数公式 后,将排列数公式变形后得到的公式.对这个公式指出两点:(1)在一般情况下,要计算具体的排列数的值,常用前一个公式,而要对含有字母的排列数的式子进行变形或作有关的论证,要用到这个公式,教材中第230页例2就是用这个公式证明的问题;(2)为使这个公式在 时也能成立,规定 ,如同 时 一样,是一种规定,因此,不能按阶乘数的原意作解释.

④建议应充分利用树形图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比较直观,便于理解.

⑤学生在开始做排列应用题的作业时,应要求他们写出解法的简要说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得出答数,这样有利于学生得更加扎实.随着学生解题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降低这种要求.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使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秋天的图画,你们看,秋天美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这幅图里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愿意用数学解决秋天里的实际问题吗?(提示课题:用数学)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教学主题图1

(1)、师出示图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左边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右边有两个小朋友在捉虫子)

(2)、师:你还发现了什么?(大括号,问号)

(3)师:你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吗?对,它叫大括号,想一想,它表示什么意思?它就能表示把这两部分的小朋友合起来。大括号下还有一个问号,它表示这里有一个问题。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吗?

(4)、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就应该把这两部分的小朋友怎么样?(合起来)

(5)师:谁愿意把你看到的和刚才那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指名几个学生说。同桌互说。全班齐说。

(6)师:谁能列一个算式?4+2=6(师板书算式)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名学生说说4、2、6分别表示什么?

还可以怎么列?

2+4=6你是怎么想的?

(7)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但认识了二个新朋友“大括号”和“问号”还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现在,有一位叔叔想请小朋友帮他解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2、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2,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说说这幅图画了什么?

(2)、你能想到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了3个,还剩几个?)

(4)、这个数学问题,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把算式写在纸上,写得快的小朋友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并说说你的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5)、反馈:7-3=47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去3,4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新知,拓展深化。

1、P47做一做

(1)师:李叔叔很感谢小朋友为他解决了实际问题,请大家到他家里去玩,他家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吗?

(2)用手势表示1:6-3=32:3+3=6为什么?

(3)看懂蝴蝶图,说图意,1:5+2=77-2=52+5=77-5=2

2、小结:今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也想到了很多数学问题,并且都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如果不知道,老师引导:我发现了这些数学问题有两类,有些是用加法计算的,有些是用减法计算,我们应该看清楚图画的意思来列算式。)

四、拓展练习: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说一说吗?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与区间角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教学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6)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学情分析】:

(1)“常用逻辑用语”是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常用逻辑用语,更好的理解数学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错误。

(2)“常用逻辑用语”应通过实例理解,避免形式化的倾向.常用逻辑用语的教学不应当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应该通过数学和生活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常用逻辑用语的意义,体会常用逻辑用语的作用。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只要求通过数学实例加以了解,使学生正确地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

(3)“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重在使用.对于“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不仅需要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为载体,而且需要把常用逻辑用语用于后继的数学学习中。

(4)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且”、“或”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以及会对新命题作出真假的判断;

(3)情感与能力目标:

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教学难点】:

简洁、准确地表述“或”命题、“且”等命题,以及对新命题真假的判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题1: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 “且”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知识建构 归纳总结: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p且q”.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1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 ,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 联结两个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且” 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2、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2中每个命题,让学生尝试改写命题,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归纳总结:

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 改写一些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原先命题的真假。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 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四、学生探究 问题2: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

(1)27是7的倍数;

(2)27是9的倍数;

(3)27是7的倍数或27是9的倍数;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 “或”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归纳总结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p∨q”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3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p∨q”,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或” 联结两个命题,根据“或”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或” 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课堂练习 课本P17 练习1,2 反馈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或”的用法和含义的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课堂小结 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读作“p且q”.

2、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思考题:如果 是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是真命题,那么 一定是真命题吗?

课本P18 A组1,组.

预习新课,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根据学生实情,选择安排)

课后练习

命题“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 )

简单命题 非p形式的命题

或q形式的命题 且q的命题

命题“方程x2=2的解是x=± 是( )

简单命题 含“或”的复合命题

含“且”的复合命题 含“非”的复合命题

若命题 ,则┐p( )

命题“梯形的两对角线互相不平分”的形式为( )

或q 且q 非p 简单命题

≤0是指 ( )

<0且x=0 >0或x=0

>0且x=0 <0或x=0

对命题p:A∩ = ,命题q:A∪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且q为假 或q为假

非p为真 非p为假

参考答案:

D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学情分析】:

(1)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和简单运用,本节课继续学习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和简单运用;

(2)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读作“非p”或“p的否定”;了解和掌握“非”命题最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

正面

是 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任意的 所有的

否定

不是 不都是 至少有两个 一个也没有 某个 某些

(3)注意 “且”、“或” “非” 的含义和简单运用的区别和联系。

(4)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能对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作出正确判断;

(3)情感与能力目标:

能准确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重点】:

(1)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2)区别“或”、“且”、“非”的含义和运用的异同;

【教学难点】:

(1)简洁、准确地表述“非”命题以及对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判断;

(2)区别“或”、“且”、“非”的含义和运用的异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题1:如果 是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是真命题,那么 一定是真命题吗?

问题2:下列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

(1)35能被5整除;

(2)35不能被5整除;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知识建构 归纳总结:

(1)一般地,对一个命题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非P”;

(2)若P是真命题,则必是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必是真命题.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4中每组命题p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 ,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非”构成一个新命题,根据“非”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

2:写出下列命题的非命题:

(1)p:对任意实数x,均有x2-2x+1≥0;

(2)q: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9=0

(3)“AB∥CD”且“AB=CD”;

(4)“△ABC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解:(1)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2x+1<0;

(2)不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9=0;

(3)AB不平行于CD或AB≠CD;

(4)原命题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它的否定形式是:△ABC既不是直角三角形又不是等腰三角形.

学生探究 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真假:并指出“或”、“且”、“非”的区别与联系.

(1) 不等式 没有实数解;

(2) -1是偶数或奇数;

(3) 属于集合Q,也属于集合R;

(4)

解:(1)此命题是“非p”形式,是假命题。

(2)此命题是“p∨q”形式,此命题是真命题。

(3)此命题是 “p∧q”形式,此命题是假命题。

(4)此命题是“非p”形式,是假命题。 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判断“p且q”、 “p或q”、 “非p”形式的命题真假的方法。

归纳总结:

“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一假必假)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一真必真)

p q P或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为真时,非p为假; 当p为假时,非p为真.(真假相反)

p 非p

真 假

假 真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提高练习 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1)p:2+2=5; q:3>2

(2)p:9是质数; q:8是12的约数;

(3)p:1∈{1,2}; q:{1} {1,2}

(4)p: {0}; q: {0}

解:①p或q:2+2=5或3>2 ;p且q:2+2=5且3>2 ;非p:2+2

∵p假q真,∴“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

②p或q:9是质数或8是12的约数;p且q:9是质数且8是12的约数;非p:9不是质数.

∵p假q假,∴“p或q”为假,“p且q”为假,“非p”为真.

③p或q:1∈{1,2}或{1} {1,2};p且q:1∈{1,2}且{1} {1,2};

非p:1 {1,2}.

∵p真q真,∴“p或q”为真,“p且q”为真,“非p”为假.

④p或q:φ {0}或φ={0};p且q:φ {0}且φ={0} ;非p:φ {0}.

∵p真q假,∴“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p且q”、 “p或q”、 “非p”形式的命题的形式特点以及判断真假的规律,区别“非”命题与否命题。

课堂小结

(1)一般地,对一个命题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非P”;

(2)若P是真命题,则必是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必是真命题.

(3)“ 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一假必假)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一真必真)

p q P或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

“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为真时,非p为假; 当p为假时,非p为真.(真假相反)

p 非p

真 假

假 真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反馈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且”的用法和含义的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布置作业 课本P18 A组

见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如果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则下列错误的是( )

“p且q”是假命题 “p或q”是真命题

“非p”是真命题 “非q”是真命题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2且7<3 >4或3<4

≥8 方程x2-3x+4=0的判别式Δ≥0

若命题p:2n-1是奇数,q:2n+1是偶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或q为真 且q为真 非p为真 非p为假

如果命题“非p”与命题“p或q”都是真命题,那么( )

命题p与命题q的真值相同 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

命题q不一定是真命题 命题p不一定是真命题

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中,“p或q”为真,“p且q”为假,

“非p”为真的一组为( )

:3为偶数,q:4为奇数 :π<3,q:5>3

:a∈{a,b},q:{a} {a,b} :Q R,q:N=Z

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 为真是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 为假是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 为真是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 为真是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参考答案:

D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7)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

 (2)正确对复数进行分类,掌握数集之间的从属关系;

 (3)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初步掌握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介绍了复数的有关概念,然后指出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接着介绍了有关复数的几何表示,最后指出了有关共轭复数的概念.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确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对于复数 ,实部是 ,虚部是 .注意在说复数 时,一定有 ,否则,不能说实部是 ,虚部是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实数。

 说明:对于复数的定义,特别要抓住 这一标准形式以及 是实数这一概念,这对于解有关复数的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

 (2)正确地对复数进行分类,弄清数集之间的关系

 分类要求不重复、不遗漏,同一级分类标准要统一。根据上述原则,复数集的分类如下:

 注意分清复数分类中的界限:

 ①设 ,则 为实数

 ② 为虚数

 ③ 且 。

 ④ 为纯虚数 且

 (3)不能乱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解题.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要注意:

 ①化为复数的标准形式

 ②实部、虚部中的字母为实数,即

 (4)在讲复数集与复平面内所有点所成的集合一一对应时,要注意:

 ①任何一个复数 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 )唯一确定.这就是说,复数的实质是有序实数对.一些书上就是把实数对( )叫做复数的.

 ②复数 用复平面内的点z( )表示.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 ),而不是( ),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 .由于 =0+1·  ,所以用复平面内的点(0,1)表示 时,这点与原点的距离是1,等于纵轴上的单位长度.这就是说,当我们把纵轴上的点(0,1)标上虚数  时,不能以为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虚数单位 ,或者 就是纵轴的单位长度.

 ③当 时,对任何 , 是纯虚数,所以纵轴上的点( )( )都是表示纯虚数.但当 时, 是实数.所以,纵轴去掉原点后称为虚轴.

 由此可见,复平面(也叫高斯平面)与一般的坐标平面(也叫笛卡儿平面)的区别就是复平面的虚轴不包括原点,而一般坐标平面的原点是横、纵坐标轴的公共点.

 ④复数z=a+bi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要学生注意.

 (5)关于共轭复数的概念

 设 ,则 ,即 与 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不能认为 与 或 是共轭复数).

 教师可以提一下当 时的特殊情况,即实轴上的点关于实轴本身对称,例如:5和-5也是互为共轭复数.当 时, 与  互为共轭虚数.可见,共轭虚数是共轭复数的特殊情行.

(6)复数能否比较大小

 教材最后指出:“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要注意:

 ①根据两个复数相等地定义,可知在 两式中,只要有一个不成立,那么 .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只有相等与不等关系,而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命题中的“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的确切含义是指:“不论怎样定义两个复数间的一个关系‘<’,都不能使这关系同时满足实数集中大小关系地四条性质”:

 (i)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 b来说,a

 (ii)如果a<><><>

 (iii)如果a<><>

 (iv)如果a0,那么ac<(不必向学生讲解)

 (二)教法建议

 要注意知识的连续性:复数 是二维数,其几何意义是一个点 ,因而注意与平面解析几何的联系.

 注意数形结合的数形思想:由于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用“形”来解决“数”就成为可能,在本节要注意复数的几何意义的讲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注意分层次的教学:教材中最后对于“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本节它们的大小”没有证明,如果有学生提出来了,在课堂上不要给全体学生证明,可以在课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解答.

 复数的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了解复数的实部,虚部;

 掌握复数相等的意义;

 了解并掌握共轭复数,及在复平面内表示复数.

 教学重点

 复数的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教学难点

 用复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

 教学用具: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数的定义。

 虚数单位。

 二、讲授新课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复数 中的a与b分别叫做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复数相等

 如果两个复数 与 的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

 即: 的充要条件是 且 。

 例如:   的充要条件是 且 。

 例1: 已知   其中 ,求x与

 解:根据复数相等的意义,得方程组:

 ∴

 例2:m是什么实数时,复数 ,

 (1)    是实数,(2)是虚数,(3)是纯虚数.

 解:

 (1) ∵ 时,z是实数,

 ∴ ,或 .

 (2)    ∵ 时,z是虚数,

 ∴ ,且

 (3)    ∵ 且 时, z是纯虚数.  ∴

 用复平面(高斯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

 复平面的定义

 建立了直角坐标系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

 复数 可用点 来表示.(如图)其中x轴叫实轴,y轴  除去原点的部分叫虚轴,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原点只在实轴x上,不在虚轴上.

 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集c和复平面所有的点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

 共轭复数

 (1)当两个复数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虚部不为零也叫做互为共轭复数)

 (2)复数z的共轭复数用 表示.若 ,则: ;

 (3)实数a的共轭复数仍是a本身,纯虚数的共轭复数是它的相反数.

 (4)复平面内表示两个共轭复数的点z与 关于实轴对称.

 三、练习   1,2,3,

 四、小结:

 在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时应注意:

 (1)明确什么是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2)弄清实数、虚数、纯虚数分别对实部与虚部的要求;

 (3)弄清复平面与复数的几何意义;

 (4)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大小。

 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注意事项:

 (1)复数 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

 (2)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a,b),而不是(a,bi),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i。

 (3)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

 (4)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一一对应:

 五、作业   1,2,3,4,

 六、板书设计:

 §8,2 复数的有关概念

 1定义:  例1    3定义:   4几何意义:

 ……     ……   ……        ……

 2定义:  例2                 5共轭复数: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8)

1、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和都属于区间  ,且满足不等式:

即:一角的正弦大于另一个角的余弦。

2、若  ,则 ,

3、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对称轴方程为 。

4、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对称轴方程为 。

5、  及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

6、常用三角公式:

有理公式:  ;

降次公式:  , ;

万能公式:  , , (其中 )。

7、辅助角公式:  ,其中 。辅助角 的位置由坐标 决定,即角 的终边过点 。

8、  时, 。

9、  。

其中  为内切圆半径, 为外接圆半径。

特别地:直角  中,设c为斜边,则内切圆半径 ,外接圆半径 。

10、  的图象 的图象( 时,向左平移 个单位, 时,向右平移 个单位)。

11、解题时,条件中若有  出现,则可设 ,

则  。

12、等腰三角形  中,若 且 ,则 。

13、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则其中线长为 ,面积为 。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9)

排列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掌握排列数公式,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数;

(4)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对排列应用问题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归纳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及排列数的公式,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难点是导出排列数的公式和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是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并将这两个原理的基本思想方法贯穿在解决排列应用问题当中.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因此,两个相同排列,当且仅当他们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种数,只要弄清相同排列、不同排列,才有可能计算相应的排列数.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具有m个元素的排列,后者是这种排列的不同种数.从集合的角度看,从n个元素的有限集中取出m个组成的有序集,相当于一个排列,而这种有序集的个数,就是相应的排列数.

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要重点分析好 的推导.

排列的应用题是本节教材的难点,通过本节例题的分析,应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应用题的解法时,教材上先画出框图,然后分析逐次填入时的种数,这样解释比较直观,教学上要充分利用,要求学生作题时也应尽量采用.

在教学排列应用题时,开始应要求学生写解法要有简要的文字说明,防止单纯的只写一个排列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基本掌握之后,可以逐渐地不作这方面的要求.

三、教法建议

①在讲解排列数的概念时,要注意区分“排列数”与“一个排列”这两个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成一排”,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例如,从3个元素a,b,c中每次取出2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有如下几种:

ab,ac,ba,bc,ca,cb,

其中每一种都叫一个排列,共有6种,而数字6就是排列数,符号 表示排列数.

②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一定顺序排列”.

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部分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排列。叫不同排列.

在定义中“一定顺序”就是说与位置有关,在实际问题中,要由具体问题的性质和条件来决定,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这也是与后面学习的组合的根本区别.

在排列的定义中 ,如果 有的书上叫选排列,如果 ,此时叫全排列.

要特别注意,不加特殊说明,本章不研究重复排列问题.

③关于排列数公式的推导的教学.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课本上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先推导 , ,…,再推广到 ,这样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讲法,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导出公式 后要分析这个公式的构成特点,以便帮助学生正确地记忆公式,防止学生在“n”、“m”比较复杂的时候把公式写错.这个公式的特点可见课本第229页的一段话:“其中,公式右边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 ,共m个因数相乘.”这实际是讲三个特点:第一个因数是什么?最后一个因数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连续的自然数相乘.

公式 是在引出全排列数公式 后,将排列数公式变形后得到的公式.对这个公式指出两点:(1)在一般情况下,要计算具体的排列数的值,常用前一个公式,而要对含有字母的排列数的式子进行变形或作有关的论证,要用到这个公式,教材中第230页例2就是用这个公式证明的问题;(2)为使这个公式在 时也能成立,规定 ,如同 时 一样,是一种规定,因此,不能按阶乘数的原意作解释.

④建议应充分利用树形图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比较直观,便于理解.

⑤学生在开始做排列应用题的作业时,应要求他们写出解法的简要说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得出答数,这样有利于学生得更加扎实.随着学生解题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降低这种要求.

教学设计示例

排列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

难点是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原理,请大家完成以下两题的练习(用投影仪出示):

书架上层放着50本不同的社会科学书,下层放着40本不同的自然科学的书.

(1)从中任取1本,有多少种取法?

(2)从中任取社会科学书与自然科学书各1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某农场为了考察三个外地优良品种A,B,C,计划在甲、乙、丙、丁、戊共五种类型的土地上分别进行引种试验,问共需安排多少个试验小区?

找一同学谈解答并说明怎样思考的的过程

第1(1)小题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两类办法,第一类办法是从上层取社会科学书,可以从50本中任取1本,有50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是从下层取自然科学书,可以从40本中任取1本,有40种方法.根据加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50+第(2)小题从书架上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各1本(共取出2本),可以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取一本社会科学书,第二步取一本自然科学书,根据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 50×

第2题说,共有A,B,C三个优良品种,而每个品种在甲类型土地上实验有三个小区,在乙类型的土地上有三个小区……所以共需3×5=15个实验小区.

二、 讲授新课

学习了两个基本原理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排列问题,这是我们本节讨论的重点.先从实例入手:

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飞机票?

由学生设计好方案并回答.

(1)用加法原理设计方案.

首先确定起点站,如果北京是起点站,终点站是上海或广州,需要制2种飞机票,若起点站是上海,终点站是北京或广州,又需制2种飞机票;若起点站是广州,终点站是北京或上海,又需要2种飞机票,共需要2+2+2=6种飞机票.

(2)用乘法原理设计方案.

首先确定起点站,在三个站中,任选一个站为起点站,有3种方法.即北京、上海、广泛任意一个城市为起点站,当选定起点站后,再确定终点站,由于已经选了起点站,终点站只能在其余两个站去选.那么,根据乘法原理,在三个民航站中,每次取两个,按起点站在前、终点站在后的顺序排列不同方法共有3×2=6种.

根据以上分析由学生(板演)写出所有种飞机票

再看一个实例.

在航海中,船舰常以“旗语”相互联系,即利用不同颜色的旗子发送出各种不同的信号.如有红、黄、绿三面不同颜色的旗子,按一定顺序同时升起表示一定的信号,问这样总共可以表示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找学生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事实上,红、黄、绿三面旗子按一定顺序的一个排法表示一种信号,所以不同颜色的同时升起可以表示出来的信号种数,也就是红、黄、绿这三面旗子的所有不同顺序的排法总数.

首先,先确定位置的旗子,在红、黄、绿这三面旗子中任取一个,有3种方法;

其次,确定中间位置的旗子,当位置确定之后,中间位置的旗子只能从余下的两面旗中去取,有2种方法.剩下那面旗子,放在最低位置.

根据乘法原理,用红、黄、绿这三面旗子同时升起表示出所有信号种数是:3×2×1=6(种).

根据学生的分析,由另外的同学(板演)写出三面旗子同时升起表示信号的所有情况.(包括每个位置情况)

第三个实例,让全体学生都参加设计,把所有情况(包括每个位置情况)写出来.

由数字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写出这些所有的三位数.

根据乘法原理,从四个不同的数字中,每次取出三个排成三位数的方法共有4×3×2=24(个).

请板演的学生谈谈怎样想的?

第一步,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字.在1,2,3,4这四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有4种取法.

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当百位上的数字确定以后,十位上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三个数字去取,有3种方法.

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当百位、十位上的数字都确定以后,个位上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两个数字中去取,有2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所以共有4×3×2=24种.

下面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我们讨论了三个实例,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从一些研究的对象之中取出某些研究的对象.

(2)取出的这些研究对象又做些什么?

实质上按着顺序排成一排,交换不同的位置就是不同的情况.

(3)请大家看书,第×页、第×行. 我们把被取的对象叫做双元素,如上面问题中的民航站、旗子、数字都是元素.

上面第一个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2个,然后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后来又写出所有排法.

第二个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然后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排法和写出所有排法.

第三个问题呢?

从4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3个,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并写出所有的排法.

给出排列定义

请看课本,第×页,第×行.一般地说,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本章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各不相同的情况),按着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下面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按着这个定义,结合上面的问题,请同学们谈谈什么是相同的排列?什么是不同的排列?

从排列的定义知道,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即元素所在的位置)也必须相同.两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不符合,就是不同的排列.

如第一个问题中,北京—广州,上海—广州是两个排列,第三个问题中,213与423也是两个排列.

再如第一个问题中,北京—广州,广州—北京;第二个问题中,红黄绿与红绿黄;第三个问题中231和213虽然元素完全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也是两个排列.

(2)还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一个排列”是不是一个数?

生:“一个排列”不应当是一个数,而应当指一件具体的事.如飞机票“北京—广州”是一个排列,“红黄绿”是一种信号,也是一个排列.如果问飞机票有多少种?能表示出多少种信号.只问种数,不用把所有情况罗列出来,才是一个数.前面提到的第三个问题,实质上也是这样的.

三、 课堂练习

大家思考,下面的排列问题怎样解?

有四张卡片,每张分别写着数码1,2,3,有四个空箱,分别写着号码1,2,3,把卡片放到空箱内,每箱必须并且只能放一张,而且卡片数码与箱子号码必须不一致,问有多少种放法?(用投影仪示出)

分析:这是从四张卡片中取出4张,分别放在四个位置上,只要交换卡片位置,就是不同的放法,是个附有条件的排列问题.

解法是:第一步把数码卡片四张中2,3,4三张任选一个放在第1空箱.

第二步从余下的三张卡片中任选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2空箱.

第三步从余下的两张卡片中任选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3空箱.

第四步把最后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四空箱.具体排法,用下面图表表示:

所以,共有9种放法.

四、作业

课本:P232练习1,2,3,4,5,6,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10)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学情分析】:

(1)“常用逻辑用语”是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常用逻辑用语,更好的理解数学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错误。

(2)“常用逻辑用语”应通过实例理解,避免形式化的倾向.常用逻辑用语的教学不应当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应该通过数学和生活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常用逻辑用语的意义,体会常用逻辑用语的作用。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只要求通过数学实例加以了解,使学生正确地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

(3)“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重在使用.对于“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不仅需要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为载体,而且需要把常用逻辑用语用于后继的数学学习中。

(4)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且”、“或”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以及会对新命题作出真假的判断;

(3)情感与能力目标:

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教学难点】:

简洁、准确地表述“或”命题、“且”等命题,以及对新命题真假的判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题1: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 “且”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知识建构 归纳总结: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p且q”.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1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 ,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 联结两个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且” 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2、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2中每个命题,让学生尝试改写命题,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归纳总结:

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 改写一些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原先命题的真假。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 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四、学生探究 问题2: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

(1)27是7的倍数;

(2)27是9的倍数;

(3)27是7的倍数或27是9的倍数;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 “或”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归纳总结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p∨q”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3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p∨q”,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或” 联结两个命题,根据“或”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或” 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课堂练习 课本P17 练习1,2 反馈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或”的用法和含义的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课堂小结 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读作“p且q”.

2、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思考题:如果 是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是真命题,那么 一定是真命题吗?

课本P18 A组1,组.

预习新课,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根据学生实情,选择安排)

课后练习

命题“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 )

简单命题 非p形式的命题

或q形式的命题 且q的命题

命题“方程x2=2的解是x=± 是( )

简单命题 含“或”的复合命题

含“且”的复合命题 含“非”的复合命题

若命题 ,则┐p( )

命题“梯形的两对角线互相不平分”的形式为( )

或q 且q 非p 简单命题

≤0是指 ( )

<0且x=0 >0或x=0

>0且x=0 <0或x=0

对命题p:A∩ = ,命题q:A∪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且q为假 或q为假

非p为真 非p为假

参考答案:

D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学情分析】:

(1)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和简单运用,本节课继续学习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和简单运用;

(2)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读作“非p”或“p的否定”;了解和掌握“非”命题最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

正面

是 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任意的 所有的

否定

不是 不都是 至少有两个 一个也没有 某个 某些

(3)注意 “且”、“或” “非” 的含义和简单运用的区别和联系。

(4)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能对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作出正确判断;

(3)情感与能力目标:

能准确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重点】:

(1)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2)区别“或”、“且”、“非”的含义和运用的异同;

【教学难点】:

(1)简洁、准确地表述“非”命题以及对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判断;

(2)区别“或”、“且”、“非”的含义和运用的异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题1:如果 是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是真命题,那么 一定是真命题吗?

问题2:下列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

(1)35能被5整除;

(2)35不能被5整除;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知识建构 归纳总结:

(1)一般地,对一个命题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非P”;

(2)若P是真命题,则必是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必是真命题.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4中每组命题p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 ,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非”构成一个新命题,根据“非”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

2:写出下列命题的非命题:

(1)p:对任意实数x,均有x2-2x+1≥0;

(2)q: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9=0

(3)“AB∥CD”且“AB=CD”;

(4)“△ABC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解:(1)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2x+1<0;

(2)不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9=0;

(3)AB不平行于CD或AB≠CD;

(4)原命题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它的否定形式是:△ABC既不是直角三角形又不是等腰三角形.

学生探究 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真假:并指出“或”、“且”、“非”的区别与联系.

(1) 不等式 没有实数解;

(2) -1是偶数或奇数;

(3) 属于集合Q,也属于集合R;

(4)

解:(1)此命题是“非p”形式,是假命题。

(2)此命题是“p∨q”形式,此命题是真命题。

(3)此命题是 “p∧q”形式,此命题是假命题。

(4)此命题是“非p”形式,是假命题。 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判断“p且q”、 “p或q”、 “非p”形式的命题真假的方法。

归纳总结:

“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一假必假)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一真必真)

p q P或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为真时,非p为假; 当p为假时,非p为真.(真假相反)

p 非p

真 假

假 真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提高练习 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1)p:2+2=5; q:3>2

(2)p:9是质数; q:8是12的约数;

(3)p:1∈{1,2}; q:{1} {1,2}

(4)p: {0}; q: {0}

解:①p或q:2+2=5或3>2 ;p且q:2+2=5且3>2 ;非p:2+2

∵p假q真,∴“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

②p或q:9是质数或8是12的约数;p且q:9是质数且8是12的约数;非p:9不是质数.

∵p假q假,∴“p或q”为假,“p且q”为假,“非p”为真.

③p或q:1∈{1,2}或{1} {1,2};p且q:1∈{1,2}且{1} {1,2};

非p:1 {1,2}.

∵p真q真,∴“p或q”为真,“p且q”为真,“非p”为假.

④p或q:φ {0}或φ={0};p且q:φ {0}且φ={0} ;非p:φ {0}.

∵p真q假,∴“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p且q”、 “p或q”、 “非p”形式的命题的形式特点以及判断真假的规律,区别“非”命题与否命题。

课堂小结

(1)一般地,对一个命题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非P”;

(2)若P是真命题,则必是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必是真命题.

(3)“ 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一假必假)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一真必真)

p q P或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

“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为真时,非p为假; 当p为假时,非p为真.(真假相反)

p 非p

真 假

假 真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反馈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且”的用法和含义的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布置作业 课本P18 A组

见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如果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则下列错误的是( )

“p且q”是假命题 “p或q”是真命题

“非p”是真命题 “非q”是真命题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2且7<3 >4或3<4

≥8 方程x2-3x+4=0的判别式Δ≥0

若命题p:2n-1是奇数,q:2n+1是偶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或q为真 且q为真 非p为真 非p为假

如果命题“非p”与命题“p或q”都是真命题,那么( )

命题p与命题q的真值相同 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

命题q不一定是真命题 命题p不一定是真命题

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中,“p或q”为真,“p且q”为假,

“非p”为真的一组为( )

:3为偶数,q:4为奇数 :π<3,q:5>3

:a∈{a,b},q:{a} {a,b} :Q R,q:N=Z

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 为真是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 为假是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 为真是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 为真是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参考答案:

D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11)

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组合的意义,正确区分排列、组合问题;

(2)使学生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组合数的性质用组合数与排列数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习组合知识,让学生掌握类比的学习方法,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排列、组合问题求解与剖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深刻性,学生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组合的定义、组合数及组合数的公式,组合数的性质。难点是解组合的应用题。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是对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掌握和应用,并将这两个原理的基本思想贯穿在解决组合应用题当中。

组合与组合数,也有上面类似的关系。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的个数叫做组合数。从集合的角度看,从n个元素的有限集中取出m个组成的一个集合(无序集),相当于一个组合,而这种集合的个数,就是相应的组合数。

解排列组合应用题时主要应抓住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其次要搞清需要分类,还是需要分步.切记:排组分清(有序排列、无序组合),加乘明确(分类为加、分步为乘).

三、教法设计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建议把排列与组合的概念进行对比的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搞请这两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与老师可以合编一些排列组合问题,如“45人中选出5人当班干部有多少种选法?”与“45人中选出5人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体委、学委、生委有多少种选法?”这是两个相近问题,同学们会根据自己身边的实际可以编出各种各样的具有特色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辨认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在编题辨题中澄清了概念.

为了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概念,建议大家学会画排列与组合的树图.如,从a,b,c,d 4个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树图与组合树图分别为:

排列树图

由排列树图得到,从a,b,c,d 取出3个元素的所有排列有24个,它们分别是:abc,abd,,adc,adb,bac,bad,bca,bcd,bda,……dca,

组合树图

由组合树图可得,从a,b,c,d中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有4个,它们是(abc),(abd),(acd),(bcd).

从以上两组树图清楚的告诉我们,排列树图是对称的,组合图式不是对称的,之所以排列树图具有对称性,是因为对于a,b,c,d四个字母哪一个都有在第一位的机会,哪一个都有在第二位的机会,哪一个都有在第三位的机会,而组合只考虑字母不考虑顺序,为实现无顺序的要求,我们可以限定a,b,c,d的顺序是从前至后,固定了死顺序等于无顺序,这样组合就有了自己的树图.

学会画组合树图,不仅有利于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概念,还有助于推导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排列组合的应用问题,教师应从简单问题问题入手,逐步到有一个附加条件的单纯排列问题或组合问题,最后在设及排列与组合的综合问题.

对于每一道题目,教师必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进行全班讨论,对于学生的每一种解法,教师要先让学生判断正误,在给予点播.对于排列、组合应用问题的解决我们提倡一题多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的多种解法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方案,总结解题规律.对于学生解题中的常见错误,教师一定要讲明道理,认真分析错误原因,使学生在是非的判断得以提高.

两个性质定理教学时,对定理1,可以用下例来说明:从4个不同的元素a,b,c,d里每次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及每次取出1个元素的组合分别是

这就说明从4个不同的元素里每次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与从4个元素里每次取出1个元素的组合是—一对应的.

对定理2,可启发学生从下面问题的讨论得出.从n个不同元素 , ,…, 里每次取出m个不同的元素( ),问:(1)可以组成多少个组合;(2)在这些组合里,有多少个是不含有 的;(3)在这些组合里,有多少个是含有 的;(4)从上面的结果,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引出定理

对于 ,和 一样,是一种规定.而学生常常误以为是推算出来的,因此,教学时要讲清楚.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组合的意义,正确区分排列、组合问题;

(2)使学生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3)通过学习组合知识,让学生掌握类比的学习方法,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组合的定义、组合数及组合数的公式;

难点是解组合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下列思考问题,打出字幕.

[字幕]一条铁路线上有6个火车站,(1)需准备多少种不同的普通客车票?(2)有多少种不同票价的普通客车票?上面问题中,哪一问是排列问题?哪一问是组合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答案提示:(1)排列;(2)组合.

[评述]问题(1)是从6个火车站中任选两个,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要求出排法的种数,属于排列问题;(2)是从6个火车站中任选两个并成一组,两站无顺序关系,要求出不同的组数,属于组合问题.这节课着重研究组合问题.

设计意图:组合与排列所研究的问题几乎是平行的.上面设计的问题目的是从排列知识中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字幕]排列的定义是什么?

举例说明一个组合是什么?

一个组合与一个排列有何区别?

(学生活动)阅读回答.

(教师活动)对照课文,逐一评析.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过渡,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归纳概括 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承接上述问题的回答,展示下面知识.

[字幕]模型: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如前面思考题:6个火车站中甲站→乙站和乙站→甲站是票价相同的车票,是从6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组合数: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称之,用符号 表示,如从6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

[评述]区分一个排列与一个组合的关键是:该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当取出元素后,若改变一下顺序,就得到一种新的取法,则是排列问题;若改变顺序,仍得原来的取法,就是组合问题.

(学生活动)倾听、思索、记录.

(教师活动)提出思考问题.

[投影] 与 的关系如何?

(师生活动)共同探讨.求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排列数 ,可分为以下两步:

第1步,先求出从这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

第2步,求每一个组合中 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

[字幕]公式1:

公式2:

(学生活动)验算 ,即一条铁路上6个火车站有15种不同的票价的普通客车票.

设计意图:本着以认识概念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宗旨,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思维层层被激活、逐渐深入到问题当中去.

【例题示范 探求方法】

(教师活动)打出字幕,给出示范,指导训练.

[字幕]例1 列举从4个元素 中任取2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例2 计算:(1) ;(2) .

(学生活动)板演、示范.

(教师活动)讲评并指出用两种方法计算例2的第2小题.

[字幕]例3 已知 ,求 的所有值.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

解 首先,根据组合的定义,有

其次,由原不等式转化为

解得 ②

综合①、②,得 ,即

[点评]这是组合数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的选择.

设计意图:例题教学循序渐进,让学生巩固知识,强化公式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反馈练习 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给出练习,学生解答,教师点评.

[课堂练习]课本P99练习第2,5,6题.

[补充练习]

[字幕]计算:

已知 ,求 .

(学生活动)板演、解答.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让全体学生参与训练,深刻揭示排列数公式的结构、特征及应用.

【点评矫正 交流提高】

(教师活动)依照学生的板演,给予指正并总结.

补充练习答案:

解:原式:

解:由题设得

整理化简得 ,

解之,得 或 (因 ,舍去),

所以 ,所求

[字幕]小结:

前一个公式主要用于计算具体的组合数,而后一个公式则主要用于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和论证.

在解含组合数的方程或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组合数的上、下标的限制条件.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总结记录.

设计意图:由“实践——认识——一实践”的认识论,教学时抓住“学习—一练习——反馈———小结”这些环节,使教学目标得以强化和落实.

(三)小结

(师生活动)共同小结.

本节主要内容有

组合概念.

组合数计算的两个公式.

(四)布置作业

课本作业:习题10 3第1(1)、(4),3题.

思考题:某学习小组有8个同学,从男生中选2人,女生中选1人参加数学、物理、化学三种学科竞赛,要求每科均有1人参加,共有180种不同的选法,那么该小组中,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研究性题:

在 的 边上除顶点 外有 5个点,在 边上有 4个点,由这些点(包括 )能组成多少个四边形?能组成多少个三角形?

(五)课后点评

在学习了排列知识的基础上,本节课引进了组合概念,并推导出组合数公式,同时调控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参考答案

解;设有男同学 人,则有女同学 人,依题意有 ,由此解得 或 或即男同学有5人或6人,女同学相应为3人或2人.

能组成 (注意不能用 点为顶点)个四边形, 个三角形.

探究活动

同室四人各写一张贺年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一张别人送出的贺年卡,那么四张不同的分配万式可有多少种?

解 设四人分别为甲、乙、丙、丁,可从多种角度来解.

解法一 可将拿贺卡的情况,按甲分别拿乙、丙、丁制作的贺卡的情形分为三类,即:

甲拿乙制作的贺卡时,则贺卡有3种分配方法.

甲拿丙制作的贺卡时,则贺卡有3种分配方法.

甲拿丁制作的贺卡时,则贺卡有3种分配方法.

由加法原理得,贺卡分配方法有3+3+3=9种.

解法二 可从利用排列数和组合数公式角度来考虑.这时还存在正向与逆向两种思考途径.

正向思考,即从满足题设条件出发,分步完成分配.先可由甲从乙、丙、丁制作的贺卡中选取1张,有 种取法,剩下的乙、丙、丁中所制作贺卡被甲取走后可在剩下的3张贺卡中选取1张,也有 种,最后剩下2人可选取的贺卡即是这2人所制作的贺卡,其取法只有互取对方制作贺卡1种取法.根据乘法原理,贺卡的分配方法有 (种).

逆向思考,即从4人取4张不同贺卡的所有取法中排除不满足题设条件的取法.不满足题设条件的取法为,其中只有1人取自己制作的贺卡,其中有2人取自己制作的贺卡,其中有3人取自己制作的贺卡(此时即为4人均拿自己制作的贺卡).其取法分别为 故符合题设要求的取法共有 (种).

说明(1)对一类元素不太多而利用排列或组合计算公式计算比较复杂,且容易重复遗漏计算的排列组合问题,常可采用直接分类后用加法原理进行计算,如本例采用解法一的做法.

(2)设集合 ,如果S中元素的一个排列 满足 ,则称该排列为S的一个错位排列.本例就属错位排列问题.如将S的所有错位排列数记为 ,则 有如下三个计算公式(李宇襄编著《组合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12)

排列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掌握排列数公式,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数;

(4)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对排列应用问题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归纳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及排列数的公式,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难点是导出排列数的公式和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是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并将这两个原理的基本思想方法贯穿在解决排列应用问题当中.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因此,两个相同排列,当且仅当他们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种数,只要弄清相同排列、不同排列,才有可能计算相应的排列数.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具有m个元素的排列,后者是这种排列的不同种数.从集合的角度看,从n个元素的有限集中取出m个组成的有序集,相当于一个排列,而这种有序集的个数,就是相应的排列数.

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要重点分析好 的推导.

排列的应用题是本节教材的难点,通过本节例题的分析,应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应用题的解法时,教材上先画出框图,然后分析逐次填入时的种数,这样解释比较直观,教学上要充分利用,要求学生作题时也应尽量采用.

在教学排列应用题时,开始应要求学生写解法要有简要的文字说明,防止单纯的只写一个排列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基本掌握之后,可以逐渐地不作这方面的要求.

三、教法建议

①在讲解排列数的概念时,要注意区分“排列数”与“一个排列”这两个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成一排”,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例如,从3个元素a,b,c中每次取出2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有如下几种:

ab,ac,ba,bc,ca,cb,

其中每一种都叫一个排列,共有6种,而数字6就是排列数,符号 表示排列数.

②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一定顺序排列”.

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部分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排列。叫不同排列.

在定义中“一定顺序”就是说与位置有关,在实际问题中,要由具体问题的性质和条件来决定,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这也是与后面学习的组合的根本区别.

在排列的定义中 ,如果 有的书上叫选排列,如果 ,此时叫全排列.

要特别注意,不加特殊说明,本章不研究重复排列问题.

③关于排列数公式的推导的教学.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课本上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先推导 , ,…,再推广到 ,这样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讲法,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导出公式 后要分析这个公式的构成特点,以便帮助学生正确地记忆公式,防止学生在“n”、“m”比较复杂的时候把公式写错.这个公式的特点可见课本第229页的一段话:“其中,公式右边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 ,共m个因数相乘.”这实际是讲三个特点:第一个因数是什么?最后一个因数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连续的自然数相乘.

公式 是在引出全排列数公式 后,将排列数公式变形后得到的公式.对这个公式指出两点:(1)在一般情况下,要计算具体的排列数的值,常用前一个公式,而要对含有字母的排列数的式子进行变形或作有关的论证,要用到这个公式,教材中第230页例2就是用这个公式证明的问题;(2)为使这个公式在 时也能成立,规定 ,如同 时 一样,是一种规定,因此,不能按阶乘数的原意作解释.

④建议应充分利用树形图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比较直观,便于理解.

⑤学生在开始做排列应用题的作业时,应要求他们写出解法的简要说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得出答数,这样有利于学生得更加扎实.随着学生解题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降低这种要求.

教学设计示例

排列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

难点是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原理,请大家完成以下两题的练习(用投影仪出示):

书架上层放着50本不同的社会科学书,下层放着40本不同的自然科学的书.

(1)从中任取1本,有多少种取法?

(2)从中任取社会科学书与自然科学书各1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某农场为了考察三个外地优良品种A,B,C,计划在甲、乙、丙、丁、戊共五种类型的土地上分别进行引种试验,问共需安排多少个试验小区?

找一同学谈解答并说明怎样思考的的过程

第1(1)小题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两类办法,第一类办法是从上层取社会科学书,可以从50本中任取1本,有50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是从下层取自然科学书,可以从40本中任取1本,有40种方法.根据加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50+第(2)小题从书架上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各1本(共取出2本),可以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取一本社会科学书,第二步取一本自然科学书,根据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 50×

第2题说,共有A,B,C三个优良品种,而每个品种在甲类型土地上实验有三个小区,在乙类型的土地上有三个小区……所以共需3×5=15个实验小区.

二、 讲授新课

学习了两个基本原理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排列问题,这是我们本节讨论的重点.先从实例入手:

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飞机票?

由学生设计好方案并回答.

(1)用加法原理设计方案.

首先确定起点站,如果北京是起点站,终点站是上海或广州,需要制2种飞机票,若起点站是上海,终点站是北京或广州,又需制2种飞机票;若起点站是广州,终点站是北京或上海,又需要2种飞机票,共需要2+2+2=6种飞机票.

(2)用乘法原理设计方案.

首先确定起点站,在三个站中,任选一个站为起点站,有3种方法.即北京、上海、广泛任意一个城市为起点站,当选定起点站后,再确定终点站,由于已经选了起点站,终点站只能在其余两个站去选.那么,根据乘法原理,在三个民航站中,每次取两个,按起点站在前、终点站在后的顺序排列不同方法共有3×2=6种.

根据以上分析由学生(板演)写出所有种飞机票

再看一个实例.

在航海中,船舰常以“旗语”相互联系,即利用不同颜色的旗子发送出各种不同的信号.如有红、黄、绿三面不同颜色的旗子,按一定顺序同时升起表示一定的信号,问这样总共可以表示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找学生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事实上,红、黄、绿三面旗子按一定顺序的一个排法表示一种信号,所以不同颜色的同时升起可以表示出来的信号种数,也就是红、黄、绿这三面旗子的所有不同顺序的排法总数.

首先,先确定位置的旗子,在红、黄、绿这三面旗子中任取一个,有3种方法;

其次,确定中间位置的旗子,当位置确定之后,中间位置的旗子只能从余下的两面旗中去取,有2种方法.剩下那面旗子,放在最低位置.

根据乘法原理,用红、黄、绿这三面旗子同时升起表示出所有信号种数是:3×2×1=6(种).

根据学生的分析,由另外的同学(板演)写出三面旗子同时升起表示信号的所有情况.(包括每个位置情况)

第三个实例,让全体学生都参加设计,把所有情况(包括每个位置情况)写出来.

由数字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写出这些所有的三位数.

根据乘法原理,从四个不同的数字中,每次取出三个排成三位数的方法共有4×3×2=24(个).

请板演的学生谈谈怎样想的?

第一步,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字.在1,2,3,4这四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有4种取法.

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当百位上的数字确定以后,十位上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三个数字去取,有3种方法.

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当百位、十位上的数字都确定以后,个位上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两个数字中去取,有2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所以共有4×3×2=24种.

下面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我们讨论了三个实例,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从一些研究的对象之中取出某些研究的对象.

(2)取出的这些研究对象又做些什么?

实质上按着顺序排成一排,交换不同的位置就是不同的情况.

(3)请大家看书,第×页、第×行. 我们把被取的对象叫做双元素,如上面问题中的民航站、旗子、数字都是元素.

上面第一个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2个,然后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后来又写出所有排法.

第二个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然后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排法和写出所有排法.

第三个问题呢?

从4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3个,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并写出所有的排法.

给出排列定义

请看课本,第×页,第×行.一般地说,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本章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各不相同的情况),按着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下面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按着这个定义,结合上面的问题,请同学们谈谈什么是相同的排列?什么是不同的排列?

从排列的定义知道,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即元素所在的位置)也必须相同.两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不符合,就是不同的排列.

如第一个问题中,北京—广州,上海—广州是两个排列,第三个问题中,213与423也是两个排列.

再如第一个问题中,北京—广州,广州—北京;第二个问题中,红黄绿与红绿黄;第三个问题中231和213虽然元素完全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也是两个排列.

(2)还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一个排列”是不是一个数?

生:“一个排列”不应当是一个数,而应当指一件具体的事.如飞机票“北京—广州”是一个排列,“红黄绿”是一种信号,也是一个排列.如果问飞机票有多少种?能表示出多少种信号.只问种数,不用把所有情况罗列出来,才是一个数.前面提到的第三个问题,实质上也是这样的.

三、 课堂练习

大家思考,下面的排列问题怎样解?

有四张卡片,每张分别写着数码1,2,3,有四个空箱,分别写着号码1,2,3,把卡片放到空箱内,每箱必须并且只能放一张,而且卡片数码与箱子号码必须不一致,问有多少种放法?(用投影仪示出)

分析:这是从四张卡片中取出4张,分别放在四个位置上,只要交换卡片位置,就是不同的放法,是个附有条件的排列问题.

解法是:第一步把数码卡片四张中2,3,4三张任选一个放在第1空箱.

第二步从余下的三张卡片中任选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2空箱.

第三步从余下的两张卡片中任选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3空箱.

第四步把最后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四空箱.具体排法,用下面图表表示:

所以,共有9种放法.

四、作业

课本:P232练习1,2,3,4,5,6,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13)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使用说明】 1、复习教材P124-P127页,40分钟时间完成预习学案

2、有余力的学生可在完成探究案中的部分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结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应用已学知识和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公式推导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通过探索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以及公式的灵活运用

【难点】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

预习自学案

一、知识链接

写出 的三角函数线 :

向量 , 的数量积,

①定义:

②坐标运算法则:

, ,那么 是否等于 呢?

下面我们就探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二、教材导读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思路

如图,建立单位圆O

(1)利用单位圆上的三角函数线

又OM=OB+BM

=OB+CP

=OA_____ +AP_____

=

从而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

如图,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A( )

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B( )

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P( )

点T( )

AB与PT关系如何?

从而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利用平面向量的知识

用 表示向量 ,

=( , ) =( , )

则 . =

设 与 的夹角为

①当 时:

=

从而得出

②当 时显然此时 已经不是向量 的夹角,在 范围内,是向量夹角的补角.我们设夹角为 ,则 + =

此时 =

从而得出

2、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预习检测

利用余弦公式计算 的值.

怎样求 的值

你的疑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例 利用差角余弦公式求 的值.

例已知 , 是第三象限角,求 的值.

训练案

一、 基础训练题

1、

2、

3、

二、综合题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14)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

 (2)正确对复数进行分类,掌握数集之间的从属关系;

 (3)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初步掌握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介绍了复数的有关概念,然后指出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接着介绍了有关复数的几何表示,最后指出了有关共轭复数的概念.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确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对于复数 ,实部是 ,虚部是 .注意在说复数 时,一定有 ,否则,不能说实部是 ,虚部是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实数。

 说明:对于复数的定义,特别要抓住 这一标准形式以及 是实数这一概念,这对于解有关复数的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

 (2)正确地对复数进行分类,弄清数集之间的关系

 分类要求不重复、不遗漏,同一级分类标准要统一。根据上述原则,复数集的分类如下:

 注意分清复数分类中的界限:

 ①设 ,则 为实数

 ② 为虚数

 ③ 且 。

 ④ 为纯虚数 且

 (3)不能乱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解题.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要注意:

 ①化为复数的标准形式

 ②实部、虚部中的字母为实数,即

 (4)在讲复数集与复平面内所有点所成的集合一一对应时,要注意:

 ①任何一个复数 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 )唯一确定.这就是说,复数的实质是有序实数对.一些书上就是把实数对( )叫做复数的.

 ②复数 用复平面内的点z( )表示.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 ),而不是( ),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 .由于 =0+1·  ,所以用复平面内的点(0,1)表示 时,这点与原点的距离是1,等于纵轴上的单位长度.这就是说,当我们把纵轴上的点(0,1)标上虚数  时,不能以为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虚数单位 ,或者 就是纵轴的单位长度.

 ③当 时,对任何 , 是纯虚数,所以纵轴上的点( )( )都是表示纯虚数.但当 时, 是实数.所以,纵轴去掉原点后称为虚轴.

 由此可见,复平面(也叫高斯平面)与一般的坐标平面(也叫笛卡儿平面)的区别就是复平面的虚轴不包括原点,而一般坐标平面的原点是横、纵坐标轴的公共点.

 ④复数z=a+bi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要学生注意.

 (5)关于共轭复数的概念

 设 ,则 ,即 与 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不能认为 与 或 是共轭复数).

 教师可以提一下当 时的特殊情况,即实轴上的点关于实轴本身对称,例如:5和-5也是互为共轭复数.当 时, 与  互为共轭虚数.可见,共轭虚数是共轭复数的特殊情行.

(6)复数能否比较大小

 教材最后指出:“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要注意:

 ①根据两个复数相等地定义,可知在 两式中,只要有一个不成立,那么 .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只有相等与不等关系,而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命题中的“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的确切含义是指:“不论怎样定义两个复数间的一个关系‘<’,都不能使这关系同时满足实数集中大小关系地四条性质”:

 (i)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 b来说,a

 (ii)如果a<><><>

 (iii)如果a<><>

 (iv)如果a0,那么ac<(不必向学生讲解)

 (二)教法建议

 要注意知识的连续性:复数 是二维数,其几何意义是一个点 ,因而注意与平面解析几何的联系.

 注意数形结合的数形思想:由于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用“形”来解决“数”就成为可能,在本节要注意复数的几何意义的讲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注意分层次的教学:教材中最后对于“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本节它们的大小”没有证明,如果有学生提出来了,在课堂上不要给全体学生证明,可以在课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解答.

 复数的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了解复数的实部,虚部;

 掌握复数相等的意义;

 了解并掌握共轭复数,及在复平面内表示复数.

 教学重点

 复数的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教学难点

 用复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

 教学用具: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数的定义。

 虚数单位。

 二、讲授新课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复数 中的a与b分别叫做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复数相等

 如果两个复数 与 的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

 即: 的充要条件是 且 。

 例如:   的充要条件是 且 。

 例1: 已知   其中 ,求x与

 解:根据复数相等的意义,得方程组:

 ∴

 例2:m是什么实数时,复数 ,

 (1)    是实数,(2)是虚数,(3)是纯虚数.

 解:

 (1) ∵ 时,z是实数,

 ∴ ,或 .

 (2)    ∵ 时,z是虚数,

 ∴ ,且

 (3)    ∵ 且 时, z是纯虚数.  ∴

 用复平面(高斯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

 复平面的定义

 建立了直角坐标系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

 复数 可用点 来表示.(如图)其中x轴叫实轴,y轴  除去原点的部分叫虚轴,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原点只在实轴x上,不在虚轴上.

 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集c和复平面所有的点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

 共轭复数

 (1)当两个复数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虚部不为零也叫做互为共轭复数)

 (2)复数z的共轭复数用 表示.若 ,则: ;

 (3)实数a的共轭复数仍是a本身,纯虚数的共轭复数是它的相反数.

 (4)复平面内表示两个共轭复数的点z与 关于实轴对称.

 三、练习   1,2,3,

 四、小结:

 在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时应注意:

 (1)明确什么是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2)弄清实数、虚数、纯虚数分别对实部与虚部的要求;

 (3)弄清复平面与复数的几何意义;

 (4)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大小。

 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注意事项:

 (1)复数 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

 (2)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a,b),而不是(a,bi),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i。

 (3)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

 (4)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一一对应:

 五、作业   1,2,3,4,

 六、板书设计:

 §8,2 复数的有关概念

 1定义:  例1    3定义:   4几何意义:

 ……     ……   ……        ……

 2定义:  例2                 5共轭复数: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15)

1、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和都属于区间  ,且满足不等式:

即:一角的正弦大于另一个角的余弦。

2、若  ,则 ,

3、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对称轴方程为 。

4、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对称轴方程为 。

5、  及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

6、常用三角公式:

有理公式:  ;

降次公式:  , ;

万能公式:  , , (其中 )。

7、辅助角公式:  ,其中 。辅助角 的位置由坐标 决定,即角 的终边过点 。

8、  时, 。

9、  。

其中  为内切圆半径, 为外接圆半径。

特别地:直角  中,设c为斜边,则内切圆半径 ,外接圆半径 。

10、  的图象 的图象( 时,向左平移 个单位, 时,向右平移 个单位)。

11、解题时,条件中若有  出现,则可设 ,

则  。

12、等腰三角形  中,若 且 ,则 。

13、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则其中线长为 ,面积为 。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16)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数学教案《二面角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是立体几何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二面角的概念发展、完善了空间角的概念;而二面角的平面角不但定量描述了两相交平面的相对位置,同时它也是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一个汇集点。搞好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直线和平面的知识乃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掌握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和运用。

2、教学目标

高三数学说课稿二面角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化归思想。

能力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重点。(1)突出对类比、直觉、发散等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通过揭示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两个过程的教学:(1)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2)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的发现过程。其理由如下:

(1)现行教材省略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发现过程,没有反映出科学认识产生的辩证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悖,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2)现代认知学认为,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可以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大胆求索的精神,这样才能全面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在设计本教学时,主要贯彻了以下两个思想: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他们创新思考,亲身参与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2、坚持协同创新原则。把教材创新、教法创新以及学法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因为只有教师创新地教,学生创新地学,才能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

首先是教材创新。(1)在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引入上,我变课本上的'“直接给出定义”为“类比——猜想——操作——定义”,也就是变封闭的、逻辑演绎体系为开放的、探索性的发现过程。(2)在引入定义之后,例题讲解之前,引导学生发现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为例题做好铺垫。(3)重新编排例题。

其次是教法创新。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包括问题解决法、类比发现法、研究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这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用数学,不仅强调动脑思考,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确定利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此外,为加强直观教学,教师可预先做好一些模型。

最后是学法创新。意在指导学生会创新地学。

1、乐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要注意领会化归、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会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3、会学:通过自已亲身参与,学生要领会复习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从而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创新。

三、程序安排

(一)、二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时,就会对概念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创新思维的氛围。

问题情境1、我们是如何定量研究两平行平面的相对位置的?

问题情境2、立几中常用距离和角来定量描述两个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为什么不引入两平行平面所成的角?

问题情境3、我们应如何定量研究两个相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呢?

通过这三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二面角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因为研究两相交平面的相对位置的需要,从而明确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触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展开。

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同类文章

高三数学说课稿之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

高三数学说课稿之《函数单调性》


同级分类